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嗜血的权杖-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嗜血的权杖》作者:王小东


【文案】

 秦桧是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私塾先生,凭借权谋、运气,当然还有一些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两度担任南宋宰相,先后在任19年,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作者用幽默平实的笔调、小说笔法,力求通过秦桧这一家喻户晓的反面角色,为读者带来胡雪岩、曾国藩之外的历史反思。 


第1章 

嗜血的权杖 
——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1、生前生后那点事儿 
这话应该从宋神宗说起,自从这位壮志满怀的皇帝老儿,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决意改革之后,朝堂上那些应试教育出身,满脑子四书五经,满口之乎者也的文臣们就坐不住了,玩起了文人们最擅长的智力项目——内斗,哗啦啦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革新变法,一派主张遵循祖制,两派相互掐架,你方唱罢我登场,你贬我来,我贬你,好不壮观。 
一个人,如果喜欢用左手打右手、右手打左手的方式自残,那么连穿开裆裤的娃娃都知道,这个人的脑袋肯定有问题。 
人既如此,国家亦如何? 
大宋的江山,岌岌可危啊! 
老话常说,乱世出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那是因为他周围有一群贪生怕死的狗熊。 
所以说,乱世不但出英雄,更出狗熊。 
可是,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自古至今又有谁能说清楚。 
好了,闲话少说,时间到了元祐五年(1090年),哲宗这个小皇帝15岁了,掐指一算,已经继位五年了,但还只是个摆设,朝政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高氏手中。 
高氏,通俗点说就是高老太太,请注意这两个“太”字,它可是资格、辈分的象征。 
人啊,一旦混到“太”字辈,脑袋就木了,思想就腐了,眼光也跟着花了,只想着年轻时的那点事了,张口闭口老祖宗那会儿如何如何,守旧意识浓重,就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总感觉世风日下。 
高老太太就是一个典型。她临朝听政,守旧派当道,革新派被打发得远远的。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国势日下,积弱积贫。 
元祐五年这一年,朝中无大事,一潭死水。 
腊月二十三,传统里的小年,在凡间值守的各路神仙,纷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述职述廉,顺便捎点土特产。玉皇大帝虽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来者不拒,礼节还是要的嘛。 
工作汇报得好或礼送得厚,赏! 
工作汇报得差或礼送得薄,贬! 
贬到哪里?贬到人间。有人说,小年这天出生的孩子,都带着一股怨气!原因就在这里。 
话正这么说着,在静江府古县,一个新生婴儿呱呱坠地。 
孩子的父亲叫秦敏学,进士出身,任古县县令。 
县令?好家伙,乍一看以为是个肥缺。仔细考证一下,未免有些失望,在宋朝,县令不过是一个虚职,没有什么实权,真正的一县之长是知县。就如同现在官场的主任与科长、调研员与处长、巡视员与厅长,虽说级别一样,但一掂量手中的权力,就明白那是天壤之别啊,虚职和实职中间的路还很长,游戏规则还很多。 
真是不当官,不知道官场学问有多深! 
可怜的秦敏学,生不逢时啊! 
秦家虽不是官宦世家,但也是,秦敏学的父亲、祖父都是读书人,只不过运气不济,屡落孙山,连个秀才也没混上。秦敏学自幼好学,老实本分,承载着秦家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后来终于考中了个进士,做到了县一级的官位,虽只是从八品小吏,但也算给秦家争了口气。 
秦敏学饱读经史,满腹学问,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做个高官,拿个厚禄,光宗耀祖。 
因此,每次老婆王氏怀孕,他都要不厌其烦地问,有没有做奇怪的梦、遇到奇异的事。孩子出生前后,他更是要把屋里屋外打量个遍,有没有红光啊,香气啊,天上星星有没有陨落啊…… 
秦敏学相信,但凡大富大贵的人降生,都伴有奇异现象。他清清楚楚地记得,书上就是这么说的。 
他是读书人,不信书,还能信什么? 
但结果是,他生了两个儿子,都没有书上说的现象发生。 
他有些失望,有些动摇。 
等到第三个儿子降生,他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这又是一个平庸之辈,难道老天爷就这样看不上我老秦家!秦敏学暗自叫苦。 
这一次,秦敏学犯了个大错误! 
不管怎样,孩子出生了,就要取名字。秦敏学把家谱翻了一通,叫出一个名字:秦桧。 
这是秦桧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露脸,尽管他还只是一个会吃奶的娃娃。 
秦桧的童年过得还算幸福,秦家虽称不上是上等富户,但也算中等小康人家,秦敏学虽没什么实权,但毕竟是吃皇粮的,有个铁饭碗,里里外外有几个仆人照料,日子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时候的秦桧,是父母眼里的小三儿,哥哥眼里的三弟,弟弟妹妹眼里的三哥,仆人眼里的三公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惬意日子。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国都汴京,一场政治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元祐八年(1093年)的九月,高老太太在不安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这八年中,大宋的最高统治者不姓赵,而姓高。就像有段时间,大汉的江山不姓刘,而姓吕,大清的江山不姓爱新觉罗,而姓叶赫那拉一样。中国的老太太们,以东方女人独有的参政方式来谱写着一段段历史。 
高老太太的死,宣告哲宗八年影子皇帝郁闷生涯的彻底结束。 
皇帝终于亲政了! 
那本就应该属于他的权力,却整整迟到了八年!八年中,他每天端坐在朝廷,接受大臣的朝拜,却无从发号施令,一切事情都由高老太太定夺,所有大臣都听从高老太太的命令,除了礼节性朝拜之外,没有谁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恨他的奶奶,他更恨那群迂腐守旧的元祐大臣! 
他要让他们知道不尊重皇帝的下场,他已经忍了八年,压抑了八年,憋在心里的那股烈火必须发泄出来,烧上一把火,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宋哲宗,才是大宋国的真正主宰者。 
战国时的秦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子发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哲宗是大宋天子,他发怒会是怎样呢?血流千里纵然夸张,流放岭南还是轻而易举。 
请注意了,守旧派要完蛋了,革新派东山再起了! 
处理完高老太太的丧事,哲宗就迫不及待地下手了,先把元祐大臣的代表人物吕大防、刘挚、苏轼、梁焘以及善于打小报告的刘安世、范祖禹等人统统流放岭南,一个不留。 
岭南?不会吧,那地方可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皇帝把这群元祐大臣流放到那里,难道是高抬贵手,手下留情? 
错!怒火中烧的哲宗绝不会宽容到那等地步,岭南当时还是一个蛮荒之地,和今天撒哈拉、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样,属于天然墓地。哲宗把这些元祐大臣流放到岭南,实际就是宣告他们政治生命的结束。 
事情到此该画上句号了吧? 
不,事还没完,到了绍圣四年(1097年),哲宗又开始有新的举措了。这一次发展到连死了的人也不放过,先后追贬和削夺了司马光和吕公著等人的恩封,他们的后人也给贬了。 
最后的结局是,朝廷上所有的元祐大臣均被贬到岭南团聚去了。 
这就是皇权的威力,皇帝的厉害。不服不行!



