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五代史-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晕

唐明宗天成元年,十一月,月晕匝火、木。

◎彗孛

梁太祖乾化二年,四月甲戌夜,彗见于灵台之西。

唐明宗天成三年,十月庚午夜,西南有孛,长丈余,东南指,在牛五度。

末帝清泰三年,九月己丑,彗出虚、危,长尺余,形细微,经天垒、哭星。

晋高祖天福六年,九月,有彗星长丈余。八年,十月庚戌夜,有彗见于东方,

西指,尾长一丈,在角九度。

周太祖显德三年,正月壬戌夜,有星孛于参角,其芒指于东南。

◎五星凌犯

梁太祖开平二年,正月乙亥,岁星犯月。

乾化二年,五月壬戌,荧惑犯心大星,去心四度,顺行。占曰:“心为帝王

之星。”其年六月五日,帝崩。

唐庄宗同光二年,八月戊子,荧惑犯星。三年,三月丙申,荧惑犯上相。四

月甲申,荧惑犯左执法。六月丙寅,岁犯右执法。九月己亥,荧惑在江东犯第一

星。(案《欧阳史》:九月丙辰,太白、岁相犯。是书不载,疑有阙文。)

明宗天成元年,八月癸卯,太白犯心大星。辛亥,荧惑犯上将。

九月庚午,荧惑犯右执法,已卯,荧惑犯左执法。十月戊子,荧惑犯上相。

十二月,荧惑犯氐。二年,正月甲戌,荧惑、岁相犯。二月辛卯,荧惑犯键闭。

三月,荧惑犯上相。六月辛丑,荧惑犯房。九月壬子,岁犯房。

三年,正月壬申,太白、荧惑合于奎。闰八月癸卯,荧惑犯上相。乙卯,荧

惑犯右执法。庚午,太白犯左执法。九月庚辰,镇、岁合于箕。辛巳,太白、荧

惑合于轸。十二月壬寅,荧惑犯房,太白、岁相犯于斗。四年,三月壬辰,岁犯

牛。九月丙子,荧惑入哭星。

长兴元年,六月乙卯,太白犯天樽。十一月壬戌,荧惑犯氐。十二月丙辰,

荧惑犯天江。二年,正月乙亥,太白犯羽林。四月甲寅,荧惑犯羽林。八月,辰

犯端门。十一月丙戌,太白犯键闭。三年,四月庚辰,荧惑犯积尸。九月庚寅,

太白犯哭星。十一月己亥,太白犯壁垒。四年,八月己未,五鼓三筹,荧惑近天

高星,岁星近司怪,太白近轩辕大星。(案《欧阳史》:九月辛巳,太白犯右执

法。是书不载。)

末帝清泰元年,六月甲戌,太白犯右执法。

晋高祖天福元年,三月壬子,荧惑犯积尸。四年,四月辛巳,太白犯东井北

辕。甲申,太白犯五诸侯。五月丁未,太白犯舆鬼中星。六年,八月辛卯,太白

犯轩辕。九月己卯,荧惑犯上将。八年,八月丙子,荧惑犯右掖。十月丙辰,荧

惑犯进贤。

开运元年,二月壬戌,太白犯昴。己巳,荧惑犯天钥。四月丁巳,太白犯五

诸侯。七月甲申,太白犯东井。八月甲辰,荧惑入南斗。十月壬戌,荥惑犯哭星。

(案:此条《欧阳史》不载。)十二月,太白犯辰。二年,八月甲戌,岁犯东井。

九月甲寅,太白犯南斗魁。十一月甲午朔,太白犯哭星。

汉天福十二年,十月己丑,太白犯亢距星。

乾祐元年,八月己丑,镇星入太微西垣。戊戌,岁犯右执法。十月丁丑,岁

犯左执法。二年,九月壬寅,太白犯右执法。庚戌,太白犯镇。丁卯,太白犯岁。

十一月,镇星始出太微之左掖门。自元年八月己丑,镇星入太微垣,犯上将、左

右执法、内屏、谒者,勾己往来,凡四百四十三日方出左掖。三年,六月乙卯,

镇犯左掖。七月甲申,荧惑犯司怪。八月癸卯,太白犯房。庚戌,太白犯心大星。

十月辛酉,太白犯岁。

周广顺元年,二月丁巳,岁犯咸池。己未,荧惑犯五诸侯。三月甲子,岁守

心。己卯,荧惑犯鬼。壬午,荧惑犯天户。四月甲午,岁犯钩钤。二年七月,荧

惑犯井钺。八月乙未,荧惑犯天樽。九月辛酉,荧惑犯鬼。庚辰,荧惑掩右执法。

十月壬辰,太白犯进贤。三年,四月乙丑,荧惑犯灵台。五月辛巳,荧惑犯上将。

显德六年,六月庚子,荧惑与心大星合度,光芒相射。先是,荧惑勾己于房、

心间,凡数月,至是与心大星合度,是夜顺行。(案:此条《欧阳史》不载。)

