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太子党-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对碰碰船进行了改造,大量地推出了鸳鸯形状,内置软榻的双人明轮碰碰船,十分适合双人水上野战。在月影婆娑的秋夜,与心爱的人共 
乘一只鸳鸯船,泛舟在曲江池中,或者与三五好友相约,玩一场碰碰船,成为了建中二年九月间,长安最受欢迎的项目。就连皇上,也定制了 
一只脚踏龙舟,一只脚踏凤舟,和九十八只脚踏鸟舟,玩起了水上的游龙戏凤。但是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很快长安的各条水道上飘满了小羊盲 
肠安全套,还发生了不慎落水的良家少女被救上岸,结果两个月以后发现自己怀孕的事情……

  小型的人力自行船证明了自行车式皮带和 
齿轮系统带动明轮的可行性,于是郭德罡又开始研究用人力脚踏带动螺旋桨的工艺。但是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自己搞出来了脚踏碰碰 
船,那么毫无理由不搞自行车啊……于是在醴泉的街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车辆,这种车有一个两轮的类似普通载客马车的车厢,却是用人力 
而不是马力驱动。原本应该是架马的地方,现在是一个带把的轮子,车辕变得很低,上面的车夫骑在垫子上,用脚踩动一个接在飞轮上的踏板 
带动皮带,便可以带动车辆前进。这车的车辕上还有一个手柄,扳动的时候会让车停下来,并发出刺耳的尖啸声。但是诡异的是,这种车的轮 
子都是木头的,中间辐条也是木头,轮缘外面有包皮,包皮上还刻着花纹。当然,这种车也有两轮的类型,只能有一个人骑,而且需要很高的 
平衡技艺才能保证行进不倒。这种新鲜的玩具马上也传到了长安,很快,长安凡是出来混的游侠少年,都以有一部“自行车”为荣。他们骑着 
自行车在长安街头疯狂追逐,十分扰民,被长安市民形象地称为“飞车党”。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皮带自行车的几个轴承如果不经 
常上滑脂,就会出现过热的现象,有时甚至会把车轮点着。慢慢地,长安市民又给这种自行车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风火轮”。

  但 
是,这样什么都要自己搞,迟早会把郭德罡累死。搞科研是一件非常系统的工作。作为一个工程制图打九十五分的人,郭德罡对这时代的图制 
、基础原理之类的东西非常的不满意。他不是没想过搞教育,但是一想到自己要给一大堆脑子里一穷二白的人上课,他就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 
度过的悲惨的二十年。所以他就想到了教育从娃娃抓起,从身边的人抓起。

  郭德罡是一个懒人,所以他搞教育和自己被教育一样,都是 
半瓶水晃荡。从去了蓝田当官开始,他每天都很忙,只能利用上厕所或是吃饭的时间对若干问题进行口述,由跟班团进行笔录。由于执行笔录 
任务的四位小朋友心性显然没有郭德罡成熟,所以记录下来的东西,也都是些稀奇古怪的词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大唐工业的奇特 
发展。

  比如,在《炼焦笔谈》一篇中,有如下对话:

  柳:德罡兄,为何焦化后要将煤气通入水池之中?

  郭:焦炉煤气内涵 
丰富,宝物多多。

  杜:为何宝物不能为肉眼所见?

  李:笨蛋!肉眼能见还是宝物吗?

  韦:莫非,煤气通进水里之后,就能 
炼出宝物来?

  郭:煤中有诸多宝物浑然一体,经火劫之后,有些宝物便渡劫飞升,晋入天仙业位,有些便结为焦炭,成为地仙……

  
 李:那煤气便是那些飞升的天仙咯?

  柳:将煤气通入冷凝水池,便可捕获由渡火劫之煤中飞升而出的诸天仙……

  又如,在《制 
铁辑录》一篇中,有如下对话:

  韦:铁液炽热色赤红,但为何上有黑色物漂浮?

  杜:我知我知!铁矿石在鼎炉之内与焦炭合炼, 
褪去杂质,那些黑物,便是杂质了。

  李:难道是以煤气天仙通入鼎炉,将杂质化为飞灰?

  郭:然也!炼铁要经十二时辰,将鼎炉 
从一阳加热至九阳,不至九阳,铁便不能溶为铁液,也无从谈起本质精纯了。

  柳:若要将铁炼精,需与焦炭双修,通入煤气天仙将鼎炉 
升至九阳境界方可……

  再如,在《舟车杂记》一篇中,有如下对话:

  李:上坡容易下坡难,这是缘何?

  郭:吾等人兽万物 
,均受气机牵引而立于大地,此气谓之重力。正是有重力之牵,万物才由高落低,苹果落地。上坡时乃是逆地之力而行,下坡则是顺地力而为 
也。

  杜:水流之力,乃是地力之一种?

  郭:动,则有动能,静,则有势能。直齐海平,则万物势平,方谓之衡也。地牵万水入海 
,化势为动,则为运功。水挟地功而下,以自重为势,方才生力……

  李:那人缘何可逆水行舟?马不拉车则车不动又是为何?

