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史猛将传-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41年,薛万彻随徐世勣击薛延陀,率6000骑兵与敌军20万人战于诺真水畔。薛延陀是马上民族,在和突厥人的作战中创造出了一种古怪战法。他们以五人为一组,战时四人下马用长矛步战,一人看守战马,作战者战胜时,看马者就将马交给他们追击;战败时,就将马交给他们撤退;战死时,看马者就带马逃走,使敌军得不到马匹。看马者如果失职则本人处死,家人没为奴隶。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战法,竟然屡败已归顺唐朝的突厥人,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两军接战,薛延陀军万箭齐发,唐军战马多被射死,徐世勣命部下下马,持长槊步战,薛延陀军抵挡不住,纷纷后退。这时徐世勣又命令薛万彻率数百骑绕击敌阵后,俘虏了许多薛延陀看马者和马匹,薛延陀军军心大乱,徐世勣乘势率军猛攻,斩首3000级,俘获5万余人,马1。5万匹。又受封左卫将军,娶李世民之妹丹阳公主为妻,加封为驸马都尉。这时发生了一件趣事。薛万彻从小生长军中,不懂得如何行周公之礼,公主很不高兴,两人结婚几个月后还不同床。李世民得知后就设席并召来他所有的姐夫妹夫,大家一起为薛万彻进行成人教育,这才解决了问题。薛万彻又历任代州都督、右武卫大将军。李世民曾说:“当今名将,只有徐世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世勣、道宗虽不能大胜,也从未大败;薛万彻,非大胜就是大败。”
  648年,薛万彻率军3万征高丽,到鸭绿江,以奇兵袭击大行城,遇到高丽步骑万余,一战击斩敌将所夫孙。他又率兵至泊汋城。高丽军3万来援,薛万彻又击败敌军,攻下泊汋城。薛万彻在军中时非常任性,不肯居于人下,有人上书报告,李世民因他的功劳,只是对他劝告,然后烧掉书信。副将裴行方也说他有怨望。徐世勣说:“万彻位至大将军,又当了驸马,而心怀不平,此罪该杀。”于是薛万彻被免官徙边,遇赦后归还。653年入朝,与房遗爱关系密切,准备一同谋反,事败后被捕下狱,被判斩刑。临刑时说:“万彻大好健儿,应该留下为国效死,怎么因连坐遗爱杀我!”遂解衣对监刑者说:“快斩我!”斩之不死,他喝叱道:“为什么不用力!”三次才斩下他的首级。
  薛家四兄弟都是唐军大将,老二薛万淑也战功显赫。历任右领军将军、梁郡公、畅武道行军总管。老四薛万备随李世民征高丽,徐世勣围白岩,高丽军万余来援,契苾何力率八百骑苦战,被槊刺中受伤甚深,薛万备单骑前往救援,从万军阵中救出何力。史书中完全没有“死战”之类字眼,好像他只是去敌军中旅游了一趟,其勇猛可见一斑。又随阿史那社尔进攻龟兹,他自动请缨并成功劝说于阗王归顺。后来先于薛万彻去世。
  
  哥舒翰(704~757),突厥哥舒部酋长之后,其母是于阗王之女。世居安西。少时家富,轻财任侠。后来从军,随王倕攻新城,稍有了一些名气。又跟随王忠嗣。哥舒翰能读《左氏春秋》、《汉书》,通大义。为人也很大方,所以颇得士心。王忠嗣派他讨吐蕃,手下副将很傲慢,哥舒翰大怒,立刻杀了他,属下都惊服。
  吐蕃犯界,与哥舒翰在苦拔海遭遇。哥舒翰的长枪折断,他持半段枪迎击,仍所向披靡,于是名盖军中,升任右武卫将军,副陇右节度,为河源军使。吐蕃军在每年积石军麦熟时都来劫掠,没人能阻止。哥舒翰就派王难得、杨景晖设伏于东南谷。吐蕃军5000骑来犯,放马脱甲,准备入田割麦,哥舒翰从城中冲出,吐蕃军大惊撤退,这时伏兵起,哥舒翰追兵又到,唐军大杀一阵,全歼敌军。哥舒翰曾追击敌军,马惊,陷于河中,吐蕃三将来刺他,他大喝一声,三将都不敢动,救兵赶到后,将他们全部斩杀。哥舒翰有名家僮叫左车,年16岁,以膂力闻名。哥舒翰擅长用枪,每当追上敌人时,先用枪搭在敌人的肩膀上,然后大叫一声,当敌人一回头时,便刺他的咽喉,将他挑起五尺多高,再摔在地上。左车立即下马取其首级。后来王忠嗣获罪,哥舒翰努力营救才使他得免。
  石堡城被吐蕃军占领后,成为其攻击唐河湟等地的据点。唐军曾多次向该城发起进攻,终因山道险远,易守难攻,而未奏效。749年六月,唐玄宗李隆基命新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统领陇右、河西、朔方等部兵马及突厥阿布思部共6。3万人,再攻石堡城。吐蕃守军虽仅数百人,但凭险据守,以檑木、滚石牢牢封锁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军进攻数日,伤亡惨重,仍难破城。哥舒翰欲杀一儆百,斩攻城先锋官副将高秀岩、张守瑜。高、张两将请求再予三日期限,倘不能破城,再杀不迟。最终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如期占领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400人。战后,唐易城名为神武军,驻兵戍守。
