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装秘语-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对祖宗的祭祀一般在家中进行。壮族群众居家以祖宗神台为最神圣,祖宗神台前一般禁放枪支弹药、刀斧、狗肉、猫肉、蛇肉等。否则对祖宗有惊吓,会招祸到家。此外,每年的大年除夕十二点钟以前,家中的老人要坐等家人睡后,悄悄地把祖宗神龛上的香炉拿下来,倒出炉灰,并用纸包好,拿到自家或村边的庭院围墙头上放置,放时切忌别人看见。初一早上取些干净的稻草焚烧成灰,后放进香炉里,重放回神龛上。意思是让祖宗神也干干净净过年,方会保得一年平安无事,家运兴旺'17'。广西龙胜等地壮族家家户户都设有历代祖先神龛。所谓历代祖先神龛,实际是包括祖先及其他一些神,都直写于一张大红纸上,粘贴在居房二楼堂屋内侧板壁上。前面立一张木质长方形供桌,内安置抽斗,存放纸钱、香烛、茶油等供品,桌上正中放陶质香炉,两旁放陶质油茶灯盏,叫神灯。云南大理洱源白族每户人家均设置祖先堂,供祀死去的祖先。不仅逢年过节要祭祖,多数家庭每月初一、十五清晨,都要在香炉里插支香祭祖先,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平安,家运亨通。有些人家的祖先堂,设在正房一层的堂屋内,位于正对大门的靠墙处,放置一张硬木雕花的精致长条桌,桌上一顺放着三个祖先牌位,正中一个镶框的长方形木牌略高大,左右两边各放一个小些的木牌,形状与中间一样。在祖先牌位前方陈设花瓶两个、香炉一座。广西隆林德峨地区彝族的灵牌皆挂在长房堂屋内,此堂屋实际上成了宗族、家族祖祠。云南红河、元阳等县的彝族,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的正堂屋设置一个象征性的小祭坛,在供桌上边的正墙壁上,钉两根棍子,上面放一个有三四个手掌大的篾簸,将其用绳子固定好,用于旋转供献给祖先的食品。昆明东郊的撒尼支彝族七月十二日晚接祖回家时,每户中堂神龛上,要供奉着各种祭祀的食品。神龛上的墙壁,挂着各种剪纸的冥衣二至三排。神龛前,挂着一个宝盖形的小轿舆。轿长尺许,用竹篾扎成三层,顶较长,中层小,底层更小些。当代撒尼人有的则在家具柜子上放置祖先的灵位加以祭拜。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家屋(2)

    除了正面的厅堂或堂屋以外,有的民族还在房屋的其他房间供奉祖先神位,表现某种特定的方位观念。有的满族老屋的西炕上恭放着世代供奉的神龛,其中的神匣内珍藏着代表神灵的神幔帐、神偶和敬神的各种神器等。在萨满的观念中,西方象征着至贵与首要,故此神圣的神龛立于西方位。羌族死者的灵堂不设在供奉家神的堂屋中,而设在邻近堂屋的屋内。死者棺材不置于灵堂屋子的正中,而置于紧靠墙壁处,棺材旁置死者灵牌,牌上写着性别、姓名、享年若干。在堂屋家神神位前另置“祖先牌位”,供奉直系亲属各祖先,在祖先牌位侧,置“代荐牌位”,供奉旁系亲属各祖先。这两个牌位是家中死了人的连带设置,表示对新故亡灵一起祭奠,而将旧亡灵分别亲疏进行。丽江塔城地区纳西族家家都设有祭祖台,设在正房内后山墙壁上,长约六十厘米,高约四十厘米,深约三十厘米,分上下两层,中间隔以木板,上台放祖先神灵木偶,下台放专祭食物,祭台意为“祖先神灵木偶坐处”。摆设祖先神龛的位置多种多样,有些民族将供奉祖宗神灵的神龛置于屋檐下,有的民族则在家中的某一地方设置小型祭台祭祀祖宗;有的彝族将祭祀死者的祭桌放置在房门外的屋檐下。有的傣族祭祖的神桌则放置在特定的房屋中。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宗神位和祭桌分别放置在房屋内外的不同地方,以供家人进行祭祀。哈尼族的家庭祭祀活动,主要向“阿培候勾”祭献。所谓“阿培候勾”,是用竹篾编成的一块小篾笆,宽约四十厘米,长约五十厘米;有些地方则编织成一长方形的竹篮子,内放一个碗口大的小篾桌和一把旧剪刀。“阿培候勾”的数量及设置的地点不完全相同。多数人家设有二个“阿培候勾”,一是安放在堂屋的右角墙壁上,二是安放在堂屋门外右边的墙壁上。一般都是用木桩把篾笆或竹篮固定在墙壁上,使篾笆与墙壁呈九十度角,形成一个小小的平台。家中的“阿培候勾”是自家祖先歇息和享祭的地方。堂屋门外边的“阿培候勾”是外祖先即外家的祖先歇息和享祭的地方,这是哈尼族崇拜母方祖先的痕迹'18'。毛南族还愿仪式的供桌共摆六张,其中许愿桌摆在屋檐下靠右一边,桌上放七个碗、七个酒杯。亲官桌摆在屋前的左角,桌上摆一挂生猪肉、一个碗、一个酒壶、六个酒杯。保筵桌摆在中堂神龛下,是专为敬请三界公爷来保筵而设的。敬宗桌摆在祖宗灵位前,桌上除碗盏外,桌边还有一头乳猪,两只鸡,上香敬请祖宗返乡入筵。洗面桌摆在主家卧室门边,万岁娘娘一降临,先到这里洗脸用餐。剪花桌摆在主家卧室门的另一边,与洗面桌相对。神坛用几张大方桌合成,搭在屋里一处较宽敞的地方,背后靠着墙壁。坛前用四条竹子扎成三道门,中门上的横幅写“恭迎圣驾”四个大字,侧门上用红纸各剪一只梅花鹿和一只凤凰贴上,两边对称。神坛后面墙壁上挂花林仙官、万岁娘娘、三界公爷、雷王、三元等五幅神像。神台的中央,安放一座竹扎纸糊的花楼,红门绿窗,形如宝塔,很为华丽,专供万岁娘娘降临安居。坛前的上空,用竹片搭一小棚,棚下挂满五颜六色的插柳纸'19'。不同地点放置的祭桌实际上成为各种相应神灵的象征符号。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火塘(1)

