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嚎稹怀∠嗟辈锌岬暮?占ふ降某∶娉鱿至耍喝毡局匦脱惭蠼ⅰ爸Α薄ⅰ澳窈!痹谂诨鹬星钭凡簧幔恍抑械湮椋跆锪⒓聪颉澳窈!迸沙隽饲鸾ⅰ疤俨ā保颉爸Α迸沙隽饲鸾ⅰ耙胺帧保袄词杖莩两⑸系拇薄H绻阑障徊郊泳绲幕埃敲矗糜诮サ娜毡厩鸾⒌氖拷岣蛹跎佟
  从8时半左右开始,美机的空袭逐渐加剧,波浪式的空袭一浪高过一浪,随之栗田舰队的损失也在逐渐加大。至此栗田司令才如梦初醒似地说:“是啊!我必须立即进击莱特湾!”
  栗田舰队尾追自己最大的对手——美机动部队'译者注:如前所述,此乃为美第七舰队所属的护航航空母舰群。'整整两个小时。由于整个追击过程都是全速前进,因而栗田“担心燃料不足”,再说,虽然应不惜一切代价设法歼灭美航空母舰,但是,若如此没完没了地追逐下去,是难以奏效的(栗用舰队误判敌航空母舰群的速度是30海里)。如果无限期地追击下去,势必要延误进攻莱特湾的时间。因此,栗田决心暂时放弃追击,即刻转向,突击莱特湾!于是,9时11分,栗田发出全舰队集合的命令。
  与其说这场萨马岛海战辉煌的胜利属于栗田舰队,倒不如说它属于为奠定最后胜利而成功地退却的美国海军更为恰当。因为,栗田错误地判断对方的兵力为“大型舰队航空母舰5至6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驱逐舰10余艘,舰队速度为30海里以上”——这是不配备侦察机的“盲人舰队”的必然后果(美舰编队实际兵力是:护航航空母舰6艘、驱逐舰8艘,航速是18海里)!
  纵观海上歼灭战,如果双方剑拔弩张,迎面交战,则有成功的可能性,倘若激战中一方以逃窜的状态出现,那么所谓的歼灭战是难以成立的。战术上所说的“有效地利用敌方的取胜心理”,道理就在这里。只有敌方抱着胜利的信心主动进攻时,才能形成包围歼灭的战局。萨马岛海战中,美舰从已经通过侦察机提前发现了栗田舰队,并马上做好了迅速退却的准备,日本海军万万没有想到在此能与美国舰队相遭遇,因此,狼狈周章是不足为奇的。
  在这次交锋中,美国海军失去了护航航空母舰“冈比亚湾”、驱逐舰“休斯敦”、“霍埃尔”、“罗伯兹”等4艘军舰。日本方面,损失4艘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从比例上来看,还是日本方面损失较大。但是,从日本不具备飞机这一致命弱点来看,指挥官们决不认为这是一次失败。
  上面谈到,栗田司令在率舰追击中突然下令全舰队集合,但是,舰队所有舰只若到达栗田指定的集合地点,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铃谷”号在集合途中被敌炸沉)。那么,栗田舰队能否按照预定的时间突进莱特湾呢?
  二十一)海战史上的难解之谜——栗田擅自下令全舰队回撤
  日上午11时20分,栗田舰队将阵形调整完毕,遂将航向定为225度,开始向莱特湾直线挺进。3天前,从婆罗乃湾出击时栗田舰队的32艘军舰,现在已经减少到15艘,颇令人有些秋风扫落叶之感。但是,将士们对这一殊死的突击战没有丝毫踌躇不前的样子,舰队摆成如图所示的环形队列,俨然结成一支信心十足,斗志昂然的生力军,向莱特湾杀去!11时40分,美“宾夕法尼亚”型战舰1艘和驱逐舰4艘远远地认出了栗田舰队,迅速转舵向南逃窜,由于这是一支小股舰队,栗田未加理睬,仍然径直向目的地挺进。
  然而,当栗田舰队东进航行了1小时之后,一个意外的、在世界海战史上永远是一个难解之谜的重大事件发生了——栗田司令突然下令全军停止向莱特湾突入,转向北进!
