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和政治主张的权利剥夺了,这就起到了禁锢人们头脑的负面作用。后来,各个王朝的统治者又不断对儒家学说作了补充和发展,使他更适合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国封建社会所以长期停滞不前,长达两千年之久,同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学说越来越落后于时代,成为一种顽固保守的学说。

14。汉武帝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统治时期抗击匈奴贵族侵扰的重要军事将领。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家的女奴。

卫青少年时在家里放羊,受尽了欺侮。20岁左右,在平阳公主家做骑奴。公元前139年建元二年,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召入宫,立为夫人,后又立为皇后。卫青因是贵戚,先被拜为太中大夫,又因抗击匈奴有功,很快官至大司马大将军。

霍去病是卫青的姐姐卫少儿之子。他18岁时被武帝任命为侍中。后来也因抗击匈奴建立殊勋,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

卫青、霍去病登上政治舞台,正是西汉政府对匈奴政策的重大转变时刻。

西汉王朝经过刘邦、枫、景几代,到了汉武帝时,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这时,政府拥有的马匹已达到几十万匹。汉武帝就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不但足以防御匈奴侵扰,而且能够深入塞北,主动进行反击。但与此同时,匈奴“数为边害”,仍然不断扰边。汉武帝便决定改变和亲政策,“兴师遣将”,开始发动全面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着名战将。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遣马邑人聂一以献马邑城为名,引诱匈奴单于率领10万骑兵深入要塞。汉军30多万人则预先埋伏在附近山谷里,准备一举围歼匈奴主力。匈奴单于亲自率军深入后,发觉了汉朝的诱兵之计,急忙引兵退回。汉朝的“马邑之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大规模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却从此拉开了。

汉与匈奴战争,共有三次重大战役。

大战之前,年轻的卫青初试身手,便显露锋芒,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南侵上谷郡。汉武帝派遣四路军马同时出击。其他三路或败或散,无功而返。只有卫青一路,率军万骑,直捣龙城匈奴祭祀祖先的地方,首战成功,深得武帝赏识,从此受到重用。

公元前127年,第一次大战役爆发。这一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汉朝上谷、渔阳,杀辽西太守,掳去2000余人。汉武帝决定避实就虚,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卫青等人引军北上,发动突袭,击败了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收复了秦时蒙恬所辟的河南地,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和九原郡,建筑了朔方城,又从关东移民十多万,到此屯田戍边。从此,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进基地。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骑兵3万,配合其他几路大军,深入塞北六七百里,掩袭匈奴右贤王王庭。右贤王措手不及,仅带几百随从,仓皇北逃。这次战斗,俘匈奴男女1。5万余人,裨王小王十多人,进一步打击了匈奴的军事力量。为此,汉武帝特意遣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前往边塞迎接卫青,就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让他统帅所有抗击匈奴的汉军。

公元前121年,第二次大战役开始,斗争焦点是争夺河西地区。霍去病在这次战役中,勇敢善战,是首功之将。霍去病18岁时便已初露头角,曾在卫青部下,以八百精选骑兵,奔袭几百里,杀死匈奴单于的叔祖父。因此,这时汉武帝便大胆提拔他为骠骑将军,委以领导进军河西的重任。霍去病率精兵万骑,奔驰千多里,连败匈奴骑兵,杀伤俘获过万,得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不久后,他又指挥几路精骑“出陇西、北地两千里,过居延,攻祁山”,取得了更大胜利。这次战役,使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进一步发展了第一次大战役的战果。霍去病也因之受到汉武帝的宠信和重用,其地位几乎可与大将军卫青相比了。

经过第二次战役,匈奴贵族受到严重挫折,在汉军压力之下,其内部日益不稳。匈奴单于要把负有失去河西之责的浑邪王等人治罪,浑邪王等决意投归汉朝。汉武帝便命霍去病派兵接降,击杀不肯归顺的一部分匈奴将卒,保护浑邪王到达长安。

第三次战役,开始于公元前119年。这是规模最大,征途最远,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汉武帝的目的是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汉军的主力部队,由卫青与霍去病分别统帅,各有5万骑兵。另外组织了随军马匹14万匹,步兵和驮夫几十万人,一起配合行动。这时,匈奴单于听从降将赵信的计谋,移军漠北,严阵以待,准备乘汉军疲敝,一鼓全歼。双方都摆出了决战的态势。

霍去病率东路汉军出代郡,深入1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霍去病的骑兵,奋勇冲杀,连续作战,歼灭了左贤王的精锐,俘获了匈奴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

左贤王和手下一部分将官,败逃而去。霍去病率军追歼,直抵狼居胥山,才胜利回师。

卫青率西路汉军发于定襄,出塞1000多里,与匈奴单于主力相遇。卫青立即将战车“自环为营”,并指挥5000骑兵向匈奴战阵冲锋。匈奴的1万骑兵也立即猛扑过来。双方鏖战到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阵容错杂,不辨彼此,继续拼杀搏斗。

这时,卫青派出两支轻骑,分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匈奴单于。匈奴单于急忙率几百骑兵,冲出汉军包围,飞驰逃走。匈奴军队,全军溃散。卫青派轻骑连夜追赶匈奴单于,没有赶上。卫青的主力部队也乘胜追杀,到达颜山的赵信城,屯留一天,烧光匈奴储粮后奏凯。经过这三次大战役,尤其是第三次的漠北之战,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损。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单于政权。”匈奴贵族很难再牧马中原,“匈奴自卫霍度幕沙漠以来,希复为寇,远徙北方”,汉朝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军事威胁。

15。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是和张骞的名字分不开的。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和新疆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和西亚、南亚的一部分,以及东欧和北非的个别地方,是中国当时就地理知识所及对“西”方地区的泛称。

那时候,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散布着“三十六国”:南缘有楼兰、女若羌、且末、于阗、莎车等,习称“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番、尉犁、焉耆、龟兹、温宿、姑墨,疏勒等,习称“北道诸国”。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后蒲额和东、西且弥等。它们面积不大,多数是沙漠绿洲,也有山谷或盆地。人口不多,一般两三万人,最大的龟兹是8万人,小的只有一二千人。它们多数从事农业,少数以游牧为生,在邻国有“寄田”。这些地方出产五谷,盛产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饲草首蓓。在张骞通西域前,这里受匈奴贵族役属,在焉耆等国设有僮仆都尉,“赋税诸国,取畜给焉”,对这些小国进行奴役和剥削。

但是,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着名的“行国”,40万人口。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刚迁到这里不久。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因此,大月氏与匈奴是“世敌”。

这时,汉朝日趋强盛,正在计划积极地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郎”,是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

张骞,汉中成固人,性格坚毅,办事灵活而又信实。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做妻,且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一天,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路上遇不到人烟时,就打鸟兽充饥,越过葱岭,到了大宛。

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至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前后13年,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正是决战的关键时刻。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