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出有多少?”皇帝一句话出口,意识到不对,故意换了个口气,像是有意向长丰一探究竟似的问道,“便如同朝中的几位中堂大人,也是要在这里支领吗?”

“可不是吗?举凡京中文武臣僚、各处衙门,都要在我这陕西司支领。唔,您问什么?问几位中堂大人的俸禄?这……可不能告诉您。”

“那为什么?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吗?”

“倒不是不可见人,不瞒您说,您也就是问到我了,就是问及几位中堂大人自己,也未必能够知道实情哩”长丰说道,“这里面有个缘由。您想想,哪有恭亲王、文大人、曾大人几个亲自屈尊降贵的到这户部衙门中来亲自支领钱粮的?都是他们府中的下人,携自家老爷的印章,来此领取的。回去之后,交给老太太,就算完事。”

“那,一国中堂,能够有多少钱米俸飨?”

“本月总要在两三千两上下吧?”

“这……”皇帝沉吟了,“不是很多啊?”

“可不是不多?”长丰说道,“如今在京中,谁家要是有了红白喜事,总要办一场堂会吧?请一两个哄传四九城的名角,花费就要在一两千两上下。”

“这么多?”皇帝真觉得有点骇然了。汉人大员不提,载垣、端华、世铎等人都喜欢听戏,他曾经听人说过,这几家王府,夜来笙歌之声,从无断绝,要是这样计算下去的话,得花多少银子?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就是这么多。”长丰说话有些着三不着两,天上一脚,地上一脚似的,说过了这件事,又谈起了旁的,“您还不知道吧?皇上东巡的时候降旨,把长公主指降给曾中堂的二公子了。嘿这一次,曾大人怕又是要大大的破财喽。”

“这,是皇上嫁女儿,还能让曾大人多多花银子吗?”

“嘿”长丰大声喝道,神态之间很是不可思议似的,“您这个人,怎么了?您不知道吗?这可是我大清自高庙纯皇帝之下,第一次将公主出降汉人之家的,便称朝廷有典制、规仪,曾大人娶了公主做儿媳妇,又怎么能不拿出大把的银子出来,遍请朝堂上下,好好热闹一番?这一番热闹啊,没有十万八万两银子,怕也是下不来哩”

皇帝知道长丰言语中所指,无奈的笑了一下。这件事是在乾隆第二次南巡之间,当时出了一桩很讨厌的丑事。事情是这样的——。

乾隆有一个未曾经内务府正式造册钤印的外室,也就是孝贤皇后之弟,傅恒的妻子——两个人所生之子,名叫福康安,身披十三异数,在大清数百年中,可算是第一份的。不过这一次所说的,不是福康安,而是另外一个孩子。

乾隆秉性风流,和傅夫人多番往来,又生下一女,这就成了丑闻,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傅恒和妻子早已经不同房,这至少在傅家上下是都知道,若是生下一个孩子,带在身边,岂不难堪?另外,满清有选秀女的规矩,以傅恒的品秩,若是他的女儿,是一定要选的,到时候,或者选在君侧,或者指婚王公,就成了乱,伦于是便想出一个便宜之计,他命人将傅夫人安置在一个僻静之地待产,这一面和大学士于敏中商定,若是生下男孩儿,就交给傅恒,日后作为侍妾所生;若是生下女儿,就交给于敏中,由他的一房小妾抚养。叫做于二小姐。

等女儿到了及笄之年,皇帝自然要为女儿择一贵婿。汉人身份最尊贵的,无过衍圣公,正好,七十二世衍圣公孔昭焕的长子孔宪培,年纪于于二小姐相仿,于是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的时候,高宗亲自做媒,一方是圣裔;一方是宰相。成为秦晋之好。自然,这是用来骗人的,朝中人无不尽知其详,下嫁到衍圣公府的,实在是龙种。

在当时,高宗名义上为表示对于于敏中和孔府的敬重,实际上大约是存了对不起女儿的心思,故而赏赐之物不绝于途,嫁妆丰厚无比,又命衍圣公府大兴土木,扩建名为铁山园的后花园,及期,孔宪培亲自入都迎娶,蒙高宗和皇太后召见,各有赏赐,也不必多提。

长丰以古譬今,虽其情不一,但其理还是一同的,皇帝微皱着双眉,心中暗暗想,“灵慧这个丫头,日后嫁到曾家,可不要也学前人的样子,有什么不孝之举啊?日后见到女儿,可得好好管教管教她”

“甘先生?甘先生?”

自失的一笑,“对不起,你的话很有意思,我听得有点入神了。”

“是出神了还是甘先生在想着,等皇上的女儿出降之日,要送上多大的红包啊?”

于是,皇帝为之莞尔。

和长丰在门口上笑几句,门扉开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蹑手蹑脚的出来,手中捧着厚厚的一摞文牍,“长大人?”他轻声向长丰打着招呼。

“你到哪里去?”

“这是昨天从吏部取来的文牍,已经用过了,卑职给他们送过去。”

“去吧,去吧。”长丰拿出户部堂官的派头,大模厮样的摆摆手,打发他下去了,“老兄,这是怎么回事?户部和吏部也有公务往来吗?”

