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它的标准是真信明了,真信是远离一切妄想,真信才能现前。所以这个念,念一切圆通,圆满通达,这是初住菩萨。「虽经几多生死」,初住菩萨出了十法界,还会有几多生死吗?有。几多生死从哪儿来的?他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六道,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就来了。所以在我们凡夫眼光里面,他经过很多生死。譬如我们在古人文字记载里面所看到的,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阿弥陀佛应化来的,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应化来的,丰干和尚也是阿弥陀佛应化来的,阿弥陀佛常常来。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应化来的,佛菩萨常常到世间来,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应化来的。这些事迹很多,《高僧传》、《神僧传》里面都能看到。这不是经过一次一次生死吗?我们凡夫见到的。他有没有生死?他没有。所以他每次示现的,闻法念佛他清清楚楚,不学就会,一接触他就会,一听就会,一学就会,一点都不费力气。那是什么?那是念心。
  所以我们要学,我们的念头要正,决定不要去念邪恶,我们要远离,我们一定要记住念佛、念法、念僧。念佛就是念觉而不迷,念法就是念正而不邪,念僧就是念净而不染,所以住持三宝有无量功德,这我们要懂。千万不要认为现在的出家人不守戒律、不守规矩、破戒,做许多不如法的事情,我们就对他生轻慢心,那就错了,那是凡夫,那不是佛弟子。佛弟子对於破戒、作恶的比丘都是尊重,一样的礼敬、尊重,不跟他学习。看到他做错的,回头想一想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如果发现有的时候要改过,没有,要勉励自己不要犯他那个过失。为什么要尊重他?因为他本来是佛,你说要不要尊重?连地狱众生都本来是佛,所以要尊重。还有,他穿出家衣服,剃了光头,是个佛教形象,这个形象要是被真正修行人看到了,提醒修行人。修行人一看到出家人,僧宝,他第一个就想到什么?念僧,念佛、念法、念僧。念僧是什么?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要求自己,我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他提醒我,这个功德就大了。
  泥塑木雕彩画的佛像、菩萨像,我们供养也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看到这个形象就提醒自己,释迦是仁慈,待人要仁慈,牟尼是清净,对自己要清净。一看到这个名号,马上想到我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他是提醒你的。凡夫记性不好,没人提醒他就忘掉,如果有个人天天在你面前给你唠叨的时候,你又会嫌他麻烦、讨厌、唠叨,你不喜欢。造个佛像在那里,他又不说话,供养在那里,叫你一看就提醒你,这个好!所以佛法这些东西要用现在话说都是道具,在学术名词上是教具,教学的工具,用这个东西提醒你。用观音菩萨提醒你要大慈大悲,对待人要慈悲,地藏菩萨形像提醒你要懂得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是尊师重道。它这个意思,它不迷信。每天有个人说「你要孝顺父母」,天天给你讲,一天讲多少遍,你觉得讨厌。所以佛法用艺术来教学,让你欢喜供养,又收到时时刻刻提醒的效果。普贤菩萨教你落实,你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去落实,这叫普贤。很好的意思,你不能不懂。你要懂的时候,佛菩萨形像就全都给你上课,殿堂是教室,不用说话的。然后你对佛法的教学才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么想得这么周到,做得这么圆满,显示出佛法高度的智慧。
  《地狱变相图》,我小时候在家乡,城隍庙里头阎王殿是泥塑的。每一年母亲会到城隍庙烧香,一年总有个三、四次的样子,带著我们小孩,阎王殿里头烧香。就告诉我们,你看看这个做什么坏事,那个乱说话的,打妄语的,叫拔舌地狱,一样一样给我介绍,印象深刻,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无论在什么地方,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心里头有约束,不敢起恶念,不敢干坏事,晓得有报应。这报应是真的吗?真的,你细心冷静观察你的周边,就在你周边。你看这个人出了事情、或者得了病、遇到灾难了,你想想看,他得的这种病苦、灾难与他日常生活的行为决定有关系。这因果报应你就看到了,你还能不相信吗?只有粗心大意的人、心浮气躁的人他看不出来,细心、冷静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心不能有恶念,心要常常保持善念,善心、善言、善行,没有一样不善,你的周边环境全变善了。为什么?境随心转。学佛时间久了,慢慢体会深了,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真的就把它做出来了。我们周边的,连一些小动物,房子里面的老鼠、蟑螂、蚂蚁、蚊虫、跳蚤这些小东西,常常在房子里头干扰我们。我们学会了,可以跟它商量,可以跟它谈条件。「我们可以共同生活,共存共容,互不侵犯不干扰,你也不干扰我,我也不干扰你,我看到你绝对不会杀你,不会伤害你,你们到这边来找东西吃,我会用一点你们要吃的东西放在旁边,墙角上,你到那里去吃。」听话!共存共容。外面树木花草我们也可以跟它协调,我们爱心照顾它,它长得很茂盛,花开得很香,很美很香,比平常真的香一、两倍都不止,果结得特别好。小鸟也跟它协商,「这个树留著供给我们人吃,你们不要吃,另外那棵树专门给你们吃」,听话!这都实验成功。
