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东征归来,却闻属下言,左卫懈怠,人心涣散,杜山虎等人有心整治,罪魁祸首竟由兵部调拨入右卫,让人无可奈何,剩下的也是人心浮动……

陛下也知,当初臣接掌左卫,骤然身担重任,难免有些急躁,所以军律有些严苛,所部之人便也多有怨言者,不过到底都是勋卿之后,存着为国之心,到也没给臣难堪。

不过如今却是不同,反正无论左卫还是右卫,皆为国之羽翼,既然离了左卫还可在右卫当差,依旧可以为国出力,所以那些怨臣太过专横者,便都纷纷调入右卫,所剩者大多都乃随臣东征之部下。

陛下也知,左卫乃臣之心血,听闻此事,臣觉得兵部此举欠妥,如此轻易便可调拨羽林卫士,置陛下之安危于何地?心痛恼怒之余,也未细心思量其中厉害,便叫人去兵部询问,不成想所派非人,竟是犯下不赦之罪,臣得消息之后,立即便想进宫想陛下自请罪责,但陛下忙于政事,却未准见。

今日即已见诸于朝堂,臣自知罪责深重,不敢奢望陛下赦之,只望陛下念在臣颇有微功,请准臣辞官归乡,臣……今岁已到加冠之年,老母也思乡心切,早有回乡祭祖之心,若陛下允之,臣之幸也,只是不能再侍奉于陛下左右,为国尽忠,实乃臣之大不幸也……

只是罪责难逃,臣乞陛下重处于臣,也好让人知朝廷律法并非虚设,也为后来之人戒……”

话音一落,满殿群臣皆是愕然……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419章 奖惩(十一)

群臣相顾,眼神乱飘,大多都是心道,好嘛,真是好利的口舌,这位年纪轻轻的鹰扬将军除了过人之武勇之外,竟还有这样的心机城府,以后这前程还能小了?与此人为敌,实为得不偿失之举。

这满殿的大臣们,都是心有七窍,一碰就转的一等一机灵的人物,谁不明白这番话的厉害之处?嘴里虽然口口声声都是臣知罪,臣知道错了的字眼儿,但话里话外却是将兵部数落了个遍。

最要紧的是,大秦皇位更迭多有事故,便如先帝正德,召禁军进京,逼宫而得帝位,不过那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陈年旧事了,说来还不能触动人心的话,那当今皇上登临帝位之时却好像只是昨日之事。

那一晚起伏跌宕,惊心动魄之处,在场之人大多都是亲历,左右两卫大打出手不说,乾元殿上更是血溅当场,右卫两个指挥使人头落地,连凶手是谁如今都是云里雾里的,想那一晚只要稍有差池,如今坐在这金銮殿皇位之上的可能就另有其人了的,经历了此事的陛下能不对京师兵权之调动敏感异常?

这些话厉害之处便也在于此了,紧扣兵部擅调羽林官兵,合不合体制先不去说他,往深了想一想,这话里的意思还能不明白?兵部一个主事便能如此轻易调动羽林左右两卫之人事,若真有居心叵测之人,置圣上安危于何地?好不容易才将左卫弄出个样子,却有人想将其拆散,羽林左卫之官长竟然无可奈何,居心何在?皇家之体面何存?

许多朝臣都是怜悯地看着跪在地上张口结舌的何奎,这事再是清楚不过,两个陛下心腹臣子已经撕破了脸,话虽然都说的极重,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但这也只能算是两人初次交手,小小的过了一招,两人自然都不会伤筋动骨,但这位何大人可就惨了,触了陛下逆鳞,这个替罪之羊算是当定了的。

赵石舔了舔嘴唇,嗓子眼都好像在冒烟一样,这长篇大论可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府里的三个读书之人熬了半宿才弄出来的,三个人考虑到他的武人身份,自然不会将整篇话弄得文绉绉的晦涩难懂,而是半文半白,饶是如此,赵石整篇背下来也是闹了个眼冒金星更别谈什么表演到位了。

他低着头,群臣也看不清他的脸色,不过只要细心倾听,便可以辨别出语调之间很有些不自然的地方,毕竟赵石虽然受过些特工训练,懂些伪装之术,但在表演天份上也只能算是未入流罢了。

金殿之上,众人都好像感受到了高踞于上的帝王的怒火,心头微沉,兵部之事众人昨日听说,多数人都觉着这两人乃亲信之臣,陛下可能会召两人进宫凑对,并不会闹的沸沸扬扬,毕竟如今战事在即,枢密院和兵部都乃重中之重,陛下又怎会容兵部出乱子?

不想的是,看这样子,昨日两人竟都未进宫面圣,却在早朝上摆开了架势,也不知圣上怎么处置此事。

景帝李玄谨的声音还是那般低沉平静,但谁都能从中听出那压抑不住的火气,“李承乾,赵石说的可是真的?”

