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女医+番外 作者:二月花(晋江银牌榜推vip2013-10-21完结)-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柱今天跟着去赶集,这是准备在临出门前,在附近转转看有没有能拾回来的猪草。
  杨善妞儿把一碗粗粮糊糊倒进嘴里,也立刻起身,跑到院子里喂鸡了。这是她的活儿。杨家好年景。养了鸡养了猪。在这几年时间弄出这么个小家业来,在附近的人家中,是相当不错的了。
  杨老爹起身上工去。他除了自家的两亩荒地,还租佃了别人的几亩。相当辛苦。也只有吃饭的时间能回来坐坐。
  杨家娘跟着自家男人出去了。田里的事儿当家的一个人照应不过来,夫妻两个一起做,正好。
  沈如是长叹一声起身洗碗。听见爹娘出门前不放心的嘱咐:“柱子——别往远跑!善妞——出门别乱吃东西!顺妞——”
  杨老爹道:“别碰灶火,上次让你碰了两天没打着!”
  杨老娘道:“别进猪圈!前天你进去了,猪一天没吃东西!”
  杨老爹道:“别进库房乱跑!库房里有老鼠你上次还踩着一只吓出来了!”
  杨老娘道:“别给你妹妹做饭!你做的东西等他们得罪你的时候再给他们吃……”
  在京城出海外把两个皇子训得像狗一样,威风八面的沈太医,此时羞愧点头:“我知道了……我就洗个碗,什么都不碰。”
  杨家爹娘前脚出门,后脚听见“啪”的一声响。
  碗摔了。
  沈如是好想一头碰在灶台上。
  没道理做个家务活,比学医还难啊!


☆、139三姐弟赶集 去

  沈如是回家;假假儿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沈太医就是初到京城,救安王,诊宫妃;那也是在京城里被人争着奉承的主儿;从来没缺过钱是真的。
  后来出海是落魄了一点;可是更落魄的还有个皇子。那皇子还不如沈如是呢;身上是一个大子儿没揣。就穿了一身衣服就上了船。跟他比起来;沈如是可真没必要觉得不好意思。
  等到了人烟密集的地方,沈太医的作用立马凸现。西洋人也是有五脏六腑生长在天地之间的人啊。沈如是救了几个人,不仅弄回了房子产业,甚至还开始变着花样挑医术选古董了。这也不缺钱啊。
  再次回到京城;沈如是变卖产业还有了跑西洋大清航线的大海船。虽然这船还没首航呢,可一开始航行;那就是滚滚财源呐!
  就是被“放还”了回到太仓。没多久沈大夫也门庭如市依然了。还成了县太爷的座上宾……
  谁料到回了自己家,居然成了个吃闲饭的!这真是,找谁说理去呀!
  …………
  杨家大女儿回来。杨家爹娘高兴之后,当然也问了她这几年的经历。
  给人看病的经历,没甚好隐瞒的。甚至当了太医,也可以说出来让爹娘得意一下。然而与那些达官贵人交往中的种种……倒是不如不说了。想起在京城阴差阳错知道的当年水灾原因,又有党争中见识的种种,甚至大理寺听来的那些冤狱,哪怕是再西洋看见的政变呢老子是村长。都徒自令人觉得心神疲惫。
  沈如是甚至有点矫枉过正的想法了。她觉得,或者这世间,多大的福分就得受多大的罪。帝王家天下至尊,就不可能不被整个九州的人算计。富贵人家金银有余,就不可能没有想打秋风,坑蒙拐骗的亲戚。就是过得忒舒服了,比如天天吃山珍海味。从医家角度说,很不见得比吃萝卜白菜更养生宜人。这么看来,这福份差不多就好,不用汲汲营营,没完没了的争取啊。
  所以沈大夫只跟家人说,自己攒了俩钱,并没有一进家门,就拍出二十来个金坨子晃瞎全家人的眼睛。等到弟弟娶媳妇妹妹嫁人,当然应出钱,最好置办点小产业。可是平时生活……似乎家里也没什么急着该买的东西。
  也不知道是不是过于轻描淡写了,杨家爹妈只以为沈如是攒了点仨瓜俩枣的小钱。根本没人问一句那是多少——其实把村子里所有的地买回来也尽够了——还说让沈如是留着当嫁妆就好。沈如是哭笑不得。反正天长日久一家人,不愁没个合适的时候花出去。
  …………
  过了一会儿,天到了晌午。
  杨家弟妹都等不及跑回来了。两个人四只眼睛闪啊闪得看着这当姐姐的。沈如是豪情大发。一挥手——收拾了东西就昂头领先出门去了。
  那集市在五六里外。淮泗之地水道纵横。山地倒不比北方那么多。沈如是自以为是有了大见识的人了。领着弟妹一心想显示一下,到了集市上江山指点——某物何用,某某物又何用。享受了一下路人的惊诧目光。只看见弟弟十分古怪的看着她,妹妹忍不住拽了她袖子:“姐……别说话了!我们都知道。别人都以为你是乡巴佬呢……”
  悲哀呀!出过海,进过京。回乡还把某扫床的小扫帚认作特殊按摩工具,洋洋洒洒评价一番的沈如是,感觉十分之悲哀。耸一耸鼻子不吱声儿了。
  杨家弟妹暗中松口气。家里大姐可能没见过什么世面……这一会儿沈如是不闹腾了,他们两个各自活泼开来。保柱扭头盯人家的杂耍摊子上的猴儿。善妞看着货郎担子上的小铜镜小木梳移不开眼睛。
  沈如是爽快道:“买!”
  于是那叫一个皆大欢喜。
  …………
  中午时候,姐弟三个蹲在摊子上吃了份鸭子汤油饼。两个小的蹭得嘴油亮油亮的。沈如是起了心细捉摸。如果添点儿产业,是弄个作坊铺子呢,还是多买几亩地?这就是去过海外的人的想法了。否则本乡本土的,第一念头绝对是买田地。可是沈如是想起在京城海外看见的那些高官大族动辄家破财宝散尽——只觉得不管作坊还是土地,似乎都靠不住的样子。不做“富贵人”,也有烦恼呢。
  沈如是哲学了。
  这时候集市上突然起了喧闹。
  有人乱糟糟的跑:“不好啦!猴子抓破人啦!”
  杨家三姐弟一起回头向来处看,动作出奇的一致。
  …………
  大清听说俄罗斯果然在边境调兵。先前的几分怀疑顿时得到了证实!
  兵部官员上面领导下面从属赞叹崇敬了:料敌于机先,大将之才呀!
  不过,现在远远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
  皇帝玄烨虽然没有表态。可是京城人,从政事堂相公们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晚回府的态势中已经猜出了一二。
  风雨欲来。


