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守护活着的人而杀死他们,因为你们现在能力还不够,你们还不能,也无法改变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可以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你们守护的是国家,也包括那些杀人的灾民,只是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强大的武力,跟坚韧的品性。”

    张春抬头仰望天空。沉默了好久才说:

    “敌人,有时候很难分辨。敌人是针对一个时间段来说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时候敌人也会变成朋友。但是对于军人来说,敌人是现实的威胁,军人必须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要记住一句话,对敌人要想冬天一样寒冷,对人民要像春天一样温暖。这就是军人应该有的品性。军人不是用来欺压人民的。”

    张春讲这些话时,袁芳和丽质就在一旁。

    袁芳全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因为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二十多个孩子将来会变的多么恐怖。

    “这是不是要谋反?”

    袁芳在心里暗自问自己。

 第十七章 少年中国说

    河南村。

    张春每天都会带着农学堂的孩子来这里的田间地头给那些十五岁以上,没有正式上学的孩子上课。同时也给有些怨念的陈继祖上课,因为陈继祖感觉自己好像是被“踢出”了护卫队。民兵队不管是哪方面都不是正规的“军人”,也没有军人的荣耀。所以张春不得不继续给他们当“唐僧”。

    不过随着适龄人数增加,护卫队扩编了。

    护卫队的人数增加到了三十五人,这包括坚决要求只是代理河南村民兵队长的陈继祖。

    护卫队也多了一个正式的教官顾明。其实顾明能够教他们的主要是一些枪械和武器知识,以及防炮的土工作业等等知识。至于战略战术,顾明还在研究张春写出来的操典。因为按照顾明的办法,面临护卫队的进攻,无论怎么算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这让顾明觉得自己在日本的军事理论真是门板夹出来的理论。

    这次增加的队员一个女孩子都没有,因为女护卫队员是跟着春丫训练,要求提高了,符合条件的女子实在是“罕见”。现在算上春丫也不过五个人成了暗中保护张春的卫队。这五个女孩子年纪都不大,比一般女孩子学习的早,营养也跟得上。两年下来,要想再达到她们的标准,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人了。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后,每天早晨,所有学生围绕蒙学堂的城墙跑步又开始了。

    几百人同时跑步,显得有些壮观。好在蒙学堂护城河以外,以前跑步的路修得很宽,两边种是速生的杨柳,两年之间长得快把天空遮盖起来。外面的人倒是不容易看见而已。

    蒙学堂的事务变多,芹姨已经专门在做内务管理,她原来就是张家的大丫鬟,是要帮着主母管家的。加上有袁芳的帮助管理账目,所以管起来不算困难。张家岭没有分出去的还有两千四百亩水稻地,现在由张春带着中班和农学堂的孩子们管着,别看人小,但是人数委实不少。

    农学堂虽然只有七个孩子,为首的是张娟和张扬两个十五岁的孩子,但是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每个人都能单独带一帮孩子出去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当启蒙老师。学医和学格物孩子现在正在拼命啃书本,他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而学教育的学生,现在都成了各班级的启蒙老师。袁芳和张春以及顾明则负责教这些读了三年书、十二岁以上的学生。

    张凤兰开始听到张家岭安全还挺高兴,但是随后知道这个弟弟这次玩大了,专门从汉口跑回来。见张家大院完全变成了一所学校,因为缺少人,有些乱,可是还说得过去。才放心回了汉口。

    不过九月过后,在湖北自强学堂毕业的大表姐吴颖来到了蒙学堂。

    吴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程度要比袁芳要高,只不过袁芳这几年被迫自学,时间也不是白混的。吴颖学的是算学,原本是要帮父母经商持家的。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一来就对张家蒙学堂的一切感到了新奇,并很快融入了蒙学堂独特的教学方式。而算学,也确实只有张春附带地讲讲,没有专门的老师。

    吴颖的算学知识虽然说起来是大学生,但是只有后世初中的水平。

    十月,吴颖介绍了两位同学过来,是一对恋人,男的叫胡登平,汉口一个小官吏的儿子,女的叫兰慧芳,是个旗人的女子,两人算是私奔。胡登平学的是方言中的英语,兰慧芳学的是化学。因为自强学堂的格物和商务是在课程之中比较正规的学业,所以胡登平和兰慧芳就成了中学堂的格物和化学老师。

    这两个人比较有意思,胡登平家里对兰慧芳是认可,并出钱支持儿子诱拐别人家的闺女。兰慧芳家里却极力反对。

    两个人也不是一心搞学问的人,因为两家都不缺钱,没有多少经济压力,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只想过平凡的小日子。标准的浪漫小资生活。

    吴颖其实也不是太看得上两个人,但是因为和兰慧芳是闺蜜,所以算是帮忙。吴颖的性格和脾气和张凤兰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她很快就接管了芹姨的工作,芹姨也是松了一口气。她没有什么文化,人不多的时候还好,这几百号人,她也心虚。