  哥舒翰向来和安禄山、安思顺关系不好,一次三人同时入朝,在宴会上相遇,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您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大家也算同族,为什么不相亲相爱?”哥舒翰说:“谚语说:‘狐向窟嗥,不祥’,因为忘本。兄既然见爱,我怎敢不尽心。”安禄山却以为哥舒翰讥讽他是胡人,怒骂道:“突厥敢尔!”哥舒翰准备反唇相讥,在场的高力士向他打眼色,哥舒翰就托醉离去。后来他被封为凉国公,兼河西节度使。攻破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收黄河九曲,以其地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又进封西平郡王。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哥舒翰接受郭子仪、李光弼的建议,坚守潼关不出,但唐玄宗李隆基却受杨国忠蛊惑,逼迫他出战,哥舒翰被迫出战,结果大败,被部下火拔归仁等人擒送安禄山,他见到安禄山后求饶,说自己愿意写信招降李光弼等人,安禄山大喜,以不忠的罪名杀了火拔归仁等人。可是李光弼等人都严词拒绝。安禄山就把哥舒翰囚禁起来,后被安庆绪所杀。
  哥舒翰为人严正少恩,很少体恤士卒。他部下士兵曾经述说缺少衣服,李隆基就做了十万战袍送给他,但哥舒翰全部藏在库中,直到兵败时还在那里。
  
  南霁云(712~756),魏州顿丘(今清丰县)人。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少时家贫,以为人驾船为生。安禄山发动叛乱,钜野尉张沼起兵征讨,任用他为将。又任先锋随尚衡击叛将李廷望,受命前往与张巡议事,在和张巡交谈后对他非常敬服,于是留下为他效力。尚衡送来金帛请他回去,他仍坚持留下。757年正月,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琦统兵13万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时任河南节度副使的张巡求援。张巡和南霁云、雷万春引兵3000从宁陵向睢阳进发,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张巡又派南霁云、雷万春等领兵进击宁陵北,大胜,斩杀叛将20名,叛军万余人,将尸体投进于汴水,河水为之不流。
  尹子琦率大军多次猛攻,都张巡击退。尹子琦亲自上阵,张巡想射杀他,但又不认识他的样子,于是命令士兵们用草为箭射敌,叛军中箭后发现是草,以为唐军已经无箭,纷纷向尹子琦报告,张巡见状马上命令南霁云射之,南霁云一箭射中其左眼。为守住睢阳,张巡先派南霁云向屯兵彭城的许叔冀求援,但许无动于衷,南霁云大骂而归。张巡随后又派他向临淮的贺兰进明求救。南霁云率精骑30突围,万余叛军前往拦截,他左右开弓,敌军无不应弦而倒,所向披靡。到达临淮后,贺兰进明说:“睢阳存亡已定,出兵有什么用?”南霁云说:“睢阳或许尚未失陷,如已失陷,我以死谢您。而且睢阳与临淮近在咫尺,两地相依为存,若睢阳失守,临淮危在旦日,请大夫三思。”贺兰进明仍不肯出兵,但见他是难得将才,便想留在身边,于是设大宴款待。南含泪道:“我来此处,睢阳军民已经一个月没有粮食吃了,我虽然很想吃但咽不下!”说着,拔出佩刀自断中指。然贺兰进明仍不说话,南霁云说:“主帅之命不能完成,叛兵不能扫平,国家不得安宁,请留此指以示人之心。我归报主帅,与城池共存亡。”随上马辞别。临出城时取箭射佛塔,箭入砖内。并发誓说:“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南霁云到达真源,李贲送给他马100匹;到达宁陵,廉坦送给他3000兵。南霁云准备乘夜率兵突入睢阳,被叛军发现,南霁云且战且进,手下士兵大多战死,当时有大雾,张巡听到杀声,说:“这是霁云等人的声音。”于是开门,南霁云驱赶从叛军处夺得的数百头牛进入,此时手下士兵仅剩下一千人左右,将士们都相拥流泪。
  十月,睢阳粮尽援绝,终于陷落。张巡、南霁云等都被俘。叛军尹子琦劝张巡投降,又以刀威胁,张巡不屈。又劝南霁云,他没有回答。张巡大呼:“南八!男儿有死而已,不可屈服成为不义之人!”南霁云笑道:“欲将有所作为而已(可能是刺杀敌将之类的)。公是我的知己,怎敢不同死!”也拒绝了劝降。于是张巡、南霁云、雷万春、姚訚等36人都被杀害。南霁云擅长骑射,百步之内射箭,无不应弦而毙。
  白孝德(714~779),安西(今新疆库车人)。初始是李光弼的偏将。史思明攻打河阳时,派骁将刘龙仙率领骑兵五十,到河阳城下挑战。刘龙仙自负其勇,将脚放在马颈上,谩骂李光弼。李光弼登城观望,对诸将说:“谁能将他抓来?”仆固怀恩请求前往。李光弼说:“这不是大将应该做的。”左右诸将推荐白孝德。李光弼把他召来询问,白孝德一口答应。又问需要多少人同去,白孝德说:“要五十名骑兵,让他们等我冲入敌阵时再冲过去,请大家呐喊助威就行了。”李光
  弼拍了拍他的后背,让他去了。白孝德手持两杆长矛,策马横渡,走到河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