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嗜血的权杖-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骨打刚登大宝,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听了宋使说明来意之后,心中难免激动不已。 
大金的机会来了! 
更为荒唐的是,徽宗非常直白地向金示弱,明确表示,金灭辽后,宋把每年向辽缴纳的岁币,每年如数转给金。 
这样的便宜谁不要啊,不要白不要! 
宋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 
金表面上答应了宋的要求,双方达成了“海上之盟”。 
其实阿骨打心里在冷笑,就你那熊样,还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门都没有! 
这世上啊,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宋和金两国之间频繁的海上往来,难道就一点风声不走漏吗?两国结盟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放在朝廷上商议商议啊,这一商议就出问题了,朝中大臣三六九等,有亲金的,有亲辽的,亲金的没什么说的,亲辽的就不同了,不能坐等着看辽被灭掉啊,就把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透露给辽了。 
辽知道这件事后,生气是肯定的,心想,好你个宋啊,竟敢跑到我后院放火来了。可气归气,辽现在确实实力大不如以前,一个金就让他焦头烂额了,对宋的策略是,不急于动武,而是派使臣去恐吓一番。 
辽使对徽宗说,你还想不想当皇帝了,小心辽军打过来,端了你的老巢。 
徽宗本来就是一介懦弱文人,没有胆识谋略,身边也是一帮乌合之众,辽一吓唬他,他就害怕了,坐立不安,后起悔来。 
后悔了怎么办?后悔药是没得买的,只有采取补救措施了。怎么补救呢?徽宗就把金国的使臣给扣留了,到了约定出兵日期,也不出兵,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违约。 
徽宗这么做还挺得意,心想,让金和辽先打吧,打个两败俱伤,我好坐收渔翁之利。 
徽宗这个想法好倒是好,但是机会来了,他能抓得住吗? 
阿骨打率领金军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先后攻克了中京、西京,大辽已经是穷途末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了。 
机会来了,宋朝上下一片沸腾,徽宗迅速派童贯率领15万大军直奔燕京,准备上演一出趁火打劫的好戏! 
辽被打得支离破碎了,拿下燕京应该不成问题,庆功宴摆上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 
宋徽宗揽着美女,摆下筵席,等着前线捷报。 
他把宋军的实力估计得过高了,童贯的大军刚到燕京,就被辽将耶律大石率领的部队给打得晕头转向,大败而归。 
连辽残余部队都打不过,还恬不知耻要收复失地! 
醒醒吧,徽宗! 
他醒来了吗?不,没有!他的梦还有很长很长…… 
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可能机会还没有成熟,再等一等,徽宗和大臣们这么想。 
机会似乎说来就来,在宣和四年(1122年)六月,辽宣宗耶律淳去世,皇后德妃主政,内部出现分裂,以郭药师为首的一些辽将开始向宋投降。 
上哪儿找这样的机会,进攻,进攻,迅速进攻! 
这一次,在有内部接应的情况下,宋军杀入了城内,与辽军近身肉搏,那场面是相当的激烈,在辽军强力的阻击下,宋军横尸城墙内外,大败而退。 
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就连已是穷途末路的辽军都打不过,这样的军队还能干什么?徽宗开始怕了,他对宋军的战斗力产生强烈不信任感。 
他害怕战争,因为他有一支信不过的军队! 
与此同时,金军却长驱直入,攻占了燕京。 
看来燕京的问题变得复杂了。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徽宗并没有放弃收复燕京的念头,而且随着金军的占领,这念头愈加强烈! 
徽宗梦想着金会履行承诺,把燕京等地归还宋,于是不断派人和金进行商议。 
可是,当前形势今非昔比了,金早已不再是松花江江畔的一个小国,它已经占领辽的大半疆土,而且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士气正旺。此时的金,根本就不把宋放在眼里,心想,你连辽的残余力量都摆不平,还能有什么能耐? 
好在金太祖还没有和宋彻底决裂的想法,金刚攻下辽,局势还不稳固,在这个时候,不能急于与宋为敌,还是先想个法子把宋给安抚住,让他对金没有警惕性,然后,找个机会,再打他个措施不及,灭掉宋,完成大一统! 
于是,金太祖就派人到宋责问徽宗:为什么金军攻到了燕京城下,却连宋军的影子也看不到,此前,你为什么扣押我的使者,不按约定出兵攻打辽,把我大金当傻子耍啊? 
徽宗自知理亏,面对责问,当然是无言以对,只能一再哀求金,看在盟友的分上,把燕京等地还给宋吧。 
于是乎,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讲条件了,金说,这些地方还给你也可以,但是你得每年缴纳一百万贯“代税钱”,你想啊,我们攻下燕京等地费了多大力气,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弟兄们辛苦费、医药费、丧葬费、抚恤金等费用得你们出吧,要知道我们是在为你们宋国卖命啊! 
徽宗一听,这话也有道理,不能让人家亏本啊,谁叫咱屡战屡败,连燕京都攻不下来呢?再者说了,别说金要一百万贯,就是一千万贯咱也得给啊,谁叫咱将衰兵矬呢? 
