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帮手;若要是没这般见地的,留下来反而可能成为碍手碍脚的绊脚石,这样的官员,许他们更好点的位置,能调走就调走,空出来的位置就自个几家分配,岂不妙哉?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吏部的官员很惊讶的发现一个问题,先是那个唐兴县令明明有可以到中原的一个中县当县令的机会,却是死活不去,赖着不走了,甚至扬言,若是非要调他走,他就辞官不做。结果那个中县县令自然是被吏部某中层官员的一个关系户顺理成章的笑纳了,岑余子还是继续做他的唐兴县令,自然一个拒不受命令的处分是少不了的,好在他是拒绝左迁的机会,所以处罚并不重,只罚了他三个月的薪俸,若要是拒绝右迁的话,那搞个不好连官都会丢掉以左为尊,左迁则是升迁,右迁则是贬拙。

接着唐兴县拒绝左迁后,就有几个国公家的前来活动,有的是要从长安放着清闲官不做,非要跑到建州去做官,甚至答应和建州原来的官员互相换个位置;有的则是要从中县或者是离中原更近的下县调到建州去,哪怕为此降级也在所不惜。开始的时候,一切的运作还是瞒着面偷偷摸摸的进行,但随着要求调换位置的官员越来越多,引起了层的注意,连杜老头也过问起了这事,最后杜老头觉得事关重大,和房老头一合计,捅到了李世民那里。

“这个王二郎究竟想干什么?”李世民听了俩老头的禀报,迷惑不解,想都不用想,那帮想挤进建州的人肯定是冲着王况去的,这些个小家伙,都是和程家,尉迟家或是秦家有瓜葛的人,其中甚至包括了程家和尉迟家的两个刚封了爵的小子。这个王二郎倒底给他们施了什么**计?让这帮家伙宁可放弃在长安的家和舒适生活,或者是品级而想方设法也要挤到建州去呢?建州到底有什么东西吸引得这帮小子趋之若鹜的?

“陛下,老臣觉得,这帮小子定是冲了宣德郎捞钱的能力而去,别看宣德郎如今年纪尚小,且家产也不算甚丰,仅比长安中户人家强少许而已,但他拉起这帮家产仅用了两年多三年不到的时间,据底下报来说,富来客栈如今在整个江南两道的几个县都开了分号,且各分号的规模比起富来客栈最初的规模来要强不少,若不是长安有个建林酒楼在,恐怕此时富来客栈已经开起了分号了,这要是换了其他人,恐怕没个十年八年的苦心经营,怕是难以完成,而宣德郎却总是做着甩手掌柜,并不参与经营,由此可见,其在吃这一道,恐怕花样不止于此。而这仅是一项烹食业,这王二郎手中可还是有辣椒酱和粉的,据说明年就要在长安种辣椒了,那日宴会时,某曾见到王二郎院里竟然也种了灯笼果,而据程处默那个小子说,这灯笼果也是可以食用的,可以想象,这个王二郎,从其师傅手中学会的东西不少,其师果然是个奇人啊。”杜老头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老臣以为,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这些要求去建州的几乎都是卢国公,吴国公及秦大将军大有干连之人,且其中还包括了卢国公次子及吴国公次子。这三家不论从其家产来看,都不是王二郎所能企及的,仅说尉迟家,当初前齐王元吉的所有财物均已被陛下赐给尉迟敬德,仅凭这一项,足够尉迟家子孙不愁,更何况之后陛下每每的赏赐颇丰厚了,因此,臣以为,即便是王二郎再能赚钱,他自己本人估摸着可以赚到这些,但跟着的人却是未必,能十停中有一停就不错了。因此,臣以为,他们除了钱财原因,却是有更主要的原因。”房老头不愧被称为谋,一下就道破了核心,但是他也不清楚这些人究竟冲的是什么去的?

房玄龄不是没想过跟着王况可以有升官的机会,可这也太渺茫了罢,王况这次能得到宣德郎,那是在诸多巧合之下才促成的,今后自己等人已经有了提防,不会再让陛下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来,所以,以后像这样飞速的升迁是断断不再可能发生了,那么这些人要跟着王况一步一个脚印的爬来的话,也未免太过可笑,有什么升迁的途径能比呆在长安,呆在自己家族核心人物身边更快的呢?

