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要早早的把三白给送回房陵或者是建安去。

长孙冲参的是应国公父子,而王况作为当事人,李世民也是要听听王况的意见的,真要按李世民的意思,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武媚娘目前还是受宠的,于是王况顺水推舟,说自己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陛下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就是,也不知道是长孙冲和他老爹没沟通好还是怎么地,王况的话一出来,长孙无忌就对王况暗暗的吹胡子瞪眼,王况只当没看见。

“听说了么?”

“听说什么?”

不用看,如果到过建安的人或者说前段时间在山外山等几个大酒楼里见过这俩说话的人,必定会认了出来,这俩家伙又在卖nong“小道消息”了,不过这次他们却不是在酒楼食肆里卖nong消息,而是选择了在勾栏院里神神秘秘的嘀咕着,偏生说话声又大,惹得几个寻欢的欢客很是夷鄙的看着他们。

勾栏院里,既有卖身的娘子,这类娘子大多姿sè尚可:也有只卖艺不卖身的娘子,这就是那种才sè双绝的了,既美貌又有才,也就有了可以拿的架子,老鸨自然是不敢太多bi迫的,而且,看得着,吃不着的东西,最是勾人肠腑,所以反而是这些个只卖艺不卖身的才是勾栏院里的顶梁柱:当然还有那些才艺不高,姿sè也不大好,但身材尚可的又不愿意卖身的,就专做那陪酒的勾当,客人可以momo捏捏,但就是不能来真格的。

眼下的路人甲和路人乙这俩活宝就正坐在光德坊内兰蓉院的前厅上,只叫了个陪酒的娘子,菜也只上了一小碟。

这次他们倒不是来骗吃喝的,这次高三给足了他们的经费让他们来把海lu的紧肤效果传出去,而且,以后这兄弟俩就专mén对外售卖海lu,王况只给他们定了每罐十两银子的本钱,能卖出多少去,多过十两银子的部分,都算这兄弟俩赚的钱,所以他们这次很是卖力,不是他们小器舍不得叫酒菜,实在是他们这些年嘴也已经养叼了,这些勾栏院里的酒菜味道,他们还真的看不上。

这俩活宝也已经三十好几了,却还是打着光棍,这样的年纪在后世那还是年轻,可在这个时代,那就是绝对的剩男了,他们兄弟俩不急,王况都为他们急,所以这次也正好趁这个机会,让这兄弟俩攒一笔钱,以后也好娶个婆娘,置办个小院和几倾地,否则将来老了,谁来看顾他们?

这兄弟俩也可以算得上是王况的大功臣了,他们也知道那海lu如果真的有那么神奇,可以让娘子们的皮肤变得更加细腻的话,一罐不要说十两,就是卖个百两,也是抢着要的,尤其是那些半老的徐娘对皮肤更是在意,为了皮肤,huā多大的本钱也是愿意的,不管是贫是富,哪个姐儿不爱俏?所以这个市场之大,利润之丰厚,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

但这兄弟俩所不知道的是,王况和孙yào王都没把海lu的真正大功效给说出来,王况不差那几个钱,而且海lu的功效王况是要留着另有他用的,孙yào王呢,和王况已经有了默契,自然也不会把这个老底给兜了出来,而且他也有心眼,当初去草原试yào的时候,没人知道他是孙yào王,也没人知道海lu是哪里来的,只知道是大唐建安侯无意间发现,只有这么一批,用完就没了。而所有的买卖都是由他的徒孙元月去出面完成,那些草原上的贵fu人甚至不知道海lu的本名,元月小子也是刁滑,都是说这是紧肤神水,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很是好理解,若要是说个文诌诌的名字,反而那些草原上的人会搞糊涂了。

为了和之前孙yào王带去的璃瓶区别开来,王况这次改用了蓝田yu雕琢成的小瓶来装,反正后院里堆着如山一般的蓝田小碎料,能雕出拇指大小的yu瓶的碎料就有上万块,至少够王况用一年的了,如此一来,就是被草原上来的商队看见了,大多也不会联想到之前在草原上昙huā一现的神水上去,要知道,当初元月在草原上是说这水可以让nv人的si处更紧,栓住男人的心的,而路人甲这两兄弟此时候宣传的却是可以紧肤,这是两个看起来不同的概念,这就至少可以保证在几年内,海lu的的秘密不会被人发觉了去,从而为王况争取时间,王况所需要的时间也不长,三五年,足够了。

 第四八六章 传言

(,,dukanka)

王况要争取的三五年时间,那是有打算的,只要过了贞观十七年这个槛,历史就应该会发生大的转变,而武媚娘最终也将不再有以前那样的受宠,但到了那个时候,武媚娘想要再来勾搭李治,怕是不再那么容易了。/  //

苗五早就被王况派到了太原去,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到太原王家中与李治年龄相当,而且又符合聪慧美丽这个条件的小娘子,按早先传回来的消息,已经被苗五锁定了几个,正在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对于一个人的心xing,短时间内是没办法看透的,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长期的观察,才能知道一个人心xing如何。

