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炮灰手里的劣质木盾根本挡不住沉重的木石,虎牢关下顿时血肉横飞,凄惨的叫声叫人毛骨悚然。

攻城的兵卒吓得惨呼一声,潮水一样退了回来,夏侯惇勃然大怒,跃马刺死十余个逃兵,并用枪尖挑起一名逃兵的尸体,甩进逃兵之中,大呼道:“给我攻城,后退者死!”与此同时,督战队也拉开弓弦,一阵乱箭射去,又射死数十人。

看到督战队如此狠辣,杀人不眨眼,无奈之下,这些兵卒只好硬着头皮退了回去,再次面对城墙上的滚木雷石。

李重就在曹操身边,忍不住问道:“曹公,在下有一事不明,吕布虽然骁勇,但在如此攻势之下,又能对战局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非要击败吕布,才能攻城呢?”

曹操仰望着虎牢关,沉声答道:“吕布不败,虎牢关内的守军士气不落,随时可能出城一击,你看,这些攻城的士兵都是步兵,如果被城内的骑兵一冲,马上就会崩溃,攻城的器械会被吕布烧的一干二净。”

李重闻言疑问道:“击败吕布就能确定,虎牢关内不会派出骑兵吗?”

曹操摇头说道:“战场上哪有绝对的事情,本初只是努力将胜算扩大几分而已,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李重闻言暗自点点头,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高台之上的袁绍,心中感叹不已。这些割据一方诸侯,哪怕是最后战败的袁绍,在军事上都要比自己强上无数倍,三国演义上对这些诸侯描写的十分不堪,也只是和曹操等人相比而已。

换句话说,能割据一方的诸侯,就不可能是军事、政治上的白痴,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且不说李重正为自己将来要和这些诸侯征战暗自头疼,攻城的军队已经竖起了云梯,一个个士兵,顶着头顶的滚木雷石向上爬去。

相比攻城的联军兵卒,虎牢关的兵卒除了在士气上,无论是地势、兵甲、武勇,都处在绝对得上风,攻上城头的兵卒眨眼间就消失在刀枪的寒光之中。

这一波攻城部队足足鏖战了两个时辰,死伤惨重,二万士兵足足阵亡了5000余人,伤者无数。

就在这时袁绍下令:曹操收军,刘岱攻城。

攻城军队听到后退的军令,欣喜若狂,哗啦一声退了回来。

兖州刺史刘岱的攻城方法和曹操一模一样,就是拿人命不当人命,根本不给虎牢关守军喘息的机会,两万兵卒一拥而上,发疯一样和守军肉搏。

虎牢关前到处都回荡着喊杀之声。

曹操收兵,退到战场的一角,向袁绍复命之后,就回来仔细观看刘岱攻城。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曹操指着虎牢关说道:“看来吕布上的不轻,快三个时辰了,城墙上还没看见吕布的身影,夏侯惇你仔细看看。”

夏侯惇领命,骑马在战场横行一番之后,回到曹操身边,说道:“启禀主公,城墙上没有吕布的身影。”

曹操捋了一下颌下胡须,问道:“张辽呢?”

夏侯惇答道:“见到张辽的旗号了,但并没有见到张辽本人。”

“哦!”曹操点点头,沉吟半晌,缓缓说道:“等到刘岱退兵,你去查看一兵卒的伤亡,一定要查的仔细,明白了吗?”

约过了两个时辰,刘岱退下,轮到淳于琼领兵攻城。

少顷,夏侯惇回来禀告,刘岱的军士阵亡四千余人,伤者过万。

曹操闻言暗自点头,看来虎牢关上的守军已经有些疲惫了,只要袁绍一直强攻下去,虎牢关必定会落入联军手中。

现在双发的伤亡比率大约是一比五,五个攻城士兵才能换取一个守军的性命,李重大约计算了一下,根据情报,虎牢关上的守军约有两万人,也就是说,想要全歼这些守军,联军要付出十万人的伤亡代价,袁绍能承受这么惨重的损失吗?

 第二十八章 联手破虎牢

李重犹豫了好长时间,这才硬着头皮向曹操问起此事。

曹操闻言,看了李重好久,这才呵呵笑道:“吕布新败,现在虎牢关内的守军士气低落,一旦伤亡超过三成,必定会全军崩溃,不战而逃,那里需要全歼守军呢?”

曹操说的一点错也没有,在古代战争中,如果杀敌四成,就可以称作大获全胜了,全歼敌军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

虎牢关如果是死地,那守军有可能拼死一搏,但一旦守军有了退路,根本不可能出现全军战死的情况。

全军战死的情况不是没有,一般都是和异族的生死之战,才会出现誓死不降的情况,诸侯内战的时候,只要主将一死,招降敌军是很简单的事情。

除非像高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刘备的白耳精兵才有一些忠心可言。

李重长叹了一口气,他明白袁绍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想趁着吕布受伤之际攻下虎牢关,这种做法不能说错,只是伤亡太过严重,可自古以来的攻城之战,碰到乌龟流,除了用人命填,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袁绍不心疼这些士兵,各方诸侯也不心疼,这些诸侯带来的都不是麾下最精锐的士卒,死光了,重新招募就是了,在乱世,只要有粮食、有地盘,根本就不愁兵源,饿急的流民只有有一口饭吃,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哪怕是明知道当炮灰去送死。

