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自己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喜欢看书,什么书都涉猎,博!博怎么样?不精,没有一门东西精,都是浅显的涉猎,懂得一点皮毛,管不管用?不管用,浪费时间,自己完全不知道。遇到李老师之后,我听说这个人有道德、有学问,对佛法有很深的造诣,为我介绍李老师的这些人都是我非常敬仰、佩服的,大概李老师是名副其实。所以,我到台中去看他老人家,说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跟他学习。他接见头一天就提出三个条件,他说:三个条件你能做得到,我收你做学生,我愿意教你;你认为这三个条件做不到,那我不能收你,你到别的地方去参学去。这三个条件第一个,你从今天起听经、学佛,只能听我一个人的指导,其他的出家、在家的大德一律不准听,不能跟他们学习,只能跟我一个人,跟一个老师学。第二条,从今天起你看书也好,读经也好,一定要我同意,我不同意的决定不可以看,连经书都不能看。第三个条件,你过去所学的我不承认,一切从今天开始。让我考虑这三个条件能不能接受,我想了一想最后还是接受。三个月之后,我尝到味道了,这个法子有道理,是很高明。你看头一个,他不准你乱听,耳朵给你封闭;第二个条件是什么都不能看,眼睛给你关上,只听他一个的,专!教之道,贵以专。
  三个月之后,自己发现妄念少了,烦恼轻,智慧长了,有道理。比我从前天天看书,什么都看,什么都学是不一样。我要没有遇到李老师,李老师不教我这套方法,我不会有成就。我的成就跟一般人一样,常识很丰富,佛法里面讲的三昧、讲的悟处得不到,也就是你的心定不下来。回头想想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都是最高的指导原则。老师这个三条是让我收心的,让我专心、专一,一门深入。所以,跟李老师,李老师教导我们学一部经,决定不可以同时学两部经。他那个时候开的课,开的有很多门功课,他说你可以听,不能学。我决心学经学班,学佛经。他开的有国文课,国文是讲《古文观止》,我们可以听,可以旁听。他还开了诗词,我们也可以旁听,但是自己学,一门,学经。他讲的东西我们可以旁听,别人讲的东西,他不准我们去听,这里头有道理。他真正的目的是在佛、是在净土,所以讲古文也好,讲诗词也好,讲什么最后都归到净土;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条路,一点都不乱,我们真正受到利益。你要是接触第二个人,人家的想法、看法跟李老师不一样,我们就会受影响。听了之后跟李老师一比较,这里头分别就出来了,疑惑就现前,这个就麻烦了,把我们修行功夫破坏掉了。所以,不许可。但是他这种约束有时间性,他告诉我五年,五年之内决定要遵守。
  以后我在新加坡弘法,遇到演培法师,我们聊天的时候谈到这桩事情,演培法师说,当年当小沙弥的时候,谛闲法师教他也是这三个条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东西不是李老师的专利,是佛门里头祖祖相传。从前曾经听说过五年学戒,这才明了五年学戒学什么?就是这三条戒。李老师要求我遵守五年,五年你的心定了,心定了之后,你开智慧了,智慧开了,你有能力拣别;换句话说,什么人你都可以接触,什么书你都可以看,什么人讲你都可以听。你有能力辨别是非,对你只有利益没有害处,贵以专!我那几年是深受利益,到了五年,我跟李老师讲,我说:我自动的(这不是老师要求的)再遵守五年。守李老师的这个教诲,我遵守他十年。学佛初期,十年一门深入,这在佛法扎下了根,这是善知识,要遇不到这个善知识,哪里懂得这个方法!