李承乾心里咯噔一下,这冷汗已经冒了出来,他现在心里已然满是后悔,显然这个毛头小子早有准备,用心也是恶毒到了极点,要说擅调羽林卫士对于京兆房武选司本就是掌着京兆六品以下武官升迁转任等权力,羽林卫虽乃御前亲军,也在管辖之内的。

而有一点,如今兵部没有枢密院之同意,却无调动军队之权,而这个毛头小子可恶就可恶在此处,隐隐暗示兵部有越权之嫌不说,还想对羽林卫施加自己的影响,其心不可估测,句句虽未明说,但句句却都直指要害,再加上当初这位陛下怎么登上的帝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简直就是在揭陛下的逆鳞。

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却已经来不及生出什么恨意,他清楚这位陛下的脾气,此时若是狡辩,事后这位陛下定会严查下去,最后的处置也将严厉非常,那样的话,对自己是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些事臣知道一些,但却并未在意……只因如今兵部上下公务繁忙,臣也便疏忽了,再说,羽林左卫已有精锐之姿,右卫却一直有所不如,臣也觉着调左卫官兵入右卫,也好充实右卫之实力,却并未想及其他的,还请陛下恕臣不察之罪。”

李承乾深深的将头低下,心中忐忑,这样的场面实非他所能事先预料的到,心里也已经有了后悔太过轻视了这个毛头小子。

赵石此时也揉了揉脸上有些僵直的肌肉,心中却是冷笑,这个家伙到是将自己摘的干净,果然这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不是老狐狸,这样的敌人才叫人头疼,若是放在以前,今晚说什么也要去宰了这个家伙的,不过如今他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打算。

这两天和陈常寿,李博文等谈论官场之事,到也有所领悟,这官场上对待敌人和他前世的职业到颇有相通之处的,静静隐忍潜伏,偶露狰狞,便要一击而中,刀光剑影却全在唇舌之间,真到动刀动枪的时候,往往都意味着大局已定……

结果其实并未出这些朝臣的意料之外,这场交锋让新任兵部尚书李承乾失了些颜面,却也不会伤筋动骨,而赵石这里也没占了多大的便宜,倒霉的只有那位当了出头椽子的何奎何大人。

不过朝臣却也都看得新鲜,早朝之上这样针锋相对的争斗很是少见,更何况还是两个朝廷新贵之间的较量,朝廷大事多决于宫内,而早朝午朝诏谕多已是既定之事,像这般当庭对峙的情形自是极少。

这场交锋的结果便是京兆房武选司主事何奎以无故擅调羽林卫士之罪削职查办,兵部尚书李承乾有失察之罪,罚俸半年,赵石也没跑了,纵容属下肆意妄为,也是罚俸半年,加上之前军前擅离职守之罪,也要罚上一罚,赵石一年多的俸禄算是没了,算得上是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那位一直未曾开口说话的杨相大人最后却是趁机建议将羽林军之人事调动归于枢密院审官司,枢密院,兵部本就相互制约,兵部虽在枢密院之下,但自李承乾任兵部尚书后,兵部多有自专之举,这位当朝宰辅虽是气度雍容,心机如海之人,心中也早存了芥蒂,这时却是借机不轻不重的敲打了兵部一下,李承乾虽是心中暗恨,却也无话可说。

不过最终景帝李玄谨还是斥责了赵石几句,什么辞官归乡,你才多大年纪,传出去宁不让人笑话?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不思为国效忠,反而想独善其身,却将朕躬置于何地等等,群臣听罢这番如对子侄的谆谆教诲,也算是琢磨过来了,显然这位年轻的将军一去半年,非但未失圣宠,且比之从前犹有过之的,当真令人艳羡不已。

但赵石却并不为所动,辞官的事情虽然不再提起,但还是说道:“臣听人说,富贵不归乡里,如衣锦夜行,臣又要在宗祠之内行加冠之礼,还请陛下允臣回乡一趟的……”

群臣一听,好嘛,连汉高祖的话都拿来用了,竟是直陈要回乡炫耀一番的意思,嗯,这位还真……真是直接的很了,和之前侃侃而谈的样子怎么看都不是同一个人嘛。

高踞于上的景帝李玄谨绷着一张脸,不过最终也是莞尔一笑,“这个也属人伦大礼之列,朕又怎会拦你,准了就是,还有,回去之后,多想想朕的话……之后也要速速回京,不得拖延时日,你还挂着武学教授的职衔,等你回京,这个差事也要担起来的……”

之后也不等散朝,李玄谨便让赵石退了下去,一路出宫,赵石脸色渐渐转冷,刚刚回京,便多了一个敌人,这朝堂之上还真就没有道理可讲,不经意间可能便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便是那位陛下对他不同于他人,将身家性命寄于一人之手的事情他可不会干的,今后看样子还需多多努力,再有就是要留些后路,他可不会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蠢念头,看来还得多做些准备啊。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420章 奖惩(十二)

赵石趴在宽大的床榻上,他的姐姐和身姿绰约,眼角眉梢都带着少妇风情的惜红分别站于满脸都写着担心两个字的石头娘的左右。

石头娘身子骨很是强健,自赵石到了这里之后,也只见她在赵万山意外身死之时大病了一场,平日都是健健康康,走路都生风的一个人。

这次估计也是担心赵石安危所致,赵石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这病立马便见好,比什么汤药都管事儿,这不,刚回来时老人家还躺在床上病恹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