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8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公里内的空中和海上目标参数,距离方位误差为10米和3密位左右。同时跟踪160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能够同时锁定其中25个。
  由于中华帝国要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保持对德联和北约的高度军事压力,因此三艘庐山级航母同时开工建造,以便刺激敌人也加入军备竞赛当中,从而达到经济上拖垮敌人的最终战略目的。
  核力量是中华帝国此次大规模增加军费的主要方向,因此除了新建三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外,核潜艇也成为中华帝国海军新的作战力量。
  在御前军事会议上,王辰浩做了重要的指示。他指出未来最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不是海面上的航空母舰,也不是天空中的战略轰炸机,更不是射程可达柏林的战略核导弹,因为这些武器平台都暴露在表面,敌人可以提前进行针对性的防御部署。而真正的杀手锏来自于海面下的潜艇,因为潜艇可以在水下长时间潜伏,在不被敌人发现的时候悄然靠近敌人,突然间对敌人重要目标进行攻击,敌人很难做出有效防御。
  自二战前中华帝国海军建造了人类历史上首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之后,中华帝国海军首次完成海底穿越北冰洋的壮举,这对中德冷战,华约北约军事对抗的整体布局来说。对中华帝国一方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华帝国的核潜艇能够穿过北冰洋突然出现在德联的战略大后方,如果携带核导弹的话,在靠近德联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后,将发挥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基于王辰浩的战略旨意,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和海军部联合筹备战略核潜艇部队。总参谋部要求将核潜艇划归战略司令部指挥,但海军部坚决不松口,坚持核潜艇归海军舰队司令部直辖。双方官司最终闹到紫禁城。最后由王辰浩做出了裁定。
  中华帝国核潜艇力量划分为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两支潜艇部队。战略核潜艇归战略司令部直接指挥,攻击核潜艇归海军舰队司令部指挥。
  按照王辰浩提出的划分规则,按照核潜艇的使命、武器两条来进行划分。
  战略潜艇是专门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对方陆地战略目标(城市、军事基地、交通枢纽等)。 攻击型潜艇是执行战役战术任务的。主要进行机动性海战,执行护航、反潜、攻击水面舰船、布雷、侦查、输送蛙人等,也可向陆上近目标进行攻击。
  战略潜艇的主要攻击武器是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导弹,大部分是核弹头。而鱼雷、防空导弹等是自卫武器。所以战略导弹潜艇使一个国家的威慑力量,是提高国家地位、保证国家安全的有力武器, 划归战略司令部指挥。
  攻击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巡航导弹、水雷,防空导弹、蛙人运送舱等。在必要的情况下,经战略司令部同意,也可以装备核鱼雷、核导弹和核水雷。
  由于武器搭载平台和作战目的不同。中华帝国的战略导弹潜艇的排水量被定义为至少在8000吨以上。水面抗风浪、海涌的能力强。有平稳的核导弹发射平台。
  由于王辰浩最后做了圣裁,总参谋部和海军部之间的争执也就自然结束了。不管双方都乐不乐意,王辰浩的旨意不容更改。于是,战略司令部和海军舰队司令部分别开始准备各自的核潜艇。
  中华帝国在二战爆发前期服役了元级核潜艇首艇鹦鹉螺号,按照新规定。鹦鹉螺号核潜艇被划归攻击核潜艇范畴,隶属海军部。
  因此,海军部随后在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基础上。计划在20年的时间里,继续建造其余十七艘元级核潜艇,配合海军九九舰队使用,即每个航母战斗群配备两艘攻击核潜艇。
  鹦鹉螺号核潜艇已经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试航,海军舰政总署对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为适应未来战争之必须的革新之处都做了深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后续的元级攻击核潜艇设计很快出台了。
  为了适应中德冷战之需要。中华帝国海军将在未来五年内陆续开工建造4艘元级攻击核潜艇,实际上还是为了积累经验。等到庐山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战斗群形成战斗力后,相应的电子设备也会大幅度提升,那时海军部再着手建造后续的一系列元级攻击核潜艇。