好吧,金提的条件全部答应,燕京等七个州归宋所有了! 
宣和五年(1123年),当徽宗派童贯、蔡攸兴高采烈去接受燕京等地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座座空城,所有人、财、物都被金抢掠一空。 
宋让金给狠狠地涮了一把! 
不过,童贯、蔡攸等人在给徽宗的汇报中,描述的是另一番景象:为了迎接宋天子的军队,燕京等地老百姓表现得相当热情,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纷纷拿出美味佳肴、琼浆玉液款待宋军,老百姓们一致感谢皇恩浩荡,感谢徽宗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他们向京师方向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太好了!徽宗得意十足,立即宣布大赦天下,并命人做了一个“复燕云碑”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 
说完了一段政治形势,再看秦桧。 
在朝廷上下忙着收复燕云之地的时候,秦桧在密州教授的职位上刻苦工作着,闲暇之余,仍不忘记埋头苦读,在为考试做准备。 
秦桧的出色工作,得到了安抚使张叔夜的认可,在他的推荐下,秦桧又一次参加了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考中词学兼茂科,被任命为太学学正,还是从事教育工作,不过身份从地方职员升到了中央大员,为日后的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础。 
看来,秦桧在政坛上发挥作用的日子不远了!



第6章 政治“处女秀” 

要说这人啊,往往有打天下的能耐,却没有坐天下的命! 
金太祖阿骨打就是这样的人,本来金灭辽,一片形势大好,又从宋那里勒索了不少钱财,国家达到了巅峰状态,原本可以享享清福了,不想却在宣和五年(1123年),一命呜呼了!把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江山留给了其弟吴乞买,也就是金太宗。 
这金太宗可不是一般人,身材魁梧,力大无比,一个人就能把熊、老虎这样的猛兽搞定。他十分崇尚武力,野心很大,意图灭掉宋。 
相比宋国皇帝文弱,金国皇帝则具暴力倾向,因此,饱受儒家思想灌输的宋国大臣们都把金看做是野蛮之邦,有点谈金色变,很是畏惧。 
都知道中国足球有个“恐韩症”,莫非这大宋还有个“恐金症”不成? 
历史证明也确有此症! 
吴乞买上台后,一方面继续清剿辽军残部,另一方面,着手做进攻宋的各项准备工作。 
同样在宣和五年,发生了另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为金留下了攻宋的借口。 
张觉原来是辽的将领,后来金灭辽时,他投降了金,金让他掌管平州,后来由于金统治残暴,老百姓就要求他摆脱金的统治,于是他投降了宋。当时就是否接纳他投降的问题,宋内部有很大的争议,最后,头脑简单的徽宗还是选择接纳了他,这就为日后金攻打宋埋下了祸根。 
好你个宋啊,我大金的叛将你也敢收留! 
金怒了! 
张觉这样反复折腾,最后也没落得个好下场,迫于金的压力,他被宋将王安中给杀了,还把人头送到金,来显示宋对金友好的决心。 
这一切似乎已经晚了! 
金好不容易抓住的把柄,怎能就此放弃。 
宋危险了!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完成了对残辽的清剿,俘获了辽天祚帝。 
八月,吴乞买大旗一挥,金军分东西两路,分别由翰离不和粘罕率领,向宋发起闪电战。 
连残辽都打不过的宋军,怎能抵挡住金的虎狼之师!城池纷纷失守,军队节节败退,坐镇前线的童贯,一路狂奔,逃回了汴京。 
这个惨啊! 
在宋军把守的诸多城池中,只有太原成功阻止了粘罕统率的西路军的前进步伐。而翰离不统帅的东路军,连战连捷,杀过黄河,直奔汴京! 
徽宗和大臣们做梦也没想到战争会来得这样快!当他还在青楼里搂着李师师醉生梦死的时候,金军已经快打到了汴京。 
朝堂上下一片慌乱! 
擅长尔虞我诈的臣子们,在这个时候,却似乎没了精气神,个个诚惶诚恐,不知所措。 
有的主张弃国南逃,有的主张议和投降,有的主张兴兵抵抗。 
每天在朝堂上,吵吵嚷嚷,徽宗听着头都要大了。 
在这个危难之时,太常少卿李纲站了出来,他劝徽宗退位,把皇位传给太子,这样一来,能给人改头换面的感觉,让天下的豪杰志士看到大宋的希望,一起来抵抗金军。 
退位?如果在和平年代,这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当皇帝权力多大啊,金口玉牙要啥有啥!可如今形势不同了,皇帝是一个危险的职业,胆小怕事的徽宗对退位是求之不得的,只要一退位,他就自由了,想往哪逃就往哪逃,不再为江山社稷着想,不再被大臣们的意见所左右,也不会背上亡国之君的罪名。 
说退咱就退,徽宗三下五除二,没用几天,就把退位的事搞定了,把太子叫到皇宫,把龙袍往他身上一披,新皇帝就即位了。 
这就是钦宗赵桓。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又是一个小年! 
钦宗即位后,改元号为靖康,1126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