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南、东北地区院校较易;一般专业较难,国家急需专业较易,等等。把握
这些特点,有志于外地就读的考生,把第一志愿选在外地,同样的成绩就可
以报考相应热门的专业,这怎么能说不是最佳的选择呢?
根据考生对专业的选择规律,客观地分析专业冷与热的变化,慎重选择,
防止撞车,力争主动。以农业、林业和水利专业为例,这些专业在大城市无
疑是一个冷门。对于那些分辨不出棉花还是芝麻、红松还是白松的城市考生,
这些简单的知识不啻是无字天书。让他们选报这些专业,当然是困难的。但
是对来自农村和山区的考生来说,嗅到这些散发着土地芳香的专业,本身就
有一种亲切感,学习之后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冷门又会变成热门。各省的
考生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仍然认为农业、林业是个冷门,说不定又会出现
冷门中的热点。认识这一点,适当地选择另一种个人所喜欢的专业,很可能
避开热点,使志愿更趋合理。
34.力戒那种“宁在门前上大专,不到外埠上本科”的思想
这是在某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并不鲜见的思想,是一种图安逸、讲
实惠、害怕艰苦思想在选报志愿中的反映,必须做好深入、扎实的思想政治
工作,帮助考生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明确本科和大专的不同知识档次,轻易不要错过求知的机会。有的考生,
甚至有的家长也认为,本科与大专差不多,都属于大学文凭。本科学习的知
识略多一点,大专工龄比本科长1 一2 年,安排使用方面各有优势。这种见
地貌似有理,实则差矣。要认识到本科比大专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专业
研究以及发展方向上,都有一定的差别。考生正处干求知欲强的黄金年龄,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鼓励他们到本科深造,从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更好
地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果因为某种眼前利益而放弃机会,一辈子
都会后悔莫及。
正确认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轻易不要放过锻炼的机会。青年人的志向
还是要和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应勉励他们勇于到实践中去锻炼,为党和人
民去建功立业。诚然,大城市的条件要比偏远城市优越一些,特别是生活条
件要相应地舒适一些,但也要看到,大城市里的人才相应要拥挤一些,一般
的学业水平想在大城市崭露头角,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要深思的是,过早
地让孩子放弃事业上的追求,而去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
什么好处。在事业和生活面前,选择要极为慎重,家长不能为了一时的安逸
而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客观地分析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长处,正确选择生活的道路。一般认
为,大城市的条件优越,交通方便,生活舒适。在中小城市生活的人并不以
为然,他们认为大城市人口拥挤,第三产业跟不上,人们穿衣做衣难,吃饭
买菜难,出门乘车难,回家住房难。有些鼎鼎大名的学者,仍然三代同堂,
斗室两间,一道布帘作隔墙,优越感从何而来?而这些在中小城市就很少看
见。更重要的是,在中小城市,有青年人的事业和报负,英雄自有用武之地。
所以,不少家长支持子女到外地去上本科,让子女到广阔天地一展才华。
35.选报志愿不能有“撞大运”的思想
选报志愿过程中,有些考生粗粗一看,本省考生好几万,前来招考的院
校又只有几百所,每个考生都有几个脑袋帮助参谋,谁能事先知道会在哪些
院校哪些专业上“撞了车”?万一大家都想一块去了,考生挤成了疙瘩,岂
不是白费心机?有的考生和家长泄气地说,咱甭机关算尽、自作聪明了,除
了那几个名牌大学不报外,其他院校随便填吧,说不定撞了个好运,歪打正
着!
把填报志愿作为撞大运是对考生极不负责的态度,必须迅速纠正。填报
志愿决定考生将来的培养方向,是负责地为国家推荐人才的环节,既要考虑
到国家的需要,又要照顾个人的志趣,在需要和可能之中作出科学的选择。
既然是选择,就必须认真地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经过严密地论证,挑选出
一种最佳方案,这和撞大运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实际出发,经过严肃认真地筛选,慎重地选报志愿。实践证明,选报
志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考生数量很大,但长期形成的重点院校取高分,
一般院校取低分的档次基本稳定,基本上没有出现重点院校生员短缺,低分
上线,一般院校生员拥挤、高分落榜的现象。偶尔也出现少数专业过热的现
象,究其原因仍然是盲目所致。所以,从实际出发,按照高等院校专业分流
的特点,认真地筛选所要选报的志愿,就可以使高考提高命中率。不顾客观
实际,盲目地填报,企图撞大运,最后只能撞在无情的墙壁上。
客观地预测考生的实力,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努力地去实现志愿。高考
是一场以实力为基础的角逐,没有相当的高考分数,志愿选择得再合理,也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一定要克服“撞大运”的侥幸思想,积极主动地
去备考,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把选报的志愿变为现实。
36.外埠院校教学质量不够高吗?