☆、140沈大夫治脸伤

  两人打架。你挥出的虽然只是一拳;可是全身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首先眼睛得盯着对手,“观四路”。口里可能还得骂两句“xx小儿;汝可敢与某一战乎”。耳朵得听着旁边的动静;“听八方”。
  除了脑袋,身体各部也不能闲着。打出去的那拳得蓄力,最好从脚到腰到臂膀全身劲力透在一拳上。最不济也得使上手掌和手腕的力气。那么下肢得端正——不能跳踢踏舞了。马步也好弓步也好,兔儿蹬也好鱼儿跃也好;得扎实。
  另一只拳也不是摆设;这时候就得捂着小腹或者捂着裆;预备别人反击了。为了防止在这么多动作下别一头摔到一边去。腰部跨部必然得协调。
  这多忙啊!怎么可能只是挥出的那一只拳头的事儿呢!
  国家之间作战;也是如此。哪怕如大清和俄罗斯这样庞大的国家;边境摩擦;也是全体戒备。
  玄烨这边忧愁农桑。彼得在北方也有不愿意打仗的理由——他原本就没想和南面大战。两面虽各有主战派大臣指点江山,可是最高领导都在迟疑。于是,形势便是边境陈兵。偶有摩擦。
  进一步的大战,大家都很克制。
  …………
  沈如是脸上神色一动。回头丢下一小串六七枚铜钱,起身就走。杨家弟妹连忙跟上。
  三人匆匆到了方才那耍猴的手艺人摊子上。只见得场景已经混乱了。身穿着各色小衣服的大猴小猴吱吱乱叫。一只大猴被主人家追打。而厂子中间,又有一人脸上流血满地打滚,口中乱喊“我的眼睛”。
  旁观者众多——新跑过来的人,不少都狠狠抽了口凉气。这是被猴儿抓了脸?惨!
  还有里圈儿的给别人介绍情况:
  “方才猴儿翻筋斗翻得挺好,那人手欠,伸手抓小猴——被母猴挠了!”语言里带着点不自知的幸灾乐祸之意。蹲这儿看猴儿的看得都是热闹,现在可能看了个大的了!
  沈如是过来的时候正里外喧杂挤了个水泻不通。沈如是跺脚喊道:“让开——我是大夫!”
  人们才将信将疑的闪出个小缝来。
  沈如是把弟妹拉在身边向里面挤,就听见有人窃窃私语:
  ——“这个法子好!我也说自己是大夫也能到忽悠里面去了!”
  ——“你怎么知道他是忽悠?”
  ——“废话!这个十二三就算是大夫,难道他身后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儿也是大夫不成?”
  …………
  沈如是顾不上管人说什么。挤进圈子后,一眼没去看那猴儿,蹲□子先到那打滚的人旁边了。沉声道:“别动!”
  她平日看起来就是个有点迷糊的小孩子。这几日回到自家,更是乐滋滋的,出点状况也乐得被爹娘数落。可是此时手持金针——也没人看见那针是什么时候掏出来的。说话沉声静气,自有一番威仪在。语气中透着极度的自信可不容辩驳的意味。打滚的那人疼得已经忘了全世界只见得眼前一片黑金光乱冒,被她这一喝,居然安静下来,呆呆的照着做了重生之军界千金。
  沈如是的弟妹在旁边愣怔的看着她。围观的众人嘈杂声也隐约一静。有人在不自觉中屏息凝视——只看见沈如是迅速伸出左手把脉,右手动作如电,揭开对方衣襟嗖嗖嗖连扎几个穴位,都在乳中一带。那人原本还有一只手死死捂着头,突然感觉头部疼痛一缓,一愣之间,竟把手放了下来。不疼了?
  围观的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520小说?!掌声如雷。还有叫好的——这是一帮看耍猴的,意识高兴,就按照“江湖规矩”喝彩了。
  那个捉拿“犯猴”的手艺人摊主,此时也围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