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殇:中国民营企业考察报告-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公司中的9家均已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实际上已把中国逐步纳入其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之中。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营运中心是3种重要的节点。经过十几年的投资,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已经初具规模,一些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建立技术开发中心,这些开发中心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特点是往往只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适应性开发。这样,随着大批国际巨头的加工制造民营企业进入到中国以后,上文所述的民营企业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能会有所改变,中国的本土民营企业会面临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国际巨头们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制造基地后,必然要推进民营企业的本土化建设,需要一些高管人员来帮助管理民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刚刚建立,作为国际巨头来讲,丫根就谈不上自行培养一说,因而只有向国内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抛“橄榄枝”。众所周知,国内民营企业的工作环境本来就不怎么好,且管理人员的薪金水平也不甚理想。而跨国民营企业却一方面能够提供足够有诱惑力的薪金,另一方面,又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设计,而这两点,国内的本土民营企业却都无法提供,至少是达不到跨国民营企业提供的水平。跨国民营企业提供的这些待遇,特别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设计的待遇,不能不让相比之下既囊中羞涩,又急于施展自己抱负的国内高管人员为之心动,于是,高管人员的跳槽也就开始了。

事实上,这一迹象在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在优秀的本土民营企业中,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根据报道:世界最大的空调生产民营企业,来自欧洲的伊来克斯在首轮与本土民营企业过招失利后,痛定思痛,大力推进了本土化建设,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加大对本土人才的招揽力度,至今为止,其高管人员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本土同行中的优秀民营企业中招揽过来的,其中,来自海尔的占了绝对多数,而且几乎占据了各个部门的主要管理职位,因此有人戏称伊来克斯为“海尔二队”。

而大家都知道的,民营企业高管人员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一旦离开原有民营企业,会在降低本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其所投奔民营企业的实力。因此,民营企业的高管人员一直都是各个民营企业保护和激励的重点。而民营企业要想留住高管人员,就必须提供与向其抛出绣球的民营企业相当的待遇,付出很大的人力资本的成本,否则,只能任其走人。

由于大量加工制造企业的进入,必然会导致劳动力特别是熟练工人的需求的大幅增加。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从长期来看,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在各要素总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某一要素持续增加,则这一要素的价格也会持续增加。也就是说,在劳动力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也即工人的工资也会有一定的增长。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现在的深圳,以前就是作为跨国集团在中国的加工制造基地的,那时的深圳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是比当时内陆的劳动力成本还要低,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以后,深圳的劳动力的成本可能是仅次于上海的最高的城市了。

同时,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见效,专家预测,中国的人口将会在2010年达到一个顶峰以后,迅速下滑,步入老年社会,中国的适龄劳动力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程度的减少,而这个时候,正是中国逐步走向“中国制造”的时期。在这个时刻,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压力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有效利用生产线,很多民营企业就有可能接受外资企业的加工定单,为外资品牌做OEM、ODM。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现在看来也很普遍,现在的长虹、TCL、春兰等等民营企业无一不在为外资品牌OEM、ODM。而且,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大,由于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价格优势的失去,国内本土品牌为外资品牌OEM、ODM的比重会逐步增大。

还有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就干脆会丢掉自己的品牌,全力为外资品牌OEM、ODM,因为,在激烈的市场中,如果自己做品牌的话,成本太大,风险太高,而且市场上能接受的品牌也是有限的,这样做,很有可能得不偿失。相比之下,替外资品牌做加工制造,赚取应有的制造利润还是比较轻松,也来得稳定,风险低,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这一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格兰仕(GLANZ),格兰仕就是依*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替国外的多个知名品牌做OEM发家的,而且,格兰仕还向外宣称:低成本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现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但同时难以置信的是;格兰仕甚至连自己的渠道都没有。

