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楼名,杨广的心头大概也是一片迷茫吧。

仰望星空,杨广的眼神异常空洞。

不过数年间,富强的帝国四分五裂,硝烟遍布自己的国土,当年离开时,他还跟没能同行的宫女许诺,让大家注意保养,明年我就回来(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

看来,只能放那些宫女的鸽子了,中原再也回不去了,那些美丽的妃子再也见不着,他也再没有平定中原的信心,更没有称雄天下的壮志。

雄心勃勃的天子可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着青衫短裤,拄着拐杖,形态颇似逛颐和园的普通老汉。

史书所记,退朝之后,杨广就会换上这一身蹬三轮的打扮,在行宫的楼台馆舍里游走,眼睛贪婪地望着这美丽的一切。一直到了夜晚,才恋恋不舍地回寝殿。

江山如此多娇,侬真想再活五百年。

史书将此事记下,以印证杨广的荒诞。外面烽火四起,不想着出去平定,却天天搞自助游,这实在不像话。

可是,谁又能理解杨广此刻的心情。曾经的杨广也算有为青年,修长城,凿运河,通西域,平边乱,收四夷。但数场大败洗尽了他的英雄气。现在的他已经看到自己悲惨的结局。

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心有壮志的人发现自己的软弱无力。

也只有看不尽的美景,醉人的烈酒能麻醉自己吧。只有这些才能暂时消除内心的惶恐,无比的失望与绝望吧。

读史书至此,浮现在我面前的不再是那个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帝王,而是一个回天无力的老头,他孤独地行走在迷宫,用繁华迷醉着自己,用胜景藏起自己孤独的身影。他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终结之音。

李密、李渊、窦建德,还有天下的豪杰们,你们都想取朕这项上人头吧。

来吧,朕等着你们。

杨广再一次犯错误了,社会学告诉我们,最终背叛我们的永远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最终取他人头的不是外面的豪杰,而是他最信任的骁果。

骁果军是杨广的御林军,这支军队由臂上走马级的壮士组成,从各地的军队以及民间团体挑选而来,有一些还是死囚犯里捡出来的,左臂刺以血鹰,以示效忠。

想起事的人是率领骁果军的虎贲郎将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扶风人,小时候是杀猪的,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从了军,还成了杨广的亲信,此时率领着一万骁果军驻在东城。

司马德戡想杀杨广并不是自发自觉,他是被逼的。最近这段时间,司马德戡发现部下情绪相当不稳定,断断续续有些骁果兵逃跑。骁果兵逃跑也不能怪这些人没组织没纪律,其实也是杨广逼的,杨广这些日子正在策划迁都丹阳,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骁果军大多是关中人,老婆孩子还在老家,跑到扬州本以为度个假,来年还能回去,现在竟然要迁到长江以南,那何年何月才能回家?

手下的兵一个个逃跑,要是追查起来,司马德戡脱不了干系。为了摆脱困境,司马德戡想了一个办法,这是个馊主意。

这个办法是:组织一场骁果胜利大逃亡,然后自己也趁机跑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司马德戡串联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人身份各有不同,计有杨广的秘书(内史舍人),各种武将(虎牙郎将,鹰扬郎将),替杨广管印章的(符玺郎牛),门下省助理(直长)以及管城门的,看病的,站岗的以及宫女太监;等等。从规模之广来看,司马德戡不逃则已,一逃就要把杨广陛下逃成孤家寡人。

史书记载司马德戡阴险,看来,史书诚不欺人,但史书忘了记,这个人有点笨,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多了,跑起来虽然法不责众,但中国有个惯例,人多了容易坏事。

司马德戡大概是不知道保密是怎么回事,不但大搞串联,还毫不避讳,经常跟这些人到酒楼开会,称兄道弟,公然讨论逃跑事宜。

消息传到了宫内。

一个宫人决定告发司马德戡,她不是第一个听到消息的人,但应该是第一个决定告发的人。这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她地位比较低,无法在杨广面前说上话,要告发,只有找自己的主管领导,也就是后宫之主皇后。

皇后姓萧,史称萧皇后,出身高贵,是西梁孝明帝的女儿,出生在二月,那时我国盛行封建迷信,认为二月生的儿女不吉利,就送了出去。导致萧氏生为公主,生活水平却跟劳动人民保持高度一致(躬亲劳苦)。

当然,自从嫁给杨广之后,她还是过上了好日子。杨广虽然好色,但跟萧氏关系很好,基本做到了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这大概跟关于萧氏的预言有关,隋唐最著盛名的算命先生袁天纲给了她八个字:“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听到宫女的报告后,萧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告诉她:“好吧,你去奏禀圣上吧。”

出来后,这位正直而勇敢的宫女被拉到宫外斩首,罪名是妄议朝政!

