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犁散文集-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这一时期的文学,在反映农民的伟大的行动方面,还是处在幼稚的、草创的状态。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和解放全国的战争,才更扩展了文学的规模,才使它更有系统更有内容地反映了农民的战斗的生活。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斗争。教育农民,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农民的落后思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任务。总路线给文学指出一个重大的光辉的主题,文学应该反映农村在过渡时期的各种斗争,反映农村生活在过渡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文学如果充分地描写了广大农民在总路线灯塔照耀下所作的奋斗和努力,文学本身也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指导下,得到了创作上的成功。因为文学能够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它就是不只反映了今天的农村,而且也预见到明天的农村了。

深入学习总路线以后,我们的反映农村的文学作品,一定会有很多的新鲜充实的成就。这一学习,一定可以克服存在我们作品中的许多非现实的缺点。

目前,这些文学作品的主要缺点是对于农村生活缺少考察。中国农民在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历史上,有过重大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难以估计的。他们现时正在作进一步的贡献,以支援祖国工业化。对于农民在各个时期的动员和斗争的历史,我们还缺乏系统的考察和体会。大部分农民经过多年的斗争以后,他们的阅历很多,觉悟很高,然而很多作者对于农民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还缺乏具体的理解。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用旧观点旧方法去描写农民,在他们的笔下,经过这样长期复杂斗争的农民,几乎成了异常单纯的希腊时代的放牧牛羊的男女。描写农民,作家着眼的多半是农村的风光:村边的树木和河流,黄昏的约会,漂白的小褂和收割时对唱的情歌。描述这些,作者主观上是为了表现农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翻身,然而给人的印象常常是一种雨过云飞的没有力量的牧歌的变调。我们绝不要以为写了几棵树木或是写了几块庄稼,或是在这个背景上再写上了两个青年男女就是反映了农村生活。农村生活事实上比起这个来更复杂得多,更深刻得多,因而也就更有意义。然而,单是外表的装饰,我们所描写的有时也太不够了。

为了增强作品的田园风味,在很多的反映农村的小说里都有一条河流。在河边上,摆渡上,在河水暴涨或是秋雨连绵的时候,英雄人物在这里出现了。或是一个人抢渡船只;或是叫小姑娘浮水;或是叫情人相遇;或是叫好事合成。这当然都是无可非难的,河流,历史上很多伟大作品中间也常常有一条河流,差不多每一个民族的著名的文学都和它的著名的河流发生过关系。但是,在我们这里,太阳只是照在这条河上了,却没有能够写出,主要的是照见了这一带人民的复杂的繁重的斗争。我们的很多短篇,在人物情节,风雨阴晴上,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推动当然是必要的,但自己在感受的同时也应该每次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这当然也不是像有些人主张的,在我们的作品里,就不许有恋爱。有些人在文学作品里,看到描写一个青年女人的头发,就大怒起来,这真使作者惊异万分。因为我们实在不能想象这几位批评家日常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书架上或者枕头底下放的是什么样的作品?当他们看到那些“古典文学”里的种种描写的时候,可作过什么样的感想?

其次,因为缺少考察,就只能依靠概念来写作,在很多作品里,我们的农村生活,已经尽善尽美,农民也全部是完整无缺,一切都用不着改造了。表现在创作方面是这样,表现在评论方面就更厉害一点,它使得农村生活的真实的和虚拟的形状,常常陷入一种不能鉴别的情况里面。比如描述一九五一年华北农村生活,写到农民在冬季期间,把一匹小毛驴喂在屋里,作者有时就会受到责难。农民和牲口住在一起,是农村生活落后的一个方面,中央卫生部正在想法克服,在华北农村却不能说是作者捏造的现象。在农民方面,除去愿意卫生以外,还有另外一种不容我们非难的情感:就是爱护和他相依为命的牲口。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但是这牲口也是他在土改斗争中的果实,以前很多农民是没有牲口的。如果有人看见过农民从地主家里把牲口牵到自己家里的那个动人的场面,那就不要先设想他已经有一座预先盖起的“畜舍”,而首先注意一下他把牲口牵到自己的卧室里的激动的情感吧,他是不嫌它肮脏的。他会用自己的蓝花粗瓷大碗和它会餐。我在农村的时候,有一年冬季夜间大雪,圈里的小猪冻僵了,老太太把它抱在热炕头上,盖上了自己的棉被。对于老太太的不注重卫生,我想是不能提出“难道”的,因为冻死牲畜,难道不是比卫生一下更为关系重大吗?

