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女医+番外 作者:二月花(晋江银牌榜推vip2013-10-21完结)-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如是用了三个月把贾胖子的病治好。后来就留在太仓,继续作游方医生,给人看病。先前还时常自己走街串巷。后来租来的小宅院门口时常有远近的人前来,甚至还拥挤堵塞。沈如是也就坐在那里看诊。一面验证所学,一面尝试着自己总结归纳。
  沈如是虽和李家小哥儿说了性别,可并没声张九流闲人最新章节。她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依然是做个大夫。若无意外,她或者就这么在太仓做一辈子的大夫了。结果不过半年多,就发生了新的情况。
  …………
  李家小哥儿临行前,与沈如是交谈过。还把她专程引荐给了当地的县太爷。那县太爷,本来是抱着交好李进士的目的和沈如是来往了。后来沈如是偶尔治好了他多年的足疾,才知道这原来是个货真价实的名医!于是反倒时常去请沈如是喝酒了。
  有一日席间,这县太爷手下的县丞说起一事。
  自从贾胖子自首。整个太仓丢过小孩的人家,都跑来县衙想盘问贾胖子是不是拐走了自家的小孩。贾胖子的“生意”可都是在京城呢!
  那县丞是当作笑话说的,沈如是心头一动。她私下找那县丞,说想看看来找的人家记录。
  然后,赫然在某处看见记载:淮阴县大水田村杨氏找小女杨顺妞。本朝十六年生人,属相……
  沈如是当日浑浑噩噩与人告别,收拾了东西就往江北赶。一路上未食未饮患得患失心乱如麻。然后……
  居然找到了。
  …………
  真没想到的事情。
  可是,真好!
  沈如是躺在床上望着自己披散开的一头长发。不知不觉眼眶有些湿润。
  当时夕阳西下鸟归林羊返圈炊烟四面。她远远的望着那顺着河流的村子,突然连向前一步的勇气都没有。再外太久了,一个人。如果……不是呢?
  这是她听见了一个小姑娘叽叽喳喳欢笑的声音。回过头看见一对母女。下一个瞬间,眼泪便流了出来。
  有家了。
  …………
  沈如是想着想着含笑睡过去了。她在外面从不迟起,可回到这里,似乎感到了久违的疲惫。
  帘子掀开,叽叽喳喳的女孩子放低了声音在和母亲嘀咕:“姐姐怎么还不起?好懒好像猪……”
  她被母亲拍了下头顶:“去叫你爹和你哥回来吃饭。”
  那女孩子就顿时欢快起来,颠儿颠的跑了出去。
  窗外鸟叫,喧闹而有生气。
  太阳很好,又是个好天气呢。
  …………
  京城
  兵部急折:“上次所谓俄罗斯备战一事属实。其国主近日频繁召见大臣,向各方面施加压力,大战当前!
  “……我大清西北东北当做好准备,又有蒙古诸部。未尝不可能是俄人出奇兵。彼生存苦寒之地,穷乡僻壤,生性邪恶……
  “……另:俄罗斯国主不知何原因,冷落王后。或者可从中进行谋略,望诸大人商议……”
  乾清宫。
  玄烨猛然一拍桌子。望着下面传阅了奏折的官员:
  “诸卿都怎么想,议一议!”


☆、138添乱的沈太医

  政事堂诸公群情激愤。
  当年平蒙古葛尔丹的时候;主战主和各有一半;甚至主和还隐约占了上风。若不是玄烨一心坚持。只怕朝廷发两封不咸不淡的“谴责”已是最多了。甚至还有可能对葛尔丹的举动当作没看见,吃了这个哑巴亏。
  谁料到蒙古一战而捷。赢得简直该称作震撼。虽然这胜利八分依仗了火器;而不是什么邸报上写的“八旗勇武”。可是终究是胜者,这一点,足够支撑全方位,各种姿势的扬眉吐气!
  朝廷上下;除了眼馋那新式武器外,潜移默化的,也挺胸抬头了。葛尔丹是什么东西?西洋是什么东西?吴三桂是什么东西?南疆又是什么东西?举目四望;简直只有咱懒得抬腿去打得,根本没有咱打不下来的!相比当年汉唐强盛时;敢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将,也是这等胸怀!自信,相当之自信。
  因此毫无意外,看见这兵部在俄罗斯国的探子,似乎探到对方还有进犯之意,朝堂上下一半人都脸红脖子粗的立刻大喊:打!
  打他个罗刹鬼!
  也不看看咱大清是什么水准!蒙古铁骑都手到擒来了。他罗刹是什么玩意儿?咱们从来没认真对付他,他居然敢骚扰到咱们这里!
  就是最老成持重的几个,也不过在赞同后面谨慎得补充两句:那罗刹虽然是野蛮无教化的人种,可是习惯了冰天雪地,性情只怕也有些悍勇……不可轻敌!
