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到,结果我等到十二点还没到。打电话去问,说是‘误会’,就不了了之。上班时,会计小姐在年度结算,托我帮忙,我算得头昏脑涨,那小姐喝茶快活去了,最后,还怪我太慢,害她被老板骂。” 
做人应该懂得保护自己,该推脱的必须推脱,不要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揽,这样别人才会重视你、尊重你,一味的好心,不只加重了别人的依赖,也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导致自己生活的累。  
 
 
 
 
 

  
 第三部分吃小亏占大便宜
 
最先尝到甜头的人未必到最后也饱尝硕果,有“心眼”的聪明人会先让自己吃点小亏,去占最后的大便宜。 
人活一世,从生到死,是一个由白变黑的过程。一个人要想变得老谋深算、成熟强悍,也要经过从白到黑、从软到硬的阶段。要完成这一人生的修炼,首先必须忍耐,必须学会吃亏。就像拳击一样,一个轻拳都得不到的人,是站在拳击台以外的人。拳击手有特别经打的铁下巴,吃几个轻拳根本不在乎,完全忍得住。而他的一记重拳往往能结束战斗或得高分。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全班同学都铭记这样一句座右铭:给别人的要多,得别人的要少。” 
“对,老师我爸爸正是这样做的。”一个男孩子大声说。 
“啊,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拳击手!”男孩子响亮地回答。 
我们的人生是由一连串大大小小的选择衔接而成的。从小我们的父母即要选择,让我们去甲幼儿园好,还是乙幼儿园好;不久,又为了继续上学还是进打工的问题烦恼不已;上大学也不知到底要选文法商还是理工农医;而毕业时又面临工作地点的抉择,到底是去甲公司还是乙公司。 
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小到中午吃饭还是吃排骨面,大到如烦恼着要买什么样的家具和车子。连结婚也是,一直徘徊在美女甲小姐和温柔的乙小姐之间,被迫选择其中一个,而通常在选择之后又会高叹“完了”并后悔不已。 
人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主要是依据权衡得失的结果,然而很多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一丁点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 
从客观的角度说,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也是为许多历史经验和先人后事所证明了的。 
就拿邻居相处这个我们常常遇到的事来说,人与人之间没有成见,彼此和睦的时候,鸡毛蒜皮,大家可以付之一笑。而一旦有了成见之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简直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方关门重了,咳嗽的声音大了,洗衣服的水流过来了,往往都是惹你生气的根源,因为你会把这些事统统看作是故意的。 
邻居相处,小小的误会在所难免,但千万别凭一时意气,引发争吵。争吵一旦开始,以后就处处都是吵架的资料,结果就会闹得鸡犬不宁,成为生活上的一大威胁。遇事忍一口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忍耐一时并不难,而且以后的好处是无穷的。 
“吃小亏占大便宜”初听起来似乎有些不道德,可如果邻里之间互相谦让,都舍得吃点小亏,维持了大好的生活环境,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出重拳、占大便宜看成一种狭隘的整治别人、复仇打击,对于那些蛮横无理的人,瞅准机会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对他们也有好处。 
这里主要强调了一种更高一级的胜利策略,因为我们不可能事事争强,处处占上风,所以我们可以主动地吃上几个轻拳,而把出重拳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人更多的时候要面带善意,一味地黑着脸去重拳打人是不足取的。 
因为,这种放弃、让步、吃小亏,往往不一定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常常是出于另一种原因,一种预测到,也了解到自己不可能获得自己所有应该获得的机会和利益的明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煞费苦心去争、去比、去要呢?我们反正是要失去一些的,那么,把这种必然性的东西驾驭在自己的主动权之下,岂不是更好吗?这本身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因为不懂得这样做的人,表面上看,可能争到了他碰到的各种机会,但实际上他由于完全陷入已有的机会中,则不能不失去后来的各种机会的选择。 
相反,能吃小亏的人则始终把这种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尽管失去了一些机会,但也无妨大事。  
 
 
 
 
 