据说鸵鸟在碰到危险时会将脑袋伸进土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鸵鸟只是将头靠近地面,侦察敌情以及伪装自己,世界上真正在危险面前将头钻进土里的,应该是人这种生物。

不久之后,又有宫女报告听到宿卫的士兵在低声谈谋反的事,请求将这一情报禀报给杨广。

萧氏拦住了她:“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已经无可救了,告诉圣上这些话,无非是让圣上徒增烦恼。”

二十九年前,只有九岁的萧氏嫁给了杨广,这么多年,她见证过杨广的谋略(主要是阴谋),也分享过杨广的荣耀,现在一切行将结束。

【宇文家的三兄弟】

事情已经无可逆转地朝最终点奔驰而去,司马德戡甚至已经定了日子,就在三月十五左右大家集体跑路,不知道发令枪由谁打响。

照司马德戡的计划来看,还不是最糟糕的,毕竟司马德戡只是想逃跑,就算他撺掇着所有的人都跑了,杨广大不了当个光杆皇帝。

事情的质变来源于一个人的加入。

因为司马德戡大力发展跑路下线,有一个人也收到了风声,他直接要求会见一下跑路总指挥。

新加入的小弟还想见总指挥?但接收到这个信息后,司马德戡马上跑去见对方,对方的来头太大了。

这个人是宇文述的儿子。顺便说一下,当年炒掉李密的宇文述在两年前就去世了。

在演义里,宇文家有一个很了得的儿子叫宇文成都,在隋唐十八条好汉里排第二,仅次于李渊家的傻小子李元霸。此人相貌堂堂,武艺出众,勇猛无双……可惜的是,宇文家的基因不可能出产这样的优质品,宇文成都是虚构人物。

除了宇文成都之外,演义里宇文述还有一个花花太岁儿子叫宇文惠及的,在大街上强抢民女,后被秦叔宝一锏打死。这个宇文惠及是虚构的,但他的光辉事迹还是有原型的,原型就是要来见司马德戡的人。此人叫宇文智及,史书记载跟演义里的宇文惠及一样是色鬼,但宇文智及这位原型还有另一项特长:搞阴谋!

见到司马德戡,宇文智及认真听取了总指挥的逃跑计划,然后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对方的一个大漏洞:“杨广虽然失去了道义,但威风还在,要是听闻你们逃跑,一定严令追捕,你们将跟窦贤一样,自取其死!”

窦贤是隋朝郎将,是逃跑主义的先行者,不久前率部下逃亡回家,被杨广派兵追上斩杀。

司马德戡吓出一身冷汗,千算万算,没算到杨广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要是惹怒了他,就算逃到西天佛祖那里都会被挖出来。

“那怎么办?”

宇文智及压低了声音,说出了另一个计划:“不如纠集兵马,攻向宫殿,废昏君,立明哲。如果事情成功,公自然荣华富贵!”

这个就太跳跃了,司马德戡只想跑路,让他杀杨广,实在没有心理准备,但宇文智及马上用一句话给司马跑跑吃了一颗定心丸:“就算不成功,也能吓杨广一跳,那时你们再逃,杨广必定胆怯,不敢追讨!”

进可改朝换代,退还可以接着跑路,这实在是万全之策,司马德戡马上同意了这一方案,还表示事情成功之后,将奉宇文智及为主。

宇文智及笑了,他告诉对方,我还不能领头,但我已经有了一个最佳的人选。

“谁?”

“我的兄长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的长子,这位仁兄算是典型的贵族子弟,在长安的时候,就仗着他父亲的威风,成天价在大兴城内乘肥挟弹,驰骛道中,长安市民亲切(亲自咬牙切齿)地称呼他:轻薄公子。

宇文智及大力推荐其兄长,不是兄长比他更浑,而是兄长跟他关系很好,宇文智及认为这样的好事不该忘了兄长。

于是,宇文智及将司马德戡们领到宇文化及的面前。郑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宇文化及脸色大变,全身流汗,差点休克过去。

这位仁兄来到江都以后,倒不忘本,接着干坏人坏事,但弑君这样的事还是超过了他的承受力。

后来,司马德戡想起这一幕,后悔自己早该看出对方是个脓包的。

当然,现在整个计划都告诉你了,你不干,就是逼着大家灭口。过了一会儿,宇文化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终于颤抖着点头同意。

宇文家的加入,让一起逃跑事件演变升级为改朝换代事件。另外,种种迹象表明,宇文家的第三个儿子也参与了进来,这个人是多年前就跟李渊夜谈大事的宇文士及。因为宇文士及后来当了唐朝的宰相,而隋史又是唐朝人编的,他们说宇文士及没有参与这一弑君事件,那就算没有吧。

江都的气氛越来越压抑,所有人都知道要出事了。但接下来传开的这个消息,还是将客居江都的关中汉子们给惊住了。

据传闻,杨广怕关中骁果不随他去丹阳,已经决定将他们全部毒死,这个消息传得有板有眼,比如,杨广已经准备了二十石的毒酒,连日子都选好了,就在三月十六日那天请断魂饭。隋制一石有一百多斤,一石足以毒杀千人,二十石够两万人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