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02-读库0601-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他自己设计的一个观察生活小品,描述一个男生回到宿舍,发现自己的桌子上多了一元钱,然后就猜测起是哪个女生的好意还是哪个男生的陷害,然后一步步推导,断定自己终究会因此身败名裂,退学,犯罪,入狱,押往青海,“青海那边可是很冷的啊,我一定会越狱,最后,最后我会被人家击毙在陇海铁路上!”我太喜欢这个小品了,觉得这才是东棉花胡同39号出产的本土荒诞剧,一个上海籍同学能对自己患得患失的内心世界揭示到如此程度,是极可尊敬的。后来,此人成了我电视剧事业的核心搭档,他神经兮兮的幽默感也一次次绽放在我眼前。  还有一个士兵的扮演者是张越,藏文名字雅特,现在基本用后面这个名字行走江湖。他是顾岩的同班同学,毕业后跟着张艺谋赵宝刚等著名导演学习,后来担任过《走向共和》的执行导演。很多实验戏剧的职员表中都有他的名字,他是中戏的著名闲人。不过我觉得有趣的是,在网上查雅特的艺术简历,总是把《黄与黑》称为表现主义力作,但是按袁可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的划分,这出戏应该算是未来主义戏剧——肯定是雅特误导了人家,然后以讹传讹。  最后要提到《风景》,这是一个让我们大家都没脾气的荒诞剧,作者还是品特。一位先生一位太太对着观众闷坐,叨叨一些空洞的话题,当观众是闪着雪花的电视,或者冒着火星的壁炉。真正的优美是由舞美柳青和灯光胡耀辉完成的,因为演员身后的窗外打了一束光,让我们清晰看见胡同里老树的枝桠,还有晕黄的夜空。台词空洞,背景温暖,宛如岁月本身。看那出戏,就像看一幅剧照,一帧幻灯片。这出戏的导演是戏文八七的蔡军(后改名蔡尚君),还有戏文八六的张晓陵(后改名张一白),戏文系的两位师兄,就是比导演系师兄沉得住气,拍了这么一个沉静如水,洗洗就睡的剧目,而且够坦白,在节目单上留下这么一句老实话:“大家来看戏,很遗憾,今天没有戏,只有一些东奔西撞的回忆。”


第五部分名剧的儿女们(2)

