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镇委书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春奎就成为这个小公司人财物全盘掌门人,每年只需给总公司上交可观的利润就行了。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就是一场飓风,给广东刮去了漫天飞舞的人民币。于是,正赶上大发展的机遇,春奎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乘势而上,跟着有了长足发展。老话说:“财不露白”,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他的手里究竟积累了多少资本。反正当晚就带我们去吃海鲜,一顿下来,报价一千多元,只见人家春奎眼皮也不眨一下,把我们当时很少见的银行卡递给小姐,去刷了回来,开具的发票,不动声色地撕掉扔在了纸篓里。然后再带我们去桑拿、按摩、唱歌,胜利地开展了一系列醒酒活动,没法弄清楚这一个激动人心的不眠之夜究竟消费了多少钱,有钱没钱,即此可见一斑。 
不仅春奎自己发了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在家行三,本来属于小弟,却成了实际上的老大。几年间,分期分批把他哥哥、弟弟以及侄儿、侄女、外甥等一大群亲眷都带来了,分别自立门户,买了几台桩机、喷粉机等机械设备,专门做他的公司附属的活儿,收入相当可观。 
除了春奎弟兄外,还有省安全厅的一个处长、公安厅的一个处长等一批部队转业干部,都留在了那里。这几个老乡都是很有办法、行得动风的角色。所以一连几天,少不得宴请来宴请去,舌头喝成了木的,两腿喝成了拐的,脑子喝成了呆的。 
  
第57节:第十七章(3)   
当然,我们也并非一味贪玩,乐不思蜀,忘记了此行的主要目的,而是见缝插针,去了德化街、太平镇等几个大型的农贸市场,考察食用菌的行市。 
在灌河的时候,我们常常自吹为“中原名镇”。其实,所有的“中原名镇”,没有一个真正出名的,只有一个县某个镇的乡镇企业做假电料,全国曝光,那才成了“中原名镇”。坐在灌河看世界,正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到了广州,一下子渺小得近乎于无。 
广州历史上就是贸易繁华之地,一年两度的春交会、秋交会期间,全世界客商云集。我们考察的大市场,发往世界各地的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光是那食用菌,就有着数不清的名目。而且不论商品属性,还是包装装潢,都叫人惊羡称奇。我们就把能够了解到的、凡是能够人工栽培种植的食用菌的品名、产地、销路、价格、包装、货运方式等能记的都记了下来,有一些干脆买了样品带回来。收获颇丰,感慨颇多,信心也有了,决心也有了,办法也有了。 
真正出外转转,除了有一定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感受一下外边的气氛。整个广东省,都是一片经济发展的热土,“岭南春早”,这里自古属于蛮夷之地。在过去交通、通讯都不便捷的久远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原省可资骄傲的地方不少。卞州和朝天州都是古都,离中央最近,所以,形成了上边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下边就会刮风下雨。中原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总是动荡得最厉害的地方。人家广东则不然,山高皇帝远,等中央的指示传到那里,黄花菜早就放凉了,所以,那里形成了我行我素的好传统,并不怎么听上边的那一套,群众的自发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就多一点。再加上与世界沟通较易,出洋淘金的华侨数以万计,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经济历来比较活跃。这地方又毗邻香港、澳门,一旦开放,势如猛虎下山,很快就形成了锐不可当的商品经济大潮。每去一次广东,就会感到有一次重大变化,没有一次不感到惊奇。别的不说,就交通条件的变化之快,是那地图印刷所不能赶上的。 
其间,我们由于有在广东省公安厅当处长的老乡,所以去深圳、珠海观光当然不成问题。于是,就到中英街转了转。这个地方,我因为已经去过多次,并没有多少兴味,只不过为了陪着春亭他们几个,不忍拂他们的兴头。他们也是满怀兴趣,但是,香港早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看景不如听景,才那么三两年的光景,这个地方却好像尘封了多少年的历史,大家波澜不惊,连购买一点纪念品的兴趣也不复存在了。 
在那里一口气呆了七八天时间,春亭建议说,不能再多呆了。咱们得赶紧回去,筹备夏粮征购工作。于是,我们满载而归。 
正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工作为重,返岗才是正理。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58节:第十八章(1)   
第十八章 
缴皇粮国税群众太踊跃 
征统筹提留干部真费劲 
