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官道上的吕布也看到了追来的夏侯惇,顿时兴奋的哈哈大笑起来,这真是冤家路窄啊。//

一想到自己和张辽都被弓箭所伤,吕布就恨得牙根痒痒,见到夏侯惇的身影,吕布立即摘下弓箭,要报一箭之仇。

吕布和夏侯惇相距百步,这个距离对弓箭来说有点远,特别还是在夜晚,视线都有些模糊不清,但对于箭术不亚于太史慈的吕布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不好!”看到吕布拉开弯弓,夏侯惇顿时觉得一股凌厉的杀气扑面袭来。

夏侯惇不认为吕布的箭术会在太史慈之下,连忙举起盾牌,放到胸前。这时夏侯惇还暗自庆幸,多亏自己小心,怕伏兵偷袭,每人都准备了一面盾牌。不然的话,单靠手中的长枪,能不能拨开吕布的劲箭,夏侯惇还真没有把握。

由于距离太远,夏侯惇看不清吕布手中的弯弓要比平常人用的粗大许多,吕布手中的弓叫做李广弓,至于到底是不是飞将军李广所用的强弓,还不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九石强弓射出的箭矢,穿金裂石不在话下。

吕布眼神紧盯着夏侯惇,手中的弯弓发出绞盘一样“吱吱……”的响声,弯弓渐渐变成满弓的形状。

“夏侯惇……接箭!”吕布大喝一声,猛的松开手指。

劲箭离弦而出,激射夏侯惇,巨大的弹力让箭杆都弯曲起来,一百步的距离,劲箭的速度不但没有变慢,反而有增速的迹象。

弓弦弹动,撕裂空气产生的震荡,让吕布周围的火把忽的一暗。

不用吕布提醒,夏侯惇早就做好了准备,听到弓弦响动,举起盾牌就向外一磕,口中大叫道:“去……”

夏侯惇忘了,他的盾牌不是特制的铁盾,只是两寸的硬木所制,外面包着一层铁皮,这样的盾牌能挡住普通的弓箭,但是想要挡住吕布的劲箭,真要靠一点运气。

夏侯惇的运气不怎么好,他举起盾牌,确实挡住了吕布这只劲箭,但由于劲箭的力量过大,箭镞射透了夏侯惇的盾牌。

要说这也不要紧,由于距离很远,劲箭的力量不是很足了,再穿过夏侯惇的盾牌,就已经是强弩之末,剩下的力量都不足以穿透夏侯惇的铠甲。

但夏侯惇怕误伤了手下的兵卒,这一磕是向上磕的,想要把吕布的劲箭崩向天空。

于是夏侯惇悲催了,这只劲箭正好扎在夏侯惇的右眼,夏侯惇情急之下,急忙向外拔箭,不想连带眼珠都被扯了出来,夏侯惇悲呼一声:“父母精血,不可弃也。”将眼珠纳入口中,拨马就走。

夏侯惇一走,剩下的五十余骑也急忙护着夏侯惇回到大军之中,曹操听闻夏侯惇伤了一目,心急如焚,急忙过来观看。

一见到夏侯惇满脸鲜血,失了一目,曹操勃然大怒,就要引兵去追吕布。夏侯渊看到兄长受伤,口中怒骂连连,翻身上了战马,就要找吕布拼命。

夏侯惇一把扯住曹操的衣袖,急声说道:“孟德不可,如今夜色正深,目不视物,吕布必定会在前路埋伏,不可为夏侯惇之事身泛险境。”

曹操闻言脸色发青,仰天长叹,厉声说道:“吕布小儿,吾必杀之!”

夏侯惇转而对夏侯渊说道:“妙才不必动怒,技不如人,无话可说,今日你我三人同战吕奉先,吕布也未曾口出恶言,休要丢了夏后氏的脸面。”

夏侯渊闻言止住骂声,只是脸色依然不忿。

李重也跟着曹操一同追杀吕布,听闻夏侯惇伤了右目的消息,只觉得真是世间神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李重记得很清楚,夏侯惇是被吕布手下曹性射伤左目的,而不是右眼,自己这只小蝴蝶虽然震动了一下翅膀,但依然没能改变夏侯惇悲惨的命运,甚至犹有过之,要知道没有自己的历史里,夏侯惇拔矢啖睛杀一枪刺死曹性,也算为自己报仇雪恨。

但现在,夏侯惇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吕布可不是曹性,夏侯惇真要是激愤之下,找吕布报仇,被方天画戟刺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由于夏侯惇伤势严重,曹操只能暂时按下复仇的心思,引兵回到虎牢。

联军攻下虎牢,但也死伤惨重,自然要整修一段时日。

吕布带着败兵回到洛阳,前去董卓府邸复命。吕布新败,董卓迁都之心更胜,便召集李儒等人商议。

董卓并不是惧怕关东联军,而是现在董卓还不能完全控制大汉朝廷,太尉杨彪、太仆黄琬等汉室忠臣一直敌视董卓,这些人声望极高,董卓也不敢贸然诛杀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再和关东诸侯征战,实属不智。

另外关中不稳,白波日渐猖獗,董卓担心长安有失,归心更且。

李儒是董卓手下的第一谋士,又是董卓的女婿,深得董卓信任,首先出言说道:“启禀太师,如今温侯新败,关东叛军士气正盛,正当避其锋芒,所以儒以为迁都为上。”

