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档次,就是在每一批录取的志愿中保留一定的余地,造成相当间隔,
从而防止由于考生发挥失常而带来志愿的连续滑落,使一定的分数基本上考
取相应的专业,不致造成批次间的滑落。由于各个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第一
志愿的选择,给考生选择院校档次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据资料统计,一般院
校第一志愿可以满足75%,第二志愿的余地仅为25%。这个数据告诉我们,
如果档次拉不开,第二、三志愿形同虚设,发挥不了节制作用。怎么样才能
拉开档次呢?
一是以自己的预测成绩分数为基点,对应所选择院校的历年录取线,平
均以20 分为一档次,降阶设置。究竟以多少分为一档次,考生和家长可以根
据自己的判断,灵活掌握,可多可少。笔者以20 分为一档是这么分析的:20
分,实则不足20 分,因为超过20 分,说明该生的分数已突破对应线,进入
第一志愿的录取范围;不足20 分的范围,尚要扣除第二志愿低于20 分以上
的超档分,上下一扣除,基本上失掉10 分,而仅以10 分的优势以第二志愿
与其他考生第一志愿争取中标,这还是比较玄的。少于10 分的差距,执掌录
取大权的工作人员准会选择第一志愿而冷落第二志愿。
二是除了拉开院校与院校的档次之外,还可以按照20 分的间隔拉开本院
校专业与专业之间,或第一院校的专业与第二院校专业之间的档次。譬如,
第一志愿院校与第二志愿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只低10 分,那么就应该考虑第一
志愿的热门专业与第二志愿的冷门专业之间设档,从而拉开间隔,形成专业
分数线上的档次。如某考生第一志愿选报了清华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第二
志愿又选报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由于都是热门专业,两所院校录
取分数比较接近,如果分数不上线,很可能造成连续滑落。若选报了清华大
学的热门专业后,再选报理工大学不太热门的专业,则中标的希望要比前者
大得多。
三是拉开档次,还可以利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地区差别,把报考大城
市的院校同外地,特别与西南、西北驰区的院校结合起来,从而拉开档次。
以报考医科大学为例,如果某位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志
愿又选报了首都医学院,如果分数不上线,肯定会连续滑落。因为这所同属
于北京的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虽然差了20 分,但由于报考首都医学院的考
生超常的多,一般第一志愿都录取不完,怎么可能会到第二志愿去录取呢?
如果这个考生的第二志愿报考了外地,由于外地医学院报考人数相对来说少
一一些,而这位考生虽然从北京医科大学滑落下来,分数还是比较高,中标
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了。
上面仅仅介绍了三条原则,具体院校与院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分
数如何确定,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如何搭配,还须考生和家长依据高考有关资
料自己去研究决定。
31.报考“热门”专业时头脑一定要“冷”
什么是热门专业?综合各种论述,大约可分为三类,一是“时髦热”,
属于因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增长而新开设的专业,这种专业名
称新,数量少,呼声高;二是“发展热”,即原来并不见热的专业,由于形
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颇好分配,供不应求;三是“高分热”,即属于那种
专业稳定,适应面广,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历年来受到考生的偏爱,
经久不衰。
了解了什么是热门专业,那么考生选择的是不是热门专业呢?是属于哪
一种热门专业呢?一般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热门,要有比较充分的
思想准备。例如,如果属于“时髦热”,那些具有开拓性、试行性的专业可
能因为符合形势发展的规律,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的也
可能脱离中国国情的实际、超前发展而出现供过于求,因而既要看到它热的
一面,又要准备它冷的一面。如果属于“发展热”,则更容易呈波状变化,
时而因为需要而身价倍增,时而因为饱和而不受欢迎,因而必须客观地预测
一下发展,不能以当年的行情来规划4—5 年以后的实际。属于“高分热”乃
是真正的热门,也要预测一下它的热度,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笼统地认为越
热越好。
有没有实力报考热门专业?判断是热门专业后,考生选报之前,头脑一
定要冷静下来,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实力报考这个热门专业,从而把志愿建
立在比较坚实的基础之上,防止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如果说高考竞争比较激
烈,热门专业的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大学,更是高分
