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书-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五府依礼典正其臧否。臣谨按三王养老之制,八十,一子不从政;九十,其家

不从政,斯诚使人无阙孝养之道,为臣不违在公之节也。先王制礼垂训,莫尚于

周。当其时也,姬公留周,伯禽之鲁,孝子不匮,典礼无愆。今公府议,七十时

制,八十月制,欲以驳夺从政之限,削除爵土。是为公旦立法,还自越之,鲁侯

为子,即为罚首也。石奋期颐,四子列郡。近太宰献王诸子,亦有藩外。古今同

符,忠孝并济。

臣闻悔吝之疵,君子有之。尹性少饮多,遂至沈醉。尹醒闻知,悼恨前失,

执谦引罪,深自奏劾,求入重法。今公府不原所由,而谓傲很,是为重罪过醉之

言,而没迷复之义也。臣闻父子天性,爱由自然,君臣之交,出自义合,而求忠

臣必于孝子。是以先王立礼,敬同于父,原始要终,齐于所生,如此犹患人臣罕

能致身。今公府议云,礼律虽有常限,至于疾病归养,不夺其志。如此则为礼禁

正直,而陷人以诈,违越王制,开其殆原。尹少履清苦,事亲色养,历职内外,

公廉无私,此陛下之所以屡发明诏,而尹之所以仍见擢授也。尹行己也恭,率下

也敬,先众后己,实是宿心。一旦由醉,责以暴慢。按奏状不忠不孝,群公建议

削除爵土,此愚臣所以自悲自悼,拊心泣血也。

按今父母年过八十,听令其子不给限外职,诚以得有归来之缘。今尹居在郡

内,前每表屡蒙定省。尹昆弟六人,三人在家,孝养不废。兄侍中峻,家之嫡长,

往比自表,求归供养,诏喻不听。国体法同,兄弟无异,而虚责尹不求供养如斯,

臣惧长假饰之名,而损忠诚之实也。夫礼者,所以经国家,定社稷也。故陶唐之

隆,顺考古典;周成之美,率由旧章。伏惟陛下圣德钦明,敦礼崇教,畴谘四岳,

以详典制。尹以犯违受黜,而所由者醉。公以教义见责,而所因者忿。积忿以立

义,由醉以得罪,礼律不复为断,文致欲以成法。是以愚臣敢冒死亡之诛,而耻

不伸于盛明之世。惟蒙哀察。

帝复下诏曰:“自中世以来,多为贵重顺意,贱者生情,故令释之、定国得

扬名于前世。今议责庾纯,不惟温克,醉酒沈湎,此责人以齐圣也。疑贾公亦醉,

若其不醉,终不于百客之中责以不去官供养也。大晋依圣人典礼,制臣子出处之

宜,若有八十,皆当归养,亦不独纯也。古人云:‘由醉之言,俾出童羖。’明

不责醉,恐失度也。所以免纯者,当为将来之醉戒耳。齐王、刘掾议当矣。”复

以纯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后将军荀眅于朝会中奏纯以前坐不孝免黜,不

宜升进。侍中甄德进曰:“孝以显亲为大,禄养为荣。诏赦纯前愆,擢为近侍,

兼掌教官,此纯召不俟驾之日。而后将军眅敢以私议贬夺公论,抗言矫情,诬

罔朝廷,宜加贬黜。”眅坐免官。

初,眅与纯俱为大将军所辟,眅整丽车服,纯率素而已,眅以为愧恨。

至是,毁纯。眅既免黜,纯更以此愧之,亟往慰勉之,时人称纯通恕。

迁侍中,以父忧去官。起为御史中丞,转尚书。除魏郡太守,不之官,拜少

府。年六十四卒。子旉。

旉字允臧。少有清节,历位博士。齐王攸之就国也,下礼官议崇锡之物。旉

与博士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等上表谏曰:

