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歌 第一部-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了什么,张淮深松开手,向张直方笑了笑,转身又将仆固俊紧紧搂住,充满感激地道:“仆固,还有你,谢谢,谢谢你的支持。”
  仆固俊也被感染了,眼睛红红的,一样使劲紧紧回抱着张淮深。
  两人分开后,张淮深开心地道:“这次回来,我最高兴的不是别的,正是大家对我的支持,先是兴信大哥,接下来是仆固,然后是十哥,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有了你们,这次勤王之战我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拉着两人的手,张淮深脸上泪痕未干,左看右看,充满感情地笑道:“我知道,我们是兄弟。”
  三人相视大笑,床榻之上,常慕德在这笑声中悠悠醒来。
  塞外戈壁,渺无人烟,二月寒冬之际,虽是白昼,却是天色阴沉,团团浓云压顶,令人心情压抑,寒风呼啸,顿生敬畏之心。
  夏州鹰扬军大营正北半里处的戈壁滩上有一处用来平日操练和检阅六军的校兵场,方圆有半里左右,本是极为宽敞的地方,今日却显得有些拥挤,因为在这里除了必须守城的军卒外,所有的鹰扬军士卒都已聚集于此,不下一万六七千人,纵横排列,人头攒攒,不过虽然人多,但三军向来训练有素,惯于列阵,排得倒是井井有条,队列齐整,并无杂乱之感。
  这些军士们是在早上一起身就接到军令的,军令中命他们早饭后集中,然后在队正的带领下一队队开拔到了这里,没有人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会召他们来,到了这里后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军令,虽然不少人心下狐疑,但军令森严,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在这里,并看着其他营中的同袍不断的前来。
  二月的寒风刮得更紧了,从最早的一营直到最后一队,军士们开拔到此处已经过了半个多时辰了,许多军士心中早就充满了疑惑,但没有一个人开口,也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方圆半里之内,万余大军之中,竟是悄哑哑的毫无一丝人声,只有寒风还在那里呼啸着。
  忽然,远处传来暴风骤雨般的马蹄之声,那些有经验的老兵已经听出身后正有数十骑的人马正向此处飞奔而来,不过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并无一人转过头来向后张望,鹰扬军军纪之严,可见一斑。
  马蹄声越来越近了,不一会儿就带着滚滚黄尘来到了近前,这些人马没有停下,而是从一侧绕了过来,来到了阵列的前面。在场所有的将士立刻将这行人辨认了出来,其中一马当先的正是他们的主帅——夏州刺史、鹰扬军中郎将张淮深,在他身后的还有长史仆固俊、左郎将张直方、右郎将常慕德,最后的则是虞候张兴信。
  三军齐聚,主帅大将全都到场,这种事情很少有过,校兵场中所有的士卒校尉心中都闪过一丝惊讶,但他们都把惊讶放在了心中,只是静候着主将们的行动。
  张淮深从马上跳下来后,仔细地打量了面前的大军,除了必须留守大营和州城的几千人外,其他的军卒都已经聚集于此了,整整有一万七千多人,这么多人肩并肩地聚集在这窄窄的地方内,还能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严谨的军纪,张淮深觉得非常满意,将马匹交到亲兵手中,来到方阵正前方的的校阅台下,踩着用原木搭起来的梯子一步步了上去,这校阅台平日是用来检阅六军的,今日正好派上用场。随着张淮深上了高台,他身后的大将们还有亲兵也依次鱼贯而上,齐齐地站在他的身后。
  张淮深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这万余名军士,目光从近到远,慢慢望去,直到天地的尽头处才收回了目光,深吸一口气,他大声道:“弟兄们,离开大伙一个月了,这些天大伙可好?”
  台下暴雷似的响起一声“好”,万余人同声高呼,真是惊天动地。
  张淮深面显笑意,但一瞬之后就变得严肃了起来,沉吟了一下,他环顾四周,台下那些军士们个个都悄哑哑,等待着主帅的训话。
  停了一下,张淮深雄厚嘹亮的声音响起:“弟兄们,今天把你们全都聚集起来,大伙是不是很惊讶?”
  台下静静的,没有人回答。
  张淮深继续道:“其实今天把大伙聚集起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告诉大家。这件事是不得了的大事,大伙的前途和性命都和这事有关。”
  说道这里,他停了下来,看着台下众军士个个面显惊讶之色,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他们的关注,继续道:“知道是什么事吗?告诉大家,就是长安城里发生了兵变,神策军的观军容使仇士良大逆不道,兴兵谋反,禁了天子,篡夺了朝政!”
