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书-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武帝时,起家给事中士,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与仪同刘昉恒侍

帝侧。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

太子宫尹。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

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乌丸

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

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然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

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因言于太子曰:

“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超

拜开府、内史下大夫、封归昌县公,邑一千户,委以朝政。俄迁内史上大夫,进

封沛国公,邑五千户,以其子善愿为归昌公,元琮为永安县男,又监国史。译颇

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刘昉数言于帝,

帝复召之,顾待如初。诏领内史事。

初,高祖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至是,高祖

为宣帝所忌,情不自安,尝在永巷私于译曰:“久愿出藩,公所悉也。敢布心腹,

少留意焉。”译曰:“以公德望,天下归心,欲求多福,岂敢忘也。谨即言之。”

时将遣译南征,译请元帅。帝曰:“卿意如何?”译对曰:“若定江东,自非懿

戚重臣无以镇抚。可令隋公行,且为寿阳总管以督军事。”帝从之。乃下诏以高

祖为扬州总管,译发兵俱会寿阳以伐陈。行有日矣,帝不悆,遂与御正下大夫刘

昉谋,引高祖入受顾托。既而译宣诏,文武百官皆受高祖节度。时御正中大夫颜

之仪与宦者谋,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仲已至御坐,译知之,遽率开府杨惠及刘

昉、皇甫绩、柳裘俱入。仲与之仪见译等,愕然,逡巡欲出,高祖因执之。于是

矫诏复以译为内史上大夫。明日,高祖为丞相,拜译柱国、相府长史、治内史上

大夫事。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出入卧

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每出入,以甲士从。拜其子元璹为仪同。时

尉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作乱,高祖逾加亲礼。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脏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

放,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

宽谕之,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进子元璹爵城皋郡

公,邑二千户,元洵永安男。追赠其父及亡兄二人并为刺史。译自以被疏,阴呼

道士章醮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上谓译曰:“我不负公,此何意也?”

