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戒帮助我们伏烦恼,定能帮助我们断烦恼。楞严会上,阿罗汉成九次第定,出了六道,六道最高的是第八定,四禅八定,阿罗汉比这个功夫更高到第九定,第九定不在六道里头,到四圣法界里去了。所以阿罗汉的九次第定,见思烦恼断了。定功还要继续加深,到第十个阶段,第十一个阶段,第十二个阶段,第十三个阶段,四圣法界也突破了,这一突破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要禅定,那一品无明破的就是开慧,慧开了,修定的目的达到了,慧开了,戒定慧三学具足,圆教初住以上,戒定慧三学具足。
  四圣法界里头没有慧,这个大乘经上常说。所以阿罗汉三德秘藏里头,般若他没有,法身他也没有,都没有证得,解脱有半个。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秘藏。阿罗汉有一点点自在,解脱是自在,他见思烦恼没有了,他还有尘沙、无明,所以解脱只有半个,不是圆满。智慧开了证法身,智慧就是般若现前,那三德具足,般若、法身、解脱,圆教初住以上!这个时候进入无限量,这个无限量并不圆满,不究竟。为什么?无明四十一品,你才断一品。大经里面给我们说,从破一品无明这一天起,证得如来究竟果地,需要多少时间?三个阿僧只劫。所以三大阿僧只劫成佛是法身菩萨,不是普通人,像我们这个,没分。哪一天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那一天算起三大阿僧只劫证到究竟佛果,就是四十一品无明破尽。愈是往上,愈微细,愈难破。
  我们看这个三大阿僧只劫的说法,就懂得了。第一个阿僧只劫菩萨能证三十个位次,能够修满三十个位次,换句话说,能破三十品无明。第一个阿僧只劫他修满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只劫只能破七个,七个位次,七品无明,初地到七地,这就是愈来愈微细。第三个阿僧只劫只能破三品,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只劫证什么果位?法云地的菩萨,没有包括等觉,第三个阿僧只劫破三品。最后剩一品,在我想最后那一品大概也要一个阿僧只劫,愈上去愈难,不容易。
  法身菩萨修行跟我们这个修行的方法、理论、境界完全不同。我们有修,有修有证,他们呢?他们无修无证。所以大乘经里面有个名词,叫无功用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属於无功用道。你要问为什么,他四相破了,四见也破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怎么修法?我们真没有办法想像!所以那个境界叫不思议境界。由此可知,这个不可思、不可议里头有浅深差别,对,一点没错,不可思、不可议还是有浅深差别。所以它还有四十一个阶级,它还是属於有量,这个有量是非常非常微细,我们十法界里面的人看到,那是无量,它真的是无量。它要跟究竟果位来比,它还是有量。往下比,它是无量,往上,它还是有量。到如来究竟果位是真的无限量,为什么?没得比了,上头没有了,究竟圆满的果德。
  我们今天在经教里头,等於说看到了这些资讯,知道有这么一桩事,这一桩事情不是我们境界,我们没有法子想像,不要去想,为什么?愈想愈错。我们能够想,是第六识、第七识的起作用,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第八识的含藏种子,都是有限量的。用有限量这个方法,去量无限量,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所以听听就行,别打妄想。
  在这个地方我们认识了一桩事实,性德不可思议。聪明人虽然没见性,尽可能与性德靠近,这就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那性德在哪里我们都不晓得怎么靠近法?佛菩萨的经教就是性德,字字句句理论方法境界全是性德流露出来的,所以称为法宝。什么是宝?自性是宝,性德是宝。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遍法界虚空界,就像虚空一样,遍一切法界,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中观》里面讲了八个不,那八个「不」是讲自性的。自性是万事万法之体,万事万法是自性的相分,唯心所现,现的相。现在人讲能量、物质,自性是能量,能量在某种条件之下,它变成物质。但是这个里头实际上还很深。佛法里头讲心法,讲色法,物质是属於色法,所以物质能够转变成能量,能量能够转变成物质,我们晓得那是物质的能,不是心的能。
  这个心的能量是什么?佛家讲性,讲法性,讲佛性,心的能量是佛性,物的能量是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它作用不同;佛性能悟,法性不能悟,差别在此地。佛性悟了,法性也成佛,它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作用不一样。法性变现成物质,我们这个肉体是物质,法性变的;佛性,佛性要是说,可以这么说法,法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单单讲佛性,是讲这一分般若智慧。能觉了一切法,能觉了自性,这个要靠佛性,所以法性总是跟著佛性转。