    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中通常都有一个或几个火塘,成为人们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有的学者认为,火塘分别是家庭、家族关系、生计和性别的象征。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火塘作为取暖及煮饭的工具,但在一座新房建成或一个小家庭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来举行隆重的置火塘及点火礼时,火塘的意义就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范畴,而成了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由于人们尊重火塘神,认为火塘的神灵能左右人们的生计与生殖,因此火塘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了作为生计与生殖的象征意义。在某些民族的家庭中,火塘分别有男火塘和女火塘,于是火塘又具有性别的象征'20'。不过仅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火塘通常是多种神灵的象征,人们祭祀火塘或在火塘边举行祭祀活动就是对这些不同神灵的敬奉。    
    在有的少数民族中,火塘是祖宗神灵的化身,祭火塘成了家人祭祀祖宗的重要仪式。广西天林木柄瑶祖宗神位的位置十分特别,不像汉、壮族那样设在厅堂上,而是设在靠近屋檐那一边的火塘边,不设什么香炉,也没有什么神位牌,更没有什么供桌,祭祀时把供品摆在地下,在火塘边插几炷香就行了。普米族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将分成三个部分并居于三处,其中之一是在自己家中火塘及铁三角架附近。彝族支系撒尼人的火塘是家神之所在,故人的魂都附在火塘里。三角架是由古时的“三块白石支起锅”转化来的。在三块锅庄石中,靠南边的一块代表火神,上首一块是男人魂魄聚集之所在,下首一块则是女人魂魄集聚的神物。怒江白族每个家庭没有专供祖先牌位的家堂或神龛,火塘和铁三脚架实际上成为代表祖先的所在地。在人们的观念中,火塘就是管理整个家庭的家神或家鬼。铁三脚架的三个脚各有不同的作用:一个脚管全家人的生命,一个脚管全家人的财物,正对着大门的一个脚负责守卫家门,好的东西不让它出去,坏的东西不让它进来。兰坪白族支系那马人称火塘为“佐不地”,简称为“佐”。他们对“佐”有着许多崇拜仪式及习俗。“佐”大多设在左边房间内。“佐”呈四方形,大约四平方米,中间放置铁三脚架。在那马人心目中,“佐”和“家”的观念密不可分,他们不仅把“佐”看作“家”的中心,而且把“佐”看作“家”乃至“族”的象征。事实上,那马人把“佐”看成全家庭的保护神,以“佐”为家庭祭祀的中心。丽江纳西族的火塘神也称为“佐”,相传是十个无父无母的兄弟姐妹,天神叫他们专司人间火塘,每月初一下凡,察看各家火塘及火塘周围的情况,并把所见所闻记在火塘周围,二十四日上天禀告天神。因此,纳西族有每月二十四日前清扫火塘及清除火塘周围门板梁柱上的灰尘的风俗,意思是清除掉火塘神兄弟姐妹所记下的东西,使他们不能禀告给天神。永宁摩梭人的祭祖又叫祭锅庄。锅庄是一块正方形或圆形的长条岩石,直立在正房中心火塘的上方,介于火塘与灶之间,露出地面约一市尺许。每个摩梭人家庭都有这样一块锅庄石,代表祖先的神位。在有的少数民族中,火塘的数量不同象征的神灵也就不一样。撒尼人称家里的火塘为“阿朵奔”,认为这是善神所在的地方;送鬼的火塘叫“罗火登”,认为那是恶神盘踞的地方。据说,撒尼人居住的地方共有十七个大火塘,二十四个中火塘,一百七十二个小火塘。各村各寨的“小鬼”就在小火塘焚烧;为害几个村寨的“中鬼”就弄到中火塘焚烧;在整个地区作祟的“大鬼”得赶到大火塘去“火化”。小火塘、中火塘和大火塘分别成了小鬼、中鬼和大鬼的象征性居所。     
    凡是敬奉火塘为神灵的民族都对火塘形成了许多带有象征性的禁忌规范。彝族撒尼人的火塘是神圣的,因此彝家有许多与此相关的禁忌。火塘里的火须常年不断,明火熄了,也得用草灰捂住以保存火种;儿孙长大分门立户时,须将火塘里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