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地封印-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阵子;那些纸钱只留下了一堆灰烬;香火也灭了;那老妇这才慢慢站起身来;提起空竹篮子;抹了一把眼泪;转身走向来时的路。

当她经过几个人身边时;施丽娅很有礼貌地问道:“这位大娘;这坟中埋葬的是你家亲人吧?怎么会现在这个时候来上坟?”

那个老妇扭头看了一眼施丽娅;再看看其他四人;脸上那警惕的神色才有所松驰;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到的悲伤;淡淡地说道:“五年前的今天;我老伴和我们的独子;外出打工回来;却不料遭遇了车祸;不幸双双身亡。今天是他们的忌日;我买了些香烛纸钱;还有他们平时最爱吃的一些小菜以及我老伴最爱吃的馒头;前来祭奠一下爷俩。”

听得老妇如此之说;陈冬大脸如土色;壮着胆偷眼一瞧土坟;只见土坟前果然堆了几个雪白的馒头。

那老妇说道:“年轻人;你们是来这小山上游玩的吧?春天的景色是不错;你们好好玩耍。我心中思念那爷俩;睹物思情;就不和你们多说了;就此告辞。”

看着那老妇在阳光下离去的背影;施丽娅悄声道:“没想到;山野之中;一个老太说话也这么斯文。看来;坟中所葬的那一对爷俩;也必是有文化之人。”

这时;陈冬大已经开始弯下了腰;作出呕吐状;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张远山自言自语道:“看来这个陈老板确实是撞上鬼了;还进入坟中吃了一顿鬼餐。这鬼父子俩倒也仁厚;没半分害人之心;陈冬大必有后福。”

吐了半天却没吐出什么的陈冬大;听得张远山如此之说;干喘了几声;吐着粗气问道:“这位大哥;你怎么知道?难道我遇到的那一对鬼父子真的是好鬼?”

张远山点了点头道:“陈老板;不瞒你说;在下虽然不才;却也学过一点茅山道术。那鬼父子俩若是存心害你;只怕你即使出了得此坟;也保不了你的小命了。”

“你不是说过;他们好酒好菜招待你;而且还给了你一大笔钱吗?这就是说明;你卖给他们的馒头;也了结了他们的一个心愿;所以他们招待你;就是在报答你啊。”

“唉!”;张远山叹了口气道:“只不过这鬼父子;虽然是盛情招待你;却忘了你是阳世一凡人;受不得这阴世之食。若不得呕吐出来;只怕你反而要生一场大病呢。”

张远山看看惊慌失措的陈冬大;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轻声道:“陈老板;你把你口袋里装的阴世之钱就在此地烧化了吧;免得晦气缠身。”

陈冬大一个激零;这才想起了那个年轻男子给他的馒头钱;连忙伸手从口袋中掏了出来。一看之下;大惊失色;原来;这竟然是一大把冥币。

陈冬大按张远山吩咐;到土坟前跪拜了几下;把那些冥币就地烧化;又作了几个揖;这才站起身。

张远山口念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位;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道义常存!”

同时趁其不备;在陈冬大后背猛地一拍;只见陈冬大一弯腰;张口喷出一大堆秽物。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那吐出的一大堆秽物中;爬满了许多各色小虫;还有几根沾着鲜血的小鸟羽毛。

(连载中,敬请关注。)

 第二百章 粉墙题诗

陈冬大再三感谢张远山相助之恩后;告别众人;匆匆返回家中。

李冰一行;边感叹边继续游玩;不觉日近晌午。

钱一多从包裹里取出带来的干粮和饮料;几个人就坐在山中一块干净的青石上边聊边吃;倒也别有风味。

李冰忽然感觉胸口痒痒的;他忍不住用手隔着衣服擦了几下;可是觉得更痒了。

大伙见到李冰的怪样子;都忍俊不住。施丽娅提醒李冰;伤口愈合时;会感觉特别搔痒;千万别使劲抓挠;免得弄破伤口引起感染。

李冰听了施丽娅的话;只得咬牙忍住。可是;那搔痒感越来越重;他实在是熬不住后;就走到一棵树后;掀起自己衣服;露出了胸口的伤处。

说也奇怪;当李冰正准备细心地在搔痒处抓几下时;那搔痒感竟然慢慢消退了。更让李冰惊奇的是;那伤口愈合处的四个红点;竟然只有三个清晰可见;另一个正慢慢消退;最后竟然不见踪影;那块地方就似从没生过什么东西。

李冰惊讶地“咦”了一声;突然一只手拍在了他肩上;把李冰着实吓了一跳。

原来是张远山;悄悄溜到了李冰身后;他见李冰这么长时间躲在树后没声音;心中纳闷;不知李冰在搞什么鬼。

李冰假装恼怒地道:“张大哥;你贼忒兮兮的;把我吓了一大跳。”

张远山笑嘻嘻地说道:“得了吧;你一个大老爷们;竟然如姑娘这般羞答答的。男人嘛;光着膀子也没事。怎么样?伤口没弄破吧?”