    因为吴颖更加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不太管校务,袁芳虽然想在医学方面有所研究,但是实际上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反而是已经十三岁的张秀成了卫生院实际的管理者,宁伯每过七天就会来坐诊一天,其它时候,都是这十来个孩子再做一些基本的检查和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其实她们连风寒都不敢轻易下判断,只是负责给学生们熬制防暑、防伤寒、给孩子们打蛔虫、防虱子跳蚤等群防群治的工作。要想开处方治病,那是万万不敢的,需要宁伯亲自来。

    不过她们已经是不错的护士,熬制中药,按照宁伯的药房抓药材,管理住在卫生院的病人,还是可以的。

    因为卫生防疫做的好,张家岭也没什么病人,除了孕妇就是儿童。宁伯的处方都开的极为保守和谨慎。一般出不了什么大事。但是这已经够张秀她们心惊胆颤的了。

    袁芳想帮忙也有心无力,只好把心思全部用在启蒙教育和校务管理上,医学只能当爱好了。好在顾明时常来帮她。

    张春多了几个帮手,自然也就轻松了下来,恢复了每天锻炼。

    修炼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但是锻炼却不一定,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金秋,稻谷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张春带着丽质风一样地刮过石坝。

    “哥哥,别跑,等等我。”丽质拉着张春的衣角,半点都没有落下,但是她还是叫着。张春可不会停下,因为他一停下,丽质绝对会得意地超过他。在张春和丽质的背后,一个淡淡的虚影快速地在各种隐蔽物之间流动,从水车上一掠而过的时候,水车的转动都没有停顿半分,那是负责保护张春的春丫。

    清晨时分,河边没有其他人。已经跑完一圈的张春知道春丫跟在后面。这丫头已经变成了一个影子,如果不是张春叫她出来,她绝对会把自己躲在人们看不见,或者不注意的地方。春丫的这个本事可不是张春教的,她有着自己的师承。

    张春不管春丫。而是跑上了金鸡岭,直接窜进了岳母的房子。

    金鸡岭上,八户人家围成一个圆圈,形成一个防御体系。外墙很厚,很高。张扬氏是正对着张家堡出口的第一家。房子里正飘着早餐的香气。这一年,金鸡岭上也填了人口,不过与张春除了春丫算是真正的丫鬟兼保镖以外,没有一个真正仆人不同。张扬氏买了四个小丫鬟,两个小厮。其他的七户人家,都明明白白是张扬氏的家丁和仆人。

    背着快有一岁的张景林的是一个和张春差不多大的丫鬟小菊。她正在遛弯。晾晒衣服的瘦弱女孩子是丫鬟小梅。和张扬氏在厨房里喜滋滋地做着小米稀饭的是小兰。没有看见小竹,不过听织布机房里的咔嚓声,就知道这丫头正在织布。不等几个丫鬟反应过来,张春和丽质就做到了饭桌上。

    饭桌上有一碗煮好的鸭蛋,一碗煮好的蚕豆,煮好的豆浆。再加上小米稀饭。这就是专门为张春和丽质弄的早餐了。因为两个人常来这里混吃混喝的习惯,张扬氏一家都吃上了早餐。不过不像张家堡那样统一吃饭,统一出工。而是有先有后。作为老爷的张明义肯定已经带着两个小厮下地去了。金鸡岭的男人们也都出去了,他们要在田地里转上一圈,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后才回来吃饭。

    第一波吃饭的肯定是张春和丽质,不过这两个人是专门来吃咸鸭蛋的。

    张家堡的护城河里也养着鸭子,也有咸鸭蛋,但是腌制的时间都太短,没有张扬氏这边的好吃。再加上张家堡嫌弃吃饭麻烦,不会煮什么黄豆蚕豆的。都是把它们弄成豆浆豆腐和饼一样的东西,吃是方便了,但是味道就差了一点。所以一般早晨,张春和丽质都会再家里吃过一遍后,再来这里混一点零嘴。

    两个人都等着张扬氏替他们剥出鸭蛋,这算不算卖萌?张春觉得不算,因为张扬氏喜欢亲自剥东西给两个人的感觉。每次都是笑眯眯地充满了幸福。

    远远地就听见北广河那边一群人跑步的声音。接过张扬氏用小布袋子装好的鸡蛋,就和丽质跑下山。不过张天带着人已经消失不见了。丽质又开始懒了。只好把她背在背上。这丫头也许还是小孩子的缘故,身上有股幽香,没有多少汗味,挺好闻的。

    隐隐听见磨坊那边有人说话。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咦”。张春有些惊讶,这篇文章太熟悉了,似乎是梁启超在日本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