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真的,夏威夷的牡蛎可真是不错,那股鲜味我至今还余香在口啊记起来了吗?” 
罗亚琼小姐好像想起什么来了,她付小费的确十分慷慨,在火车站站台上,她也付了给行李员十元钱。慢慢地,她觉得自己是到过海滨。 
麦克伦先生继续追述着去年他们在海滨的故事,罗亚琼小姐对麦克伦先生所讲的事一点也不怀疑了,还不时指出麦克伦先生讲述中不准确的地方。 
接着他们谈到了彼此职业生涯中的许多事情。麦克伦先生可真是个有趣的人,他的故事一次又一次让罗亚琼小姐发出欢快的笑声。后来罗亚琼小姐主动建议两人一道去餐车喝点饮料。他们一道返回车厢的时候,已经谈笑风生,谁都看得出来,他们像是一对多年的老相识了。 
车到下一站的时候,麦克伦先生突然问:“已经到站了吗?这么快我就得下车了” 
二人互相留了通信地址与电话号码。麦克伦先生下车后,罗亚琼小姐一直目送着他走出站台。 
列车开动后,列车员走过来验票,罗亚琼小姐一摸口袋,大惊失色,她装有五千多美元的小包里已经空空如也,火车票也不见了踪影。 
那个骗子麦克伦先生一遍又一遍地对罗亚琼小姐进行攻心战术,描述那次子虚乌有的海滨之行,让罗亚琼小姐在不断重复与强调中掉入幻觉之中,进而和骗子一道欺骗自己。这个骗子可恨也有其“可爱”之处,你与其说他是个骗子,不如说他是个精通女人心理的心理学家。 
可见,骗人者的攻心战术还是颇具威力的,尤其当他以吹捧开路的时候,我们能不提防吗?  
 
 
 
 
 

  
 第四部分记住好说大话者的嘴脸
 
嘴皮子硬的人,是死要脸面的人,他在死到临头的前一秒也不会忘记用那些子虚乌有的大话来掩盖自己真正的面目。 
相比之下,在吹、捧、蒙、骗当中吹的危害相对小一些。吹也分两种,一种是以吹行骗,吹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相信自己子虚乌有的东西,从而蒙别人一把;另一种则纯粹为了挣面子,久而久之吹就成了他的语言习惯,人们习以为常之后,吹不仅给他挣不来面子,而且使他丢尽面子。 
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就描述了一个破落户,穷困潦倒,却还要装样子充阔,结果在众目睽睽之下丑态百出。故事讲的是: 
有一天,高升到了茶馆里,看见一个旗人进来泡茶,却是自己带的茶叶,打开了纸包,把茶叶尽情放在碗里时,那堂上的人道:“茶叶怕少了吧?” 
那旗人哼了一声道:“你哪里懂得,我这个是大西洋红毛法兰西来的上好龙井茶,只要这么三四片就够了,要是多泡了几片,要闹到成年不想喝茶呢。” 
堂上的人只好给他泡上了。高升听了,以为奇怪,走过去看看,他那茶碗中间,飘着三四片茶叶,就是平常吃的香片茶。那一碗茶的水,莫说没有红色,连黄也不曾黄一黄,竟是一碗白开水。高升心中已是暗暗好笑。 
后来他又看见他在腰里掏出两个钱来,买了一个烧饼在那里撕着吃,细细咀嚼,像很富有的光景。吃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吃完。忽然又伸出一个指头儿,蘸些唾沫,在桌上写字,蘸一口,写一笔,高升心中很以为奇,暗想这个人何以用功到如此,在茶馆里还临字帖呢。细细留心去看他写什么字。原来他哪里是写字,只因为他吃烧饼时,虽然吃的十分小心,那饼上的芝麻,总不免有些掉在桌上,他要拿舌头舔了,拿手扫来吃了,恐怕人家看见不好看,失了架子,所以在那里假装着写字蘸来吃。看他写了半天字,桌上的芝麻一颗也没有了。他又忽然在那里出神,像想什么似的,想了一会,忽然又像醒悟过来似的,把桌子狠狠地一拍,又蘸了唾沫去写字。你知道为什么呢?原来他吃烧饼的时候,有两颗芝麻掉在桌子缝里,任凭他怎样蘸唾沫写字,总写不到嘴里,所以他故意装做忘记的样子,又故意做成忽然醒悟的样子,把桌子拍一拍,那芝麻自然就震了出来,他再做成写字的样子,自然就到了嘴了。 
烧饼吃完了,字也写完了,他又坐了半天,不肯去,天已晌午了,忽然一个小孩子走进来,看着他道:“爸爸快回去罢,妈妈要起来了。” 
那旗人道:“你妈要起来就起来,要我回去做什么?”那孩子道:“爸爸穿了妈的裤子出来,妈在那里急着没有裤子穿呢” 
旗人喝道:“胡说妈的裤子,不在皮箱子里吗!”说着,丢了一个眼色,要使那孩子快去的光景。 
那孩子不会意,还在那里说道:“爸爸只怕忘了,皮箱子早就卖了,那条裤子,是前天当了买来的。妈还叫我说:屋里的米只剩了一把,喂鸡儿也喂不饱了,叫爸爸快去买半升米来,才能做中饭呢。” 
那旗人大喝一声道:“滚你的罢这里又没有谁跟我借钱,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什么?” 
那孩子吓的垂下了手,连应了几个“是”字,倒退了几步,方才出去。 
那旗人还自言自语道:“可恨那些人,天天来跟我借钱,我那里有许多钱应酬他,只能装着穷,说两句穷话。其实在这茶馆里,哪里用得着呢。老实说,咱们吃的是皇上家的粮,哪里就穷到这个份儿呢”说着,站起来要走。 
那堂上的人,向他要钱。他笑道:“我叫这孩子气错了,开水钱也忘了开发。”说罢,伸手在腰里乱掏,掏了半天,连半根钱毛也掏不出来。 
嘴里说:“欠着你的,明日还你罢。” 
那个堂上不肯,无奈他身边真的半文都没有,任凭你扭着他,他只说明日送来,等一会送来,又说那堂上的人不长眼睛:“你大爷可是欠人家钱的么?” 
那堂上说:“我只要你一文开水钱,不管你什么大爷二爷的,你还了一文钱,就认你是好汉,还不出一文钱,任凭你是大爷二爷,也得留下个东西来做抵押,你要知道我不能为了一文钱,到你府上去收账。” 
那旗人急了,只得在身边掏出一块手帕来抵押。那堂上抖开一看,是一块方方的蓝洋布,上头龌龊的了不得,看上去大约有半年没有下水洗过了,便冷笑道:“也罢,你不来取,好歹可以留着擦桌子。”那旗人方得脱身去了。 
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吹肥皂泡,被吹出来的肥皂泡在阳光下闪耀着色彩艳丽的光泽,实为美妙。随着五彩泡泡的不断升高,接着一个接一个纷纷破碎。所以人们常把说空话喻为吹肥皂泡,真是恰当不过,这些充满各种动听、虚幻、诱人的词句,细细咀嚼却没有任何实在的内容的空话,是迟早会破灭的。 
稍微费点心神,记住我们身边好吹大话者的嘴脸,就能正确判断他说的话哪些为真哪些为假,也就不至于被其空口白牙的大话所蛊惑了。  
 
