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重英率领三千西凉狼骑,大白天正面冲击燕军营地。燕军昨夜刚被哥舒曜率军蹂躏,逃散的兵士刚找到各自的队伍,大都惊魂未定,疲惫不堪。哪里经得起马重英的西凉狼骑进攻,许多燕军将士干脆逃都不逃了,跪在原地向唐军投降。

入夜,李俶亲率郭旰、李元谅、独孤云、章仇瑾瑜,以亲卫加上庭州瀚海骁骑共两千人,突入田承嗣坐镇的燕军北大营。李元谅率领瀚海骁骑在燕军营内纵横奔杀,如入无人之境,骑兵说过之处,只听见燕军鬼哭狼嚎,残臂断腿随处可见。

田承嗣接到各军遇袭的战报,心中正惊惧不已,突闻部下来报,唐军骑兵已杀入大营。田承嗣慌忙组织部属迎战拒敌。

燕军北大营内,田承嗣、李怀仙与李俶、郭旰、独孤云、章仇瑾瑜立马相对,距离不过二十步。

李怀仙见唐军势大,对田承嗣说:“将军先走,末将留下断后。”

田承嗣看了看李俶,策马离去。

郭旰策马上前,与李怀仙刀枪相交,战在一起。两人实力相当,难分胜负。章仇瑾瑜见状,策马上前,执双戟相助郭旰。李怀仙招架不住,策马向东逃去。

四支唐军骁骑在睢阳外围与燕军激战数日,包围睢阳的十万燕军土崩瓦解,尹子奇战死,田承嗣带着残兵败将向北逃去。

张巡、许远率睢阳军民出城迎接援军入城。此时睢阳已被燕军围困大半年,被围时城中有五万军民,如今幸存的仅剩下千人,可谓是“一城忠义,千秋难匹”。

睢阳北门,李俶单膝跪地,拜谢张巡、许远以及麾下英勇无畏的睢阳军民。李俶身后,马重英、马燧、哥舒曜、郭旰、李元谅、独孤云、章仇瑾瑜率全军将士单膝跪地。一时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天地为之感动。

由于张巡、许远率领睢阳军民英勇战斗,燕军始终无法跨越江淮,进兵江南。江南的钱粮赋税通过长江、汉水,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为唐廷平定叛乱提供了必须的经济保障。

守卫睢阳的大半年时间,张巡日夜不眠,积劳成疾。出城迎接李俶时,一直由南霁云搀扶前行。援军入城的第二天,张巡的病情突然恶化。两天后,完成使命的一代名将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李俶十分悲痛,亲自戴孝祭奠。

李俶上表为睢阳军民请功。李亨为之感动,诏告天下,追授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削去贺兰敬明河南节度使一职,改任许远为河南节度使,升任南霁云为明威将军,免除睢阳全郡三年赋税。

睢阳之战刚刚结束,张献诚派人传书给李俶,表示愿意归顺朝廷,邀请李俶前往汴州受降。李俶与郭旰、独孤云、章仇瑾瑜前往汴州。张献诚携弟弟张献恭、张献甫出城相迎,唐军兵不血刃收复汴州。

李俶率众将前往汴州城外乱葬岗,祭奠坚守城池,被俘殉国的河南节度使张介然,以及被安禄山屠杀的五万陈留军民。

第百二十九章 收复东都

李俶率军离开洛阳后,黜置使鱼朝恩立即上疏皇帝,弹劾李俶“阵前抗旨,违抗君命”。

李亨看过鱼朝恩的奏疏,打算派中使前往洛阳查证后再作定夺。张皇后和李辅国得知此事,在李亨身边一唱一和,说李俶手握重兵,对皇帝诏令一贯阳奉阴违,此番洛阳之战公然违命抗旨,铁证如山,必须严惩。李亨下制书解除李俶天下兵马元帅的职务,召回长安接受调查。

李辅国拿到制书,满面春光的对张皇后说:“这一次,本将军要让李俶小儿去见阎王。”李辅国本是内廷太监,因为马嵬坡诛杀奸相杨国忠,以及拥立李亨灵武即位有功,被李亨任命为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封郕国公,掌控兵权,故而在众人面前常以将军自称。

张皇后不解地问:“国公高兴过早了吧。陛下只是下诏,命楚王返回京城接受调查。陛下一贯袒护这小子,本宫料想这次也不会例外。”

李辅国笑道:“娘娘您说得没错,不过想要楚王死,并不一定要皇帝下诏。”

“哦?”张皇后表现出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态。

李辅国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交给张皇后。

“好,好啊!足以乱真!”张皇后一边看一边赞叹道。

李辅国:“娘娘谬赞!”