有些批评者的主张是:经过卫生运动了,就不许文学作品里出现蚊子、苍蝇,不许写农民还有的不用肥皂。贯彻过新婚姻法了,就不许作品中描写不美满的婚姻。按照这些批评者的意思,作者实在是没有办法写文章。

其实,这些问题是用不着解释的,责难不会来自农民。这只是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作品里的一处描写,如果你把它割断摘出,推敲锻炼,它就成为“落后的”、“黑暗的”、“没有意义的”。但如果你让它和全部的生活发生联系,叫花果长在树木上,叫树木长在土壤中,它就仍然是有机的生命,有意义的表现。我们不要害怕反映农村的落后现象,而是应该从农村生活的真实基础上,看到农民的不断的改革、斗争和向上发展。如果从小在卫生设备齐全的环境里长大,可没有到农村生活的机会,那是在一篇描写农村的文章里看到有一间屋子在冬天的时候非常寒冷,也会感到奇怪的。

按照这些同志所想象,我们的农村,只要经过土地改革,就一切富足齐全,再也用不着什么社会主义改造了。他们不知道在农村中,因为小农经济的落后,因为一些天然的灾害,以及自发的资本主义的侵袭,农民的生活还不能急遽地提高,而有些农民还是缺地缺粮的。农村的生产,必须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生活,才能达到美满的程度。这种改造,不会是完全顺利的,它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反抗,经过斗争,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提高。我们主要应该发扬农村中主导的进步的力量,注意这种力量形成的过程,但我们还需要考察农村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和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单就“生活”来讲,一村之中,各户之间甚至兄弟之间有多少区别?我们参加过土地改革,但还要研究贫农在土改以后的生活变化,研究中农今天的生活情形,研究几家土改以后的地主的生活方式,研究农村中现在发生的那些资本主义因素。个别的研究,类型的研究,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近十几年来,农村里的生活变化,是重大的,复杂的。我们对农民不断地进行着教育,如果单凭一个时期的政策概念,当然无法理解农民的生活和思想的发展,也无法理解农村的现实,就是“下去”三月五月,也难得就是十分理解的。生活需要常住,不需要游僧。而游僧妄想得到和常住同样的收获,那当然就更是不可能了。

真正能反映社会主义改造下的农村生活斗争和变化的伟大的作品,只有求诸认真的、长期的、在农村工作的同志吧?

只描写了一些本地风光,或是只编织过一两个有趣的恋爱故事的作者们,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

1954年3月——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卷六 耕堂文论 关于儿童文学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儿童教养的记载。最古的时候,有所谓“胎教”一说,乍一听好像很神秘,从科学上研究起来,恐怕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吧?古时候还有句谚语:“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从这句话可以知道,教育工作,在人的幼年这一阶段最为重要。在中国教育史上,这方面的著述,形成了“小学”(不是研究文字的小学)的范畴。

建国以来,对于儿童的教育成长,党和国家是非常关心的。无论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儿童读物的编纂出版方面,都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能比拟或设想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在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国家和集体、热爱科学等等方面,都是很明确的。

因此,在文学方面,我也觉得,儿童文学的创作比一般的文学创作更重要一些,更困难一些,这就好像儿童教育比起成年教育来,更重要些、更困难些一样。同时,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特别是在我们新的、革命的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借鉴还比较少,无论在理论上或创作观摩上,我们的学习材料还不是那样多。但是,我们一定要通过文学作品,对我国新时代的儿童进行教育,主要是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风格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共产主义的坚强的接班人。我们国家的儿童,在党的关怀下,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看到过儿童们生活在这样的幸福的天地里。但是,在教育实践上也可能有这样的现象:在艰苦的环境里比在安逸的环境里,教育更容易发生效果。我们的儿童处在幸福的时代里,教育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儿童教育也是有明显的阶级分野的。在历史上,我们看到,任何阶级在教育他们的后一代方面,都是鲜明地、集中地表现了他们的阶级要求。在中国历史的封建时期,我们可以找到相当多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体现了封建帝王、官僚、地主教育他们的子弟的思想和方法。

养病期间,我浏览了一些古书,一部是《初学记》,这是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