只有到了后期,人口锐减,各路诸侯才对人口数量重视起来。

淳于琼的部队退下后,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但袁绍依然没有收兵的打算,下令连夜攻城,就在虎牢关之前,点燃数十堆火焰,暗红色的火苗高达数米,扶摇直上,映的天空一片血红之色。

虎牢关下更是惨不忍睹,上万兵卒的尸体堆积起来,几乎要和城墙平齐,鲜血将积雪染成红色,和火光连成一片,乍一看去,就像修罗地狱一样,胆小的人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吓得背过气去。

李重就看的浑身发抖,面色发白,浓郁的血腥气熏得他几乎要吐出来,再看曹操、袁绍等人的表现就要比李重好得多,这些人经历过讨伐黄巾的洗礼,对这种惨烈场面早就有了免疫力。

这时,曹操等人的表情也变得肃穆起来,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连续四个时辰的搏杀,让交战双方的士兵疲惫不堪,袁绍站在高台之上,心中犹豫不决,迟迟下不了决定,到底要不要做最后一击?

现在联军共有十五万人左右,除去攻城的十万人,只剩下五万人,而这五万人中有接近两万骑兵,袁绍再傻也不会用骑兵攻城,剩下的三万人都是打造器械的工兵,根本就不能上战场。

这两万人,已经是联军最后的战斗力了,如果不能一鼓而下,就必须整修部队。

但如此一来,虎牢关内的守军也同样会有休息的机会,很有可能变成旷日持久的攻城之战。

“好谋无断!”这是袁绍的性格缺陷。

不提袁绍犹豫不决,单看虎牢关内的情况。

和袁绍设想的正好相反,吕布已经将麾下的铁骑都聚集起来,这不是要偷袭联军,而是要逃走。

吕布就端坐在帅府之中,肩头还隐隐有着血迹,张辽身穿盔甲,坐在吕布身边。

在昏黄的灯光之下,吕布的表情显得有些诡异,只听吕布说道:“文远,等下我上城墙替回义谦(高顺),你们二人领兵先行,我亲自断后。”

张辽皱眉道:“奉先,你的伤势未愈,还是我断后吧。”

吕布闻言哈哈大笑,挪揄道:“难道文远你没受伤吗?你我都被太史慈一箭射伤……哈哈……我这点小伤没有什么大碍,要不是做戏,太史慈根本不能伤我。”

张辽对吕布的武艺很有信心,闻言也不多说,点头同意下来,出去整理队伍。

吕布来到虎牢关上,和高顺低语几句,高顺转身下了城墙。

……

片刻之后,虎牢关内忽然响起一阵沉闷的马蹄声,袁绍的神经顿时紧绷起来,生怕关内的铁骑出来袭击自己的攻城部队,连忙传令下去,让两万骑兵做好迎战的准备。

但出乎袁绍意料的是,虎牢关内的马蹄声竟然渐渐远去。

稍一思索,袁绍立即明白过来:“吕布逃跑了!”

不但袁绍看出来了,稍有些心机的人都看得出来,虎牢关上的人影已经稀疏了许多。现在不用挣扎了,袁绍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两万精锐士兵大喊一声,杀向虎牢关。这些兵卒和前几波人马比起来,战斗力要强上许多,本来他们看道前几波攻城兵士死伤惨重,早就心中惴惴不安,但一见到虎牢关上人影稀疏,顿时明白过来这次不是去送死,只要奋力一拼,就有可能打败守军。

在乱世之中兵卒的死亡率太高了,这些人只有竭力证明自己的实力,才能脱离炮灰的身份,活的长久一些。

战斗很短暂,这两万人一登上城墙,虎牢关的守军就溃败了,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联军就完全控制了虎牢关。

留下步兵打扫战场,袁绍当即下令:曹操统领两万骑兵追击吕布。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曹操不愿意连夜追击吕布,生怕中了埋伏,但是袁绍一再坚持,曹操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追出虎牢关。

出了虎牢关,沿着官道追出数里,曹操不愿意冒险追击了,心想追出数里,也算和袁绍有了交代,正想收兵,忽然见到前方的官道上有火光闪动,急忙派夏侯惇前去查探。

夏侯惇领着数十精骑,带着弓箭盾牌,跃众而出,在相距百步的时候,借着积雪的反光,终于看清了前方的状况。

官道上约有五十余骑,人人手持火把,为首一人正是吕布。

夏侯惇连忙勒住战马,大军还在后面等待消息,双方人数差不多少,他可不想和吕布来一场混战。

夏侯惇虽然狂妄,但也不认为自己能坚持到援军到来,吕布的武勇太可怕了,一想到清晨一战,夏侯惇就觉得心中发慌。

第一卷就要结束了,推荐收藏好惨啊!众位书友,顺手推荐收藏一下吧!

 第二十九章 悲催的夏侯惇

与此同时,官道上的吕布也看到了追来的夏侯惇,顿时兴奋的哈哈大笑起来,这真是冤家路窄啊。//

一想到自己和张辽都被弓箭所伤,吕布就恨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