张皇后把书信还给李辅国,故作严肃的说:“辅国,你真是很卑鄙啊!”张皇后说完,与李辅国心领神会的大笑起来。

睢阳之战唐军大获全胜,张献诚举汴州归唐,河南战局发生重大转折,燕军在河南精心部署的防御体系被唐军彻底摧毁。

洛阳“大燕”皇宫中,安庆绪坐立不安,召来御史大夫严庄、右相张通儒、左相宋和、大将军崔乾佑、禁卫军统领阿史那承庆商议对策。

宋和第一个发言:“下官以为河南各郡尽失,洛阳孤城难以长期坚守,陛下应该尽快撤回河北,与史思明联兵方可抵御唐军进攻。”

严庄提出反对意见:“洛阳是我大燕都城,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不应轻言放弃。史思明拥兵河北,早有不臣之心。陛下前往河北,犹如羊入虎口,必然有去无回。”

严庄、宋和向来不和,两人在大殿上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张通儒刚从唐军追击中捡回一条命,心存畏惧,支持宋和提出的北撤建议。

安庆绪担心被唐军围困在洛阳,采纳宋和的意见,“下诏”燕军主力渡河北撤。

“皇帝”已然下诏,严庄回天无力,跪地请命:“臣愿率军留守洛阳,牵制唐军。”

安庆绪显得很是惊讶,对严庄说:“大夫是我大燕栋梁之臣,怎可以身犯险。”

宋和在旁说:“陛下要想安全撤离洛阳,必须留下一位重臣牵制唐军。严大夫对陛下忠心赤胆,您就成全他吧。”

安庆绪顾不得许多,拨给严庄精兵三千,命严庄统率三万新招募的兵士留守洛阳,牵制唐军。

燕军撤离洛阳前,崔乾佑特地前往严庄府上拜会。

崔乾佑不解的问严庄:“大夫为何自告奋勇的留守洛阳?”

严庄苦笑不答。

崔乾佑继续说:“此番陛下渡河北行,带走我军全部精锐,留给大夫的三万人马,都是月内新招募的兵士,靠这些人根本守不住洛阳城。”

严庄:“将军不必多言,严某知道洛阳不可守。将军此番身负重任,统兵护送御驾到河北后,当力劝陛下驻留邺城,万不可继续北上。”

崔乾佑:“大夫的意思末将明白,史思明这家伙靠不住。”

严庄点了点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庄想托付于将军。”

崔乾佑:“大夫请讲。”

严庄:“宋和这个人,不可久留陛下身边,大军北进途中,请将军寻机杀之。”

崔乾佑没有询问缘由,抱拳道:“末将领命!”

严庄:“大军开拔在即,将军回去准备吧。”

崔乾佑:“末将告辞,大夫保重。”

崔乾佑领军附送安庆绪渡河北去,郭子仪率军兵临洛阳城下。严庄并没有率军抵抗,直接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李俶得知郭子仪收复洛阳,与郭旰、章仇瑾瑜带了几十骑轻骑,快马加鞭从汴州奔至洛阳。

李俶入城后径直前往洛阳皇宫,被郭子仪帐下裨将杜希全拦在应天门外。杜希全奉郭子仪将令,守卫宫城大门,任何人不得进入。

李俶心中惦记沈媛安危,等不急去找郭子仪,拔剑准备硬闯。

郭旰向杜希全说明其中缘由,杜希全回禀李俶:“**嫔妃女眷已被安庆绪全部遣散,此刻宫中空无一人。”

李俶向杜希全询问看押严庄的地点,快马来到洛阳牢城,面见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严庄。

严庄身穿青布衫,见到李俶神情坦然。

李俶直截了当的问严庄:“是否知道沈媛的下落?”

严庄看了看李俶,放声大笑道:“亲王马不停蹄的来找严某,不是为战死的唐军将士报仇,而是询问一个女子下落,可笑,可笑之极!”

郭旰见状,上前一把揪住严庄,怒道:“你这奸贼,今日说出实情还自罢了,若是不说,便打得你说!”

严庄闭着眼睛,任凭郭旰威胁,面无惧色。

李俶阻止郭旰,冷静下来对严庄说:“俶知道,先生算得上我大唐难得的人才。只因李林甫、杨国忠嫉贤妒能,排抑胜已,先生报国无门,方才流落河北,为安贼所用。”李俶对身边的牢城使说:“好生对待严先生,一日三餐都要有酒肉。”

牢城使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连忙向李俶允诺。

李俶和严庄在大牢中相对而坐,两人眼睛对眼睛看了许久。

严庄终于开口对李俶说:“孙孝哲从长安押送到洛阳的一千女眷中并无沈媛,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安庆绪曾经重金悬赏沈媛的下落。”

李俶走出牢城,心中既喜悦又担心,仰天问道:“媛儿,你到底在哪里?”

唐军收复东都的捷报传到长安,李亨龙颜大悦,下诏赦免李俶阵前抗命之罪,恢复天下兵马元帅之职。李亨亲拟诏书,布告天下,册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册封李光弼为临淮郡王,任命张献诚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升任卫伯玉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升任王思礼为兵部尚书、加封霍国公,加授李抱玉为御史中丞。

严庄因为献城有功,李亨下诏赦免其罪,任命其为司农卿。司农卿虽然位列三公九卿,但却没有什么实权。严庄的政治生涯走到尽头,高官厚禄安享晚年,也算是得以善终。

第百三十章 意外之变

李俶率河西诸军在东都洛阳周边驻留休整。朝廷中使殿中少监杨谦携皇帝制书前来。

杨谦当众宣读制书:“皇长子俶,违抗君命,擅离职守,险成大祸。幸得先皇护佑,反贼畏惧龙威,弃城仓惶北遁。着免去天下兵马元帅之职,即刻随中使返回长安。帐下诸军将领留驻原地,各司其职,不得妄动,违者以抗命论处。”

郭旰、哥舒曜、李元谅、南霁云四人一起上前,手握兵器围住杨谦。杨谦哪见过这阵势,吓得双腿发抖,下身湿了大片。

李俶此刻心情复杂,奉诏返回长安,会不会重蹈数年前王忠嗣的覆辙?抗命不回?只怕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