第2章 小小读书郎 

时间总是不经混,刚才还是嗷嗷待哺的娃娃,转眼间就变成了翻墙上树的淘小子。 
“该给小三儿找个地方读书了”,秦敏学夫妇盘算着。 
读书?那时候读个书,不像现在这么简单,年龄一到,拿着户口簿,便能就近报名上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不是什么人都能读得起的。富贵人家的孩子读书,通常是高薪请个名师到家里开小灶;中等人家的孩子读书,那得凑份子,几家合请一个老师;至于穷人家的孩子,多半是没得读的。 
秦敏学虽然在古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毕竟不是一把手,说话办事,力度有限。孩子上学的事,也不那么顺畅。 
秦夫人王氏有个哥哥叫王本,在祁门县当知县,因为是一把手,有实权,所以在祁门县那一亩三分地,说话办事那是相当的好使。 
在祁门县这个地方有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叫汪伯彦,这位老兄家境虽然贫寒,但读起书来,一点也不含糊。怎么个不含糊法?按现在的说法,那应该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各种各样的知识竞赛都统统拿下,第一非他莫属。 
知识就是力量,成绩就是资本。汪伯彦少年成名,在祁门当地算是新闻人物,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知县王本就是他的铁杆粉丝之一。 
实际上,攻于心计的王本看重的不是汪伯彦的才华,而是他的锦绣前程。他心里很明白,以汪伯彦的学识,通过科举考试,将来在朝廷里谋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 
对这样有前途的年轻人,感情投资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汪伯彦考中秀才之后,王本为了彰显自己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专门命人修建了一座学堂,取名为“英才馆”。 
有了馆,就应该有馆长和塾师,馆长是谁呢?当然非汪伯彦莫属,塾师也由他兼任,来个“双肩挑”,王本一个人拍板就把这事给定了。 
汪伯彦考中秀才后,本打算在家埋头苦读,一门心思准备科举考试。无奈家穷四壁,温饱问题无从解决,加上知县王本的极力邀请,不得以出山做了个馆长兼塾师。 
学堂和老师都有了,就缺学生了。按理说,这修“英才馆”花的都是老百姓缴纳的血汗钱,应该算是公立学校,谁都可以就读的。 
理是这么个理,但祁门县的一把手王本不答应。他琢磨着,这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先可自家人来,王家孩子们先上,不够数的话,旁系亲属再往上补,当然,他不会忘记自己的外甥秦氏兄弟。 
就这样,秦桧在舅舅王本的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