 
 
 
 

  
 第四部分做橡皮泥,不做石头
 
第十章方圆做人,圆滑做事 
认识你自己 
做橡皮泥,不做石头 
顽固的人只爱碰石头,灵敏的人会去触软木。 
一位政治犯被关了二十几年,释放出狱后接受记者的访问。记者问他是怎么度过这二十几年的,这位坚毅的政治犯说:“我把自己变成橡皮泥,你可以捶我撞我,捏我拉我,我会变形,可是橡皮泥依然存在。换句话说,环境再怎么折磨我、打击我,我的外在会随着改变,但我的内心依然不变,我就是我” 
在人性丛林里,再也没有比这更伟大的适应哲学了。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遭遇困境,有些困境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困境却让人感到茫然与绝望,不知何时黎明才会到来。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在严苛的环境中灭顶,丧失自己;也有人采用刚烈的手段,以硬碰硬,结果也丧失了自己,真正能改变环境的并不多。因此,在困境时有橡皮泥的柔软就十分必要了。 
这可分两方面来谈。 
——面对物质的困境时,你可以去做你平时看不起或不十分愿意做的事。例如你失业了,可是又找不到如意的工作,为了生活,摆地摊、挑砖块、当跑堂等,都是可以做的。这是橡皮泥式的变形——虽然工作形态改变,但壮志与抱负、坚持并未磨损变质,也就是外形变本质不变,很多落难的英雄其实都是如此。 
——面对人为的困境时,你必须在这种无法违抗的人为力量下,做他们要你做的事,可能很卑贱,很委屈自己,但这只是肉体上的屈服,你的意志并未屈服,你的原则并未改变,这也是外形变而本质不变。像有些伟大人物遭到冤狱或陷害时,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他们甚至装疯卖傻,可是他们比谁都清醒。 
也许有人会认为,做一团橡皮泥太没志气。看起来的确如此,可是当无力改变环境时,也只能尽量保持“我”的存在,否则“我”消失了,还能谈什么理想与抱负呢?一个铁锤下来,石头会碎裂,可是橡皮泥却吸纳了铁锤的力量,不但没有碎裂,反而还包住了铁锤,这种力量,才是最可畏的啊 
也许你尚未遭到困境,不过人际关系上多多少少也会遭到一些不愉快,那么,做一块橡皮泥吧,让其他人感受到你的柔软、吸纳与包容,千万不要做一块石头,橡皮泥可以变回原形,可是石头裂了,就再也补不回了。  
 
 
 
 
 

  
 第四部分方圆处世,凡事留一手
 
圆滑的人懂得,凡事留个“心眼”是日后对敌时的策略。 
方圆做人,八面玲珑;圆满做事,事事顺心。人心叵测,凡事最好留一手。 
有一位慈祥的师父,把全身之术尽数传给了一个性情暴戾的恶徒,恶徒学艺出师,不思图报,反倒认为留着师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凭着年少勇力跟师父决斗,最后达到了自己罪恶的目的。 
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是猫与老虎的故事。传说猫曾做老虎的老师,教它诸般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思虑老虎比自己庞大若干,若日后它欲反扑于我该怎么办,遂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