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台春-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杨晨忙道,「我胡乱问的。这个口味还可以吗?如果喜欢,我下次多做一些。」
「这是你自己做的?」
「是啊,外面卖的白萝糕都太甜,我一尝就知道你不喜欢,所以只好自己做了。」
应崇优垂下眼帘,端起茶碗喝着,默然不语。
「再吃一点?」
「不用了。」应崇优看看墙角的沙漏,立起身来,「时间不早了,我们上山吧。」
杨晨本来还想再说什么,但看看师弟的表情,又咽了回去。
「好,上山吧。」


第十四章
重熙十六年七月二十,阳洙与平城朝廷的中枢重臣们,再次召开了专门商讨进攻菖仙关以及改制王师的军务会议。
在前四次军务会议上,魏王联合其他诸侯,以祖宗成例绝不可变为由,连续否决皇帝的改制提案,但这一次阳洙显然是志在必得,利齿如刀毫不相让,以王师目前的败绩为例,将现行军制的弊端丝丝缕缕分析得头头是道,驳得诸侯是无话可说。魏王知道阳洙改制的决心已不容更改,群臣的意见也渐趋统一,纵然掌控住了军务会议,也迟早阻挡不住这股大势,再加上在会议前的早朝上,自己的世子因施行灭城毒计被人当众告上朝堂,惹得皇帝大发雷霆。一口一个「此恶行为天下人不齿」,骂得儿子狗血淋头,全靠着自己一张老脸才保住儿子无恙,羞愧之下更是无力再多加争辩,只让青益、元武两侯闹腾了一阵子,就无奈地妥协了。
虽然改制之事阳洙遂了心愿,但在另一个议题上他似乎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近几个月来,他曾凭借君主至高的权威,屡次否决过魏王与其他几位大州府君要求求焰翎军出战的提议,但这次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在经过长达三个时辰的辩论与商议后,年轻的皇帝最终也无奈地妥协,同意在改制王师的前提下,以焰翔军为主力,在三个月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战。

与往常一样,在这漫长的会议过程中,无权参加的文臣武将们都聚集在外殿朝房内,一面小声地互相交谈着,一面焦急地等待最后的结果。
已升任二品威烈将军的应霖在与同僚们寒喧完毕后,奇怪地发现有两个本应该在这里的人居然踪影不见。
「见到崇优在哪里吗?」应霖在几间朝房内找了一遍后,拉住郑嶙问道。
「没有,他根本没来……也许是跟皇上告过假了吧?」
「那……杨晨呢?」
「也没注意,好像早朝时就没来……」
「奇怪了,这种场合,他们俩怎么会不来?」应霖不解地挠了挠头皮。
「是不是皇上把他们俩都带进议政厅了?」郑嶙想了想道。
「怎么会?」应霖摇摇头,「杨晨我不知道,但崇优是多懂规矩的人啊,就算皇上要带,他也不肯跟进去的。」
「说的也是,应学士一向清守自持,做事情丝毫不逾矩,有时候我们还觉得他认真得过分了呢。」郑嶙笑了笑,「倒是杨大人,行事潇洒不羁,面对魏王爷也是锋芒毕露,将来必是一代名臣。他们两个真是师兄弟吗?性格怎么差那么多?」
「亲兄弟还有天差地别的呢,」应霖由于知道杨晨与应崇优的那段过往恩怨,心里一直疼惜堂弟的情伤,所以看杨晨不太顺眼,「杨晨算是什么东西,以后别拿来跟我们家崇优比啊。」
「好,好,」郑嶙忍着笑道,「瞧瞧这个当大哥的,真厉害。」
这时其他几个平时交往较近的文武官员走了过来,大家忙互相见礼,自然就换了话题。
又是两个时辰过去,议政殿的大门还是紧紧关着,只有内侍们进去送过一次茶点,此外半点消息也没有。
几位将军们交换着眼神,都面带笑意。
「皇上真厉害,焰翎军这次出战明明是他早就定好的事情,竟然还能对着这些府侯大人们撑这么久。」郑嶙低声道,「接下来我们要是不好好表现一次,还真对不住皇上这份儿耐力。」
「我的劲早鼓足了,就等着皇上下旨呢!」参将姜大明仰头刚笑了一声,突然停住,「他们怎么才来?应学士那是什么脸色啊?」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应崇优与杨晨两个人,一前一后同时进了朝房,前后只隔着一小步。
「崇优,你怎么才来啊?」应霖忙迎了上去。
「有点事耽搁了。陛下呢?」
「还没出来。」
「还没出来!?」应祟优有些吃惊,「快三个时辰了吧?」
「嗯,」应霖嘴角挂起微笑,「几个老人家一定快累瘫了。」
「那就等一会儿吧。」应崇优转身找了个椅子坐下,问道:「有点饿了,有没有吃的?」
「有,有,」应霖立即跑到对面茶几上,端来一盘梅花糕和盒子酥,「你没吃早点吗?」
「吃过,上了趟山,又饿了。」
「你上山去干什么?」
应崇优没说话,咬了一口梅花糕,嚼了几下,艰难地咽下去。
「来,喝杯水吧……」杨晨递了碗新茶过来,轻声道,「你就不要再担心了,魏聿平只丢了几只死鼠畜尸进去,马上就捞了起来,我们又花了这半天的功夫把所有水源都以避瘴之药清理了一遍,不会有事的。」