他根本想象不到,这些要求去建州的大多数人也想不到,王况有让他们连升好几个三极的办法,他们大多数人要求去建州其实是被程老魔王他们这几个老头子强迫去的,为了保住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只好答应,而且要装得非常心甘情愿的样子,这样只要自己再在建州表现好一点,或许家族中就会把自己提拔起来,他们还以为这是老头子们给他们的考验呢。房老头想不到是从来根本就没有那个州可以在几年之内从个下州窜到中州或州的,如果换了个其他的下州,比如说离扬州近些的睦州的话,其本身距中州的差距就小,加有着靠近扬州的便利,只要有一定才能的人,也可以很快的从下州升格为中州,但建州旁边的几个州都是下州,而且距离升格中州的标准差距实在是太大,是下州中的末游,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搞起来呢?这从三皇五帝以来是根本没有过的事情,所以,他根本就想象不到,不久的将来,就有这种可能发生,这就好比说在地球是个球体这个理论被柏拉图提出来之前,根本就没有人能想象得到,自己脚下踩着是个大球,即便是这个理论提了出来,也是经过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旅行成功后才被世人接受。

试想一下,你要让一个省在几年之内从一个濒临贫困线一跃而成全国排列前茅的经济大省,这话谁会信?要说一个县的话,利用地理和人文优势,在交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后世,那也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才能做到。所以,如果说这些人都是一窝蜂的要求挤到建安去的话,或许房杜俩老头和李世民还能想到这个可能性,但是,这些人可是分布在整个建州,要求去建安的也只有程家和尉迟家的两个小子而已。所以,李世民他们是想都没往这方面想一下。

当然,他们也不会怀疑王况有谋反之心,要谋反,那也得偷偷摸摸的进行才行,哪里有这么大张旗鼓的明目张胆的?

想来想去,李世民头都想疼了,烦得不去再想,大手一挥:“罢了,罢了,随他们闹去罢。干脆,把李业嗣也降一级,派到建州去做镇将类似后世军分区司令,不过级别没那么高,盖因唐时有百个州,严格说来,其管辖地域只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地级市,但州的级别却是相当于一个省,所以才有州刺史能达到从三品罢。”李靖一家的忠心是谁都不敢质疑的,因此,派李业嗣去当个镇将,倒也是合适。因此这事情最后就不了了之的定了下来,程处默李业嗣这帮狐朋狗又凑到了一起。

 第一七三章玉蚕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建州的官员如同走马灯一般的一下更换了许多,开始的时候,黄良还不以为意,但到后来,眼见得来建州的勋贵子弟是越来越多,再一打听,几乎都是降了一级两级或者说是从好位置换过来的,这下黄良慌了,陛下这莫非是要架空某这个刺史不成?难道说某这个刺史做到头了?这可如何是好?二郎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现在到底如何了?宣德郎的官是不是被撸了?还是说二郎没搞定长孙家?

一直等到后来,这些新换过来的官员对黄良显得很是尊敬,没人有要架空他的意思,而且他发布的政令执行力度比起以前还要强了许多,他这才慢慢的缓过神来,心下明白这些个家伙多半就是冲着王况来的,看来,王二郎在长安是混得风声水起啊,尤其是最后,长孙家也派了个人过来做司马,也是对他毕恭毕敬的,一点没拿长孙家的架子,他这才彻底的放心下来。长孙家的这个其实就是来打酱油的,确切的说,是和李业嗣担负着同样的使命,一文一武用来钳制着建州,不让建州有生乱的机会。

只是当几年后,长孙臭老酸是懊悔不已,懊悔自己要拿架子,几次王况送来的礼都被退了回去,不然的话,长孙家不又要多了几个穿绿官服或是穿红官服的子弟了?当然世界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自然这些都是后话,将一个州从下州快速的升格,这事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王况并不知道已经有那么多的人都请调去了建安,他还是继续格式化的过着自己的日子,有时候也想着提前回建安去,但李老2没发话,他也不敢就这么撂挑子走了。王况之所以想改变日程早回建安主要还是林老太爷最后拍板决定了,王况回建安的时候,林小娘子也跟着走,婚期就由孙铭前和林明商议决定。既然未婚妻都能跟自己回去了,那呆哪里也不如呆自己家乡舒服不是?所以,王况才开始有点归心似箭了。

据黄大说,最近以来,毛人的情况好转了许多,每天都能进食了,进食量也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最高水平,毛发也光亮了许多,每次见到王冼的时候,都会咧嘴笑,是的,是在笑,黄大很肯定的说。由于总是陪着王冼去看毛人,现在黄大偶尔也能被允许抱一抱小毛人了,小毛人如今已经长高了不少,以前还只能爬的,现在可以扶着墙跨那么一两步了。

当然,现在整个长安都在谈论着建林酒楼新出的两道菜肴,吃到的是赞不绝口,逢人便说那是如何如何的美味,没吃到的那听了也是食指大动,恨不能马就坐在了建林酒楼的堂,点了这么一道,就着一壶酒,好好的享受享受神仙般的生活,哪怕只有那么顿饭时间,也是不枉此生了。只可惜,建林酒楼这两道菜,其中一种每日只售十份,另一种每日只得两份,是的,只有十份和两份,你没听错,这都是不接受预订的,哪怕你是当今皇,你也得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排着。当然了,这只是打个比方,皇帝哪里需要排队?只要传出话来,说是想吃这道菜了,自然就有那排到了的心甘情愿的将自己那份让了出来。而且,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王况怎么可能把李老2忘了呢?早就让小六子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