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力、神通、德用没差别,我们凡夫决定看不出来。实际上,实际上还有差别,什么差别?清凉大师跟我们说的,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尽,这就不一样了。无始无明的习气,他在遍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你说多自在。应以菩萨身他就现菩萨身,像《普门品》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他得大自在,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就像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跟我们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具足,没有一点欠缺,德能具足、相好具足,一丝毫欠缺找不到。「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整个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变的,能生万法。
  菩萨有没有证穷?证穷了,佛也是证穷。菩萨跟佛的差别,就是菩萨还有无始无明习气没断,无始无明都没有了、都断了,一个有习气,一个没有习气。没有习气,好像我们看月亮,八月中秋的月亮是满月,天上晴空没有云彩,你看月亮看得清清楚楚。菩萨带著还有习气的,就有一点点薄薄的雾,还是看得很清楚,古人比喻「犹如隔罗见月」,罗是纱、很细的纱,隔一层,还是看得很清楚。这是我们用这个来比喻,佛跟菩萨到底哪里不同,你要晓得,初住菩萨刚刚把无明断掉,那无明习气很浓,犹如隔罗看月,看得很清楚,隔一层。愈往上面去那个纱就愈细,到等觉菩萨就非常微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这是真的。谁知道?究竟佛果知道,在他上面知道,他自己不知道,上面知道。所以如性的业用,他在十法界现身说法教化众生,他没有障碍,为什么?他的那些作用就是性德自自然然的流露,遍法界现身。
  前面跟诸位说过很多遍,没有来去,这是真的。诸佛如来、菩萨没有来去,我们凡夫有没有来去?没有,统统没有。都是像《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随处还是当处,这讲现象。一念顿现,现了立刻就灭,顿现顿灭,起灭可以说同时。佛法里确实有这个说法,生灭同时,生灭了不可得,真的不可得。我们用电影幻灯片来做比喻,你细心去观察,慢慢你就领会到生灭同时,生灭不住,不住就是它没有停住的,说生已经灭了,说灭下面一个念头生了。底下一张幻灯片它马上就补上去,这才生的时候又灭了,第三张又补上去了。我们的电影动画就这个原理,而实在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个动画,它的原理跟这是一样的,没两样,这叫诸法实相,事实真相。晓得事实真相之后,你还能放不下吗?自然放下了,不但不执著、不分别,起心动念也不会,自然放下了。所以这个道理要懂,佛证穷,这说业用无碍。
  底下一个,「深定用故」,这是入定,入很深的禅定,「以深妙之禅定力,故得业用之无碍」。这里面讲深妙,入定,定的功夫有浅深差别,差别太大了。经教里面常讲的四禅八定,那个不是深妙定,可是这个作用,让世间人看来就感到非常的惊讶。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同修们大概都念过《地藏经》,光目女是个虔诚的佛弟子,知道她母亲一生为人行事造的业很重,死了之后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自己心里想决定是堕恶道。很难得,她遇到个罗汉,她供养罗汉,求他给她打听,母亲到底到哪里去了?罗汉入定,出定之后告诉她,她母亲堕在地狱受很大的苦。这就说明,定功能突破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这些事实真相现在科学家承认,以前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他是学科学的,他说近代科学家证明,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的空间维次存在。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制的,就是无量无边,真正为科学家证实至少有十一种。佛法,真的,佛法是高等科学,这一点不假,科学家知道有空间维次,空间维次怎么来的不知道,为什么禅定能突破他不知道。所以这个佛家清楚,空间维次从哪来?从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换句话说,你有分别、你有执著,你有无量无边的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无量无边,就这么个道理。你一入定,定怎么样?心清净,定就是放下分别执著,你能把分别执著放下,空间就没有了,空间维次就没有了。所以佛法到最后叫什么?这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没有空间维次,什么二维空间、三维空间都没有,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的。
