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书-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国十三大旱。八年四月,冀州旱。九年夏,郡国三十三旱,扶风、始平、京兆、

安定旱,伤麦。十年二月,旱。

太熙元年二月,旱。自太康已后,虽正人满朝,不被亲仗,而贾充、荀勖、

杨骏、冯紞等迭居要重,所以无年不旱者,欲德不用,上下皆蔽,庶位逾节之罚

也。

惠帝元康七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因此氐羌

反叛,雍州刺史解系败绩。而饥疫荐臻,戎晋并困,朝廷不能振,诏听相卖鬻。

其九月,郡国五旱。

永宁元年,自夏及秋,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国十二旱。是

年春,三王讨赵王伦,六旬之中数十战,死者十余万人。

怀帝永嘉三年五月,大旱,襄平县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汉皆可涉。是

年三月,司马越归京都,遣兵入宫,收中书令缪播等九人杀之,皆僣逾之罚也。

又四方诸侯多怀无君之心,刘元海、石勒、王弥、李雄之徒贼害百姓,流血成泥,

又其应也。五年,自去冬旱至此春。去岁十一月,司马越以行台自随,斥黜宫卫,

无君臣之节。

元帝建武元年六月,扬州旱。去年十二月,淳于伯冤死,其年即旱,而太兴

元年六月又旱。干宝曰“杀淳于伯之后旱三年”是也。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

阳气胜之罚也。

元帝太兴四年五月,旱。是时王敦陵僣已著。

永昌元年夏,大旱。是年三月,王敦有石头之变,二宫陵辱,大臣诛死,僣

逾无上,故旱尤甚也。其闰十一月,京都大旱,川谷并竭。

明帝太宁三年,自春不雨,至于六月。

成帝咸和元年,夏秋旱。是时庾太后临朝称制,言不从而僣逾之罚也。

二年夏,旱。五年五月,大旱。六年四月,大旱。八年秋七月,旱。九年,

自四月不雨,至于八月。

咸康元年六月,旱。是时成帝冲弱,未亲万机,内外之政,决之将相。此僣

逾之罚,连岁旱也。至四年,王导固让太傅,复子明辟。是后不旱,殆其应也。

时天下普旱,会稽、余姚特甚,米斗直五百,人有相鬻者。二年三月,旱。三年

六月,旱。时王导以天下新定,务在遵养,不任刑罚,遂盗贼公行,频五年亢旱,

亦舒绶之应也。

康帝建元元年五月,旱。

穆帝永和元年五月,旱。是时帝在衤强褓,褚太后临朝,如明穆太后故事。

五年七月不雨,至于十月。六年夏,旱。八年夏,旱。九年春,旱。

升平三年冬,大旱。四年冬,大旱。

哀帝隆和元年夏,旱。是时桓温强恣,权制朝廷,僣逾之罚也。

海西公太和元年夏,旱。四年冬,旱。凉州春旱至夏。

简文帝咸安二年十月,大旱,饥。自永和至是,嗣主幼冲,桓温陵僣,用兵

征伐,百姓怨苦。

孝武帝宁康元年三月,旱。是时桓温入觐高平陵,阖朝致拜,逾僣之应也。

三年冬,旱。

太元四年夏,大旱。八年六月,旱。十年七月,旱,饥。初,八年破苻坚,

九年诸将略地,有事徐豫,杨亮、赵统攻讨巴沔。是年正月,谢安又出镇广陵,

使子琰进次彭城,频有军役。

十三年六月,旱。去岁北府遣戍胡陆,荆州经略河南。是年夏,郭铨置戍野

王,又遣军破黄淮。

十五年七月,旱。十七年,秋旱至冬。是时烈宗仁恕,信任会稽王道子,政

事舒缓。又茹千秋为骠骑谘议,窃弄主相威福。又比丘尼乳母亲党及婢仆之子阶

缘近习,临部领众。又所在多上春竟囚,不以其辜,建康狱吏,枉暴既甚。此又

僣逾不从冤滥之罚。

安帝隆安二年冬,旱,寒甚。四年五月,旱。五年,夏秋大旱。十二月,不

雨。时孙恩作乱,桓玄疑贰,迫杀殷仲堪,而朝廷即授以荆州之任,司马元显又

讽百僚悉使敬己,内外骚动,兵革烦兴。此皆陵僣忧愁之应也。

元兴元年七月,大饥。九月、十月不雨,泉水涸。二年六月,不雨。冬,又

旱。时桓玄奢僣,十二月遂篡位。三年八月,不雨。

义熙四年冬,不雨。六年九月,不雨。八年十月,不雨。九年,秋冬不雨。

十年九月,旱。十二月又旱,井渎多竭。是时军役烦兴。

诗妖

魏明帝太和中,京师歌《兜铃曹子》,其唱曰“其柰汝曹何”,此诗妖也。

其后曹爽见诛,曹氏遂废。

景初初,童谣曰:“阿公阿公驾马车,不意阿公东渡河,阿公来还当柰何!”

