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哪里下手?他教我,布施。布施就是舍,布施就是放下。布施里头最重要的是要舍执著、要舍分别、要舍妄想,这是总纲领、总原则,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不能够违背,这叫真修行。章嘉大师讲的,佛法的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这是第一次我听他讲的。第二次在新加坡听纳丹总统讲的,他讲出这个话我吓了一跳。他说他非常尊重佛法,他是印度教,他非常尊重佛教,他说「佛教重视实质,不重形式」。我听这句话汗毛直竖,他怎么会说出这句话出来?我一生当中第二次听到,那是个内行人,不是外行。我第一次认识纳丹,第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告诉我的,那时候他还没有当总统。我们在一个宴会,也是坐在一起,以后他做总统,我们也见过好几次面。
  所以,菩萨法,菩萨修行的方法,就是「看破、放下」而已,你放下就自在了。放下执著就是放下见思烦恼,放下分别就是放下尘沙烦恼,放下妄想就是放下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害得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苦不堪言,还不觉悟!我们每个人学佛的善根,绝对不是这一生才学的,我们在大乘教里面看得很多,知道每个人根性都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累积的。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读到,阿闍王子他们那个小团体五百个人,佛说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个善根够深厚的!我们跟他们比,至少也差不多,换句话说,你过去生中要没有供养四百亿佛,你今天接触这个法门不会生欢喜心。你听到讲《无量寿经》,听到、看到人念阿弥陀佛,你生欢喜心,你就想想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个话,你过去的善根非常深厚。你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善根比这个还要厚,供养四百亿佛还不行。因为阿闍王子听到佛讲《无量寿经》,欢喜赞叹,自己心里头起了个念头:我将来作佛,也要跟阿弥陀佛一样。他没有发愿往生,只是赞叹、仰慕阿弥陀佛,还没有发心去。
  一个人真正想发心要求往生极乐世界,他的善根福德因缘肯定超过阿闍王子;换句话说,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决定不止供养四百亿佛,我们从经典这些教训里头能想像得到。过去这么深厚的善根,为什么没有成就?你的烦恼习气比这个还厉害,从哪里见到?你现在处处自以为是,处处表现很坚固的执著。我们前面所读到的随顺,你不能随顺,你要别人随顺你,你不能随顺别人。这就是说明你自己的业障、烦恼习气,四百亿供佛的功德也不行,碰到你这个烦恼的时候,那个善根福德还要退后,所以你这一生不能成就。什么人能成就?处处能忍,处处能让。前几天,江老师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说了一个他曾经记得一个戏台上的一副对联,他记得很清楚。戏台,唱大戏的,中国古时候的戏台都有一副对联,有的有好几幅。这个对联,上联是「天下事不过如此」,人生如戏;下联是「世间人何必认真」。你看这个对联叫你看戏,看戏你就觉悟了,人生如戏,不过如此,何必认真!
  你要当真,把假当真,这就是你的烦恼习气,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累劫的修行敌不过烦恼习气,所以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怎么样用功,你的烦恼习气没断,换句话说,你的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的人是怎么样?我们不要说佛门,我们讲念孔子书的,世间法。从前念孔子书的人常说,「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学养深了,真的他意气没有了,心平气和。无论跟什么人相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去问他,他统统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也好,他也好,清净心现前了,平等心现前了,这是他书念进去了,他入境界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法喜充满。你有成见、有执著,哪里来的法喜?看到这个人做的事不满意,看到那个人说的话不欢喜,你的意气不平,很不平;换句话说,你修行没有功夫,形式修得再好,实质没有,样子!
