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坚持一会-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仔细地想了又想,我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    
    是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学到的!我们的父母又是从哪里学到教育孩子的呢?是从我们的祖父母那里学到的!我们的祖父母又是从哪里学到教育孩子的呢……难道我们要让这样不当的家庭教育代代相传吗?    
    我的耳边回想起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过的一句话:“别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我忽然感到一种强烈而神圣的使命在向我召唤。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所专门创建成功家庭或从事父母教育的学校。可在网上查遍了,别说父母教育,就连家庭教育或父母指导一类的学校或培训都没有,怎么办呢?    
    苦思冥想了数月,看来我只能从相近的领域———心理咨询着手了。     
    


家人的态度丈夫愿意接受这种命运的挑战

    第八章  家人的态度    
    正因为丈夫的包容    
    才使我从泥潭中走出来    
    也因为他的爱    
    才使我敢去做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    
    感谢上苍    
    赐予我这样一位优秀的丈夫    
    丈夫愿意接受这种命运的挑战    
    要发展一项家庭教育事业,要进入心理咨询这个市场,让更多的人来受益,就应该到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去。这意味着我将背井离乡,暂时离开我挚爱的家人,这是一个艰难而矛盾的抉择。    
    为此我苦苦思索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现实的生活使得我不得不一次次说服自己放弃这种念头,可这种想法冒出来后,想赶也赶不走。    
    一天我对丈夫说了我的想法,他说:    
    “我不是圣人,我不可能靠思念生活。”    
    我说:“你已经是圣人了,你容忍了我那么多年。”    
    丈夫沉默了。    
    时间在压抑、沉闷的气氛中溜走。    
    我有好几次从梦中惊醒,醒来时,嘴里喊的就是:“我想去北京,我们全家都要去北京,我想从事家庭教育,我想做心理咨询。”    
    丈夫终于按捺不住了,一天夜里他很认真地对我说:    
    “你知道吗?你以前的确让人受不了,弄得我整日提心吊胆的,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又要生气了。我有好几次都想离婚,可是又不忍心。其实你一直很善良,只是以前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当时想,只要把你治好,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丈夫停顿了一会,继续说:“现在你的确变了,我也喜欢和你交流了。昨天我上网查了,说需要心理咨询的,将像手机的需求一样多,看来,你的想法还是有依据的。去吧,我想你既然能走出来,相信你也能把别人带出来。”    
    丈夫用手揽了揽我的肩:“只是出门在外,你要注意,我也是在外面闯过的人,那是很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你上次自己去南宁签了一份协议回来,还挺有效率的,我也就放心了,相信你能闯出一条路来。”    
    我瞥了一眼熟睡的儿子,恳求丈夫:“我想带着楠楠去,儿子在家我不放心。”    
    “你在北京很艰难的,你带着他东奔西闯的,我更不放心。陈楠也快7岁了,有外婆的帮忙,相信我能带好他。我现在在这边的业务还挺顺的,等你稍微稳定了,我和楠楠再过去,我给你的期限是2008年之前立足于北京。”丈夫语气斩钉截铁。    
    在儿子的问题上,丈夫一点不松口,的确,他有他的道理。    
    丈夫的理解,丈夫的宽容,丈夫的忍耐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范围,正因为他的包容才使我从泥潭中走出来,也因为他的爱才使我敢去做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感谢上苍,赐予我这样一位优秀的丈夫。    
    人们都不理解我的丈夫为什么会支持我走这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我倔强坚定的性格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历经波折的婚姻,让他饱受痛苦,使他愿意接受这种命运的挑战。风风雨雨12年走过来了,我们都没有放弃对方,他坚信我们会赢的,坚信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前我们全家会在北京团聚的。    
    