李儒所言正和董卓心意,董卓点头问道:“如果关东联军进犯函谷关又当如何。”

此言一出,吕布的眼神顿时一冷。

李儒沉思半晌,缓缓说道:“太师如今最好要安抚关东诸侯才是,只是太师诛杀了袁氏满门,和袁绍早就结下深仇,只能另换他人。”

吕布闻言心中十分焦急,他费劲力气才斩杀了数十员关东战将,就是想要董卓和关东诸侯接下仇怨,自然不能坐视。

心中一动,吕布忽然冒出了主意,张口说道:“文优(李儒的字)此言极是,太师不如安抚曹操,正是此人发檄文着急关东叛军,曹操在联军之中声望极高,只要安抚住曹操,关东联军必然土崩瓦解。”

李儒闻言也点头称是,他不知道吕布已经射伤了夏侯惇一目,可以说是彻底和曹操结下深仇。

看到手下一文一武都赞同安抚联军,董卓点头说道:“那就加封袁绍为骠骑将军,封曹操为扬州刺史,其余人你们自行商定,如何?”

李儒微微一笑,他看的出来,董卓的加封绝对不是随口而说,加封袁绍为骠骑将军,让袁绍可以明目张胆的扩张兵力,这样一来,冀州牧韩馥,北平太守公孙瓒会有什么表现,就值得商榷了。

加封曹操为扬州刺史,也很巧妙,人尽皆知,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极其恶劣,要知道袁术一直对扬州虎视眈眈,视若禁脔,这样一来,双方不兵戎相见才是奇事。

求收藏啊!

 第三十章 喜从天降

董卓能成为一方枭雄,绝对不是侥幸,三言两语就在联军内部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

李儒点头称是,转过身来说道:“温侯前日和联军交战过,不知道联军之中可有别的人物?”

“有啊!”吕布点头道:“并州雁门人李重李子悔,就对太师心存仰慕,可稍事恩宠,或可为太师埋下一步暗棋。”

这不是吕布的真实想法,他就是胡说八道,其实李儒就是随便一问,给吕布一些面子罢了,而吕布此人又极其自傲,心说既然你都问了,那我怎么说也得拿出个人来,不然的话,岂不是叫你小看了。

李儒一愣,心说这个李子悔不会是你的同乡吧?但这也没什么,就当对吕布示好了。

于是李儒笑道:“既然如此,就加封这个李子悔为广武令吧!温侯以为如何?”

吕布点头答道:“就依文优所言。”

剩下的商讨就没吕布什么事了,看到李儒和众人研究剩下的加封事宜,吕布觉得十分无聊,便告辞回到府中。

联军驻扎在虎牢关,一连整修了十余日,袁绍正要出兵洛阳,忽然有人来报,天子的旨意到了。

虽然知道天子的旨意就是董卓的旨意,但众诸侯只能装作不知,将传旨的内侍迎进帅府,排摆香案,跪接圣旨。

看到袁绍等人安排妥当,内侍手捧圣旨,尖声道:“渤海太守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兖州刺史刘岱……接旨。”

袁绍等人无奈,只得高呼道:“袁绍(曹操)接旨”

内侍对众人的表现很是满意,接着读道:“初平元年冬二月奎丑,大汉皇帝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渤海太守袁绍本初,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嘉之。其加封骠骑将军一职。典军校尉曹操孟德……加封扬州刺史一职……雁门李重子悔刚毅忠勇……加封广武令一职,钦此”

本来圣旨没有李重什么事,但传旨的内侍亲口说道了李重的名字,袁绍只能让李重跪在最后。

此刻李重只觉得脑袋里晕晕乎乎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哈哈……我终于当官了?”

圣旨一下,众诸侯有的心花怒放,有的咬牙切齿,袁绍的脸上更是变化莫测,他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接下这道旨意。

很明显这是董卓再向自己示好,通俗点说就是:给你个大官当当,不要闹了,大家都没什么好处?

曹操确实勃然大怒,一代奸雄的怎能猜不到董卓的心思,心中暗骂董贼奸猾,一道圣旨就想收买我曹操,还想让我和袁术自相残杀,真把我曹操当傻子啊,还有,难道夏侯惇的眼睛就白盲了吗?

咬牙切齿的是袁术,他的心中十分不快,要封骠骑将军也是要封我袁公路才是,到底谁是嫡子,谁是野种,董卓瞎了眼吗?

……

众诸侯各怀心思,沉默不语,却急的李重眼睛冒火,恨不能起身抢过圣旨。

内侍见到众诸侯犹豫不决,心中不快,尖声道:“众位卿家难道想要抗旨不成?”

内侍的话一下子提醒了众人,现在不是揣摩圣旨的内容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的时候,至少在明面,上大家还是要对大汉朝廷惟命是从的,就算明知道这圣旨是董卓的意思,你也要恭恭敬敬的接下,谁敢不尊,就是反抗大汉朝廷。

想到这里,袁绍急忙恭声道:“袁绍接旨……”

有了袁绍领头,众人连忙口称接旨,传旨的内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接过圣旨,不提袁绍安排酒宴款待传旨的内侍,单说李重接过广武令的印信,只觉得两脚发软,身在云端,都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帐中的。

管亥和太史慈看到李重晃晃悠悠的回到帐中,抽了抽鼻子,也没闻到什么酒气,十分惊奇。

廖化急忙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