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悠过了孔胤植,杨改革又匆忙的去见那两个“队友”。

“大伴,叫他们两个先去校场,朕昨日说过,要看卢卿家的武艺的。”杨改革直接说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

校场上。

卢象升挥舞着大刀,舞得虎虎生风,大开大合,沉稳有力,和他那瘦弱的身子骨绝对是成反比的,那大刀在他手里,就仿佛是竹子做得,格外轻巧。

杨改革看得那个汗颜,没籼到,这卢象升还真的有些功夫,从这身形,也可以看出基本功扎实,是常年锻炼的主。

杨改革看得汗颜。孙承宗则看得微微笑了起来,甚至还mo起了胡须,看样子,对卢象升是格外的满意。

陪着皇帝一起来的洪承畴则是看得心虚不已,自己在军事这方面本来就和卢象升有差距,如今比武力,更是差得更远,想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只怕他更加不堪。洪承畴觉得自己能拿得出手的,或许就是帝党这个尊份了或许皇帝还会看在这一点上给一些照拂。

表扬过了一番卢象升杨改革又带着众人回到平台,继续二人的平台推演。

这次,和昨日一样也是一人一边,各自扮演各自的角sè,这回轮到洪承畴扮演东虏,卢象升充当明朝主帅的角sè了。

今日和昨日除了角sè上有些区别,还有一些地方有区别,比如两人都对规则熟悉得多,也无需过多的解释两人也都对明朝和东虏之间的态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无需做太多的解释,对局倒是很快就开始了。

这次卢象扮演的是占着优势的明朝,一开场,攻击就相当的凌厉,逼得洪承畴手忙脚乱,一出手就把实力全盘压上,因为对局势相当的熟,对规则更加了解,一出手,就把洪承畴逼到角落里。洪承畴在苦苦支撑不肯轻易的和卢象升正面冲突,也不肯打决战,总之,避其锋芒。

这次的推演进程,明显的比上次快得多,卢象升的大军很快就推进到了辽东腹地已经抵近东虏老巢了。

杨改革看着这盘快速的推演,不住的点头,这盘推演算是打得有模有样了,有了几分决战的气势和昨日那场慢慢吞吞的温吞水可谓天壤之别。

“有点意思”看推演的过程,杨改革一般是不会发表看法的,以免影响到推演的过程,不过,看了今日这两人的推演,杨改革倒是觉得有点意思了,不免的出声了。

卢象升全面推进,把洪承畴逼得狼狈不堪,可洪承畴却也不跟卢象升进行决战,宁愿放弃一些有胜算的机会,如今卢象升都要攻打东虏老巢了,可看这沙盘上的意思,这洪承畴倒是宁愿让卢象升推掉老巢也不愿意拼命。以如今明朝的攻城能力,东虏的老巢是决计挡不住明朝攻城的。看样子,洪承畴也想学卢象升,来个保存实力认输了。

这一场推演,速度相当快,以卢象升的胜利而告终。不过,显然,洪承畴也不能算输得干净,因为洪承畴的基本力量还在,并未损失殆尽,只不过根据规则,没了老巢算输罢了。

“启禀陛下,臣输了。”洪承畴出来,第一句话依旧是这个,承认自己输了,不过洪承畴的情况明显比上次好得多,神sè平静,也没什么汗。

卢象升则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似乎刚刚赢得不过瘾。

“呵呵,卿家也是输在了规则上,实际,这实力还是保存了大半的。”杨改革给了个评价,对于两次推演的结果,杨改革有了一些小

小的惊讶。两次推演的结局和自己判断的局势几乎就是一样的,东虏未必会和明朝死拼,未必会死守城池。

“回禀陛下,臣虽然保存了一些实力,可输了就是输了,臣和卢大人的能力,还是差得很远。”洪承畴说道。经历了昨日的事,洪承畴一夜苦思,他自知在军务方面和卢象升有一定的差距,他接触军务的时日实在太短了,远不如卢象升对行伍之事了解,今日又是扮演东虏,昨日扮演过明朝的他了解明朝到底有多少底牌,所以,他自知不可能取胜,也只能在输的问题上做些文章,能输得不那么难看,就是他要做的,所以,他一直避免以主力和卢象升对决,虽然卢象升推掉了他的老巢,可还有相当的实力,没有彻底的输干净,算是学了一把昨日卢象升,稍稍的给自己扳回了几分颜面。

“…呵呵呵”杨改革笑看着洪承畴,确实够冷静的,反应能力也不错,或许还看出来了点什么东西,杨改革瞟了几眼洪承畴。

“卢卿家今日倒是气势如虹,推演得极快,又有武艺在身,确实是个带兵行伍的料”杨改革转而夸奖卢象升起来,到了这个地步了,让他们二人带兵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杨改革也就直接说了,并没有任何掩饰。

