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慕之。居贫轲,母氏多疾,方留心典籍,无复宦情。其后母病稍愈,逼令

仕进。齐任城王湝为定州刺史,重其才,召入州馆,朝夕同游,殆均师友。后

举秀才,尚书令杨遵彦考为上第,授殿中将军。及长广王作相,引为丞相府行参

军。未几,王即帝位,累迁中书舍人,加通直散骑侍郎,别典机密。寻丁母艰,

以至孝闻,朝廷嘉之。裁百日,夺情起复,固辞不起。魏收与阳休之论《齐书》

起元事,百司会议。收与德林致书往复,词多不载。后除中书侍郎,仍诏修国史,

时齐帝留情文雅,召入文林馆,与黄门侍郎颜之推同判文林馆事。累迁仪同三司。

周武帝平齐,遣使就宅宣旨云:“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宜入相见。”仍令

从驾至长安,授内史上士,诏诰格式及用山东人物,一以委之。周武谓群臣曰:

“我常日唯闻李德林与齐朝作书檄,我正谓其是天上人。岂言今日得其驱使,复

为我作文书,极为大异。”神武公纥豆陵毅答曰:“臣闻明主圣王,得骐驎凤皇

为瑞,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瑞物虽来,不堪使用。如李德林来受驱策,亦

是陛下圣德感致,有大才用,胜于骐驎凤皇远矣。”帝大笑曰:“诚如公言。”

宣政末,授御正下大夫。后赐爵成安县男。

宣帝大渐,隋文帝初受顾命,令邗国公杨惠谓德林曰:“朝廷赐令总文武事,

今欲与公共成,必不得辞。”德林答曰:“愿以死奉公。”隋文大悦,即召与语。

刘昉、郑译初矫诏召隋文受命辅少主,总知内外兵马事。译欲授隋文冢宰,译自

摄大司马,昉为小冢宰。德林私启:“宜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

遂以译为相府长史。昉为相府司马,二人由是不平。以德林为相府属,加仪同大

将军。

未几而三方构乱,指授兵略,皆与之参详。军书羽檄,朝夕顿至,一日之中,

动逾百数。或机速竞发,口授数人,文意百端,不加治点。郧公韦孝宽为东道元

帅,师次永桥,沁水长,孝宽师未得度。长史李询密启:“诸大将受尉迟迥饷金。”

隋文得启,以为忧,议欲代之。德林曰:“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

马服以之败赵也。公但以一腹心,明于智略,素为诸将所信伏者,速至军所,观

其情伪。纵有异意,必不敢动。”隋文曰:“公不发此言,几败大事!”即令高

颎驰驿往军所,为诸将节度,竟成大功。凡厥谋谟,皆此类也。进授丞相府从事

内郎。禅代之际,其相国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皆德林之辞也。隋文

癸祚之日,授内史令。初,将受禅,虞庆则等劝隋文尽灭宇文氏,德林固争以为

不可。隋文怒,由是品位不加,唯依班例,授上仪同,进爵为子。

开皇元年,敕令与太尉于翼、高颎等同修律令。讫,奏闻,别赐骏马及九环

金带。五年,敕令撰录作相时文翰,勒成五卷,谓之《霸朝杂集》。隋文省读讫,

明旦谓德林曰:“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异人辅佐。我昨读《霸朝集》,方知感应

之理。昨宵恨夜长,不得早见公面。”于是追赠其父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曰

孝。隋文后幸邺,德林以疾不从。敕书追之,后御笔注云:“伐陈事意,宜自随

也。”时高颎入京,上语颎曰:“德林若患未堪行,宜自至宅,取其方略。”帝

以之付晋王广。

初,大象末,文帝以逆人王谦宅赐之,寻又改赐崔谦,帝令德林自选一好宅

并庄店作替。德林乃奏取逆人高阿那卫国县市店八十区为替。九年,车驾幸晋阳,

店人表诉,称地是平人物,高氏强夺,于内造舍。上责德林。德林请勘逆人文簿

及本换宅之意,上不听,悉追店给所住者。由是嫌之。初,德林称其父为太尉谘

议,以取赠官,李元操等阴奏之曰:“德林父终于校书,妄称谘议。”上甚衔之。

至是,复庭议忤意,因数之曰:“公为内史,典朕机密,比不预计议者,以公不

弘耳。朕方以孝理天下,故立五教以弘之。公言孝由天性,何须设教。然则孔子

孙当说《孝经》也?又罔冒取店,妄加父官,朕实忿之而未能发。今当以一州相

遣耳。”因出为湖州刺史。在州逢旱,课人掘井溉田,为考司所贬。岁余,卒官,

时年六十一。赠大将军、廉州刺史,谥曰文。将葬,敕令羽林百人,并鼓吹一部,

以给丧事,祭以太牢。

德林美容仪,善谈吐,器量沈深,时人未能测。齐任城王湝、赵彦深、魏

收、陆卬大相钦重。德林少孤,未有字,魏收谓之曰:“识度天才,必至公辅,

吾辄以此字卿。”从宦已后,即典机密,性慎密,尝言古人不言温树,何足称也。

少以才学见知,及位望稍高,颇伤自任,争竞之徒,更相谮毁。所以运属兴王,

功参佐命,十余年间竟不徙级。所撰文集,勒成八十卷,遭乱亡失,见五十卷行

于代。

子百药,博涉多才,词藻清赡。大业末,位建安郡丞。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梁士彦元谐虞庆则元胄达奚长儒贺娄子干(兄诠)史万岁