  可是我们跟李老师十年,发现李老师他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只对我一个,其他的人他都没有这样要求。以后我们才晓得是应机说法,他的确不简单,为什么?一见面,大致上这根机他就了解,他就知道了。所以他对我提出要求,实在讲对其他的人没有这个要求。这里面最重要的,你要看看这个学生你教给他,他能不能做到!他要做不到,你要求他没有用处,阳奉阴违,那又何必?那不就增加过恶吗?这就是说,看看他做不到,不必;看看这个人行,他可能做得到,要求他。我在做学生的时代,可以说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我尊师重道,我总是尽量依教奉行,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老师教我的东西,甚至於当时我还不能理解,我还想不通,但是我有一个想法,老师对我一定是好意的,老师决定不会害我,我不懂、不知道老师意思,我一定去做,这是我的好处。
  所以,遇到这些高人,他乐意教我,我遇到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乐意教我。这是什么?好学,尊师重道。老师教你的,你要不能够落实,只是理解而不能够实行,没有用!那不是真智慧,你学不到东西。你要很认真去落实、去做到。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儒家最早至少可以推到尧舜,尧舜距离我们现在至少有四千五百年,还在孔老夫子之前的两千年。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关系搞明白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是真的把这个关系建立起来?如果这个关系不能建立,那跟你讲有什么用,没有用处,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尧教舜,舜教禹,古圣先贤的教育简单明了,朱夫子把这个纲领给我们提出来,教学的宗旨、方向、目标是什么?伦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国古代的教育就是教这五桩事情。学习的过程说了五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前面四种是智慧,后面这一条是行,知道之后你要能做到。行里面也列出了纲领,第一个是修身,第二个是处事,第三个是接物。修身说了两句话,「言忠信,行笃敬」,你看言、行。他还加一个细目,就是提醒你,「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属於修身。处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接物,这是待人。处事是今天讲的办事,对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中国四、五千年来,圣贤教化一切众生的总纲领、总方向、总目标,这就是教育的标准。只要不失这个标准,离开这个标准不远,都是贤君子,贤人君子,这叫学问,道德、伦理都在其中。
  今天我们想想,中国古圣先贤讲的这些全都没有了。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没有忠信了。行,杀生、偷盗、淫欲,诚敬没有了。办事,无论做什么事,利是第一,给我有没有什么好处!古人的教育「正其谊,不谋其利」,谊就是我应不应该做,决不讲求利害。这个事情我应该做,对我没有利益,甚至於对我有害,还是要去做;无论是私事,无论是公事,他有道义。现在道义没有了,处事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现在的人,如果你要跟他这样说,「你这个人傻瓜,你这个人头脑有问题」。应该怎么样?争利!争名夺利,认为这是英雄好汉;损人利己,这人了不起。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育是舍己为人,哪有损人利己的事情!
  所以,现在真的,起心动念不是在「过」,就是在「恶」。天天在造这个业,这是不善业,哪来的好果报?我们看到这个名词感慨万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反省,我有没有在做?当然是有,不能没有,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轻?改过自新。学了这些年,现在怎么样?到底改了多少?有多大的进步?真的年年有进步,这是可喜的现象,好事!为什么?灾消了,罪灭了。改过迁善,灾消福来,这肯定的。这是真实的利益,心安理得,渐渐体会到法喜充满。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集圣谛第四句:
  【或名速疾。】
  『速疾』这个名词很不好懂,也很不好讲。可是在现代社会里面我们看到了,真的是众苦之因,「速疾」是太快了。我们看看以往的历史,有确实的记载,中国的历史大概有二千五百年。正史里面第一部《竹书纪年》、「春秋三传」,往下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属於通史,《汉书》以后是断代史,每个朝代有很详细的记载,这有两千年,断代史在中国有两千年。这几千年,社会不断在发展、在进步,速度缓慢。从近代,两、三百年前,西方发展科学技术,所谓工业革命,速度快了。科学机械不断的发明,特别是在最近的半个世纪,真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我们看到了「速疾」。
  速疾带来最大的灾害是什么?人对於古圣先贤的道德、学术攻击,产生了怀疑,失去了信心,甚至於否定了古圣先贤几千年的成就。今天走向科学,从前的不要了,一切重新来起,把古的东西都推翻,造成今天整个社会动乱,人心恐怖。不错,物质文明是进步,享受这一点点东西,得来这些方便,你付出的代价多少?有没有算算这个帐!这个世界还有少数地区没有开化,还没有受到近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他们过的是原始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们还过著三百年以前那种生活。有些人发现了,到那个地方旅游,观光旅游去住几天,彷佛回到了古代。看到那边的人生活悠闲,没有竞争,没有冲突,人与人之间没有怀疑,彼此都能诚信;现在在开发世界里头已经找不到。看到之后很感动、很向往。
  所以,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个名词,我们的体会不一样。科学技术不能不要,决定不能快速发展,快速发展,快速毁灭。有人说在这个地球上,大概是两万年前,那个时候科学技术也是发达到顶峰。亚特兰提斯,有这么一个大陆,也是因为造作罪业,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