  四艘元级攻击核潜艇大同小异,以cnssn703鲟鱼号为例,该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鹦鹉螺号相同,为了减少噪音采用单轴推进方式,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该级艇首次采用了标号hy-280号高强度中华特种钢,使其安全潜深增至300米,实际上最大潜深可达410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增加了备用鱼雷数量,比鹦鹉螺号多了6枚,达到54枚。
  攻击核潜艇有现成的鹦鹉螺号可供参考,所以进展非常顺利。不过对于战略核潜艇来说,进度就慢了很多了。表现在将中华帝国现役的弹道导弹安装到核潜艇上,这方方面面都需要改动。
  按照中华帝国战舰命名规则,战略核潜艇统一归类为明级。依然以鱼的名字命名。
  明级战略核潜艇最终在光华四十九年才被设计完成,首批建造四艘。分别为中华帝国四大名鱼进行命名,cnssn801长江鲥鱼号、cnssn802黄河鲤鱼号、cnssn803松江鲈鱼号、cnssn804太湖银鱼号。
  以最后建成的银鱼号战略核潜艇为例,该艇长116。3米,宽10。1米,吃水 8。8米。水上排水量6100吨,水下排水量7670吨。水上巡航速度16节,水下28节。标准潜深213米,最大潜深302米,自持力60昼夜,额定编制132人。
  银鱼号的动力装置采用一座由北洋重工电气分公司制造的s5w2型压水反应堆。主机是南方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齿轮减速汽轮机,功率为16400轴马力。
  主要武器装备为6具533毫米水压式红头鱼雷发射管,备弹48枚。16个“巨浪”型弹道导弹发射筒,分为两排垂直布置,每排8个。使用巨浪1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3200公里。但由于巨浪1型弹道导弹研发进展不顺利,实际上银鱼号战略核潜艇服役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实战配备弹道导弹。而这也成为中华帝国战略司令部的一个最高军事机密,甚至隐瞒了帝国总参谋部长达七年之久,更是成功的欺骗了德联的情报组织,使其信以为真,惧怕中华帝国的战略核潜艇很多年。
  为了封锁德联和北约,中华帝国除了准备强大的海军力量对其实是海上封锁之外,岛链封锁战略再次被提上日程。由于这招对当年的美国非常有效,因此也被中华帝国用来对付德联。
  中华帝国联合华约各成员国,在英国、冰岛、阿拉斯加、土耳其、科威特、亚美尼亚、塞浦路斯、直布罗陀等地大规模扩建军事基地,从四面八方包围欧洲,并开始部署核武器,使得中华帝国的西北风系列核导弹能够直接打击欧洲各国,针对德联和北约的军事意图十分明显。
  如此大张旗鼓的军事准备,德联和北约集团想安分都不可能了。
  wxs。o
  第707章 德联的洲际导弹试验
  面对中华帝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军备扩充,北约所在的整个欧洲面临中华帝国和华约的战略大包围局面,为此德联不得不进行应对。
  跟中华帝国庞大的军费预算相比,德联短时间内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战后几年来,德联尽管效仿苏联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德联的元气。但德联是二战的重灾区,在中华帝国的经济侵略下,财政开支十分困难。
  尽管财政困难,但希特勒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在他的号召下,德联上下团结一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展军力。
  跟中华帝国每年动辄上百亿龙币的军费开支相比,德联在战后初期每年的军费开支只有不到二十亿龙币。德军统帅部得把钱都用在刀刃上才行。
  扩充核武库是德军必然的选择。德军的核武库一直是最高机密等级,连中华帝国都无法准确知道德军的核武器件数。真因为德军的严格保密,使得德国避免战败的惨境。
  早在二战还在谈判期间时,希特勒便下令德军不惜代价储备核原料,制造核武器,为的是在中华帝国洞悉德军核武器家底之前,将德军的核力量壮大起来,维持用来对抗中华帝国的最低核力量。
  这点希特勒做到了,在战后几年里,德军一直在扩充核武器数量。到中华帝国掀起军备竞赛时,德军已经拥有了三十三枚核弹头。
  不过,德军的核弹头都是最原始的核武器。大部分依靠战略轰炸机进行携带,只有少部分小当量的核弹头被安装到了v6火箭上,但射程也不过5oo公里,跟中华帝国的西北风洲际弹道导弹长达ooo公里的射程相比差的太多。
  德军的v6火箭实际上无法对中华帝国构成实在的战略威胁,而自从德军的容克ef2z战略轰炸机突破中华帝国的防空到紫荆城上空洒传单之后,中华帝**方以之为奇耻大辱。此后中华帝**方大力加强了防空预警络的建设力度,在本土各州省大量部署对空警戒搜索雷达系统。
  按照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的国防白皮书规定。到光华五十年元月,中华帝国本土必须完成防空预警雷达系统的建设,届时中华帝国本土将可以全天候24小时监视任何入侵的飞机。
  对此,德军非常紧张。因为一旦中华帝国完成国土防空雷达络的建设,那么德军的战略轰炸机将无法再进入甚至接近中华帝国本土都变得非常困难了。尤其当德军获知当年德军轰炸机之所以顺利飞到紫禁城上空,全因为中华帝国空军的夜间战斗机都被派往了欧美战场,这才给德军机会。如今中华帝国已经全面开始升级昼夜执勤的战斗机了,德军再想趁着夜间的机会进入中华帝国领空同样不可能了。
  这一切都逼得德军进行装备升级。否则一旦中华帝国拥有百分百拦截德军核弹头的能力时,那时中华帝国肯定会卷土重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