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是长者,年龄大,加上威望也在,所以长孙皇后并没有像见王况一般的隔着帘子见他,只是望一眼,孙思邈就拱手对李世民道喜:“恭喜陛下,皇后的身子已是大好,看来宣德郎所开的方子是对症的,按此方调理下去,某虽不敢保证皇后能痊愈,但却是不至于再发病了。”

一旁的赢老头憋了一会,犹豫半天,这才说到:“老神仙有所不知,宣德郎并没开什么方子,无非就是饮食起居方面的调理罢了,再就是喝这个金桔茶。”言罢,他指了指摆放在案几上的一瓯刚沏好的金桔。

“是yào三分毒啊,皇后被病痛折磨经年,寻常yào物已经没什么作用,身子也是经受不了yào伐了,这宣德郎端的是高明啊,不用yào,只从饮食起居入手,某自叹不如。4∴8065没有方子,那也是方子,可没人规定必须用yào才是方子哦。”孙思邈捻着颌下的胡须,看着那瓯金桔半响,这才言道。

“某受教。”赢老头一听这话,心中一惊,是啊,老神仙一语点醒梦中人,只要能医得了病,那就是方子,这不正是宣德郎说的什么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么。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猫还有黑的和白的之分(纯sè猫是后来才渐渐的培育出来的,唐时,别说少猫的中原,就是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只纯sè猫来),天下明明全是灰斑纹的狸猫。但这话的意思却是很明了,只要是能抓到老鼠就行,你管它是什么猫呢?怪自己啊,当初宣德郎说这话的时候,自己可没怎么往深里想去,平白的耽误了两年工夫。

想到了猫,赢老头突然想起,似乎宣德郎提过一句很喜欢猫的话来,看来,以后要给宣德郎搞上一只两只的送去,这样加深了情谊,以后有什么好事情,宣德郎也不会忘了自己啊。

“对了,好让老神仙知晓,前段时间,徐监丞回来,还带回了宣德郎说的话,说是金城(今青海东部地区)西南一直到吐蕃的高寒山上,有一种冬天是虫子,夏天是草的物事,对皇后病症恐怕会有些效果,并取名为冬虫夏草,言其虽可为yào,但食之却是无害,就是没病之人,常吃也可提高什么抗病力,某已经派几名yào园师(流外六等)去寻了。”想到了王况,赢老头就突然想起了前些时候徐国绪带回来的话。自己虽然是派人去找,但还是有些个怀疑的,世间哪有什么东西是冬天为虫,夏天为草的?但话是王况说的,他又不能不信。

“哦?竟有此事?难道宣德郎去过该地?赢医正瞧瞧,可是此物?这是某云游时得来,因见其长相独特,怀疑是yào,但不明yàoxing,却是不敢luà曾想,孙思邈一听这话,来了兴趣,连忙让随从从yào箱里翻出个小yu瓶,拔了塞子,倒出一个似是虫子,却在头上长了个柄的东西来。

“正是此物,与宣德郎描述一般并无二致。宣德郎说,他敢用项上人头担保,只要东西是对的,绝对无害。而且,宣德郎说,此物必须生吃,不能煎煮,否则效果大失。”赢老头一见到孙思邈拿出的东西,眼睛一亮,可不是么,身子是虫,虫足虫节等一应俱全,头上却长了个枝柄,和王况说的长在土中相比更像是挂在树上长出来的,本来徐吃货跟他说的时候,他还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该是长什么样子,这一见到,就肯定下来了。

虫草其实是有真假的,真的虫草是由蝙蝠蛾(也叫蝙蝠蛉)幼虫被虫草菌感染后在冬季低温干燥土壤内保持虫形不变达数月之久(冬虫),待夏季温湿适宜时从菌核长出bāng状子实体(子囊座)并lu出地面(夏草),这才是真虫草。而假虫草,虽然也是虫草菌感染,但却不是蝙蝠蛾的幼虫被感染,二者在刚挖出来时从颜sè和外观上是区别比较明显,但晒干了后外观上就没什么明显区别了,可是yào用价值却是天差地别。

好在即使是假虫草,吃了也是无害,王况自己也辨认不出真假来,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就说了那一番话,要是自己说还有什么真假,却又不会辨认,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懒人就用懒人的办法,管你真假,你吃就是,总不至于你吃的都是假的吧?