《书》称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武王光有天下,兄弟之国十有六人,

同姓之国四十人,元勋睦亲,显以殊礼,而鲁、卫、齐、晋大启土宇,并受分器。

所谓惟善所在,亲疏一也。大晋龙兴,隆唐、周之远迹,王室亲属,佐命功臣,

咸受爵土,而四海乂安。今吴、会已平,诏大司马齐王出统方岳,当遂抚其国家,

将准古典,以垂永制。

昔周之选建明德以左右王室也,则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

及召、芮、毕、毛诸国,皆入居公卿大夫之位,明股肱之任重,守地之位轻也,

未闻古典以三事之重出之国者。汉氏诸侯王位尊势重,在丞相三公上。其入赞朝

政者,乃有兼官,其出之国,亦不复假台司虚名为隆宠也。

昔申无宇曰“五大不在边”,先儒以为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也。又曰

“五细不在庭”,先儒以为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也。不在

庭,不在朝廷为政也。又曰:“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

君其少戒之。”叔向有言:“公室将卑,其枝叶先落。”公族,公室之本,而去

之,谚所谓芘焉而纵寻斧柯者也。

今使齐王贤邪,则不宜以母弟之亲尊,居鲁、卫之常职;不贤邪,不宜大启

土宇,表建东海也。古礼,三公无职,坐而论道,不闻以方任婴之。惟周室大坏,

宣王中兴,四夷交侵,救急朝夕,然后命召穆公征淮夷。故其诗曰“徐方不回,

王曰旋归”,宰相不得久在外也。今天下已定,六合为家,将数延三事,与论太

平之基,而更出之,去王城二千里,违旧章矣。

旉草议,先以呈父纯,纯不禁。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并过其事。武帝以

博士不答所问,答所不问,大怒,事下有司。尚书朱整、褚等奏:“旉等侵官

离局,迷罔朝廷,崇饰恶言,假托无讳,请收旉等八人付廷尉科罪。”旉父纯诣

廷尉自首:“旉以议草见示,愚浅听之。”诏免纯罪。

廷尉刘颂又奏旉等大不敬,弃市论,求平议。尚书又奏请报听廷尉行刑。尚

书夏侯骏谓朱整曰:“国家乃欲诛谏臣!官立八座,正为此时,卿可共驳正之。”

整不从,骏怒起,曰:“非所望也!”乃独为驳议。左仆射魏舒、右仆射下邳王

晃等从骏议。奏留中七日,乃诏曰:“旉等备为儒官,不念奉宪制,不指答所问,

敢肆其诬罔之言,以干乱视听。而旉是议主,应为戮首。但旉及家人并自首,大

信不可夺。秦秀、傅珍前者虚妄,幸而得免,复不以为惧,当加罪戮,以彰凶慝。

犹复不忍,皆丐其死命。秀、珍、旉等并除名。”后数岁,复起为散骑侍郎。终

于国子祭酒。

秦秀,字玄良,新兴云中人也。父朗,魏骁骑将军。秀少敦学行,以忠直知

名。咸宁中,为博士。何曾卒,下礼官议谥。秀议曰:

故太宰何曾,虽阶世族之胤,而少以高亮严肃,显登王朝。事亲有色养之名,

在官奏科尹模,此二者实得臣子事上之概。然资性骄奢,不循轨则。《诗》云:

“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人具尔瞻。”言其德行高峻,动必以礼耳。

丘明有言:“俭,德之恭;侈,恶之大也。”大晋受命,劳廉隐约,曾受宠二代,

显赫累世。暨乎耳顺之年,身兼三公之位,食大国之租,荷保傅之贵,执司徒之

均。二子皆金貂卿校,列于帝侧。方之古人,责深负重,虽举门尽死,犹不称位。

而乃骄奢过度,名被九域,行不履道,而享位非常。以古义言之,非惟失辅相之

宜,违断金之利也。秽皇代之美,坏人伦之教,生天下之丑,示后生之傲,莫大

于此。自近世以来,宰臣辅相,未有受垢辱之声,被有司之劾,父子尘累而蒙恩

贷若曾者也。

周公吊二季之陵迟,哀大教之不行,于是作谥以纪其终。曾参奉之,启手归

全,易箦而没,盖明慎终,死而后已。齐之史氏,乱世陪臣耳,犹书君贼,累死

不惩。况于皇代守典之官,敢畏强盛,而不尽礼。管子有言:“礼义廉耻,是谓

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

是则帝室无正刑也。王公贵人,复何畏哉!所谓四维,复何寄乎!谨按《谥法》:

“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曾之行己,皆与此同,宜谥缪丑公。

时虽不同秀议,而闻者惧焉。

秀性忌谗佞,疾之如仇,素轻鄙贾充,及伐吴之役,闻其为大都督,谓所亲

者曰:“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或止秀曰:“昔蹇叔知

秦军必败,故哭送其子耳。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群率践境,将不战而溃。

子之哭也,既为不智,乃不赦之罪。”于是乃止。及孙皓降于王濬,充未之知,

方以吴未可平,抗表请班师。充表与告捷同至,朝野以充位居人上,智出人下,

佥以秀为知言。

及充薨,秀议曰:“充舍宗族弗授,而以异姓为后,悖礼溺情,以乱大伦。

昔鄫养外孙莒公子为后,《春秋》书‘莒人灭鄫’。圣人岂不知外孙亲邪!

但以义推之,则无父子耳。又案诏书‘自非功如太宰,始封无后如太宰,所取必

己自出如太宰,不得以为比’。然则以外孙为后,自非元功显德,不之得也。天

子之礼,盖可然乎?绝父祖之血食,开朝廷之祸门。《谥法》‘昏乱纪度曰荒’,

请谥荒公。”不从。

王濬有平吴之勋,而为王浑所谮毁。帝虽不从,无明赏罚,以濬为辅国大将

军,天下咸为之怨。秀乃上言曰:“自大晋启祚,辅国之号,率以旧恩。此为王

濬无功之时,受九列之显位,立功之后更得宠人之辱号也。四海视之,孰不失望!

蜀小吴大,平蜀之后,二将皆就加三事,今濬还而降等,天下安得不惑乎!吴之

未亡也,虽以三祖之神武,犹躬受其屈。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

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当尔时,有能借天子百万之众,平而有

之,与国家结兄弟之交,臣恐朝野实皆甘之耳。今濬举蜀、汉之卒,数旬而平吴,

虽举吴人之财宝以与之,本非己分有焉,而遽与计校乎?”

后与刘暾等同议齐王攸事,忤旨,除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