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因缘,我在讲席里也报告好几次。一直到李老师往生,我讲经也讲了不少年,尤其那时候我在美国,所以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我第一遍是在美国讲的,在加拿大讲过一遍。一讲的时候,听的人都欢喜,都喜欢这个本子,所以这样就流通开了,真的是从海外流传到国内。以后台湾同修听到我的这些(那时候没有录相,有录音)录音带,大家听到了非常欢喜,请我在台湾开讲。我们在自己的景美图书馆,好像是第二遍,讲圆满。这样在十年当中,先后讲过十遍,没有一个不欢喜。而且法缘特别殊胜,讲什么样的经,听众都没有讲夏老会集本听众之多,所以,我就感觉到这部经确实是无量功德。我自己讲经,这几十年来,从来没有邀请人来听过经,没有做过任何宣传,都是自动来的。就是我一生讲经经验当中,唯独这个《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的听众最多。无论在哪个地方,讲这部经的时候,听众特别多。这是我讲了十次,看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亲眼看见的。我知道这个经本殊胜,这个经本肯定广度末法九千年一切有缘众生。
  所以,我们入这个境界,入这个「舍因」的境界,到什么时候?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而是实报庄严土,入这个境界!知道这真正契入「无为无因」,体就是果,这个果就是无上菩提之果,无上涅盘之果,所以它不是九法界的。但是高级佛法里头,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因就等於什么?我们过河要坐船,不能舍,你舍了就过不去;但是到了彼岸,船要舍,你要不舍你上不了岸。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讲「法如筏喻者」,就像过河要用船筏,到达彼岸,你一定要舍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尚应舍,就是舍因,舍因就证果;因是有为的,果是无为,有为不能入无为,一舍因,果就现前。
  现在不能舍,现在你要把佛法舍掉,完全烦恼当家做主,那还得了吗?那就是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你要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要受无量无边的苦报。虽然因果都不是真实的,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怎么样?你天天做恶梦,你天天在梦中受苦,那也不好过。三途六道是梦中境界,真的是梦幻泡影,但是不觉悟的人,他真受苦、真受难,真正可怜悯;觉悟的人没事了,苦乐忧喜舍都放下了,那叫正受。由此可知,苦乐忧喜舍不是正受,正就是正常,受是享受,那是不正常的享受;这是讲六道里头的苦乐,不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里头,没有苦乐忧喜舍,那是无为法。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大乘教里面所讲的无功用道,就是这个境界。无功用道也是修行,他修行的理论,修行的方式、方法、境界,我们没有办法想像。为什么?不可思、不可议,你决定想不到,你也没有办法说得出来。无功用道什么时候开始?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天开始,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还是有等级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功行有浅深、广狭的差别,确实有。但是他们用功的方法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是有为的,他是无为的;我们是有形式的、有迹象的,他们统统没有。所以他用的是什么功,我们没有法子,真的不懂。
  佛虽然说华严境界,实在讲能说得出来的,还是隔了一层。我们怎么样去体会,是体会到彷佛,决定体会不到真实。佛在经上也有比喻说,有如「隔罗望月」,好像晚上我们在房间里面,在窗口看外面月亮,可是我们的窗装了一层纱窗,我们隔著纱窗看月亮,就好像这个比喻一样。纱窗拿掉之后,直接的;现在又隔了一层纱窗,也能看月亮,也能看得很清楚,但是总要减几分。我们细心想想这个味道。所以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能够体会到的,确实隔罗望月,已经很不错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九句:
  【或名无为。】
  这些都是灭谛的别号,在这些地方我们真的看到四谛法的博大精深,包括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为』是在出世果上说的,果无为。「无为」也就是无作,无作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法尔如是」,我们一般讲自然而然,没有丝毫造作。什么叫丝毫造作?起心动念就是微细的造作。这个微细,确实一般人很难懂,我们说一般人,实在讲还是不容易体会。一般人包括哪些人?包括六道的众生,包括四圣法界的圣者,声闻、缘觉、菩萨,还要包括一真法界里面三贤菩萨,还得要包括十圣里面初地到七地的菩萨,一般众生。八地菩萨才见到阿赖耶,阿赖耶那微细的震动,他才证得,他见到了。所以那一种微细的动,还是有为。
