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侦探路 作者:孟广刚-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杯,几杯酒下肚,大家已是亲热得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了。

    本来是王厂长请客,到结帐时才知道,这个陆杰经理不仅早就买了单,而且
还让服务小姐给每人带了两盒烟一个打火机。出手如此大方,不能不给王厂长留
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个美好的印象,动摇了王厂长“一手钱一手货”的基本原则。

    王厂长当即指示销售科长:“回去以后要抓紧办!”

    陆杰表现得更是豪爽:“别看我今天喝了不少酒,但我酒后说话是算数的。
各位记住,货款一到位,从我应得的差价里再拿出5 万,给大家甩点烟酒钱!为
了和各位交朋友,这笔生意我宁可少挣钱。”

    这5 万的许诺,使在座的众人乐得合不上嘴,于是回厂之后,很快就签订好
了合同,连第二天的提货手续也一并办了个全。

    第二天,厂大门刚一打开,那个称郑北平的郑科长已带来了10台东风牌大挂
车,一次就运走了100 吨钢管。接着不到两天的工夫,1000吨钢管便全部运离出
厂。

    至此,陆杰、郑北平两个骗子的全部诈骗行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得意的句号。

    等到了第五天,这个王厂长才指派财务人员去开户银行查一查,看有没有到
款。在没查到进款的情况下,根据王厂长的指示,将陆杰留下的那张空白支票填
好存上。

    可是很快,一个意想不到的反馈刹时使王厂长慌了手脚:这张支票是假的!

    王厂长顿时感到大事不妙,亲自按陆杰留下的名片打电话。可不论是宅电还
是手机,送进耳朵里的都是“嘟嘟嘟”的忙音。

    慌了神的王厂长紧忙指令那个同桌吃饭的销售科长打电话去B 市物资公司询
问,对方回答更是干脆:“我公司从未有姓陆的经理和姓郑的科长,也从没买过
1000吨钢管!”

    王厂长一头栽倒在沙发上昏了过去。

    这就是这桩诈骗案的全部过程。

    这两个骗子当时并没有隐身,是人们都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有血有肉
的实体。但是在全部钢管被骗走以后,他们却全部神秘地失踪了,像是漂浮的云
雾,一阵风吹过,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没有线索的地方着手

    当时,我真有些纳闷儿,骗子的骗术并不算高明,那个厂的厂长据说还是一
个很有头脑的企业家,多次获得省市的先进称号,他当时怎么糊涂了呢?退一步
说,就算是这位厂长糊涂,那些陪同一块的副厂长、销售科长也不会和厂长一块
糊涂吧?然而,谁都没有看得出来,硬是瞪着眼睛让两个骗子雇了十辆大挂车,
把钢管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公然运走。直到钢管运走的第五天,才算醒悟过来,哭
天叫地大喊:“狼来了!”

    公安机关立案侦察历经了二年时间,骗子依然逍遥法外。该不该接手这桩棘
手的案子?倒使我颇费了一番心思。若大个企业派厂保卫科长来请我,同时还代
表立案侦察机关的意图,当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C 市钢管厂,在50年代就誉满全国,在全国的钢管行业中也算得上是龙头老
大了。高大的镶着黑色花岗岩的门楼,气势宏伟,依然显示着当年的雄姿英发。

    厂保卫科科长刘鸣久陪同我们来到了厂办公大楼,王厂长和一个副厂长以及
销售科长早就恭候在楼下了。

    见了面之后,我寻思这三位当年的当事人多多少少能够提供些什么破案线索。
不能不让人心凉的是,这3 个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也拿不出来,甚至是到现在还
没从噩梦中醒过来。问他们有没有两个骗子的照片?没有!问他们两个骗子可能
有的地址或单位?没有!骗子给的名片报的地址、单位、电话等等,都是假的,
我们不知他们从哪儿来,现在也不知他们都到哪儿去了!问他们两个骗子的相貌,
这三个人的描绘倒比较一致:自称为陆杰的骗子,男,40岁左右,身高约1。67米,
大腹便便,圆脸,秃顶,眼睛不大,但却透着神韵,讲话斯文,略带北腔南调,
给人感觉酷似阅丰资深的大老板。自称郑北平的骗子,男,约三十四、五岁,身
高不足1。72米,身体瘦弱,长脸,戴近视镜,头发虽然稀疏,但却向后梳理的很
亮,该人讲话嗓音尖细。

    为了了解案情和寻找线索,我们又来到了当地公安局找到办案的干警。这两
个干警,一个叫赵磊,一个叫胡志伟。面对私人侦探,二位年轻的警官显出一种
无视和傲慢,他们说,接受这个案子的时候,只有那份合同和那张假支票,还有
两张假名片。厂子送到公安部门的全部线索就是这些,可除了“假”就是“空”,
根本就无从入手。