“谢陛下夸赞!非是臣的原因而胜,而是我大明兵精粮足,战将众多,要赢,自然不在话下………”卢象升道,今日的推演,确实极为痛快,今日他才知道,原来大明朝明里暗里有如此之多的精兵良将”有如此的战力”推起东虏来,几乎就不费什么力气,他总算明白为什么昨日他使出吃奶的劲也打不过洪承畴了”对于明朝那源源不绝的补给终于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也理解了为什么裁判不判他能翻盘了。除了赢得高兴,更是被震撼了。

“呵呵呵……,好了,其他的话暂且就不说了,就说说朕的打算吧,把二位卿家召进京来”并且让二位卿家在平台里进行沙盘推演,想必二位卿家也明白朕的意思了吧”杨改革推演过了,给两人打了分,觉得合格,敝开说亮话了,打算把这二人吸纳进“队友”的队伍了。

洪承畴和卢象升有些迟疑了,皇帝的意思可很明显了”就是让他们带兵,甚至是参与对东虏作战,很可能涉及辽东巡抚的位子,可按理说,只有一个辽东巡抚的职位”他们有两个人……,谁去?按理说,应该是赢了的卢象升去,可看皇帝的意思,似乎是两个都留下……………”这让两个人都不敢轻易的接皇帝的话。

“朕希望二位能带兵。”杨改革见两人疑娄为难”倒是自己把目的说了出来。

“回禀陛下,臣才疏学浅,又对行伍之事生疏”虽有心,只怕无力胜任”只怕会误了陛下的事,陛下…”洪承畴冷静的推辞道,并没有因为皇帝的话而表现出什么高兴的神sè。

“无妨,朕先前就说过,看重的是你们的能力,是你们的表现,是你们能做事,能做实事,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熟悉军务,这个朕知道,所以朕才把你们急急的召进京,相信有一段时日的培养和训练,你们二人一定能胜任带兵这个事的,朕还相信,你们二人一定能带好兵,朕的眼光向来很准的,看中的人,都不会让朕失望的,朕希望卿家也不要让朕失望”杨改革当下就如此说道,既然都把你当“队友”了,岂能让你推辞?那么多的军事机密你都知道了,想不做那是不可能的。

“臣谨尊陛下的吩咐,但凭陛平驱策。”洪承畴也没太多的矫情,稍稍的推辞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他也知道,如今这情形,可容不得他推辞,知道了这么多他不该知道的东西,还能推辞?见皇帝给了他一根杆子,立马顺着杆子爬。在洪承畴看来,能得皇帝看重,无疑是一件相当值得高兴的事,皇帝看重的人,无一不是做大事的,比如徐光启,比如孙承宗,比如毕自严,这些帝党核心,个个都做着了不起的大事,如能得皇帝看重,引入核心,将来的成就,不知道有多大,要说拒绝皇帝,那是不可能的,天下还没那么傻的人………

“臣但凭陛下驱策,愿为陛下沙场效力。”卢象升见皇帝的目光看向他,立刻答应,他一直都梦想着能驰骋疆场,如今这机会,更不会错过。

“好,二位既然都已经答应带兵,那么,有些事,也会逐渐的让二位知道,相信是不会让二位失望的,不过在此之前,二位还需要多学习带兵,带兵可是一门大学问,特别是带朕的新军,这里面,更是有很多规矩,有很多和其他部队不一样的地方,两位要用心学习,争取早日能出师,…”杨改革说道,招收新“队员”的事,杨改革是开门见山,并没有征求意见这一说,直接就指定了人选。

“臣遵旨!”

“臣遵责!”

两人答应道。

“孙师傅,此二人就劳烦您了”杨改革又笑着对孙承宗说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孙承宗立刻答应道,皇帝的话,他自然知道,皇帝负责招收“队员”他负责给这两个人培训,讲解内情。

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人有些惊讶的看着皇帝和孙承宗。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好。

“招收”过了队员,杨改革先让这两个刚“招收”的队员去休息,倒是又和孙,承宗聊了起来。

“孙师傅,朕观昨日和今日两次推演,结局几乎都一样,东虏都没有和我大明死拼,而是留下了一定的实力,这一点,是不是说明,似乎对有心人来说,太容易看破了,朕担心会不会出意外啊!”杨改革有些担心和忧虑的说道。当时杨改革就小小的惊讶了一把”两次推演的结局几乎一模一样”说明了有些头脑的人都能判断出这个结论,如果基于这个判断作出一定的准备,对自己的战略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回禀陛下”此事,确实如陛下所言,如有心之士,确实不难作出如此推断。不过。陛下也不用担心。日后我大明和东*决战如东虏和我大明死拼最好,如不死拼,保留实力西进,这更是在陛下的意料之中,也就是说,不管东虏如何做,都没有超出陛下的预料而东虏能做的事,也只有那几样,也都在陛下的预料之中,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除非东虏能在战场上大胜我大明否则,是改变不了这个结局的……………”实则,只要陛下不自乱阵脚,东虏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实则一切还都是大明自己的问题,只要大明自己不出问题,东虏是莫奈我何的……”孙承宗立刻解释道。

“嗯这个也有道理,是朕想多了呵呵呵……,总不能指望着对手全体都弱智,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