  真正的无为,我们讲到狭义,真实的无为是如来果地,妙觉位。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还是属於有为,那是最微细的造作。不但我们不晓得,刚才讲了,七地以前的菩萨不知道,只是听佛讲解说明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自己没有见过,八地才见到。我们知道八地、九地、十地、等觉这四个位次的菩萨,他们修什么?就是把这微细的念头、微细的波动,如何把它恢复到正常,恢复到平静,他做这个功夫。
  我早年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在这方面给我做了个比喻,让我从比喻当中去体会。我曾经提出个问题,佛跟菩萨有什么差别?他没有正面答覆,举了个比喻。他的客厅,这是每个星期我向他请教,都在他小客厅里面,他客厅里头有个挂钟。那时候还没有电动的,都是用发条的,每天都要去上发条,这老式的钟。他用这个比喻,他说:我们钟里面的发条,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这我很熟悉,这个发条是卷起来的。他说:菩萨这一根发条是卷起来的,佛这一根发条是平的,完全平了。他这一说,我就懂得了。我立刻就晓得,全平了,是佛;还有一点点,还没有到完全平,发条摆在那个地方,是平了,但是两头还有一点点翘起来,那个大概就是等觉菩萨、十地菩萨。卷的幅度愈大,菩萨的位子就愈低;菩萨位子愈高,它的幅度就愈小。他这么一说,我就懂了。
  那个平是什么?不就是经上讲的平等心!到如来位子上才真平等,等觉菩萨虽然平等,跟佛一比较起来,还差那么一点。我们常常写毛笔字,毛笔字用的中国的纸,多半是用宣纸。宣纸我们使用的时候都是把它卷起来的,要用它的时候,要把它摊平。预先要用尺,或者用东西把它压,通常总要压好几天。压个两天、三天,你把尺拿掉,你看看纸两旁边还是翘一点,不是真平。真正让它不翘,大概总要压一、两个月,要那么长的时间,它真的平了,两边不会翘起来了。不翘起来的时候,才叫无为;它稍微有一点点翘起来,还是有为,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个味道。这种现象,凡是有弹性的,你都能看到这个现象。这个弹性就像烦恼一样,完全失去了,平了,这是「真如无为」,《百法》里面无为法最后一条,真如无为。这个名号确确实实就是指的真如无为。
  我们读了之后,虽然这是如来果地,如来果地也是我们自己究竟果地。如果跟自己不相关,我们学它干什么?那就毫无意义了。所以,整个《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说的什么?说的是自己,自己的性相、理事、因果点点滴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一切众生各个有分,我不说人人,人人什么?那只有人道。一切众生,九法界,所有众生个个有分,哪个不是大方广?那个不是佛华严?九法界众生,一真法界的佛菩萨,差别就在迷悟,除迷悟之外,找不到差别。所有一切差别现象是从迷悟生的,迷悟就是识,所以,唯识所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识所变。唯识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心想,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生跟唯识所变是一个意思,一句话、一桩事。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学什么?学无为。学无为就是学不分别、不执著,从这里下手。我们世间人一般人讲,成见太深,成见什么?就是执著自己的意见,不能够随顺别人的意思。这是什么?这是烦恼。成见愈深的人,执著愈坚固,不容易出离三界。六道轮回里头第一个业因就是执著,执著放下了,你就脱离六道轮回,你就生活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他们没有出离十法界,原因是什么?他虽然没有执著,他有分别;分别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所知障破了,他一切都不分别了,於世出世间法都不分别了,他离开十法界,这样才能到一真法界。
  由此可知,成见是不是好事情?不是好事情,这是三途六道的病根,你要淡淡才好。世间人以为,我要是不分别、不执著的话,好像在人道里头就没有意义了,没有价值了。我有分别执著,就是有权有势,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要听从我的。没错,他有权有势、作威作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他能过几年?几年之后,你的福报享尽,堕落了。多少沦落到三途地狱!你要问那是什么原因?最坚固的执著是地狱,你的执著轻一点,你的果报也就轻。所以,饿鬼道的执著比地狱轻,畜生道的执著比饿鬼道轻,人道的执著比畜生轻,天道执著比人道又轻,愈往上愈淡薄。完全没有了的时候,就超越六道轮回了。坚固的执著,有什么好处?
  所以我们学佛,学什么?放下执著。我学佛真的是头一天,第一堂课,我那时候接触佛教大概才一个月,就是逛寺庙,到寺庙去找经书来看。大概一个月就有人介绍我认识章嘉大师,我跟出家人第一次正式见面是章嘉大师,向他请教。头一天他就把修行的方法教导给我,「看破、放下」。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教我,布施。布施就是舍,布施就是放下。布施里头最重要的是要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