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六世祖比干,学《尚书》于朝

错,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比干务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

尽得,然所济活者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因徙居平陵。敞父宠,建武中为千乘

都尉,以病免,遂隐居不仕。

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

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匡正。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

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

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故鸲鹆来巢,昭公有乾

侯之厄;西狩获麟,孔子有两楹之殡。海鸟避风,臧文祀之,君子讥焉。今异鸟

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敞奏记由曰:

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历观世主时臣,无不各欲为化,垂之

无穷,然而平和之政万无一者,盖以圣主贤臣不能相遭故也。今国家秉聪明之弘

道,明公履晏晏之纯德,君臣相合,天下翕然,治平之化,有望于今。孔子曰:

“如有用我者,三年有成。”今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宜当克已,以酬四海之心。

《礼》,一谷不升,则损服彻膳。天下不足,若已使然。而比年水旱,人不收获,

凉州缘边,家被凶害,男子疲于战陈,妻女劳于转运,老幼孤寡,叹息相依,又

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国恩覆载,赏赍过度,但闻腊赐,自

郎官以上,公卿王侯以下,至于空竭帑藏,损耗国资。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

明君赐赍,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是以夏禹玄圭,周公束帛。今明公

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岂但空空无违而已哉!宜

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

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使百姓歌诵,史官纪

德,岂但子文逃禄,公仪退食之比哉!

由不能用。

时齐殇王子都乡侯畅奔吊国忧,上书未报,侍中窦宪遂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

卫之中,而主名不立。敞又说由曰:“刘畅宗室肺府,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

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

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贼盗。

昔陈平生于征战之世,犹知宰相之分,云‘外镇四夷,内抚诸侯,使卿大夫各得

其宜’。今二府执事不深惟大义,惑于所闻,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惟明公运独

见之明,昭然勿疑,敞不胜所见,请独奏案。”由乃许焉。二府闻敞行,皆遣主

者随之,于是推举具得事实,京师称其正。

以高第拜侍御史。时遂以窦宪为车骑将军,大发军击匈奴,而诏使者为宪弟

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曰:“臣闻匈奴之为桀逆久矣。

平城之围,嫚书之耻,此二辱者,臣子所为捐躯而必死,高祖、吕后忍怒还忿,

舍而不诛。伏惟皇太后秉文母之操,陛下履晏晏之姿,匈奴无逆节之罪,汉朝无

可惭之耻,而盛春东作,兴动大役,元元怨恨,咸怀不悦。而猥复为卫尉笃、奉

车都尉景缮修馆第,弥街绝里,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

当为百僚表仪。今众军在道,朝廷焦唇,百姓愁若,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

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示无穷也。宜且罢工匠,专忧北边,恤人之困。”书奏

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止封事曰:

夫忠臣忧世,犯主严颜,讥刺贵臣,至以杀身灭家而犹为之者,何邪?君臣

义重,有不得已也。臣伏见往事,国之危乱,家之将凶,皆有所由,较然易知。

昔郑武妾之幸叔段,卫庄公之宠州吁,爱而不都,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

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始遭大忧,公卿比奏,欲

令典干国事。宪深执谦退,固辞盛位,恳恳勤勤,言之深至,天下闻之,莫不悦

喜。今逾年无几,大礼未终,卒然中改,兄弟专朝。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官

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僣逼,诛戮无罪,肆心自快。今者论议凶凶,咸谓叔

段、州吁复生于汉。

臣观公卿怀持两端,不肯极言者,以为宪等若有匪懈之志,则己受吉甫褒申

伯之功,如宪等陷于罪辜,则自取陈平、周勃顺吕后之权,终不以宪等吉凶为忧

也。臣敞区区,诚欲计策两安,绝其绵绵,塞其涓涓,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之

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然臧获之谋,上安主父,下存主

母,犹不免于严怒。臣伏惟累祖蒙恩,至臣八世,复以愚陋,旬年之间,历显位,

备机近,每念厚德,忽然忘生。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

而怀默苟全。驸马都尉瑰,虽在弱冠,有不隐之忠,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

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

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数引法度谏正之,康敬礼焉。

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

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案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

《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

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置立礼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

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及窦氏败,有司奏敞子与夏阳侯瑰厚善,坐免官。永元十二年复征,三迁五

官中郎将。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深憾之。元兴元年,敞以祠庙严肃,微疾不斋,

后邓皇后上太傅禹冢,敞起随百官会,伦因奏敞祚病,坐抵罪。卒于家。

论曰:永元之际,天子幼弱,太后临朝,窦氏凭盛戚之权,将有吕、霍之变。

幸汉德未衰,大臣方忠,袁、任二公正色立朝,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

主之断,剿奸回之逼。不然,国家危矣。夫窦氏之间,惟何敞可以免,而特以子

失交之故废黜,不显大位。惜乎,过矣哉!

赞曰:“朱生受寄,诚不愆义。公叔壁梁,允纳明刺。绝交面朋,崇厚浮伪。

恢举谤己,敞非祥瑞。永言国逼,甘心强诐。

 卷四十四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

邓彪字智伯,南阳新野人,太傅禹之宗也。父邯,中兴初以功封鄳侯,仕

至勃海太守。彪少励志,修孝行。父卒,让国于异母弟荆凤,显宗高其节,下诏

许焉。

后仕州郡,辟公府,五迁桂阳太守。永平十七年,征入为太仆。数年,丧后

母,辞疾乞身,诏以光禄大夫行服。服竟,拜奉车都尉,迁大司农。数月,代鲍

昱为太尉。彪在位清白,为百僚式。视事四年,以疾乞骸骨。元和元年,赐策罢,

赠钱三十万,在所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又诏太常四时致宗庙之胙,河南尹遣丞存

问,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和帝即位,以彪为太傅,录尚书事,赐爵关内侯。永元初,窦氏专权骄纵,

朝廷多有谏争,而彪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又尝奏免御史中丞周纡,纡

前失窦氏旨,故颇以此致讥,然当时宗其礼让。及窦氏诛,以老病上还枢机职,

诏赐养牛、酒而许焉。五年春,薨于位,天子新临吊临。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国人也。

祖父况族姊为皇祖考夫人,数往来南顿,见光武。光武为大司马,过邯郸,

况为郡吏,谒见光武。光武大喜,曰:“乃今得我大舅乎!”因与俱北,到高邑,

以为元氏令。迁涿郡太守。后为常山关长。会赤眉攻关城,况战殁。父歆,初以

报仇逃亡,后仕为淮阳相,终于汲令。

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

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杨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上人皆以

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

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

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怨德美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

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

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

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

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

永元六年,入为大司农,拜太尉,和帝甚礼之。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

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

“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持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

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

绝席。禹上言:“方谅闇密静之时,不宜依常有事于苑囿。其广成、上林空地,

宜用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