    他们唯一能抓到的线索,是大门门卫,因为骗子运货出门,门卫必须登记车
号。如果找到车号,就能找到车主,顺藤摸瓜,也许能找到这两个骗子。车号很
快找到了,也很快找到了这10台运货大挂车的司机,都是B 市运输个体户,他们
都承认那几天从C 市钢管厂拉过钢管,但是雇主只让他们运到沈阳市郊外一条公
路旁卸下,又装到另外雇来的大挂车上运走,至于运到哪儿去,他们一无所知,
而那些另雇的大挂车车牌号是多少,谁也没有记下。

    线索断了。

    至于那份合同和那张支票、两张名片,因为全是假的,对破案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他们又把眼光瞄到青工小董的身上。因为那两个骗子是通过小董的引见,才
得以和王厂长见上了面。

    钢管诈骗案一暴露,青工小董便两腿发软,两眼发直。在公安局干警的追问
下,他啰啰嗦嗦地道出他和这两个骗子相识的实情:那是那年5 月的一天,他去
B 市出差,住在叫“阿庆嫂”的饭店里,一天在楼下吃饭,因为没有空桌。人称
阿庆嫂的老板娘把他安排在里屋陆杰和郑北平一个桌上,似乎老板娘阿庆嫂和那
两个人还很熟悉。吃饭的时候,这两个人听说他是C 市钢管厂的,就给他加了两
个菜和一瓶啤酒。陆杰说:他要买一大批钢管,问小董能不能帮忙。小董心想,
厂里的钢管正愁卖不出去,于是就对他俩说,可以,这事得跟我们王厂长谈。陆
杰说,过些日子他们俩去钢管厂看看,要小董给引见引见,事成之后,少不了他
的好处费,等等。其实小董不知道他们是不是B 市物质公司的,除了这次偶然相
遇外,他和他们再没有其它任何来往。

    小董虽然没有道出这两个骗子的详细情况,但是却提供了两个重要线索:一
是两个骗子似乎在阿庆嫂饭店住宿过,既然住宿必有住宿登记;二是那家饭店叫
阿庆嫂的老板熟悉这两个骗子,必然能知道更多一些这两个骗子的详尽情况。

    赵磊和胡志伟通过当地派出所,找到了这个阿庆嫂。谁知这个阿庆嫂,却一
口咬定根本不认识什么陆杰、郑北平,还有什么小董。她这个饭店,在那个月也
根本没有住过什么叫陆杰、郑北平的客人。“不信,你们可以查旅客登记簿嘛!”
找来当月的旅客登记簿一查,果然没有这两个人,但却查到了小董的名字!

    线索再一次中断。

    到此,实际上C 市钢管被骗案,什么线索也没有,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无
所有”的“空”!没有照片,没有地址,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

    要在茫茫然的人海中去寻觅出两个没有照片,没有地址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
假的骗子,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古怪的天方夜谭。

    这个案子,接还是不接?

    就在我正犹豫的时候,王厂长向我们投来了那双充满期望和充满哀求的眼神。
也难怪,他的精神压力实在不算轻松。案发后,厂里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
“想必是王厂长拿了人家的钱。要不、款没入帐,他凭什么把上千吨的钢管往外
放?”还有的说:“听说那个姓陆的骗子一笔就先给了他5 万元……”

    看来,不找到骗子,挽不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说,自己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
清。公安局搞了两年还没抓到骗子,他现在只能把希望寄予在我们私人侦探身上
啦!

    于是,我和我的探员们进行了紧急磋商。

    我们既然选择了私人侦探这个行业,就不能不面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扑朔
迷离的难题。或许,正是因为有社会难题的存在,才有私人侦探的存在;或许,
正因为这些难题的破解,才能体现出私人侦探的生命价值!

    紧急磋商的结果,我们决定,把这个案子接下来。

    我告诉王厂长,我们既然接手,就不会没完没了的跑“马拉松”。请给我们
一个月的时间,如果破不了案,除了必需的差旅费外,我们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王厂长不相信:“一个月?”

    我点了点了头说:“是的,一个月!快了,也许只要20天。”

              以骗治骗定决策

    接案后,我就一直在想:王厂长是个精明透顶的人,在他走过的道路中,险
滩、暗礁、陷阱……没少经历过,但一个个都让他绕过去了。为什么两个骗子并
不高明的骗术,却把他给绕进去了呢?再说,陪同在座的一个副厂长和一个销售
科科长,也不可谓不见多识广,不可谓不经验丰富,为什么也同时中了两个骗子
的圈套?再说,当场识破骗术并不存在任何困难。比如在提货之前给银行打个电
话,查验一下支票的真伪。给B 市物资公司去个电话,验明一下两个人的“正身”。
为什么这些应该去做的都没有做,对两个骗子的骗术笃信得如此痴迷呢?

    我和我的探员们解剖分析的结果是——

    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着一定生命状态。一个生命状态和
另一个生命状态交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