“既然宣德郎如此肯定,那么,倒是可以试上一试了。”孙思邈一听这话,就将手中的虫草送到自己嘴里,嚼几下就咽了下去,皱皱眉:“却是淡而无味。”

孙思邈既然被后人称为yào王,那也是尝百草而得来的,在外人看来,他经常以身试险,去尝一些不知名的草,但却是不知,这么多年的经验累积下来,一般的医者,都能从这草的生长环境,周围植物昆虫鸟兽对这草的反应中观察出一二来,基本就能判定下来这草有没毒,若是有毒,又大致是什么程度等等讯息。

说白了,就是你随便找对草yàoyàoxing有了解又常去采yào的人,让他去辨认一棵生长着的植物,他也能大致做到判断有毒没毒,是属于寒凉还是温热等等,这是经验的积累,不是仅靠着读死书能得到的知识。

所以,对yàoxing的理解,并不是说看你年龄多大,而是看你的经验有多少,而一般地说,年龄大的往往经验相对而言会丰富些,因此普通百姓也就有了误解,找医生要找年纪大的,这却是一bāng子打死一大片了,殊不知,有些大夫,年龄是不大,但其经验可不见得不丰富。

有的医者,可能究其一生,治疗过的病患不过数百数千,而有的医者,可能年纪轻轻,二十出头,但却已经治疗了数千数万的病患,二者谁的经验丰富都不用说,肯定是后者。

孙思邈会尝百草,愿意尝百草,那也不等于他随便就尝的,要真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的,抓起就往嘴里塞,估计也早就翘了去见华佗前辈多少次了。正是由于他小心谨慎,在对yàoxing有了大致的判断之后,若是这yào即便有毒,那也毒不死人,这样的情况下,他才会去尝。

而这虫草,只是他机缘巧合中得来,自己本人并没去实地看过虫草长在什么环境下,甚至这虫草产于何地,他都不知道,是在大雪山上呢?还是在水边?是在密林里呢,还是在沼泽地,都不知道。而鸟兽昆虫是避着虫草走呢,还是说毫不迟疑的一口吃下,这都是未知数。

虽然从闻味上来看,应该还是无毒的成分居多,可毕竟是未知,所以他是一直不敢轻易去尝试的,加上手头上仅有这么一根,让他去找ji鸭土狗来试的话,它们也只能告诉自己是有毒还是没毒,至于yàoxing如何,可对症何症,他还没那个本事让ji鸭土狗开口说话。因此委实舍不得,自己还指望着靠它以后再找到其他的呢。

现在听赢老头这么一说,加上这两年对王况传言也听了不少,判断出王况应该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王况君子不君子,没见到不好说。不过他至少相信,宣德郎不会拿人xing命开玩笑,一个能为百姓着想的人,再怎么jiān滑,那也是脱不开好人的范畴的。再说了,人家既然是已经敢用项上人头担保,那就肯定没问题了,拿人头担保,这可不是玩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更何况还是向皇帝担保?

既然赢老头已经派了人去寻,既然已经可以确认产地,既然宣德郎说是无毒,再加上自己的预判,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自己的时间并不宽裕,还要赶去建安见识见识那可治冷热病的法子呢,如今年纪大啦,跑不了几年了,还得赶快抓紧时间,多做些事才是。

yàoxing好坏,凭了自己多年的经验,身体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变化,那也是敏感万分,这正是从医多年的人过人之处,能从细微处辨真知,一些在旁人看来是很正常的表象或者说根本觉察不出的细微差别,在医者眼中,那可能就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所以,一根虫草足矣。

当然,yàoxing的发挥并不可能有那么快,好在自己还会在长安呆上个三两天,和太医署里的人切磋切磋这两年自己的心得,学得医术,那不是给你藏着掖着的,能多救一人,那就要多救,可不能密技自珍,这是孙思邈最起码的准则,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后世有那么高的地位,而不像那些个昙huā一现的神医名医一般。

老神仙都已经确认,皇后的身体是大好,而且继续按王况给出的法子调理下去,虽然不敢保证能痊愈,但肯定不会复发了。而且,老神仙也只是不敢保证能痊愈,并没说不会痊愈,这么说还是有痊愈的可能的。因此上,李世民又惦记起了给王况的赏来,徐国绪这次从建安回来,说是王二郎并没要求说是要什么赏。

不过,徐国绪却是说了一句:“听说王二郎派人前去福州寻祖根去了,但不知后果如何。”这话让李世民记在了心里,你王二郎朕暂时是不能给你加官了,否则朝中众臣的谏书都能把朕给淹没了,但给死者封个什么爵之类的,总归是没人敢反对的吧,死者为大么,要是寻到了你的祖源,朕给你祖上封个虚爵,那也是可以的,这个生意好哦,一个虚爵,不huā一文钱,不费一分地,既勉励了王二郎,又堵住朝中大臣的嘴,一举三得啊。

回到紫宸殿,孙思邈主动的跟李世民说起了投毒事件,肯定了那绝对是有人投毒,而且投的是hun合毒,是一种类似于麻沸散之类的yào。只不过是麻沸散是使人失去知觉,而这毒并不是使人失去知觉,而是让其口不能言,耳不能听,手脚不能动,在外人看来如同昏死过去一般;不仅如此,还让人痛苦万分,端的是歹毒。

此毒目前还是无解,即便是孙思邈自己,一时间也找不到解yào,好在时辰一到,人自然也就会醒转过来,除了受到痛楚,倒没什么xing命大碍,只是这人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如此的痛苦了。

有老神仙的肯定,李世民更加的想把那投毒之人揪出来,他想看看,究竟是哪个家伙,竟然如此的恶毒,如此的胆大包天,朗朗乾坤下竟然敢做这伤天害理之事,若真是像流言里所说的,是朝中某个臣子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