  定是清净心,清净心可贵,《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说的是你的心达到一定的清净的程度,智慧就开了,心就明了,叫明心见性,心就明了。心明之后,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你就见到,见到的样子就像六祖惠能所说的,六祖惠能说的五句话,你要知道是一桩事;你要把它看作五桩,那你就错了,完全错了。五句话是说一桩事,这桩事是什么?小是说起心动念,大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是讲遍法界虚空界,说一桩事,在自性里面没有大小。为什么禅定能见性?自性本来是定的,他讲「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动摇就是起心动念,就是一念不觉,没有!一念不觉不是真的。所以你要智慧、你要德能、你要求相好,到哪里求?从自性里面求。只要你能真正达到如如不动,智慧、德能、相好全现前,过去、现在、未来你全见到了。为什么?十方三世的维次统统破掉,你都见到了,到那个时候起作用,自性心、清净心怎么起作用?众生有感他自然就应,那个应没有起心动念。如果起心动念是凡夫,他又堕落成凡夫;他没有起心动念,这是深定用故。
  起心动念的作用是凡夫,给诸位说,六道凡夫,再说得明白一点,六道里面的欲界凡夫,起心动念这是六道轮回。这里头三重轮回,很复杂。起心动念是什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他的轮回范围在欲界,他出不了欲界。到真正有定功,真正入了初禅,他的轮回是在色界;更深的禅定,他的轮回在无色界,不是偶然的,轮回很复杂。所以我们常常接触经教,决定不能离开经教,像这些现象逐渐你能体会到,你明白了,明白之后就叫悟后起修,修什么?就是修定。用什么方法修定?方法可太多了,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跟诸位说,全是修禅定。如果说不是修禅定,那不是佛法;佛法决定是修禅定,戒定慧。你想想看,戒就是守规矩、就是守法,那是什么?那是叫你得定的前方便。一个人不守规矩、不守法,他得不到定,你想想看是不是?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了。
  这好比什么?水一样。一潭浑水,最明显的,我们在长江、黄河居住的这些人,到江里面去舀一瓢水,水是浑的,就是不干净,你舀一桶水放在那个地方,到什么时候?到第二天水清了,里面那些沙沉淀到底下去,水清了。所以你定,定到一定的功夫的时候,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那个心水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那个照就是智慧。水在浑浊、在动的时候起波浪,我们讲心浮气躁,那个心水浑浊在起波浪,它也照,照怎么样?照得支离破碎。我们住在香港,香港跟九龙的两岸,你都能看到当中的海峡,你看海峡的水都有浪,能不能看到倒影?能看见,倒影都是动的,不是静的。为什么?它有浪,这个浪就心浮气躁。然后你就晓得,心浮气躁的心看整个宇宙,就像我们看香港海峡水里面的倒影一样,你以为看到真相,其实没有,妄相。什么时候看到真相?心水定了你就看到真相,如果不定你永远看不到真相,要懂这个道理。
  然后你才晓得修行要紧,我要见到诸法实相,见到诸法实相就是见到真性,就是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这个前面说性相是一不是二,你才真正见到。所以佛法里一切法门统统修禅定,《金刚经》上说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我们今天用什么法门?我们用念佛的法门,执持名号,念阿弥陀佛,修什么?修一心不乱,这个要懂。《弥陀经》上天天念「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是定,不乱是慧。要怎么念法?我们不念佛的时候,心里面的妄念就起来,无论是善念、是恶念统统都是妄念。我们把心专注在这句佛号上,要怎么样?要让妄念不起,只有佛号,这叫念佛功夫成片,功夫得力。虽念佛,功夫不得力,那就是你佛号里面还夹杂著妄想,妄想把你念佛的功夫破坏了。所以念佛堂最容易看到的现象,我们自己都有,哪个人都经历过,不要害怕。什么现象?一个就是妄念纷飞,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妄想。另外一个虽然没有妄想,昏沉,精神提不起来打瞌睡,念几句佛号,他就睡著了,我们看到有打呼的,那属於昏沉,昏沉是什么?无明习气重。所以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掉举是妄念纷飞,这两种都是障碍。所以自己要懂得调理,用什么方法?用七觉支,时时刻刻调整。念到什么?既没有妄想也不昏沉,这功夫得力了,功夫得力愈念愈欢喜,愈念愈有精神。所以确实功夫逐渐成熟的人,念个七天七夜没有感觉到疲劳,不疲倦。我还听说有人念一、二年不睡觉的,从来没有睡过觉的,日夜佛号不间断,这是不是得一心?不见得,但是功夫成片肯定的。
  有功夫成片这样的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他为什么不能再提升?功夫成片他烦恼习气并没有断,也就是说分别执著的习气没断,只能生凡圣同居土。生凡圣同居土就不错!为什么?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这个难得。凡圣同居土同时可以见到实报庄严土的菩萨,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这些等觉菩萨天天见面。所以他不会退转,环境太好了,老师、同学、道友个个比自己都高明,有这么多人照顾,你怎么会退转?这是一切法门里面确实真的很殊胜。所以世尊为我们特别介绍,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末法时期众生烦恼习气重,修其他法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