集中的地方,没有相当实力的考生,不要去碰钉子。有相当实力的考生也要
审时度势,不要轻易地把第一志愿滥用于“热门”,防止出师未捷。如果说
选报志愿在某些院校、某些专业,由于分析得当,可能低分高中的话,但在
热门专业方面,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必须克服侥幸思想,慎重地将第一志
愿用于自己最有希望中标的院校或专业方面。
有没有做好失利的准备?问这个问题绝对不是泼冷水,而是提醒选报热
门专业的考生预先有所准备。由于选报的是热门,而热门确实名额有限,成
功者大有人在,而落榜者更是数倍于成功者。作为考生个人,作好失败后的
安排比接受成功后的祝贺更为实际。为此,在选报志愿时注意热门与冷门结
合,留下充分的余地,且不可满打满算,把希望都寄托在热门专业上。
32.报考“冷门”专业时头脑一定要“热”
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在选报高考志愿中,岔子往往出在热门专业上。
“冷门”专业选报的考生并不多,“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馍”,差不多填
上就能命中,用不着问一个“怎么办”?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
陷入盲目性,照样也要碰钉子。
热门与冷门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其界限并不那么清楚,尤其是相对热门
和相对冷门之间,几乎就没有界限。就考生的数量而言,尽管热门专业门庭
若市,冷门专业也不是门可罗雀。表现在某一院校,热门往往把冷门也带热
了。这一点从重点院校的录取分数可以看得很清楚,竞争热门专业的考生,
把热门专业扩大为热门院校,认为考不上理想专业,考上这个理想的大学也
可以安慰一下,多数考生在志愿表中填上一个“服从分配”,热门专业的考
生把冷门专业的温度就带高了。
冷门专业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往往受到考生的忽视,个别考生甚至产
生偏见。填报这些专业,必须尊重考生个人的志愿,防止“强扭的瓜不甜”。
有的家长不尊重子女的意愿,简单地认为,管它什么专业,只要能考上,有
个学校上就行。其结果,子女考上后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退学重考,给国
家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填报冷门专业,需要作一番调查研究,了解冷门
专业的特点,分析各种利弊,让子女决定去填报那些志愿。
填报冷门专业,也必须坚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以差不多能够录取为起
点,适当地填报一些跳一跳能摸得到的专业,激励考生复习备考的积极性,
防止一个劲地冷、冷,伤害了考生的自尊心。例如,根据考生的平时成绩,
可以考上一个挺不错的大学专科,在填报志愿时,第一批录取和第二批录取
的重点和一般的本科院校不能完全忽略不填,可以填上一些考生喜欢,却又
略高于大专线的普通院校,如果考试中超常发挥,说不定可以升一个台阶,
进入本科线。“人不可貌相”,每年都有一些超常发挥的考生进入更为理想
的院校和专业,千万不要失去向上选择的机会。
冷门也是门,能不能录取还要看考试发挥如何。因此,还要积极备考迎
战,争取一举破门。
33.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迁移
应当指出,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是不断地迁移的,有时出现大起大落的
现象。在我国近几年就出现过由最初的“数学热”、“物理热”、“生物热”、
“遗传工程热”到后来的“管理热”、“外语热”、“外经外贸热”、“政
法热”、“计算机热”,等等。弄清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互相迁移的前因后
果,把握相互变化的内在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在选报志愿过程中力
争主动,选择理想的专业。
根据专业随着国家建设和社会需要而迁移的规律,预测专业由冷到热的
转化,报考冷门专业,力争主动。正如前几年由于国家坚持“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的政策,高等院校的专业由生物、遗传工程转到外语、外经外贸
一样,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地质、矿业、煤炭等冷门专业会不会热起
来呢?据预测,再过几年,60 年代走上教育岗位的老教师陆续进入退休年
龄,教育战线又将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中国
的教师会不会像在美国一样受到普遍的敬重呢?把握这些发展趋向,把志愿
选在目前的冷门上,几年之后,说不定他们是受人注目的佼佼者。
根据地区报考特点的变化规律,预测专业的冷和热、地区的远与近的排
列组合,大胆地选择热门专业,力争主动。经验证明,本地区的冷门与热门,
换一个地区再来观察,冷门和热门又会有新的变化。以北京地区报考为例,
由于部分考生不愿意远离城市、远离父母,不愿意到艰苦的地区,从而形成
了报考专业中的难和易:一般说来,名牌院校较难,非名牌院校较易;住校
较难,走读较易;在京院校较难,外地院校较易;东南地区院校较难,西北、
西南、东北地区院校较易;一般专业较难,国家急需专业较易,等等。把握
这些特点,有志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