李冰呵呵一笑道:“没事。现在已经不痒了;不过我很奇怪;我胸口四个红点;竟然无缘无故消失了一个;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两人边说边打趣着回到那个青石边;张远山把李冰那个红点当作取笑材料;夸张地向赵婉儿和施丽娅添油加醋地描述着。

几个人笑了一阵;施丽娅忽然道:“李冰;我刚才突然想到;你伤口处出现四个红点;不会是暗示什么吧?刚才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一个;难道是上苍在给我们什么启示?”

经施丽娅一说;李冰也一怔;突然觉得不无道理。张远山他们也都轻轻点头;大家一时之间不再说话;都在默默猜想;那四个红点究竟是代表什么?

隔了好久;赵婉儿打破了沉默;她忽闪着眼睛说道:“会不会刚才这个消失的红点;是提示我们;我们已经无意中破解了三才中我们所没有猜透的‘人’字?”

几个人一听之下;也只觉一阵兴奋;可是细细想想又不大对头;因为那个红点是四个;而不是三个。

如果三才是这四个红点中的三个;那么第四个会是什么?这不是更加扑朔迷离了吗?

李冰想了好久;他忽然再次问起了张远山和钱一多跟随余平前去小山村后遇到的几件怪事。

张远山虽然没弄明白李冰到底在想什么;但还是原原本本地再次祥细说了一遍。

李冰听完后;慢慢地从青石上站起来;不住地来回踱着步。大家见李冰这个样子;谁都不敢打扰他的思路;都静下心来;看着苦苦思索的李冰;期待他能打出其中的答案。

李冰不时看看周围;又抬头看看太阳;忽然脑中闪过一丝灵光;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走到施丽娅面前;笑着道:“施姐;我有一事不明;想讨教一下你这个历史系的高材生。”

施丽娅嫣然一笑道:“李冰;你也对我说起讨教这两字啊?别寒碜我了;有什么话;快说出来;人多主意多;说不定大伙一凑合;就能想出什么眉目来。”

李冰收敛了笑容;一本正经地问道:“施姐;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人性;应该是哪几个字比较合适?”

施丽娅略一思索;微微笑道:“你们都知道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和大相国寺方丈佛印和尚吧?要说到人最难过的四关;他们两人倒互相各留一诗于大相国寺的墙上;后来又添上了当时宰相王安石的一首诗。只是可惜;当然那堵题诗的墙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那一段千古佳话。”

钱一多突然插嘴道:“你们文化人;说话就是这么转弯抹角;我都让你搞迷糊了。施姐;你说的这段故事;和李冰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施丽娅甜甜地一笑道:“钱大哥;当然有关系拉!李冰不是问我人性的四个方面嘛;这三个历史上的名人;就是围绕人性四个方面来题诗的。”

赵婉儿白了一眼钱一多道:“施姐;别理钱大哥;我就喜欢听你说故事。你快点说下去;这些野史就是比大学里学的正史要好听得多。”

施丽娅笑嘻嘻地看着赵婉儿说道:“当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佛印和尚。恰巧佛印和尚外出;接待僧见是方丈好友来了;连忙招呼苏东坡到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这个大词人。”

“苏东坡等佛印不至;就一人开始独自斟酌。几杯酒下肚;不觉有些微醉;偶然一抬头;见到墙上题有一首诗;上面写着:‘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见到所题之诗;是好友佛印和尚的手迹;一时童心大起;在佛印诗边另题一诗:‘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佛印和尚回来后;细细一品苏东坡所题之诗;不禁大为拜服;觉得苏东坡的题诗;不止是豪迈;而且似乎对人生的认识;比他这个有名的高僧还要看得开透。”

“翌日;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来到大相国寺拜佛休闲。宋神宗看到墙上佛印与东坡的题诗;只觉饶有风趣。于是他就笑着要求王安石也作一诗题于墙上以作应和;王安石应命;略一沉吟;即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亦和佛印禅师诗》:‘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王安石的诗;巧妙地把人们视为贬义的酒、色、财、气四字赋予了新的含义;气势蓬勃;让宋神宗龙颜大悦;也口占一首:‘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连载中,敬请关注。)

 第二百零一章 酒色财气

赵婉儿正托着下巴出神地听着施丽娅讲述着文人墨客那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忽然被李冰的一声大吼吓了一大跳。

赵婉儿愠怒地道:“李冰;你是不是脑抽了?这么好听的故事;你发什么神经打岔干嘛?”

施丽娅见到李冰如此兴奋;也停止了讲故事;她对着赵婉儿轻笑道:“婉儿;故事已经讲完拉!其实;我猜李冰肯定是早已经想到了;只是想印证一下;才故意让我来说说的。”

赵婉儿对李冰翻着白眼;假装生气地说道:“李冰;看看你外貌忠厚老实;哪来这么多小心眼?你想到了什么;快点说出来;不然的话;不理你了。”

李冰乐呵呵地道:“我虽然想到了;只是不敢肯定;所以才会故意这样问。既然施姐说的和我想的一样;那我心中就有了底;基本可以肯定我的想法了。”

李冰踱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