  现在,大家可能会理解,孟京辉版《等待戈多》的出现,是多么强烈的一件事情。因为这出戏不再是剧本朗诵或者与观众的僵持,这回是真的荒诞和真的深情,是第一部让你想哭的荒诞剧。  感谢贝克特,祝贺孟京辉。  其实,这出戏也是磨难最多的。最早计划在1989年的12月31日公演,算是彼此心目中的八十年代的收尾。地点就安排在中戏操场的煤堆上,那是我们心目中荒诞与诗意的双重巅峰。然而机警的校方及时干涉。演出被迫取消,无从发泄的几个年轻戏剧人就穿着军大衣在图书馆门口和煤堆之间走来走去念剧本,一个叫王世同的朋友拿机器拍了一些片断(这片断后来用在《孟京辉先锋戏剧作品》里面,算是1991版《等待戈多》的花絮了)。  后来读剧本读得冷了,需要活动活动,大家把剧本一扔,开始踢球。  孟京辉还是谆谆教诲着大家:“跑动要积极!”  是啊,跑动要积极。老孟一辈子就是靠这句话撑着。  他和他的伙伴们,怀揣一个死死信赖的外国剧本,遭遇着最本土化的麻烦,每天与学生处教务处校卫队甚至宿舍管理小组周旋,寻觅所有排演的时机。后来成为孟京辉夫人的廖一梅,曾经偶然在办公楼的窗前,看见孟京辉追着表演系一位女老师苦苦恳求,从操场这个角追到剧场后门,以对角线的形式穿过整个操场,他一直没犯急,一直在好说好商量,从背影都能看得出他的表情有多么诚恳。老孟当时求的就是一个成全,让一个男演员晚几天参加汇报,好把《等待戈多》多演两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当然未遂,《等待戈多》就演了三四场,但是,已经是胜利。  学校毕竟愿意借出四楼礼堂(然而,灯是不肯借的,还要另外想办法),演员胡军、郭涛、雅特、王涛均已到位。多年以后,廖一梅还记得公演前两天的那个晚上,一个电话打到亲戚家,把她喊到了四楼礼堂,看见的是暮色中一群无比困乏的男女,也就是包括演员在内的全体剧组成员,他们倒在地板上打盹——他们熬夜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工作,把礼堂重新粉刷了一遍。因为导演孟京辉觉得,礼堂的墙壁太脏,不够雪白,跟演员上场的黑西装不足以形成反衬。现在廖一梅开始打扫战场,绕过那些一块白一块灰的酣睡男女。  其实,《升降机》剧组里,戏文八七的廖一梅同学负责张贴满墙的报纸,撑死了算个剧务。到了1991年的《等待戈多》,她荣升为音效,不过工作很简单,就是攥着一个闹钟,等到预定的时刻,几次按响,传递一种气氛。  结果,真正演出的时候,她还是出了一次错,无缘无故多按了一次,还好台上的胡军补了一句:“怎么又响了?”让观众没有觉得是出错,还以为是故意的调侃。  那时候排戏的开支并不大,省得出来也借得到。记得拍《等待戈多》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笔开支,就用在四楼礼堂的玻璃上——胡军郭涛这两位男主角,每晚演到结尾,都会抡起雨伞将玻璃窗砸碎。第二天早起,孟京辉就要找师傅来安玻璃,因为晚上还要演出,还要砸。这笔钱是值得的,因为我一连几晚看到那儿都满怀期待,像是看到闪电的人必然会期待一个炸雷。  我深深铭记那出戏的舞美,柳青同学那次真的展示了大师风范。剧中需要一棵树,柳青就找了一束枯枝,捆在吊扇上,枯枝的一面刷着白漆,一半刷着绿漆。当剧情表示这是一棵枯树,就固定在这一面,当剧情发展到树都绿了,一切恍惚有了希望,吊扇不慌不忙的开动,所有观众仰头看它的旋转,最后停住的时候,漆绿的一面对着观众,传递着一种可能。  剧场的黑钢琴是不许挪动的,校方已经再三强调,那么柳青就找来油漆,在地上画了一个白影子——那时候因陋就简的设计里,都有一种神奇的意会和共鸣,我描述得不好,只能说,我有幸在场。  胡军和郭涛扮演的两个流浪汉是那样无赖而动人,随便拍张剧照都是神采飞扬的,两个人都是上身只穿一件黑西装,敞着怀,轮流擦一辆自行车。这自行车是导演孟京辉的私人财产,当场拆成几份,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得以复原。不过擦车的设计真的是对的,这常见的劳动里面有一种世俗的茫然,让我们觉得胡同口如果有擦车的人,他也是在等待戈多,马路对面如果有人擦车,他还是在等待戈多。  后来北京人艺又出现过几个版本的《等待戈多》,有酒吧,有水池,没有自行车了。  “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一想到路上的风景那么美丽,路上的行人那么善良……”  这些台词现在想来还是亲切,天真,把你感动得一塌糊涂。郭涛是世故中的亢奋,胡军是友善中的绝望。他们搂在一起,亲亲热热的吹起口琴的时候,你真的觉得作者正从台口经过,踮着脚,带着微笑。  负责通报戈多到来的孩子,破例由一对双胞胎姐妹扮演,花容月貌,异口同声。据说这出戏到德国演出的时候,评论界对这个处理大为赞赏,认为负负得正,一个孩子说的话像是真相,两个孩子出现就证明纯属谎言。我印象更深的是孟京辉执意要她们穿上护士服装——廖一梅认为,这跟执意要刷得雪白的墙壁一样,透露出导演私人的“医院恐惧”。  也许吧,也许能理解荒诞的人,总得有点私人恐惧。  到了结尾,跟其他版本不同的是,剧场灯暗,外面走廊的灯却亮了,于是有长长的投影,一个瘦小的男子走进来,没说话,然后,两个流浪汉过去,把他静静的掐死了。也许他就是戈多,也许戈多来了,但是来了又怎么样?来了我们也要把你弄死。  这个绝望而粗暴的处理,是另一重境界,至今思之难忘。  被掐死的瘦小男子,扮演者是西安人,名字叫张楚,这出戏的音乐也是他的创作。那时候他老在我们宿舍楼里晃,这屋睡两天,那屋睡两天,穿一件深蓝色的海军大衣,不酷,像个来寻兄长商量什么家事的弟弟,像一个文静的中学生。  我现在还保存着一件《等待戈多》的T恤衫,紫色的,上有作者贝克特的头像,不知是谁的创作。我不是剧组里的人,T恤是硬要来的。  还有一件纪念品是该剧的说明书,孟京辉的导演阐述实在是用词华丽,结尾倒引了一首朴素而深刻的小诗:“我找到了/爱你的秘诀/永远作为第一次”。诗的作者是法国的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这出戏衍生的另外一个八卦就是,期末戏文系学生口试,八九班的顾岩同学什么剧本不好提,偏偏提的是《等待戈多》。他遇上的正是一位自诩深悉现代派奥秘的老师,人家就哼了一声,意思是同学你怎么可以关公面前耍大刀呢?  老师要顾岩背几句《等待戈多》的台词出来,也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看了这个剧本。  顾岩嗫嚅半天,最后开口一句:“你读过《圣经》吗?”  老师大怒,拍案:“我当然读过!”  顾岩更加谦恭的补了一句解释:“老师,我刚才说的是《等待戈多》里的台词。”  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标准答案和玩笑,恭谨和叛逆,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第五部分名剧的儿女们(3)

  到了1992年,张扬导演《蜘蛛女之吻》,这话剧源自阿根廷一部好小说,作者曼努埃尔·普伊格,也拍过同名电影,威廉·赫特主演,也是上品。一个同性恋者和一个革命者的故事,信仰与背叛,戒备与牺牲,凄楚卓绝。同性恋是贾宏声演的,这个在八十年代独往独来的小生,表八五的,巩俐史可张鹭伍宇娟的同班同学,当年主演过多少电影啊,《北京你早》、《夏日的期待》、《陕北大嫂》、《银蛇谋杀案》,他是可以好好做偶像的,可是他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