  那我们凡夫迷了佛性,迷了佛性,我问你佛性还在不在?在,不叫佛性,换个名称,换个名称叫什么?叫无明,《华严经》,佛叫它做妄想。妄想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妄想。妄想一转变就是佛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你得要会变,转变。佛家讲断,实在讲,那个断是转变的意思,不是真的断。断烦恼是转烦恼为菩提,菩提现前,烦恼不见了。在我们凡夫位子上,烦恼现前,菩提不见了,它是一体。迷的时候有迷的作用,悟的时候有悟的作用。悟的作用是正面的,一真法界,无限量,大圆满;迷了的时候,就变十法界,变六道,变三途。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那是佛性迷了起的作用。
  我在讲席里头常说,把性德给扭曲了,这个作用不正常,几时你能够转过来,一念觉而不迷它立刻就恢复正常。我用比喻说过,好像我们穿的衣服,衣服穿久了有皱纹,就很不好看。但是你把它洗一洗,烫一烫,它又平了,又很好看了。很平很整齐是它本来的样子,穿在身上一身的皱纹不是它本来的样子,迷相;整整齐齐,平平整整的,那是觉相,那叫佛性。总而言之,这些道理要懂,因为理,事是依理而起的,我们修行,在事修上发生障碍,障碍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是理路不通,产生障碍。理要是通了,哪来的障碍?理要通了,不但是理跟事没有障碍,事事也没障碍。事事有障碍,还是理上不通。
  由此可知,不但佛法,世间法也不例外,没有智慧就行不通,没有智慧就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遇到艰难复杂,严重苦难,这个时候急需要的,真实智慧。那真实智慧在哪里?我们可以说究竟圆满的真实智慧在《大方广佛华严》。现在天下动乱,世界不和平,天灾人祸非常频繁,确实有不少人(志士仁人),想帮助苦难众生解决这个问题,找不到方法。实在讲,方法就在这部大经上,没有人看,没有人肯去研究,没有人去学习,只有很少数很少数,这个少数人学习,自己得利益,自己能把问题解决。於是我们晓得如何把这一部大经推广,希望学的人多,讲的人多,行的人多,带动这个社会,什么样的灾难都消了。大家一起来学,就能把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一变,变成了华藏,变成了极乐。中峰禅师《三时系念》里头有,「此方即极乐,极乐即此方」,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看你会不会转。果然会转,你成功了,你才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下面第八句:
  【或名断流转。】
  『流转』这个现象,在九法界或者我们讲十法界也行,在十法界,特别是在六道,六道里面流转最快速的,人道、畜生道的一部分。我们所熟知的,蜉蝣,古大德文字里面常常提到,蜉蝣的寿命很短,朝生暮死,它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是让我们看到最快的,流转最快的。学佛的同学知道这叫业报,不能不知道,生死都有苦。那个生死转变这么快,我们想想它造的是什么业?总不外杀生害命。杀生害命,还要偿命。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业报,它并没有偿命,业报,业力不可思议。
  到什么时候你才断流转?那个界限都是在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流转才断。虽断,古德常讲如藕断丝连,真不容易断,看到是断,丝还连上。所以到如来果地才叫究竟断。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这个时候分段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总的来说,大分来讲,六道里面有分段、有变易,像我们人间、欲界天这两种都有。色界天还是有,无色界天没有,他没有色相、没有色身,所以他在这个境界里头,分段、变易都没有。可是他定功失掉了,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那个八万大劫到的时候,他的定失掉了,失掉之后轮回的相现前,他还是随业流转,不能解决问题。到四圣法界声闻、缘觉,分段生死没有,变易生死有。两种生死都没有了严格的讲是如来果地,我们把这个标准放宽,法身菩萨。这些都能讲得通。
  可是流转这一桩事,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念念流转,我们有没有能觉察?没觉察到。为什么没觉察到?心太粗了,粗心大意。我们学佛的同修,大多数都知道天台大师所说的「百界千如」。天台家修止观,华严宗修法界观,那都是修禅定。观就是禅,止就是定。我们只讲人法界,现在是我们得的人身,是在人法界。天台大师说,人法界里头具足十法界,有人中之佛,有人中菩萨,有人中缘觉,有人中声闻,有人中的天人,有人中的修罗,有人中的畜生,人中的饿鬼,人中的地狱。从哪里看?流转。你能觉察吗?一念贪心起,你就流转到饿鬼道;一念瞋恚心起,你就流转到地狱道;一念愚痴,你就流转到畜生;一念嫉妒障碍,你就变成修罗;一念仁慈,天道。
  由此可知,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非常复杂,流转不住,天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