  
 第三部分打拳不使吃奶的劲
 
在社交领域,以退让开始,以胜利结局,一般,只有高手方能达到这种借力的境界。 
精明的人不管对方实力如何,总忘不了保留实力的策略。如一个拳击手孤注一掷的重拳一旦打空,便很难全身而退了。要为自己留有余地,马到成功的事毕竟不常有。 
古今中外的战史,我们如果仔细研究,将会发现,善战者不管己方实力如何,敌方虚实如何,交战之前,多半为战败之后的撤退预想退路。这并非是对胜利没有信心,或长敌人志气,而是保留实力应有的谋略。胜败固是兵家常事,惟有知进退,方为大智。 
有一年,香港政府财政拮据,又不好意思借钱,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拍卖中环海边康乐大厦所在的那块土地,这块地皮面积大,属于黄金地带,是定有大钱可赚的地方。消息传出后,有钱的人纷纷披挂上阵,就连远在港外的富翁们也都赶来参加投标。一时间,香港码头机场人满为患,饭店老板个个喜上眉梢。 
不过看戏者虽多,演戏的就那么几个,真正打这块地皮主意的,在香港只有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和英国的渣打银行。香港政府为了肥水不外流,有意让这两家中的一个获胜,便采取了暗中投标的方式,让大家均不知道别人所投价格为多少,就像小姐抛绣球一样,人人都觉得绣球往自己这儿来,可是人人又觉得全不是这么回事。 
李嘉诚内心有谱,地皮虽好,也有个顶儿,否则买回来也是蚀本,而渣打银行必然拼命争取,以保存前几次败北留下的老面子。李嘉诚报价二十八亿港元。而渣打银行活脱脱的英国大鼻子脾气,底气不足却要打肿脸充胖子,又料到李嘉诚必欲拼死抬价,于是豁出了老命,报出四十二亿元的价格。结果当然是渣打银行获胜。正当他们公司上下举杯庆贺时,打听消息的人员回来报告说,李嘉诚的报价比他们少十四亿,顿时一个个脸色变得像死猪肝一样,总裁的酒杯也惊得掉在地上直滚,连连地说,英国大鼻子上了中国牛鼻子的大当。 
李嘉诚精打细算,忍住了黄金地段的巨大诱惑,果断地全身而退,把烫手的山芋甩给了渣打银行。明里好像是输了,而实际上是忍术奇高的辉煌战果。如果忍不住,把自家资金全力押上,有可能得到个失败的占上风,又有何意义?他退一步后又进了两步,可一退躲过陷坑,正是拳击中的低头躲闪术。 
在交际中,此招通用无阻,比方说你遭到围攻时,如果对方势力比较强大,问题不可以正面解决时,则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先退一步的方法,再寻求进两步,最终战胜对方。 
企业经营者遵守这个道理更为重要。 
一家经营顺利、业务蒸蒸日上的企业,在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未来时,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退为进,转攻为守”。盲目地增资或扩充,只会为你带来不测的命运。比方说,国内因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百业萧条,更加上市面银根紧缩,许多企业纷纷不支宣告倒闭,而对未来亦没有乐观的看法之时,你就不能用历年来的增长率来预估明年,而应稳扎稳打,暂且收敛躁进的锐气,时刻思考“假如……则……”,“万一……那么……”,能够如此,你的企业才会可大可久。 
谁都不会永远如日中天,你不会总能吉星高照。因此做人要给自己预留再试的机会、挽留的余地。全力出击时先忍一忍,想想你的退路在哪里,否则很容易被别人后发而制。  
 
 
 
 
 

  
 第三部分千万不要揭人短
 
每个人,回忆里总会有一些难言的往事和不愿提及的伤痕。与人相处时,给人留些颜面和自尊,切莫揭人家的短。 
人不可能不犯错,也不可能一直祥光罩身。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太光彩的过去,或者有身体或性格上的缺陷,而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短处。每个人的短处都是不愿意让人知道的。所以,与人相处时,即便是为了对方或为了大局而必须指出对方的缺点、错误时,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策略,否则不仅达不到本来的目的,还可能会惹下麻烦。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亲戚穷朋友到京城投靠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苦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他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大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