及宣帝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会帝疾笃,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

终如童谣之言。

齐王嘉平中,有谣曰:“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朱虎者,楚

王小字也。王凌、令狐愚闻此谣,谋立彪。事发,凌等伏诛,彪赐死。

吴孙亮初,童谣曰;“吁汝恪,何若若,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相求常子阁。”

“常子阁”者,反语石子堈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

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堈。后听恪故吏收敛,求之此堈云。

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曰:“白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

死不去义无成。”“南郡城中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

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又曰,白祥也。

孙休永安二年,将守质子群聚嬉戏,有异小儿忽来言曰:“三公锄,司马如。”

又曰:“我非人,荧惑星也。”言毕上升,仰视若曳一匹练,有顷没。干宝曰:

“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于是九服归晋。魏与吴蜀并

战国,“三公锄,司马如”之谓也。

孙皓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使者因以丹书岩曰:“楚九州渚,吴九州都。

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矣。”皓闻之,意益张,曰:“从大皇帝至朕四

世,太平之主非朕复谁!”恣虐逾甚,寻以降亡,近诗妖也。

孙皓天纪中,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

龙。”武帝闻之,加王浚龙骧将军。及征吴,江西众军无过者,而王浚先定秣陵。

武帝太康三年平吴后,江南童谣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

又曰:“宫门柱,且当朽,吴当复,在三十年后。”又曰:“鸡鸣不拊翼,吴复

不用力。”于时吴人皆谓在孙氏子孙,故窃发为乱者相继。案“横目”者四字,

自吴亡至元帝兴几四十年,元帝兴于江东,皆如童谣之言焉。元帝忄而而少断,

“局缩肉”者,有所斥也。

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始有兵革苦辛之辞,终以擒获斩截之

事。是时三杨贵盛而被族灭,太后废黜,幽死中宫,“折杨柳”之应也。

惠帝永熙中,河内温县有人如狂,造书曰:“光光文长,大戟为墙。毒药虽

行,戟还自伤。”又曰:“两火没地,哀哉秋兰。归形街邮,终为人叹。”及杨

骏居内府,以戟为卫,死时又为戟所害伤。杨后被废,贾后绝其膳八日而崩,葬

街邮亭北,百姓哀之也。雨火,武帝讳,兰,杨后字也。其时又有童谣曰:“二

月末,三月初,荆笔杨板行诏书,宫中大马几作驴。”此时杨骏专权,楚王用事,

故言“荆笔杨板”。二人不诛,则君臣礼悖,故云“几作驴”也。

元康中,京洛童谣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

牙。”又曰:“城东马子莫咙哅,此至来年缠女閤。”南风,贾后字也。白,

晋行也。沙门,太子小名也。鲁,贾谧国也。言贾后将与谧为乱,以危太子,而

赵王因衅咀嚼豪贤,以成篡夺,不得其死之应也。

元康中,天下商农通著大鄣日。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

天子。”及赵王伦篡位,其目实眇焉。赵王伦既篡,洛中童谣曰:“兽从北来鼻

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河灌灌。”数月而齐王、成都、河间义兵同会

诛伦。案成都西藩而在邺,故曰“兽从北来。”齐东藩而在许,故曰“龙从南来。”

河间水源而在关中,故曰“水从西来”。齐留辅政,居于宫西,又有无君之心,

故言“登城看”也。

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

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司马越还洛,有童谣曰:“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及苟晞将

破汲桑,又谣曰:“元超兄弟大落度,上桑打椹为苟作。”由是越恶晞,夺其兖

州,隙难遂构焉。

愍帝初,有童谣曰:“天子何在豆田中。”至建兴四年,帝降刘曜,在城东

豆田壁中。

建兴中,江南谣歌曰:訇如白坑破,合集持作甒。扬州破换败,吴兴覆

瓿甊。”案白者,晋行。坑器有口属瓮,瓦瓮质刚,亦金之类也。“訇如白

坑破”者,言二都倾覆,王室大坏也。“合集持作甒”者,元帝鸠集遗余,

以主社稷,未能克复中原,但偏王江南,故其喻也。及石头之事,六军大溃,兵

人抄掠京邑,爰及二宫。其后三年,钱凤复攻京邑,阻水而守,相持月余日,焚

烧城邑,井堙木刊矣。凤等败退,沈充将其党还吴兴,官军踵之,蹈藉郡县,充

父子授首,党与诛者以百数。所谓“扬州破换败,吴兴覆瓿甊”,瓿甊

瓦器,又小于甒也。

明帝太宁初,童谣曰:“恻恻力力,放马山侧。大马死,小马饿。高山崩,

石自破。”及明帝崩,成帝幼,为苏峻所逼,迁于石头,御膳不足,此“大马死,

小马饿”也。高山,峻也,又言峻寻死。石,峻弟苏石也。峻死后,石据石头,

寻为诸公所破,复是崩山石破之应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