译无以对。译又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下诏曰:“译嘉谋良策,寂

尔无闻,鬻狱卖官,沸腾盈耳。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

为不孝之鬼。有累幽显,无以置之,宜赐以《孝经》,令其熟读。”仍遣与母共

居。

未几,诏译参撰律令,复授开府、隆州刺史。请还治疾,有诏征之,见于醴

泉宫。上赐宴甚欢,因谓译曰:“贬退已久,情相矜愍。”于是复爵沛国公,位

上柱国。上顾谓侍臣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

译因奉觞上寿。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

“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未几,诏译参议乐事。

译以周代七声废缺,自大隋受命,礼乐宜新,更修七始之义,名曰《乐府声调》,

凡八篇。奏之,上嘉美焉。俄迁岐州刺史。在职岁余,复奉诏定乐于太常,前后

所论乐事,语在《音律志》。上劳译曰:“律令则公定之,音乐则公正之。礼乐

律令,公居其三,良足美也。”于是还岐州。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

二,上遣使吊祭焉。谥曰达。子元璹嗣。炀帝初立,五等悉除,以译佐命元功,

诏追改封译莘公,以元璹袭。

元璹初为骠骑将军,后转武贲郎将,数以军功进位右光禄大夫,迁右候卫将

军。大业末,出为文城太守。及义兵起,义将张伦略地至文城,元璹以城归之。

○柳裘

柳裘,字茂和,河东解人,齐司空世隆之曾孙也。祖惔,梁尚书左仆射。

父明,太子舍人、义兴太守。裘少聪慧,弱冠有令名,在梁仕历尚书郎、驸马都

尉。梁元帝为魏军所逼,遣裘请和于魏。俄而江陵陷,遂入关中。周明、武间,

自麟趾学士累迁太子侍读,封昌乐县侯。后除天官府都上士。宣帝即位,拜仪同

三司,进爵为公,转御饰大夫。及帝不悆,留侍禁中,与刘昉、韦䴙、皇甫绩同

谋,引高祖入总万机。高祖固让不许。裘进曰:“时不可再,机不可失,今事已

然,宜早定大计。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更迁延,恐贻后悔。”高祖从之。进

位上开府,拜内史大夫,委以机密。及尉迥作乱,天下骚动,并州总管李穆颇怀

犹豫,高祖令裘往喻之。裘见穆,盛陈利害,穆甚悦,遂归心于高祖。后以奉使

功,赐彩三百匹,金九环带一腰。时司马消难阻兵安陆,又令喻之,未到而消难

奔陈。高祖即令裘随便安集淮南,赐马及杂物。开皇元年,进位大将军,拜许州

刺史。在官清简,吏民怀之。复转曹州刺史。其后上思裘定策功,欲加荣秩,将

征之,顾问朝臣曰:“曹州刺史何当入朝?”或对曰:“即今冬也。”帝乃止。

裘寻卒,高祖伤惜者久之,谥曰安。子惠童嗣。

○皇甫绩韦纮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穆,魏陇东太守。父道,周湖州刺史、

雍州都督。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所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孝宽以其惰业,

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绩叹曰:“我无庭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

何以成立?”深自感激,命左右自杖三十。孝宽闻而对之流涕。于是精心好学,

略涉经史。周武帝为鲁公时,引为侍读。建德初,转宫尹中士。武帝尝避暑云阳

宫,时宣帝为太子监国。卫剌王作乱,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者。绩闻难赴之,

于玄武门遇皇太子,太子下楼执绩手,悲喜交集。帝闻而嘉之,迁小宫尹。宣政

初,录前后功,封义阳县男,拜畿伯下大夫,累转御正下大夫。宣帝崩,高祖总

己,绩有力焉,语在《郑译传》。加位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进封郡公,邑千

户。寻拜大将军。开皇元年,出为豫州刺史,增邑通前二千五百户。寻拜都官尚

书。后数载,转晋州刺史,将之官,稽首而言曰:“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

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上问其故,‘绩答曰:

“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

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丝发之效。”上嘉其壮志,劳而遣之。及陈平,拜

苏州刺史。

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州民顾子元发兵应之,因以攻绩,相持八旬。子元素感

绩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绩遗子元书曰:“皇帝握符受箓,合极通灵,受揖

让于唐、虞,弃干戈于汤、武。东逾蟠木,方朔所未穷西尽流沙,张骞所不至。

玄漠黄龙之外,交臂来王;葱岭、榆关之表,屈膝请吏。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

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金陵百姓,死而

复生,吴、会臣民,白骨还肉。唯当怀音感德,行歌击壤,岂宜自同吠主,翻成

反噬。卿非吾民,何须酒礼?吾是隋将,何容外交?易子析骸,未能相告,况是

足食足兵,高城深堑,坐待强援,绰有余力。何劳踵轻敝之俗,作虚伪之辞,欲

阻诚臣之心,徒惑骁雄之志。以此见期,必不可得。卿宜善思活路,晓谕黎元,

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

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赐以御药,中使相望,

顾问不绝。卒于家,时年五十二。谥曰安。子偲嗣。大业之世,官至尚书主爵

郎。

韦䴙者,京兆人也。仕周内史大夫。高祖以䴙有定策之功,累迁上柱国,封

普安郡公。开皇初,卒于蒲州刺史。

○卢贲

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父光,周开府、燕郡公。贲略涉书记,颇解

钟律。周武帝时,袭爵燕郡公,邑一千九百户。后历鲁阳太守、太子小宫尹、仪

同三司。平齐有功,增邑四百户,转司武上士。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

常人,深自推结。宣帝嗣位,加开府。

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

所去。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往

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出崇阳门,至东宫,门者拒不内。

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既而高祖得入。贲恒典宿卫,后承问,进

说曰:“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天与不取,反受其

咎。”高祖甚然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贲于是奏改周代旗帜,更为

嘉名。其青龙、驺虞、朱雀、玄武、千秋、万岁之旗,皆贲所创也。寻拜散骑常

侍,兼太子左庶子、左领军、右将军。

时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柱国刘昉时被疏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