刘方(冯昱王杨武通陈永贵房兆)杜彦周摇独孤楷(弟盛)

乞伏慧张威和洪阴寿(子世师骨仪)杨义臣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武帝将

平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为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

甚惮之。后以熊州刺史从武帝拔晋州,进位大将军,除晋州刺史。及帝还后,齐

后主亲攻围之,楼堞皆尽,短兵相接。士彦慷慨自若,谓将士曰:“死在今日,

吾为尔先!”于是勇烈齐奋,呼声动地,无不一当百。齐师少却。乃令妻妾及军

人子女,昼夜修城,三日而就。武帝六军亦至,齐师围解。士彦见帝,持帝须泣,

帝亦为之流涕。时帝欲班师,士彦叩马谏。帝从之,执其手曰:“朕有晋州,为

平齐之基,宜善守之。”及齐平,封郕国公,位上柱国、雍州主簿。宣帝即位,

除徐州总管。与乌丸轨禽陈将吴明彻、裴忌于吕梁,略定淮南地。

隋文帝作相,转亳州总管。尉迟迥反,为行军总管,及韦孝宽击之,令家僮

梁默等为前锋,士彦继之,所当皆破。及迥平,除相州刺史。深见忌,徵还京师。

闲居无事,恃功怀怨,与宇文忻、刘昉等谋反。将率僮仆候上享庙之际以发机。

复欲于蒲州起事,略取河北,捉黎阳关,塞河阳路,劫调布为牟甲,募盗贼为战

士。其甥裴通知而奏之。帝未发其事,授晋州刺史,欲观其志。士彦欣然谓昉等

曰:“天也!”又请仪同薛摩儿为长史,帝从之。后与公卿朝谒,帝令执士彦、

忻、昉等于行间,诘之状,犹不伏,捕薛摩儿至对之。摩儿具论始末云:“第二

子刚垂泣苦谏,第三子叔谐曰:‘作猛兽须成斑。’”士彦失色,顾曰:“汝杀

我!”于是伏诛,时年七十二。有子五人。

操字孟德,位上开府、义乡县公,早卒。

刚字永固,位大将军、通政县公、泾州刺史。以谏父获免,徙瓜州。叔谐坐

士彦诛。

梁默者,士彦之苍头也,骁武绝人。士彦每从征伐,常与默陷阵。仕周,位

开府。开皇末,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征突厥,进位大将军。又从平杨谅,授柱国。

大业五年,从炀帝征吐谷浑,力战死之。赠光禄大夫。

元谐,河南洛阳人也,家世贵盛。谐性豪侠,有气调。少与隋文帝同受业于

国子,甚相友爱。后以军功,累迁大将军。及帝为相,引致左右。谐谓帝曰:

“公无党,譬如水间一堵墙,大危矣。公其勉之!”及帝受禅,顾谐笑曰:“水

间墙竟何如也?”进位上大将军,封乐安郡公。奉诏参修律令。

时吐谷浑将定城王钟利旁率骑度河,连结党项。谐率兵出鄯州,趣青海,邀

其归路。相遇于丰利山,谐击走之,又破其太子可博汗。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

三人,各率其所部来降。诏授上柱国,别封一子县公。谐拜宁州刺史,颇有威惠。

然性刚愎,好排诋,不能取媚于左右。尝言于上曰:“臣一心事主,不曲取人意。”

上曰:“宜终此言。”后以公事免。

时上柱国王谊有功于国,与谐俱无位任,每相往来。胡僧告谐、谊谋反,帝

按其事,无状,慰谕释之。未几,谊诛,谐渐被疏忌。然以龙潜之旧,每预朝请,

恩礼无亏。及平陈,百僚大宴,谐进曰:“陛下威德远被,臣前请突厥可汗为候

正,陈叔宝为令史,今可用臣言。帝曰:“朕平陈国,本以除逆,非欲夸诞。公

之所奏,殊非朕心。突厥不知山川,何能警候?叔宝昏醉,宁堪驱使?”谐默然

而退。

后数岁,有人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祁绪等谋反。帝

令按其事。有司奏:“谐谋令祁绪勒党项兵,既继巴蜀。时广平王雄、左仆射高

颎二人用事,谐欲谮去之,云:‘左执法星动已四年矣,状一奏,高颎必死。’

又言:‘太白犯月,光芒相照,主杀大臣,雄必当之。’谐与滂尝同谒帝,私谓

滂曰:‘我是主人,殿上者贼也。’因令滂望气,滂曰:‘彼云似蹲狗走鹿,不

如我辈有福德云。’”帝大怒,谐、滂、鸾、绪并伏诛,籍没其家。

虞庆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其先仕赫连氏,遂家灵武,世为北边豪杰。

父祥,周灵武太守。庆则幼雄毅,性俶傥,身长八尺,有胆智,善鲜卑语,身被

重铠,带两鞬,左右驰射,本州豪侠皆敬惮之。初以射猎为事,中更折节读书,

常慕傅介子、班仲升之为人。仕周,为中外府外兵参军事,袭爵沁源县公。越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