  所以念,念念是爱心,念念是尊重别人的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批评别人,学佛从这里学起。别人批评,不管批评得对与不对,错误的批评不要马上去反驳,你反驳以后没有人再批评你了。古人讲的话好,你对我批评,有这个过失我改过,谢谢你;没有这个过失我也谢谢你,提醒我,希望我以后不犯这个过失,这就对了。有时间多读圣贤书,读圣贤书干什么?跟圣贤人交朋友,跟他们一块儿往来,准有好处,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智慧可以传授给我们,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
  第三,「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於真净也」。什么叫妙?妙是讲的诸法实相,万事万法的实相、真相。真相是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无,你也不能说它有,确实如《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的是有现相,但是现相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你决定不可得。我们现在看的这种现相是什么?这个现相是虚幻的,决定不是真实的,它是相续的相。佛法里面讲的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说,不相应行法就是抽象的概念,是一种虚幻不实、相续的抽象概念。没有一个是真实的,我们身体也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同学们再过一、两天我们找个时间,我带了有小电影片,放给你们看看,让你们体会体会,你就晓得,佛法讲这个宇宙一时顿现。你看佛经开头讲时间,「如是我闻,一时」,那是给你讲真话,讲一时是真的,讲过去未来是假的。确实只有一时,那一时的时间很短。一时很多人不懂,什么叫一时?有很多人翻译经把一时翻为「有一天」,这个翻法大错特错,哪里什么有一天有两天?不可以这样讲法。那个一时是一时顿现,念念都是一时顿现,决定没有二时。
  《仁王经》上世尊举了个例子举得很好,他给我们说一弹指,弹指的时间很短,一弹指,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也就是说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个生灭,也就是有九百个一时,有九百个一念,你就晓得一念的时间多短。我们通常弹指弹得快,大概我这个弹法一秒钟能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换句话说,佛法里面讲的一念、一时是多长的时间?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你怎么能知道?我们现在用电影来放,放电影给大家看,电影开关一秒钟二十四次,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你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现相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幻相。我们现在整个宇宙,这个大宇宙是多少分之一秒?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也是幻相,这你不知道。《般若经》上讲得好,佛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大般若经》。我看了一遍,写了一句总结,《般若经》讲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说了十二个字,这是真相。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你还打什么妄想?妄想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不可得。契入这个境界,就像佛讲游戏神通,到这个世间来游戏神通,完全自在随缘,真得大自在。你为什么不自在?因为你有分别执著,你不自在,离开分别执著你跟佛一样自在。分别执著是一场空,因为宇宙万有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精进心是以「妙」,就是了解事实真相,圆满纯真的精明,精明是什么?精明是你的觉性,「进趣於真净」,什么叫真净?染净不二才叫真净。染净是相对的,染净不二,真妄不二,遍法界虚空界找不到二,二是对立,找不到二。那你要问,为什么找不到二?如果你要知道这个宇宙的幻相,它的速度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你就找不到了,你哪里找得到?二还没有出来它已经换了好多张,到哪里去找二?这叫真净。入不二法门才是真净,这是谁?初住以上的菩萨他们的境界,也是我们自己的境界,只要我们自己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他入了,我也入了。你们这个世间有纷纷扰扰的,我这个世间清净,一尘不染。现在我们住在一起,你不妨碍我,我也不妨碍你,妙极了,这叫妙,没有妨碍。
  有精进这才开智慧,前面讲纯真精明,「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然发起」。惠能大师的智慧是我们最好的例子,那个智慧不是学来的,不是五祖传给他的,是他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障碍除掉之后自然现前。那你就晓得他在五祖会下,我们要记住,那个时候他二十四岁,在五祖会下时间很短。半夜三更五祖约他到方丈室见面,就在那么短短时间之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