◎星昼见

唐同光三年,六月己巳,太白昼见。

天成元年,七月庚申,太白昼见。

长兴二年,五月己亥,岁星昼见。闰五月己巳,岁星昼见。八月戊子,太白

昼见。三年,十月壬申,太白昼见。四年,五月癸卯,太白昼见。

清泰元年,五月己未,太白昼见。

汉天福十三年,四月丙子,太白昼见。

乾祐二年,四月壬午,太白昼见,

周广顺二年,二月庚寅,太白经天。

◎流星

梁乾化元年,十一月甲辰,东方有流星如数升器,出毕宿口,曳光三丈余,

有声如雷。

唐长兴二年,九月丙戌夜,二鼓初,东北方有小流星入北斗魁灭。至五鼓初,

西北方次北有流星,状如半升器,初小后大,速流如奎灭。尾迹凝天,屈曲似云

而散,光明烛地。又东北有流星如大桃,出下台星,西北速流,至斗柄第三星旁

灭。五鼓后至明,中天及四方有小流星百余,流注交横。

应顺元年春,二月辛未夜,有大星如五升器,流于东北,有声如雷。

清泰元年,九月辛丑夜,五鼓初,有大星如五斗器而南流,尾迹长数丈,赤

色,移时盘屈如龙形,蹙缩如二铧,相斗而散。又一星稍小,东流,有尾迹,凝

成白气,食顷方散。

晋天福三年,三月壬申夜,四鼓后,东方有大流星,状如三升器,其色白,

长尺余,屈曲流出河鼓星东三尺,流丈余灭。

周显德元年,正月庚寅,子夜后,东北有大星坠,有声如雷,牛马震骇,六

街鼓人方寐而惊,以为晓鼓,乃齐伐鼓以应之,至曙方知之。三月,高平之役,

战之前夕,有大流星如日,流行数丈,坠于贼营之所。

◎云气

梁开平二年,三月丁丑夜,月有苍白晕,又有白气如人形十余,皆东向,出

于晕内。九月乙酉,平旦,西方有气如人形甚众,皆若俯伏之状,经刻乃散。

唐同光三年,日有背气,凡十二。三年,九月丁未夜,遍天阴云,北方有声

如雷,四面鸡雉皆雊,俗谓之“天狗落”。是岁,日有背气,凡十三。是月,司

天监奏:“自七月三日阴云大雨,至九月十八日后方晴,三辰行度灾祥,数日不

见。”闰十二月庚午,日有黑气,似日,交相错磨,测在室十度。

天成二年,十二月壬辰,西方有赤气,如火焰焰,约二千里。占者云“不出

二年,其下当有大兵。”

长兴三年,六月,司天监奏:“自月初至月终,每夜阴云蔽天,不辨星月。”

应顺元年,四月九日,白虹贯日,是时闵帝遇害。

晋天福初,高祖将建义于太原,日傍多有五色云,如莲芰之状。二年,正月

丙辰,一鼓初,北方有赤气,向西至戌亥地,东北至丑地已来向北,阔三丈余,

状如火光。赤气内见紫微宫共北斗诸星,其气乍明乍暗。至三点后,后有白气数

条,相次西行,直至三鼓后散。

汉乾祐二年十二月,日晕三重,上有背气。

周显德三年,十二月庚午,白虹贯日,气晕勾环。

 卷一百四十 志二

◎历志

古先哲王,受命而帝天下者,必先观象以垂法,治历以明时,使万物服其化

风,四海同其正朔,然后能允釐下土,钦若上穹。故虞舜之绍唐尧,先齐七政;

武王之得箕子,首叙九畴。皇极由是而允兴,人时以之而不忒。历代已降,何莫

由斯。

粤自轩黄,肇正天统,岁躔辛卯,历法时成。故黄帝始用《辛卯历》,颛顼

次用《乙卯历》,虞用《戊午历》,夏用《丙寅历》,商用《甲寅历》,周用

《丁巳历》,鲁用《庚子历》,秦用《乙卯历》。汉用《太初历》、《四分历》、

《三统历》,凡三本。魏用《黄初历》、《景初历》,凡二本。晋用《元始历》、

《合元万分历》,凡二本。宋用《大明历》、《元嘉历》,凡二本。齐用《天保

历》、《同章历》、《正象历》,凡三本。后魏用《兴和历》、《正光历》、

《正元历》,凡三本。梁用《大同历》、《乾象历》、《永昌历》,凡三本。后

周用《天和历》、《丙寅历》、《明元历》,凡三本。隋用《甲子历》、《开皇

历》、《皇极历》、《大业历》,凡四本。唐用《戊寅历》、《麟德历》、《神

龙历》、《大衍历》、《元和观象历》、《长庆宣明历》、《宝应历》、《正元

历》、《景福崇元历》,凡九本。

洎梁氏之应运也,乘唐室陵迟之后,黄巢离乱之余,众职未修,三辰孰验。

故当时岁历,犹用《宣明》、《崇元》二法,参而成之。

及晋祖肇位,司天监马重绩始造新历,奉表上之,云:“臣闻为国者,正一

气之元,宣万邦之命,爰资历以立章程。《长庆宣明》,虽气朔不渝,即星躔罕

验;《景福崇元》,纵五历甚正,而年差一日。今以《宣明》气朔,《崇元》星

纬,二历相参,方得符合。自古诸历,皆以天正十一月为岁首,循太古甲子为上

元,积岁弥多,差阔至甚。臣改法定元,创为新历一部二十一卷,七章上下经二

卷,算草八卷,立成十二卷,取唐天宝十四载乙未,立为上元,以雨水正月朔为

岁首。谨诣阁门上进。”(《玉海》:《调元历》,盖仿曹士蒍小历之旧。唐建

中时,曹士蒍始变古法,以显庆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世谓之小历。)晋高

祖命司天少监赵仁锜、张文皓,秋官正徐皓,天文参谋赵延乂、杜升、杜崇龟等,

以新历与《宣明》、《崇元》考核得失。俾有司奉而行之,因赐号《调元历》,

仍命翰林学士承旨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