  此令一出,全军愕然。12时5分时,栗田中将还在作战报告中写道:“我军的作战目的不在于攻击敌航空母舰,而是决心完成突入莱特湾的作战计划。”那么,为什么仅仅在短短的30分钟之内,他又突然改变主意,把企图进行决死攻击的战场抛在一边,反而调头北进了呢?连续两天来,先后遭到美机七、八次空袭,兵力损失几乎达一半的栗田舰队,仍然冒死顽强地向预定的目的地突进,可是,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离莱特湾还有40海里的大门口时,却又突然调转船头不战自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看来其中必有缘故。
  这一决定,不单单是海军中将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有关整个日本海军的重大问题。同时,作为日本联合舰队深入敌军虎口进行的最后一场大决战——停战前的菊水特攻作战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战价值——毫无疑问,其中包含着关于帝国海军的荣誉问题。这位曾在日本海大海战中,为歼灭敌舰队而断然在敌舰面前进行180度转向突击的东乡平八郎的继任者,现在竟然一反常态在敌军面前来了一个90度的转向退却,这究竟是为什么?如果要回答这一质问的话,那么,就有必要把当时的真相搞清楚。更何况,这种质问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反响,而“陆战指挥官”对此质问也会随声附合,所以,问题并不简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航海记录和栗田舰队那彼媪俚淖纯觥5笔保俟礁霭胄∈保跆锝⒍泳湍芄坏酱锢程赝蹇诤S颍战⑸纤械拇笈凇⒂憷锥家炎疤钔瓯希τ谝淮ゼ捶⒌牧僬阶刺=棵歉龈龆分就ⅲ巳四θ琳啤?墒牵驮谡飧鍪焙颍跆锿蝗幌麓锪恕敖⒍尤褰⒅蛔舐妫”鄙贤换鳎 钡拿睿挥晌徽稹>驮诠俦欠追撞虏夥⑸耸裁匆馔獾氖焙颍旖ⅰ按蠛汀钡奈Ω松仙鹆苏蕉沸藕牛骸氨窘⒍泳龆ㄍ挥谒章话驳旱扑?度113海里处的敌机动部队决战。”
  “舰队转向北进”的决策完全是栗田司令在瞬间独自决定的。此道命令事先无一人知晓(栗田自己陈述)。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大和”战舰的照片就会清楚——这艘巨型战列舰的舰桥是由圆形及椭圆形的铁块铸成的,指挥官在上层坐阵指挥全军。在其下面的作战室里,参谋们收集、整理所有的情报,通过参谋长送交给指挥官。
  栗田中将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实干家,除了一些无可置疑的情报外,他往往都是自己亲自加以处理,亲自作出决断。此刻,就在日舰编队向莱特湾进军途中,栗田分析了各种情报,向小柳参谋长说明了“转向北进”的作战意图,小柳参谋长对此表示赞同。正如前一天在锡布延海采取的“没关系!我们干我们的!”这种非常简明果断的方式一样(本章第十二节),栗田断然决定整个舰队调头北上。
  不一会,在先导巡洋舰“能代”上发出了一片“万岁”的欢呼声,想必在其他舰上也同样涌起了“万岁”的欢呼声吧!
  但是,请不要误会,这并不是日军官兵因得以回避死亡而发出的欢呼声。实际上,“死亡”之神已经在另一个战场上以同样大的可能性在等待着他们,只是“死”的意义不同罢了。
  “喂!突入莱特湾的作战计划推迟了!”“先干掉敌机动部队!”“就这么干!就这么干!”激动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笼罩了整个舰队。
  二十二)焉能与空舰船同归于尽——剖析栗田对战况的判断
  栗田司令敢于下如此大的决心转向北进,其根据是多方面的。他是在综合了一切主要的、复杂的因素之后,经过分析断然作出这一决定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一贯严谨、勇猛的栗田中将决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本营制定的作战目标就在眼前,作战计划即将实施之际,又突然全部放弃了既定的作战计划。
  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栗田中将至此为止究竟收到了哪些情报?
  当天上午,在追击敌航空母舰编队的途中,栗田曾多次截听到美舰队司令官频频发出的“请求紧急增援”的电报,在10时30分左右,又截听到美主力舰队'译者注:指哈尔西指挥的美第三舰队。'的回电:“两小时后即可到达”,这是判断美舰队动向的重大线索。如果美主力舰队按上述计划前来增援,那么,一支强有力的机动部队在中午过后不久就可能在萨马岛以南数十海里的海域出现。
  第二个情报是,发现美航空母舰飞机(曾在3个小时以前参加过战斗的飞机)正集中飞往美军在莱特岛新设置的机场,而且,正在准备从该基地向其发动波浪式进攻。栗田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且,据判断,塔克洛班机场已经被美军占领(因为美军登陆已经进入第七天了),因此,栗田预感到,如果美机从这个仅距二、三十海里的机场向其进行反复空袭,那么,他的舰队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第三个情报表明,美第七舰队已经出动,并正向南方基地集结。该舰队的两艘如同日本“长门”级战列舰和4艘“伊势”级一样的战列舰决非寻常,实难对付(如前所述,栗田于11时48分已经证实在南方海域有一艘美战列舰)。
  从第四个情报中得知,美军强有力的机动部队正抵达苏禄安岛灯塔5度113海里处洋面。
  上述情报是25日中午过后不久提交给栗田的全部“战况情报”。根据上述情报,栗田在苦苦思索下一步的作战行势应如何进行。如果仍旧按照预定计划,不管三七二十一,贸然突进莱特湾的话,可以说问题并不复杂。
  但是,眼下突入莱特湾是否有利可图呢?是否能取得预想的战果呢?是否会毫无代价地死去呢?会不会把日本海军的耻辱永远遗留在莱特湾呢?虽然损失几艘舰只问题不大,但是,倘若发生以击沉敌舰1艘而日方丧失10艘这样使联合舰队丢脸的事,栗田司令敢于承担这一严重的后果吗?虽说这一结局是由于遵循大本营的作战指令而造成的,但是,突入注定要失败的战场,将得不到任何战果而白白损失掉1。2万名战士,栗田有这样的权利吗?面对这一切,粟田内心暗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