家人的态度我和爸爸到车站送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我和爸爸到车站送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儿子将近7岁了,我从儿童心理学上得知:6岁之前是孩子对视听信息最敏感、吸收力最强、需求最旺盛的时期,所以在人生的最初6年,母亲的身影对孩子来说极其重要,而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能接受言教了,也就是说在6到12岁这段时间暂时离开母亲的话,孩子的心理发展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我又问在外打工的姑姑思念孩子的感受,她说刚开始特别心焦,顶过那一阵就好一些了。我稍稍有了一点安慰。    
    一个单位同事得知我这一决定,问了我一句:“如果你上火车的那一刹那,你儿子哭了,你会从火车上下来吗?”    
    天,这正是最触痛我的!    
    为此,我几天都在不安中度过,儿子有时会流露出舍不得我的神情,但对我这一决定他没有明确地表示过反对。那天,我回到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同事的问话转给正在玩耍的儿子。    
    “妈妈,你回想一下上次去南宁考试,我和爸爸到车站送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儿子头都不抬,没有一丝犹豫地说。    
    我想起来了,当时儿子使劲地向我挥手告别。    
    “可那毕竟才几天呀!我这一去起码要半年以上,我们才有可能相聚。”我还是将实情告诉儿子。    
    “我会想你的。”儿子想了想,跑过来拥住我,“妈妈,我舍不得你!”    
    我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此时复杂的心情,只是紧紧地抱着儿子。    
    “可是你这么喜欢北京,我也喜欢北京的万里长城,还有你说的一天也走不完的动物园。”儿子也犯难了,他沉思了一会说,“有了,想你的时候我就看你的相片,给你打电话,还有,给你发电子邮件。”    
    面对着懂事的儿子,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当我把辞职报告上交时,整个单位的人都震惊了,因为当时我已经考取了全国造价工程师资格,单位即将委以重任,让我担任总工程师及施工总负责人。    
    我的主管科长很为难地说:“叫我怎么去找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来接替你的工作?”    
    我理解他的难处,可我的决心已定。    
    办理辞职手续我就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我这么一个有家有儿的女子居然把这么好的工作辞掉?单位同事惊愕的表情不亚于听说一个人要去跳楼。    
    我想有丈夫和儿子的爱和支持,就足以支撑我去面对将要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了。    
    


家人的态度感谢我的公公和婆婆

    感谢我的公公和婆婆    
    我特别感激我的公公婆婆,正因为他们夫妻的恩爱,才培育了丈夫健康的心理。    
    记得刚和丈夫恋爱那会,丈夫一提起他的爸爸妈妈就充满了自豪,他说:“有一次我爸到街上办事回来晚了,我妈着急得不得了,自己骑车,就一个人走到街上去找,10多里的路程呢!等我爸到家了,不见我妈,就又折回去找我妈,直到很晚两人才一起回到家……”丈夫说到这,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我的公公与婆婆,贫贱夫妻,没有名车别墅,没有蜜月不会旅行,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罗曼蒂克……可是公公和婆婆的爱是人世间最实实在在的东西,那种点点滴滴却又是真真实实的东西,融入每个细胞,注入每滴骨髓,岁月淡不去,阴阳隔不了,始终如一……    
    我为这份真情深深感动着,心想以后和丈夫也一定要这样恩爱、互相扶持。我想,这也是我和丈夫后来无论怎么争吵也不忍分离的真正原因吧。    
    正因为如此,当我有想去北京发展的念头时,我特别害怕公公婆婆会反对。    
    记得那次春节回丈夫的老家,我和丈夫的弟媳谈及此事时,婆婆进,我屋来使了个眼色,让弟媳别言语了,不料弟媳笑了:    
    “你别暗示了,爸妈他们早知道了,大哥告诉他们的,他们没反对。”    
    我当时听了着实松了一口气,公公婆婆居然支持我的这一计划,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望着坐在我对面的公公婆婆那饱经沧桑的脸,那平静祥和的目光,一种热泪突至的感觉蓦地涌上心头。人们常把婚姻比喻成围城、枷锁、坟墓,比喻成一顶帽子、一双鞋子,其实在我看来,婚姻更像是一双筷子,它使双方互相依偎,形影不离,尝尽人生百味,经历岁月风雨。    
    更不曾想到的是:上苍赐予我这样一个丈夫,靠着他的诚笃,竟然让整个家族的人都支持我这史无前例的决定。    
    婆婆又问了我的出生年月,估计又想帮我算算生辰八字。小姑嗔怪婆婆:“妈,你已经帮大嫂算过好多次了,你就不给我算算?”……    
    我被这个大家庭中浓浓的爱融化了。    
    


家人的态度北京比哈尔滨近

    北京比哈尔滨近    
    我开始和母亲提及想学心理咨询一事,先是说到哈尔滨,母亲听说那挺远的,很是担心,后来听说我改到北京,母亲松了口气,说:“北京比哈尔滨近,听说北京的菜不贵。”    
    在母亲的心里,最怕的莫过于儿女没有吃的了。我是来北京之后对母亲的关爱才有更深体会的。    
    父亲更是没有太多的话,在他看来,你自己选定的路,是没有人可以阻拦的,就像当年的他一样。    
    姐姐用一本杂志劝阻我    
    我的思绪一路狂奔,火车行经桂林时,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居住在桂林的姐姐苏笛。      
    听说我要辞职去北京,姐姐感到很意外,为此她特地邀请我和弟弟一起去厦门旅游。说起来真的很惭愧,长这么大,这是我们姐弟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