习惯性的看法是,大城市的人才集中,高等院校之间的联系密切,教学
质量一定会相应高一些。外地院校,远离政治、文化中心,教学质量可能会
差一些。这种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在
现代交通和通讯事业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地域差别已不那么明显了,关键要
看院校的客观基础、师资条件、学习风气及出知识、出人才的情况。这一点
我们从招生简章中可以窥见一斑,无论是洋洋洒洒的长篇介绍,或是短小精
悍地画龙点睛,都少不了这几方面的情况和数字。“有比较才有鉴别”。为
了说明问题,我们拿首都第一流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同地处华中
的同济医科大学相比较,便可以说明问题。
学制:协和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学制8 年,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试办
7 年制。
教学机构设置:协和医科大学有基础医学教研室、研究室21 个,临床和
医技科室28 个,实验研究室58 个;同济医科大学设有64 个教研室,24 个
研究室,10 个研究所及1 个实验医学研究中心。康复医学情报中心。
师资力量:协和医科大学有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7 个,导师
73 人,医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37 个,导师546 人;同济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专业)17 个,导师41 名;硕士学位学科(专业)35 个,导师600
余名。
图书馆藏书:协和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全国医学中心图书馆,藏书居全国
医学界的首位;同济医科大学藏书41 万余册,其中自然科学25 万余册,外
文期刊有英、德、日、法、俄5 个语种,2240 余种杂志。
国际交往:协和医科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
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等签定了校际合作和交换学生协定;
同济大学也先后与联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埃森综合大学、慕尼黑大学、西
柏林自由大学,美国的波士顿大学、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日本金泽医科大学
签订了校际合同协议等。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胁和医科大学确实是名符其实全国重点大学,同济
医科大学也并不逊色。医科大学如此,其他大学呢?运用数学一句术语:同
理可证。
37.报考外埠院校一般不会挤成疙瘩
有些考生认为,报考重点院校或本市院校,考生拥挤,造成激烈竞争,
认了。但报考外埠院校,图的就是竞争人少,命中率高,万一也挤成疙瘩,
使本来招生名额就少的专业也把分数抬了上去,岂不是栽了一个大跟头?
报考什么院校,选定什么专业,在数万名考生的选择志愿当中,无疑具
有相当大的或然性,在这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上,有时是很难预测的。但是,
在报考本埠院校还是外埠院校的选择上,一般也是有规律可以探索的。这些
规律决定着志愿的选报不会失常。那么,考生中选报外埠院校又有一些什么
规律呢?
一是学习成绩的定位,使报考志愿第一次分流。一般他说,经过三年高
中阶段的学习,特别是经过几次模拟考试之后,自己对自己学习成绩大体有
数了。什么成绩报考什么学校,使考生形成按录取批次第一次大分流。因而,
尽管志愿表上从上到下填得很满,每个人的重点目标只在可能录取的志愿上
下浮动,报考某一批次的院校,只在相同的分数档次中竞争。
二是个人志趣的定向,使选报志愿第二次分流。同一层次的院校面大量
广,专业更是各不相同。考生对进入高校深造都按照自己的志趣进行严格的
选择。从科目上分为文科、理科,从院校的专业上分更是越分越细。经过第
二次分流之后,相对于某个专业的人数就不可能形成高度的集中了。尽管不
少考生从保守的角度选择志愿,来一个高分低报,但那是极个别的现象,已
改变不了分流而形成的局面了。
三是留恋城市和奔向外地,使报考志愿第三次分流。年年提倡艰苦奋斗,
而年年都有相当一批考生不愿意离开大城市。真正下决心到外埠读书的人不
是太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报考外埠院校一般容易如愿,甚至一般的成绩可
以考上比较理想的专业,很难形成挤疙瘩的局面。
但由于选报志愿的或然性,并不排除相当多数的人想到一块来了。外埠
院校招生很有限,稍微形成一个数字也是很可观的。所以,选报外埠院校也
需要宽打窄用,做好两手准备,万一不能如愿,降下一个台阶也能保证考上
别的院校。
38.千万防止选报志愿时挑花了眼
有的考生和家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