“三夏”大忙,其实是群众的大忙季节,而机关干部忙的真正是夏粮征购。“皇粮国税”是祖先定制,几千年换汤不换药,是维系政权生存的必要条件,到了新中国也不例外。在大集体的年代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是社会的最小单元,谷上垛,麦上场,收打种,上下忙,公社一道动员会,调子很高昂,意义非寻常,生产队里出劳力,扬鞭催马送公粮。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永远对那种红红火火的场面久违了。 
夏征开始以后,我们党委、政府做出部署,把四个管理区分成四个时间段,让群众分期分批进粮站交公粮。这个期间,我们又把机关干部分成几套人马,到粮管所去维持秩序。我和镇长在交粮的高潮期间,亲自到站上视察。粮所所长华秋明出来迎接我们这两个地方上的最高长官,领进临时搭建的交粮指挥部里,敬烟泡茶,生怕我们感到招待得不够周到。 
我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对交公粮的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更不要说统率这么庞大的队伍为国家做贡献了,对于这些芸芸众生,在花花绿绿的标语口号中,把忙忙碌碌一季子的成果,晒干扬净,轰轰烈烈地交售爱国公粮,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体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的高度敬畏、负责和奉献精神,心里浮生出诸多感慨和敬意。我对秋明说,你就别瞎忙活了,我们还是到群众中去。 
于是,我们就开始对交粮的组织情况、为群众服务的情况、仓储情况、安全设施情况,有模有样地进行检查,少不得指手画脚地下达一些莫名其妙的指示,其实这些都是人家粮所工作人员早已安排妥当的。秋明跟着我们,屁颠屁颠地跑,边汇报,边唯唯称是,然后吆五喝六地安排下属人员,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落实书记、镇长的指示。 
到了群众中间,刘春亭镇长戴的一副大黑墨镜,在骄阳的照射下,熠熠闪光。老百姓一看就知道镇里的主要领导来到了他们中间,一个个面带敬而远之的神情,纷纷避让,空出一条通道,让我们在人流中顺利穿行。 
由于灌河镇人均土地少得可怜,全镇人均仅有七分耕地,到了交公粮时,就形成了一大景观:不见车水马龙,只见人群熙熙攘攘,大多数群众推着自行车,驮着半口袋粮食排起长龙一般的队伍,很少有装满蛇皮口袋的。更奇怪的是,有一大部分群众提着一个个小学生用的小书包,里边装的也就是应当交给国家的爱国粮了。 
我们走在交粮的群众中间,扒住群众的口袋看一看粮食的质量,随口问一些不咸不淡的收成如何、交了公粮后家里还有多少库存的话,以示对民生的关怀。反正这年头,人们也不缺吃的,他们也乐意回答我们的问题,弄得我的心情十分良好。正在飘飘然的时候,听到一个过磅处一片吵闹之声,我就叫办公室王主任和华所长前去查看处理。 
过了一会儿,王世贵主任和华秋明所长跑到指挥部,向我们汇报,原来是二岗沟村一个姓明的群众,在交粮时,验质员在他的蛇皮口袋上插了一下扦子,一看这粮食合格,在他的交粮单子上打了一个蓝色戳子,这个群众也不知是慌乱,也不知是不懂,扛起粮食咚咚咚咚地就进了仓库,吭哧吭哧地背到上边,呼呼噜噜地倒了下去,急急忙忙出来以后,才发现本村别的交粮人还要啰啰嗦嗦地过磅,就急扯白脸地给过磅员说自己的粮食没有称就堆进去了,过磅员白着眼表示,这没有办法,谁叫你不称就入库?他就要进仓库里重新装满再出来过磅,过磅员蛮横地说,你想得倒毬美,一入库,就是国家的粮食,“皇粮国库”,你也敢动?!这个汉子难为得哭了起来,一旁群众看不上眼,纷纷替他说话,过磅员说什么也不让他去装粮食,于是,人多势众,就大吵大闹起来。   
春亭说:“日他妈,真是邪门儿,哪有这种‘二毬’,不过磅就倒进大库的事儿?”   
我说:“秋明,你把这事儿处理好,肯定是因为验质员没有给群众交代清楚。” 
秋明说:“反正百十斤粮食小毬事儿,我已经安排好了,让那个群众先回去,随后另行处理,反正不让他吃亏,这个群众就千恩万谢地走了。”我们对这个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接下来,就是结算。因为在麦收以后,一年一度的征收农业税和“乡统筹、村提留”就要开始,不管群众交了多少粮食,要钱才是乡村两级干部的硬道理,这才是一场真正的恶仗。镇农经站早已把数字算好,任务分配了下去。灌河人由于交粮甚少,粮食结算款根本不够完成任务,群众必须自掏腰包,才能把钱给敛上来。这年头,没有几个群众是顺民了,工作量的确很大。老话说“小干大难,大干不难”,反正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这一块钱抠出来。 
可巧,就是在这一年的结算方法上出了问题。过去一直沿用的是“户交村结”的办法,只要粮食任务完成,一算一扣,其余再去征收就是了,操作简单易行。我们却为今年用不用这个方法犯了不少踌躇。 
从广东回来以后,县里就通知我和镇长、抓农业的副镇长、农经站长,连续三次开会,安排今年的夏粮征购及结算工作。其中一次是从中央一直开到乡镇的电话会,朱总理要求严禁“户交村结”,必须搞“户交户结”,强调指出,这是“高压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