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煮青蛙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入一锅没有加热的凉水之中,然后用火对着锅底慢慢加热,刚开始,青蛙还在油锅里面欢快的游着,由于油锅里面的温度是慢慢升高的,青蛙浑然没有感觉到油锅里面的水温在升高。一直到油锅里面的油烧开了,青蛙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的危险,于是拼命的想跳出去,可是,这时候的它,怎么跳也跳不出去,最后,被活活的烧死在油锅里面。

本来青蛙要跳出这个油锅是很简单的事,但为什么最后却烧死在油锅里面呢?原因就在于其过分重视当前的享受,忽视了对长远的威胁的理性认识。青蛙如此,那民营企业的这种做法又何尝不是这样。
 
做OEM、ODM并非完全不好,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安心、清闲的获取相对稳定的制造利润,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过多的OEM、ODM会养成民营企业的惰性,使民营企业过分依赖于OEM、ODM,逐步的远离市场,忽视对市场的敏锐的把握,忽视对民营企业研发的投入,忽视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好像市场与自己无关。并天真认为,只要*着为外资品牌OEM、ODM,自己的民营企业至少应该是安枕无忧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它可能在不久以后就要成为即将被煮的青蛙了。
 
《第一滴血》塑造了一个美国英雄,似乎是拯救全世界处在专制统治下的人民的救世主。实际上,美军在越南怎么样为非作歹就不要提了,美军,你没法想象一个号称文明之狮,号称一个全球民主国家他们的军队在越南的时候是怎样践踏人权。当时美军在越南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享受、甚至是作威作福。有的美军开吉普车,在路上看到有一个漂亮的越南女孩子,就下来硬是把那女孩子架上车。他们来到落后国家,并不是为了人权正义,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且所作所为完全没有符合我们所谓的人权,我们的国人,特别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擦亮眼睛,明白这个道理。
 
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找中国本土民营企业做OEM、ODM,看中的是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成本优势,是为了降低自己品牌的成本,以便在市场上攫取更多的利润。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是会随着劳动力的需求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大到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哪一天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外资们又找着了一个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还低的国家或地区,它是会毫不犹豫的在中国撤资,而改投他国的;具体到某个民营企业来说,除非你的劳动力成本时刻保持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较低的水平,否则,外资会随时终止与民营企业的OEM、ODM合同。

而我们知道,要作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外资一旦终止与你的OEM、ODM合同,你该怎么办?等你醒悟过来,要重返市场,你会发现你在淡忘市场的同时,市场也早已把你给忘的一干二净了。 
 
现在有些人提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国际化。
 
就现实来说,民营企业国际化无非就是*这两种方式进入:第一种方式就是无品牌进入,也即替国际品牌或是国外的代理商做OEM、ODM,其中最典型的要属温州的打火机民营企业和格兰仕,前文已经详细叙述过;第二种方式就是依*自有品牌找准市场空隙以非主流产品低价进入或直接低价进入。采取这一方式国际化的典型可能要属海尔。当初,海尔就是*着一种既可当冰箱使,又可当桌子面用的两用学生型小型冰箱以不太高的价格而成功的使自己的产品进入美国而打入国际市场的。不管是使用哪一种方式,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着自己的价格优势,而非价值优势来国际化的。说的更清楚一些,就是*着国内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进入国际化市场的,因为本土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远不如国际化民营企业,管理成本肯定是在国际化民营企业之上的。

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国际品牌由于其加工制造基地改设立在中国、印度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使得其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甚至是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本相当,而且,由于国际品牌的无与伦比的巨大的品牌影响力,使得国际品牌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在价值含量方面都占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其它非世界加工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大量的廉价的产品也会充斥着国际市场,与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产品直接展开竞争。

前面分析过,民营企业产品的成本将随和加入WTO而不断上升。这样,本土的民营企业就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在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上,不如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品牌,在产品的价格上,又由于不断上升的成本,而使产品售价越来越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在价格上也失去了优势。这样,中国的国际化的品牌就被夹在了中央,成了“高不成,低不就”,而这对那些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