所以,只要在贞观十七年之前,让李治和王家娘子先有接触,或者说先知道有这么漂亮这么贤惠的娘子在,那么武媚娘对李治的吸引力就不再有那么强,于是,一切,都将有可能朝着王况设定的方向进行下去。

而供给长孙皇后所用的海lu,王况早就让小六子通过太医署的nv医正给递了进去,浓度标准是孙yào王提供的标准,而且为了不让人看出和外面卖的海lu是同样的东西,王况jiāo给路人甲他们卖的海lu都加了由孙yào王开出的染sè方子,不再是浅绿sè,而是浅浅的粉红sè。

人是小六子早就相好的可靠人,绝对不会将这事给捅到后宫的其他嫔妃那里,这就确保了只有长孙皇后一人是这么用的海lu。

听说王况准备回建州一趟,李世民也很痛快的答应了,本来么,朝廷就没有明确的旨意要让王况留在长安,留在长安,就是王况自己的意思,而李世民也知道,王况留在长安所能发挥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远没有留在建安大得多,毕竟,建安不管是去东瀛也好,去建东也罢,还是去建南,建西以及伏罗唐林两州,都要近得多,有什么状况,王况也能更快的反应过来。

对于王况,李世民真的很放心,如果要提防,还不如去提防那几个领兵在外的国公,比如李世勣等人,王况一没兵权,二没实职,想要做什么动作,能大到哪去?李世民只要一道旨意,将建州刺史和建州镇将给换了,建州就会完全的脱离了王况的控制,而对于李业嗣,他也是放心的。

如果不是为了楼船,王况也不愿意在盛夏时节赶到建安去,六月天的建安,比长安可要热得多了,尤其是闽县更是如此,幸好东治港就在海边上,有海风吹着,还能好些。

这次回建安,王况把徐国绪也带上了,他作为未来的探险舰队主事人,也是有必要先去熟悉一下楼船的结构和将来的人员安排,而且,第一批招募来的熟悉水xing的兵士和将领,也已经集结到了东治港,所以,他也有必要去先熟悉cào练程序,免得将来到了船上手忙脚luàn的,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地到另一地三五个月那么简单,这是一去就六七年,等于说将来徐国绪就要和那些将士们一同呆上多年,许多事情,能提早磨合就提早磨合,早点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掐灭了,省得到了海上再生事。

有的人天生就是不对路,哪怕是第一次见面,xing格不对的人,不管双方多么的忍让,时间一长,总会是起了冲突,这次去,徐国绪还需要将他第一眼看着不对眼的人给剔除出去。

结果临行前,安逸王也颠颠的跑来,要和王况同行,这个家伙自上次跟着王况来长安后,就没回建安,朝廷对他也够意思,赏给了他一座大院子,不过呢,不在长安的西面,而是和程老魔王他们一样,都在皇城的东面,所以,这一年多来,安逸王来王况的建安侯府次数并不多,而在长安,他最熟悉的人莫过于王况了,现在王况要走,他自然也就怀念起建安的好来,非要跟着回去不可,得亏他算是第一个完全内附的异族王,而且琉求国又小,朝廷也不用像对其他陆地上的异族一样的防备着他,也就任由他到处luàn蹿了,可以说,安逸王是目前行动最自由的异族王,倒也和他的“安逸”两字很是切合。

这次依旧是黄大陪着王况回建安,张三和高三则被王况留在了长安以护卫建安侯府的周全,还有李道翔和李道潜兄弟在一旁帮着王况看顾,长安建安侯府的运转应该不会是个问题。

出行的日子,林老太爷硬是请了个卦师来推演过这才定了下来,王况也拗不过老人家的一份心意,好不容易等到日子,一行人这才轻装从简上路,由于没有了林颖芝等nv人跟着,队伍行进的速度也是很快,只huā了五天的工夫就到了房州境内。

进入房州境内,路上渐渐的人就多了起来,多的人并不是路人商旅,而是修路的役夫,看起来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但王况也感觉到了这些人的劳作积极xing远没有建州人那么强,与其说他们在劳作,还不如说他们在磨洋工。

看来,王况确实是碰到了困难,本来,以王况之弟的威望,王冼应该不至于这么被动,即便是房州人再是孤陋寡闻,但亩产翻番和水车等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现成摆在那里,房州百姓不至于到了睁眼瞎的地步。

走了一段路,王况就让车队放慢了速度跟在后面,自己则和黄大独自往前走,到了一处工地上,见几个人正在树下纳凉,王况便上前去,因为三白在房陵呆的时间不短,王况担心三白被人认了出来,所以这次一进房州地界,就不再让三白跟着自己,而是让它呆在车厢中。

见两个陌生人骑了马过来,那几个正在纳凉的人纷纷停下了原本正在说着的话,转而盯向王况和黄大,满脸的戒备。

“几位哥子请了。”王况和黄大早早的下了马,向他们走去,到了跟前,抱拳做揖,“某想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