“有的,有的。”长丰唯恐他不问,一问之下,似乎越发的来了精神,“便给您举一个例子吧:皇上冬训数省,沿途所经之地,照例是要蠲免年数不等的钱粮;除此之外,有功者要奖、有过者要罚;咱们这位万岁爷啊,什么都好,就是心慈面软,经不住下面的人苦求。所以,这数年之下,只有封赏,倒是从来不曾听过,有人如桂燕山、袁午桥那般因为什么事倒霉的。”

“这?”皇帝勃然动怒,不过在这里不能发作,只好强自忍耐着,听他接着往下上,“不过呢,这于我们这些部员当差的,就是一件大好事了。您想啊?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一摊子差事忙完,闲余时光,你爱干什么干什么,谁也不会来管你。岂不是要托了万岁爷的福?”

“这话怎么说?”皇帝为他的话吸引了注意力,不自觉的顺着他的话追问起来。

“您这个人,看起来很聪明的嘛?怎么就悟不通呢?便假如说您吧?在肃大人,为他出谋划策,若是没有差事了,肃大人总还要管着您,您会不会不舒服?总想找个地方舒缓一番?和一二有朋,花间闲游,尽享风月之乐?”

看他挤眉弄眼的古怪样子,皇帝真觉得好笑,“好吧,就算你说的有理。”他问道,“那,你刚才说的,吏部和户部的差事?”

“哦,是了。我总是这样,一开口说话,就没有个把门儿的了。”长丰笑着说道,“刚才的话没有说完。皇上封赏一路有功之臣,便如同沈葆桢吧。给皇上又是加官,又是进爵,在吏部,不过是稽勋司记上一笔,在户部这边,可就要麻烦了。”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一般的说了起来,“咱们还是拿沈葆桢做譬。皇上封了他二等固远子,加兵部尚书衔,领海军学院及山东威海海军总署事。对吧?”

皇帝听得好笑,故意和他捣蛋,“我怎么知道?听你说的,我好像就在山东海军学院之中,聆听圣训似的。”

“哦,对丰一笑,“总之呢,就是这么回事。这几重封赏,到了下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您想啊,皇上在咸丰十五年有旨意,就从咸丰十六年之后,所有封爵之赏,一概上溯到本年年初。以此为限,追发钱粮俸饷。沈葆桢是在八月底封的,要追,就要追赏八个月的钱粮,要说东西是未必有多少,但您知道,他这一个人的赏赍之物,就要京里和地方上来回走上不少时日的公文,才能达成呢。”

“这是为什么?”

“这个嘛,原因有二。首先说,沈大人的俸禄银米,是分两处支取的,一处是京中的海军总署衙门,一处是山东威海;而京中的俸禄,又要分两份,一份他以帮办海军大臣之身所支领,一份是蒙皇上加恩之后,赏兵部尚书衔之后,所要增加的份额。这毕竟还是一次支应,日后只是在户部支取,也还罢了。最难的就是二等二等固远子的爵衔,这也是要按月支饷的呢而且啊,这笔钱还要礼部奉旨颁行的子爵银册完成,加印钤盖之后,户部这边才能办理的。”

长丰忽然跺了下脚,从怀中掏出一块打簧金表看看,“都一个多时辰了,来人?到礼部那里去看看,小甘怎么还不回来?嘴上**办事不牢”

直觉告诉皇帝,他口中的小甘,正是自己的儿子,三阿哥,改名叫甘滪的载滪。“怎么?有小辈令老兄着急了吗?”

“可不是吗?也不知道从那里壮木钟钻机进来的,什么都不会。……”总算长丰还记得背后莫议人非的古训,苦笑着摇摇头,又对里面高声呼喊,“我说,有人听见没有?去看看啊?”

“哎,哎”有人答应着,快步跑了出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又转了回来,身后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正是甘滪。他跑得满头是汗,手中捧着一份窄细狭长的匣子,到了长丰身前,“长大人?卑职……回来了。”

“怎么跑成这么一副狼狈相?看看你……”长丰顺手拉一拉他身上的官服,“这是朝廷名器,你当说着玩儿的吗?还不整理好?”

“啊,是”甘滪答应一声,放开双手,去整理衣角,忽然眼前像闪过一道灵光,年轻人抬头看去,大清国的最高至尊正眼神中一片鼓励之色的望着自己,“您……?”

皇帝飞快的给儿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莫要叫破,转而又对长丰说道,“这就是你老兄所说的那个嘴上**办事不牢的家伙吧?诚然如是,诚然如是啊”

“孩子倒是听话……”长丰一愣,“哦,他也姓甘,名字叫一个……你的名字叫什么来着?”后一句话是向甘滪问的。

“滪。”

“对,甘滪。为了他这个名字啊,也不知道若我费了多少脑筋。您想想,我总是他们的上官,不好学瑞麟那样,不耻下问,连人家的名字都认不来,也让人家笑话不是?对了,您也姓甘,这还是您的本家呢。”

“我们是同姓各家,同姓各家。”皇帝为长丰的颠三倒四,抑制不住的轻笑起来。

笑了几声,他又问道,“长老兄,我想向您打听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