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暖人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人很难集体地组织起来,和资方、厂方进行集体协商、集体对话。而怎样保护这样的弱势群体、让她们有更多的权利和机会去同资方和厂方进行讨价还价,更是我们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辛苦工作一个月,小英有时能挣几百块钱,通常是两三百块钱。懂事的小英每次发工资的时候,都把钱寄给正在读大学的哥哥,自己留50块钱零用。    陈玉英:我们工厂那时候生活特别差,就吃两餐,早上没早餐。50块钱,每天早上吃5毛钱的早餐,吃炒粉,或者是蒸粉,或者其他什么的,现在还特想吃那些东西。我希望能减轻家里一点负担,因为我知道,我们家里确实需要钱。比如,一个月能有350,或者400,我就自己留下50块或者30块零用。要是买衣服就留50块钱,留多一点,要是不买衣服就留30块钱。钱寄回来了之后,我父母都给我哥用了,没有给我存下来。有一些女孩子寄钱回家,还让父母给她存起来,给她做嫁妆,或者怎么样,我没有。    那时候,每月给家里寄钱对打工妹来说是一件大事。小英她们工厂离邮局特别远,对于年轻的小英来说,对寄钱也极其担心,害怕别人抢,害怕小偷偷,就尽早去汇款。她甚至有一次在上班时间去寄钱。因为下班之后,寄钱就要排长队,就要等很长时间。  每次给家里寄钱的时刻,小英非常高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因为自己挣钱了,自己终于能够背负身上的家庭责任感了。  陈晓楠:小英当年从家里走出来,其实就是带着使命的。她得挣钱,得帮助哥哥上学,还得再挣出钱来给家里盖房,这好像是在农村的年轻人必须完成的两大使命。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小英和她的工资,似乎很难完成她应该完成的任务。  小英的这种成就感却难以抵消来自内心的寂寞。离家千里,举目无亲,小英思念家人,思念家乡。每当这个时候,她就给父母和哥哥写信。  小英在打工的时候,经常给父母写信,也经常给哥哥写信,询问她哥哥的学习情况,让他好好学习。但是,她从不敢把不好的感受告诉哥哥。她不敢说“我太辛苦了,很累”,只是告诉哥哥“我挺好,不用哥哥担心”。  小英的一个同学,是乡长的女儿,当初两个人还是好朋友。就在小英远赴深圳打工的时候,乡长的女儿则得以与哥哥同校,在大学读书。面对如此的落差,小英很认命,她知道自己不能去跟那个女孩子比,但她还是非常羡慕她的读书生活。  尽管生活艰苦,打工艰难,小英还是喜欢深圳的城市生活。


第一部分花祭(9)