  郭 
:万物均有内力,以外力击之,则有内力等应。击水,则水以内力应之,反推舟而行,浆橹均行此道。若有帆,则借风力也。万物动,则恒动 
,万物静,则恒静,无力加之,形状不改也。

  韦:那搬运越重之物,岂不是耗功越多?

  郭:然,万物越重,所受地心气机所牵则 
越大。所以要运输重物,便需高深之功力也。吾等制作舟车器械诸事物,便是为了将势化功,化逆势为顺势,以省人力……

  柳:越重之 
物内力便越深厚,须得大力加之运功,方可位移,动静相宜,速与重匹,内外皆修,舟车诸器,惟以省力为王道尔……

  ……

  “《 
天工开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伟大的天才导师德罡大帝的淳淳教诲。它不但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充满了神秘主义哲学和 
道家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启蒙读物……”——《古代科学技术史》,人民科技出版社,真理部科学研究院编,长安,安西历1234年5月版 
,第129页。

  【注1】我国很早就有齿轮,远在2400多年前的东周时代,我国已经有了铜铸的齿轮。山西侯马东周晋国铸铜遗址就曾经发 
现成套的齿轮陶范,有不同规格的4套,齿轮中间有孔,周围8个齿,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齿轮铸件。

  【注2】周末事情多,更新不规律。 
周一开始会按照原规律更新。

 第三章 车

    碰碰船是弄出来了,可是如果要把船造的很大,就需要造很大的动轮,这样,人骑在动轮正上方来脚踏,就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毕竟动 
轮的理论高度极限只能达到踏轮人的裤裆。这样的话,要想带动很大的动轮,就需要另想办法。有那么一个片刻,郭德罡差点又想去搞蒸汽机 
。但他还是努力地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清除出去了。

  “怎么才能让多人动力一起传递到飞轮上呢?”郭德罡骑着自己定制的儿童三轮车 
,嘴里咬着一根棒棒糖,沿着醴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滨河大道来回转悠。忽然,一道惊雷劈过了他的脑海,穿透了层层迷雾……“水车!”他 
看着泾河对岸正在踩水车提水灌溉的农民,福至心灵。

  回到船坞,他就开始画齿轮传动螺旋桨系统的图纸。这个螺旋桨为了加工方便, 
直接弄成了风车叶片的形状。木匠们基本都做过风车,这样做一个螺旋桨的模型出来,也不是太困难。因为是跑漕运的内河船,吃水很浅,船 
也比较宽,郭德罡干脆和李皋派来的船工商量了一下,搞了一个完全对称的船型。这个船没有船头,因为它两边都是船头,这个船也没有船尾 
,因为它两边都是船尾。据郭德罡说,设计成这样是为了免去掉头的烦恼,但根据李愬恶毒的猜测,这种船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跑路。

  
 这种船有四个小螺旋桨和四片小舵,在每个螺旋桨的后方设置了一个舵片。但是很奇怪的是,舵片上有很多小洞,舵两侧都有一个小的横板 
,据说这是为了减少船的横摇和舵片的阻力,舵杆也不是安在舵片的一侧,而是在离舵片边缘还有一点距离的地方。另外,这个舵的高度还可 
以用绞车带动绳子调节,舵杆的左右方向,也是用舵轮连接绳索和滑轮,以绞车操作。螺旋桨用铸铁做成,以道钉钉在圆木轴上,刷了厚厚的 
铁红防锈漆,再用铸铁的圆柱齿轮和动轮连在一起。动轮用木销和铁箍固定在轴上,以方便拆卸,动轮的轴上则设置了踏板,可以用两人在两 
侧同时踩踏带动螺旋桨。因为是民用船只,所以在这个船上还是保留了风帆。不过,郭德罡在桅杆上安装了滑轮组,这样帆的起降就比以前省 
力多了。

  为了防水,郭德罡把沥青用在了船上,他把沥青涂在船板的缝隙里和船壳外面,搞得整个船都黑乎乎的。后来他干脆把整个船 
都漆成黑色,就连船帆也弄成了黑色。这样一来,这艘小船每天在泾河附近飞奔,速度很快,有时候甚至连帆都不张,让周围的人都很惶恐, 
以为郭德罡又搞出了什么神怪类的东西。这艘船样子实在古怪,某个恶趣味的人,又在船的桅杆上挂了一面黑底上面画着一个白色头骨,下面 
有两根交叉骨棒的旗帜,这样一来,郭小侯爷的新发明,就被冠上了“幽灵船”的称呼。

  有了这种原型船,郭德罡就开始考虑怎么更有 
效地拖载货物。搞内河运输,用不着造非常大的船只,只需要造拖船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船速变得很快,如何防水防倾就又成了大问题。现在 
满脑子运输技术的郭德罡,一不做二不休弄出了外面涂着沥青的木板集装箱。出于工部司公文的规定,集装箱被弄成了四丈长一丈见方的长方 
体、二丈长一丈见方的长方体、和一丈见方的立方体三种规格,再后来,郭德罡干脆做出了一尺见方的标准箱,这样就可以用大箱子套小箱子 
,方便装卸。在箱子的上方每个角,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