「如果不是你拦着我,他一只也丢不进去!那毕竟是数万人的饮水之源啊,万一有什么闪失还得了!」
「不让他丢怎么抓现行呢?再说李校尉随后的动作也很快,不会出意外的。我当时要不抓着你,让你就这样跳出去,魏聿平一定以为就是你跟皇上告的密,他还不恨死你啊?」
应霖听了这几句,大概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正想劝两句,议政厅内的金钟玉磬突然脆生生地连响三声,厅外廊下跪着的侍监们立即爬起身小跑着上前打开殿门。
朝房内的众臣也跟着骚动起来,纷纷整理衣冠,一个个拥到正殿大堂前按品级站好,恭敬地垂首候着。
未几时,阳洙穿着一身正式的冠服出现,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仪态高贵地到正中龙椅上落坐,魏王率着几位地位贵重的勋爵和府君们行礼告谢后,也按惯例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待群臣朝拜完毕,阳洙抬了抬右手,正容道:「诸卿,今日军务会议,朕与诸位府侯已商议完毕,对于菖仙关之战,大致已定下主要方略,现告知诸位臣工。」说罢,以眼神向魏王示意。
魏王领旨起身,立于阶前,大声道:「由军务诸侯提议,经陛下圣裁恩准,计于十月寒日之前,全力攻陷菖仙关,攻城主力为皇属焰翎军,其余王师各军亦应加紧战备,以待调用。」
对于这个决议,大家都早有所料,并不意外,一齐恭声道:「遵旨!」
阳洙微笑一下,向魏王点了点头,等他走回自己位置上,方缓缓道:「此次会议,还商定了另一件事,想同时听听诸卿的看法。目前王师辖下有大小十四州,这十四支州军虽级别持平,但兵力差异太大,编制混乱,且所擅所长,均不相同,比如济州军善水战,平城军善平原步战,元武军以攻城见长,青益军的骑兵又是天下无双,各军平日由参将们训练,战时却由府君指挥,相互之间缺乏配合。故而朕与军务诸侯商定,自即日起,军政分离,各州军由军务府重新整顿编制,按兵力均衡合并,不再有州军之名,统称为王师,分为焰翎、平城、济州、青益四大部,由朕、魏王、元武侯、青州侯各统率一部,各府君仍负责原郡政务,不再兼领军事。诸卿可有异议?」
对于重编王师这件事,各方博弈拉锯的时间不短,所以大家也都想到了今天可能是决定性的一天。可一旦这件颠覆先朝成例的改制之举正式由皇帝宣布出来时,众人心中的震撼还是不可避免,一时之间满庭静寂,大家的表情都很激动,只有几个被剥夺了兵权的府君稍有不满,但也在阳洙冷冷扫视过来的目光下噤口不言。
片刻沉默后,魏王清了清嗓子,道:「此举其实并不合我朝祖制,只是战时所需,除此并无佳途,故而我们几个老臣子,也只好愧对历代先皇,行此权益之策,但江山平定之后,恐怕还会另有商议。」
阳洙淡淡一笑,道:「魏王说的不错,要壮大王师,这是最佳选择,待天下太平之后,朕也许还会有新的想法。目前当务之急,还是要君臣合力,上下齐心,先突破菖仙天险,继而荡平逆贼,中兴我大渊王朝,诸卿以为如何?」
被皇帝这样一问,大家自然连声称是,纷纷表露忠心,在此气氛之下,几大府侯也不好多说别的,附和着点了点头。
「诸位爱卿如此为国为民,朕心甚慰,」阳洙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今日议题沉重,几位君侯也着实辛苦了。如果没有什么要紧的奏议,就散朝吧。」说着将视线缓缓向下扫了一圈,在看到应崇优余怒未息的脸时,微微愣了一下。
被阳洙耐力奇佳的拖着讨论了三个时辰,几位老臣的确已身体倦乏,见殿堂上无人再出班,便一起站了起身,率群臣再次行礼,等阳洙离开后,一齐慢慢退出。
转回到后殿的阳洙,立即召来掌笔大太监高成,吩咐道:「去请应学士到西配殿来一趟。」
高成一向以腿脚灵快着称,飞奔出侧门时,刚好拦住了正在上轿的应崇优,宣了皇帝的口谕。
杨晨一见高成就知道是皇帝召见,急忙几步赶过来叮嘱道:「小优,事情已经处理完了,皇上正在兴头上,你可别埋怨他……」
应崇优嗯了一声,也不多言,跟着高成来到西配殿,一进门,就看见阳洙神采飞扬地在批阅奏章,显然心情大好。
「陛下,应学士到。」
「来了,快坐,」阳洙眉开眼笑地看着应崇优,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坐这里。」
应崇优依言坐下,微微欠身道:「陛下今日得遂心愿,臣在此恭喜了。」
「可朕看不出你欢喜的样子啊?」阳洙侧了侧头,挑眉道,「反倒像是在生气……谁敢惹你不高兴?」
「臣没有生气……」
「哈,虽然你从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朕还是能察觉出来。你今天早朝没来,去哪里了?」
「臣去了魏少侯所去之地。」
阳洙一怔,有些心虚地躲闪了一下他的眼神,「魏聿平此举实在令人气愤,难怪夫子生气,不过朕已经斥责过他了,太河水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