  太子见玄烨眉头微挑,知道自家皇阿玛也有了战意。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绝品邪少。
  俄罗斯人或者没有在书上读过这么一句话。可是打仗能抢到土地,以及打仗是会死人的这两个道理,任何一个从猴子变成人的种族,都不会不知道。
  兵凶,战危。
  彼得从西欧游历回到俄罗斯。未满一年。就上下调整,准备一战。这是不错的。
  不过战争的对象,并不是大清密谍想象的本国。恰恰相反,而是俄罗斯北面的国家。
  当年还未从索非亚手上得到权力的彼得大帝,在读书时,就已经认识到俄罗斯的发展,不能没有海洋。
  这不仅仅是自家领土有没有一个能打上活灵灵的海鱼的沙滩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出海口——进可攻退可守。不会被人在内陆四面进攻团团围困的问题。
  出海口,相当关键!
  彼得回到俄罗斯,才稳定了内政,就着手准备战争,其间他在游历中学习和带回的种种新式武器,都应用了进去,整个俄罗斯动员起来……
  然后,他听人说南面大清有异动,似乎……在陈兵边界?
  彼得立刻拍板,停下一切对北方的军事行动。调兵遣将,先戒备南面。又连夜看军事地图……
  这真是好大一场乌龙。
  …………
  沈如是家里五口人。
  除去她爹娘和她自己以外,还有一弟一妹。
  那弟弟,名叫保柱的。就是当年水灾得时候她娘怀上的那个。当年遭了灾又逃难,这小子居然还安安生生儿的活下来了。只是长得有点黑瘦,沈如是第一眼看见简直不相信!她还记得自己儿时的念想儿呢——弟弟不都应该白胖白胖肉嘟嘟的,这货怎么这样!
  那个妹妹善妞儿,是杨家来到淮阴后添的,今年才八岁。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里水土好,小姑娘长得极漂亮。尤其两颗小虎牙。笑起来特别甜。沈如是一见就喜欢上啦。
  她爹娘两个当年从水灾后逃荒到淮泗,是同好多流民一起。所到之处,真是连草根树皮都挖出来了。好在淮泗一代的年景还好,遇上了当地一个好官,并不过分趋驰这些流民。才好容易活过了那年冬天。杨家爹身体好且年轻,先给当地大地主打长工,后来租人家的地。等到第七年头上,终于攒下一点小家底。买了两亩荒地种。家里也起了房子。这才算真正安下家了。
  树挪死,人挪活。杨家爹娘在淮阴重新扎了根儿,心里唯一惦记的就是水灾走失的大女儿了。虽然当年走失的时候孩子才五六岁,而且又是在灾难中,可是杨家爹娘难免盼着,或者那孩子还好生生活在这世上的什么地方……
  淮阴离太仓隔了一条大江。当年也有一起逃难出来的乡亲返回故土的。杨家爹这几年趁冬天农闲时回太仓找过几次,也托人查过消息。何曾想过,真有一日,那孩子竟果然找了回来!
  …………
  沈如是睡了个回笼觉爬起来,被妹妹善妞滑着手指头在脸上羞:“姐姐懒死了,我都叫爹和哥哥回来吃饭,还喂了猪了呢!”
  沈如是感觉这两句话的顺序有点微妙。顾不上多想,先对付这犯上的小家伙儿。她咳嗽一声:“娘说今天让我带你俩去赶集。我可突然觉得不想去了……”
  杨家小妹傻眼。扭头看人:“哥哥哥哥……”
  杨家爹娘和大儿子保柱都在看她姐妹掉花枪血色梅花玦。没人插口,都在偷笑呢。杨善妞左右看不见援兵,只好扑闪着眼睛不清不愿地求她家姐姐了……
  沈如是一看她那表情就先缴械了:“带你去还不成……哎,总装哭,哪一回也没真掉下点眼泪来。”
  …………
  沈如是回来后最初几天,一家人还有点生疏。没几日就好了不少,表现在沈如是开始被爹娘骂了。本来就是,自家姑娘,客客气气那是当作外人儿。沈如是乐得过几天被人数落操心的日子。挨骂也乐呵呵的。
  只是,沈如是的头发引起了一点小分歧。
  沈如是不愿意再留头。这么多年都是半光头,上次还是为了……为了西雅诺。终究又绞了去。学了一身医术,又看见天大地大,怎么能甘愿屈身在闺阁这方寸地内。而在江湖行走,男人装束毕竟方便多了。
  杨家爹娘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沈如是既然是个闺女,就早晚有一天嫁人。就是嫁给皇帝,也没可能让她顶个月亮头,抽冷子还乱跑。沈如是声称自己是太医——他们可不信。连乡下人看病都知道找胡子最白的那个看。皇帝难道脑袋被门夹了么?让沈如是这么个小孩儿看!
  一家人谈了几次,都没默契。沈如是就是留头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于是这事情被大家各有心思的拖下来了。不过目前看来,有个附属的好处,就是沈如是可以冒充“哥哥”,领着弟弟妹妹到处转。
  比如今日这赶集了。
  农家赶集一般都在中午。早上不热的时候得抓紧时间做农活。中午最热的时候大家才歇一歇,午后避了日头就又去了。也就是说,这时候人家还没开始呢。
  杨保柱放下碗,一声没吭就跑到院子里背筐打猪草了。农家没闲人。孩子们也都是劳力。杨保柱和左邻右舍的几个年纪差不多的男孩子时常背这小筐儿到河的上游区。往往能抢到不错的猪草。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捡点鱼虾之类。保柱今天跟着去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