  每天念多少卷经,拜多少拜佛,念几万声佛号,形式!可是习气一点没有改,脾气还是那么大,处事待人接物样样也不让人,小不如意就发脾气,这佛就白念了,经也白念了,佛白学了。这就是古人所讲,古人讲念佛人,「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功夫不得力。实质上的修行你没有,你只是表面上的,没有实质。所以,虽然过去生中有善根,在这一生当中要有好的缘,那你成就是必然的。好的缘是有好的善知识教导你,有好的修学环境,有好的同参道友,这三个条件要是具足,缘殊胜,那就是古来祖师所讲的「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不成就。慧远大师在庐山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无比殊胜,真的是空前绝后。六祖惠能大师一生,弟子当中成就才四十三个人,远公大师一百二十三个人。你在中国佛教史上去查,哪一个祖师大德会下有这么多成就的人?不可思议。所以要搞实质,不能搞形式。唯有实质,才能天天真正提高境界,天天烦恼少,天天智慧增长,天天法喜充满,这样从有为逐渐接近无为,真如无为是终极的目标。
  我们今天采取念佛往生这个方法,念佛往生虽然是带业往生,那个业是要伏住,你伏不住,去不了;带业往生是你的业障习气没有断,但是伏住了。伏住,用什么伏住?用戒定慧三学伏住,戒伏得浅。这个戒,我们对出家人的要求,真正落实《沙弥律仪》、《十善业道》;对在家同修的要求,真正落实十善,《太上感应篇》,印光大师教我们的,落实《太上感应篇》、落实《十善业道》。学习,最好从《太上感应篇》学起,先学这个,有这个基础,再听《十善业道》,你就很容易真得利益。这个经是行经,教理行果,这是修行的,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你才能真正得利益;不依照这个修行,全是落空。你天天在学教,有理、有信、有解,没有行,你没有把它落实,没有做到,你就肯定出不了六道轮回。这就是说明,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供养四百亿佛还不能成就,什么原因?没有真正去做,有信、有解,没有行。
  这个行,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真的是千叮咛万嘱咐,改心!这是李老师常常讲的两个字,「改心」,把你不善的心改成善心,把你迷惑的心改成觉悟的心。为什么常常讲,天天讲?我们不善的念头太多太多了。三天不听,不善的又冒出来,不知不觉。不善的念头,必然就带来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三业都不善,你怎么会有成就?所以我跟同学们说,我讲的句句都是真话。我今天有这么一点成就,什么力量给我的?天天在学经教。我学佛五十二年,讲经四十五年,天天讲,天天劝别人,天天劝自己,不知不觉思想改变了,念头改变了,言行也就随著变了。所以我的利益是从经教上得来的。实际进步的状况,你们同学们只要细心,你就能观察得到,非常明显。你把我去年讲的跟今年讲的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这二十多年来,我们都保留著有录音带、录相带,现在进步,做的光盘。你可以把从前那些东西跟现在对比,你就知道境界完全不一样了。
  然后,你再仔细观察我处事待人接物,我能恒顺众生,我能跟什么人都处得好,善人和睦相处,恶人也能和睦相处,甚至於毁谤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也能跟他和睦相处。我不怕吃亏、不怕上当,我不怕人毁谤、不怕人陷害,我若无其事。为什么?这么多年大乘经教薰习,我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告诉你,人不死,你就不会受任何伤害。死什么?身体,身体不是我。随时舍掉这个身体,就像脱一件衣服一样,很自在,身体不是我。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物质与我不相干,我真正明了一切法了不可得,我为什么要执著它?我为什么要占有它?没有这个念头。所以舍,念念之中舍,你才真得大自在。
  我不怕人杀我,不怕人害我,他杀我、害我,我谢谢他,为什么?这个身我舍了之后,我知道,我再去得个身,比这个身不知道殊胜多少倍!也就是人家要我这个衣服,我就脱给他,我再穿一件,比这个华丽多了、高贵多了。我这个要不脱掉,我那一件穿不上。我对这个道理清楚,对这个事实真相一点怀疑都没有。所以,确实如「般若经」上所说的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个一切是指九法界。如果没有这么多年佛法的薰习,我怎么会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怎么会有这么洒脱,有这么样的自在?不知道。怎么能够晓得佛氏门中真的有求必应?这是老师教给我的,而我在这几十年当中应验了,老师给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错,真的是有求必应。所以,你说我在这个地方我要什么?我什么都不要。我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确确实实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我日用平常生活当中一切所需,我也没有求,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得自在。
  我到这么大的年岁,你们大家知道,我没有侍者。你看看有些法师有福报的,三、四十岁做了住持当家,都有侍者,我没有!我在台上讲经,我自己照顾自己,下台之后,我自己叠衣服,在一般都是侍者的事情。我们在寺庙里面,看到法师讲经、做法事,下了台之后,侍者马上就来侍候、来照顾,有福报的人,我们没有。我的老师没有,李老师九十五岁还自己烧饭,我比他的福报就大多了,我现在不要自己烧饭;老师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所以我能够过独立生活。在身体健康状况上来说,我跟李老师差不多,李老师七十多岁,眼没有花,耳没有聋,牙齿没有掉,行动很活泼,这一点我赶得上他。李老师九十五岁之后,才答应学生照顾他。这是什么?没有人照顾表示他健康状况好,有人侍候照顾的时候,就是他健康不行了。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