  张淮深这话真是一石惊起冲天浪,台下顿时一阵轰然,场面有些乱了起来。还好尽管有些乱,但台下阵形依旧未变,连交头接耳的情景也没出现,只是有人惊讶地互相转头看来看去而已。
  等台下平静了下来,张淮深一挥手手,身后一名亲兵双手托上一卷黄轴,张淮深将之高高举起,大声道:“大家看。”
  台下的目光全都被吸引了过来,张淮深大声道:“这是天子给我鹰扬军的密诏,命我等勤王救驾,等功成之日,天子不吝重赏,凡从龙之士,土地金帛,应有尽有。”
  台下再一次沉寂了下来,起兵勤王,那就意味着又将打仗了,虽然重赏令人心动,但刀兵既起,谁也没把握能保全性命,那就算有再多的重赏又有何意义。
  张淮深知道台下士卒们心里的想法,其实起兵之事不必召集六军当众宣布,只要一道军令,挥军南下即可,但假如就这样做的话,那就完全漠视军士们内心中的想法,也许大多数人愿意追随自己,但也必然会有许多人不愿意为了一个远在长安,一向是令他们感觉虚无飘渺的皇帝而去拼命,更何况会有人担心这一来反成了叛逆,这些顾虑和想法都是南征的隐患,如果不能想法子在起兵之前消除,那在顺境之中一切都会隐藏不显,但假如一战不利,处于逆势之时,那军心很容易变得不稳,到时候仇士良一旦再用朝廷的名义宣布只除首恶,不及协从,那只要意志不坚定军士一带头反叛或逃跑,那大军星散也不是不可能,在这种后患无穷的威胁下,所以张淮深才一定要在今日召集六军,当众宣布,为的就是想法子说服众人,打消他们的顾虑,坚定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心甘情愿跟随自己起兵勤王。
  所以看到这台下这情景,他心中只有高兴,而并不慌乱,等台下稍微安静了下来,他声音变得有些低沉,充满感情地说道:“我也知道,行军打仗那是刀头舔血的事情,以前和契丹人打仗,和回鹘人交兵那是为了保卫大唐这万里江山,为的是让家园安宁,大家就算是死了也是心甘的,但这次勤王,和我们交战的却都是大唐的兵卒,而且,也许有人会说仇士良犯上作乱,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张淮深的声音从低沉开始慢慢变响,语气越来越高昂:“但是,这事情真的和我们没关系么?我不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类的话,我只告诉大家,打仗不可怕,因为我们是长胜之军,但若是让仇士良真的害死了天子,篡夺了朝政,那我们大家恐怕才是死无葬身之地呢。”
  这一番话令台下众人愕然不已,在他们的心中,一直以为既然当兵吃粮,那只要安分守己,朝里有什么事情,就和自己无关,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们想什么做什么,自己怎么能了解,怎么能管得了呢,只能老实当差,想来上边有什么变动,和自己也无关。
  张淮深明白军中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必须把这思维定式给扭转过来,他适才才这样近乎于危言耸听,就是想让六军知道这事情的严重,只听他大声道:“也许大伙知道,神策军的中护军马元贽来到我们夏州这里,也许大家会想,这么大的官,怎么忽然会来我们这种满天风沙、夏热冬寒的地方来,是不是?大伙知道为什么吗?知道吗?告诉大家,仇士良派他来,是打算谋害我们鹰扬军的。”
  台下一阵大哗,张淮深不管其他,继续道:“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环顾了四周一遍,没有人能回答,于是张淮深自答道:“当年大家从军的时候也曾看过征兵文告,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鹰扬军虽然驻守夏州,但却是禁军行列,领的是禁军的军饷,吃的是禁军的供给,穿的是禁军的军袍,当的是禁军的差使。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天子的恩典,天子有意立新军,这才让我到夏州来练兵,大家在这里和契丹、回鹘交兵,是天子有意磨砺我们,为的是让我们将来去长安,去当天子的御林军的,仇士良他们是知道这事情,他们害怕大伙去了长安,他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抢先造反了,如今禁锢了天子,大权在握,难道大伙以为他们还能容得了我们存在吗?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就算大伙不想和他们作对,但他们还是会整天提心吊胆,害怕有一天,鹰扬军会打到长安去,所以他们要先下手为强,派马元贽来这里挑拨,想让我们内乱,他们好一口把我们给吃了。”
  “我们难道就这样干等着让他们来害我们吗,难道我们就干坐在这里束手待毙?弟兄们,能不能?”
  张淮深大声叫道,不等台下回应,他激动的说道:“不能,决不能。”喘了口气,静一下心,张淮深接着道:“所以我和长史、左郎将、右郎将、虞候他们商量过了,天子对我们鹰扬军爱护备至,粮饷禀给都是最好的,于大家有恩,仇士良神策军却是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为了大伙的安危,也为了大伙将来的前程,我们必须奉诏勤王,南征讨贼。”
  “勤王自然是要刀里来枪里去的,也许有人会担心能不能看到最后的胜利,但是如果我们不勤王,那一旦仇士良矫诏命灵武朔方、太原河东两节度来讨伐我们,我们能抵挡得住吗?不能!既然不能,那我们只有把这密诏传布天下,起兵勤王了。这叫做死中求活,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