  陈玉英:那时候一直在想:在城里呆着,肯定是比农村好。城里的人做了活之后,好像回报的多一些、丰富一些。可是在农村,像我父亲一样的农民们,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都没什么出头日,就这么过了,粮食够吃了,没什么剩余。钱,供一个孩子读书都不够!    那时,小英甚至还考虑结婚就一定要到城里去,找一个好的爱人,然后幸福过一生。  直到致丽厂出事之前,小英一共在那里工作了两年。1993年11月19日,她的命运因一场大火而改变。    陈晓楠:小英的确是个爱笑的姑娘。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很难把她和我们脑海里想象的那个大火中的受难者的形象联系起来。      小英是典型的川妹子,快人快语,爽朗干练,即便是提到过去打工中的种种不愉快,她仍然是举重若轻。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们对于小英心底里那一片久未被触及的记忆,对于那一场燃尽了她青春梦想的大火,仍然是小心翼翼。      我们很难想象,面前这个活灵活现的小英,是从怎样的一场灾难当中,是从怎样的一种绝望的境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出事那天,小英正在工作。还没有干多久的活儿,她就看见楼梯口有一股浓烟冒上来了。所有的打工妹都看到了浓烟,她们都清楚工厂起火了。但是凶巴巴的管工却不让工人们跑,大喊说:“你们这些工人跑什么?不安心坐下来做?又没有什么事!”    陈玉英:那时候正是生产旺季,赶货非常紧,噪音又大。我赶快向楼梯跑去,看到了极为可怕的情景,一层,二层的楼梯全部堵满了人,每层大约堵了有二百人,有的人就头朝上,脚朝下,夹在那里不能动,一层本来就只有一个门,但被封死了。叫喊声,机器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我跑到那楼梯口,就跑不动了,人都堵在那里面了。怎么没跑了?才听他们说前面的门堵了,后面的人还不知道,还老往前面挤,把我的脚都挤得抬起来了,鞋也挤掉了,就一个光脚板,就这样跑。  最后浓烟更多了,更快了。浓烟来了,火苗都亮亮的,一下子就看不见了。我都听到其他的工友在哭叫,在乱喊,喊爹喊娘的,都乱喊,就说:“我要死了!”“很难受了。”  陈晓楠:楼梯上当时堵了多少人?  小英:人全都堵在那里,应该是几百人吧,全部堵在那里了,跑不出来了,我当时在那里面就特着急,(往)前前(进)不了,(往)后后(退)不了。    工厂一共只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长期封闭了,剩下的一个出口是一个独门,出口特别小,楼梯特别狭窄。很多人在没有办法在狭窄的人群中站稳,结果就摔倒了。那些倒在地上的人被后来挤过来的人踩过,很多人肠子都踩出来了,脑袋也被踩扁了,再也没有起来。  小英当时在一楼,离出口已经特别近了,她已经快逃出火海了。    陈玉英:我逃出火海,回头看见一个叫陶秀明的打工妹,口吐鲜血,在烟火中倒地而亡。一个叫淑媛的姑娘,也转眼之间葬身火海。我看见我的姐妹们纷纷被烧死、踩死、薰死。在厂里,我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宛芬也被活活烧死。  陈晓楠:从你开始往外跑,一直到最后晕倒了,中间清醒的时间有多长?  陈玉英:不到半个小时吧。  陈晓楠:这半个小时一直是清醒的?一直是处于向外逃生的状态?  陈玉英:对,对,都乱跑,拼命地跑,不要命地跑,没有秩序。我想有秩序也许会好一些,(逃出的人会多一些)。因为刚开始离那个门近的一些人就跑出来了,有一部分人跑了出来,大部分人没跑出来,就跑了一小部分。  陈晓楠:这半个小时,精神上受得了吗?  陈玉英:我那时候就感觉是出事了,不知道火灾会这么大。我知道可能是出事了,我看到浓烟了,没有看到火焰,但看到浓烟了,就感觉是出事了。  陈晓楠:周围的人呢?周围的人是什么样子?  陈玉英: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还在一个模糊的状态,还在一个糊涂的状态下。我感觉这些死去的工友特冤,就不知道什么原因,都已经没命了,就这样子,不知情况,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是死了,我就感觉是个冤鬼。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个火灾怎么就会这么大?什么生命都没有了,消失这么快……    小英至今记得当时自己旁边有一个叫做李顺春的工友,她还记得有一个男工在她的身边喊:“不要挤,不要挤……”  小英后来看到当时死难者的名单和照片,发现很多的死者都是她们那一组的。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命大?在离出口不到一米的地方,小英被毒烟薰倒了,接着倒下的工友压在了她的身上。大火燃烧了六个小时,小英幸免于难。    陈玉英:我不知道,可能是我的命大,还是怎么样?我怎么就没死了?可能我们那一块儿都是死者,很惨忍,看起来就没办法去想象。  陈晓楠:出这事之后,像这个半个小时的事情,你脑子里会经常回想它吗?  陈玉英:有,有时候会想到,但经常尽量不去想。我感觉想起来有点可怕,后怕一样的,我怎么会在那里堵住了?就烧成这个样子呢?


第一部分花祭(10)

  小英在医院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受伤之后,自己还能不能继续打工?她不知道自己伤得有多严重,她只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挣钱,能不能继续完成家庭对她得嘱托。  在深圳市医院的时候,小英遇到一个特别好心的护士,也是四川人。小英问她:“我伤好了之后,我能不能在这里做工?”小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伤有那严重,她只是担心自己以后不能做工了。这个护士就安慰她说“你没事,别担心,以后可能在这里还能找到工作。”  小英最担心的还是能不能再打工了。这是她的第一个念头。  小英只能够躺在床上,她已经没有办法坐起来了。伤口虽然在自己身上,但是她不知道伤得有多重,只知道她看得到的那只手特别严重。直到第一次手术的时候,她才看到了自己的伤口,才知道自己伤得有多重。  而她那时也不知道,她的好朋友很多都已经葬身火海。    陈玉英:有一个我们致丽的调查人,他来问,他说:“你有什么好朋友?你现在受伤了,让她来照顾你。”有一个姓陈的,就像我的亲姐妹,蛮好,我就说:“让她来照顾我。”那个人就登记,登记了之后就走了。我现在才发现,那个姓陈的,一个好朋友,是我们一组的,她已经死了。我现在看到那名单才知道,(以前)不知道的,我也有她的照片。  陈晓楠:你是不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  陈玉英:对,对,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当初不知道的。  陈晓楠:当初还想让她来照顾你。  陈玉英:对对。  陈晓楠:因为你没有想到,那么多,你周围的人在那场大火里都不在了。  陈玉英:没想到,没想到这个事故这么大。    事故发生后,小英的父亲接到了电报,他当即就从四川赶到了深圳,但一周之后,他才得以见到他那浑身裹着纱布的女儿。  父亲见到小英的时候,她的手脚和头都是包起来的,而且她还要忍受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