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三为人处世哲学-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获得企业管理的硕士学位以后,他加入一家国际性的化学公司工作, 并对自己刚开始获得的职位很满意。薪水还算不错,而升迁的机会也很大。

  “不须从基层干起实在很好,”他在提及自己的好运时说。“我原先的期望 没有这么高。”由于约翰主要的兴趣是在管理方面,而学生时代他也主修这方面的课,他亟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实行。“我觉得这儿有很多事可以 做,”他在工作 4 个月后说。

  然而,直到约翰在这家公司工作 15 个月以后,他才开始察觉自己的弱 点,而这也是他以后经常会遭遇到的麻烦。他被邀请加入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审理公司里的源源不绝的活动报告。“这家公司的问题出在:必要的消 息传达不到最高阶层,”约翰这么说。这家公司的规模非常庞大,分支机构遍及全世界各地,所以需要很多人集体努力,提出一个有效的审理报告。

  不幸的是,这使约翰的上司有机会把他的表现和委员会中的其他成员做 一番比较,在工作计划开展的头几个星期里,他们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约翰的进度比其他人缓慢许多。“快点,约翰,动作迅速点吧?”他的顶头上 司友善却认真的说。

  约翰的速度不但没有因为这句话加快,反而停顿下来。“速度,”他憎 恶地说道,“这是这儿唯一重要的事。每个人都期望你昨天就把事情做完。”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他速度缓慢这个问题很快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 为事实显示虽然最高管理阶层能获得全世界各地的活动报告,但这些消息总是到得太晚,以致他们不能及时采取因应措施。在这种情形下,约翰谨慎而 又慢条斯理的行事方式很教人头疼。他组里的一位同事讽刺的说:“如果你有什么坏消息,并希望它像蜗牛走步般地传出去的话,把它告诉约翰。” 由于在这个工作计划快结束时,约翰突然加起劲来,工作得和别人一样快,所以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多大的伤害。“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工作 得和别人一样快,”他懊恼地说,“但这并不表示我喜欢这么做。”在接下 来的 5年里,他被擢升了两次,但升的幅度都不大。在一次会谈中,他的上 司告诉他升迁的消息以后,对他说:“你的工作表现不错,虽然有时缓慢了点,但是很好。” 约翰觉得自己如果换一家化学公司工作,发展的机会会更大一些,因此便开始做换工作的准备。当时,他 31 岁,并在另一家公司再度获得一个比他 原先预期还要好的职位。“我很喜欢这儿的环境,”他在接受这份工作的几个月以后说。“这个地方很适合我。”然而,在后来 13 年里,他的同事和上 司却在约翰身上看到一些他们当初没有预料到的、也不喜欢的特性。

  如果在约翰加入这家公司两年以后举行一个人缘比赛的话,他一定拿最 后一名。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比那些较受欢迎的同事差。但毫无疑问的,在其他同事的眼光里,约翰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为什么呢?且听一位办公室与约翰隔两个门的同事离职后的说法:“他有时实在会气死人。当你给他看一些东西,突然一切就停顿了。他会抱住那 个东西不放,好像在孵豆芽。用来等他的时间,你简直可以织出一张蜘蛛网 来。”

  约翰对自己做事的看法则很直截了当。“我不会为了配合任何人而加快 自己的脚步!”他在 32 岁时说。“我在这儿可不是要做个人云亦云的人,” 他 33岁时又补充了一句。35 岁时,他在电话里问:“我不应该花这么长的 时间看它吗?”然后回答:“那么,真对不起,他们只得等了。”到了 38岁时,他说:“等我一切准备妥当以后,自然会做的。”停顿了一会儿,他 又补加一句他常发表的评论:“这是原则问题。”

  也许他是对的;但他的“原则”却妨碍了他事业的发展。到了 44 岁时, 他的成就并不比 31 岁时高出多少。就像亨利及格儿一样,好几位比较年轻的竞争者很轻易地就超越过他。4 年前他恼怒地问我们:“他们有什么条件是 我没有的?”也许把约翰顽强的态度和亨利宽松的牛仔裤、格儿粗鲁的意见做比较,会显得太轻率了点,但在这三个案例中,你都可看到重要的相同点。 拿约翰和格儿来讲吧,自始至终,他们都决心要出人头地。然而,约翰并不打算用个人的魅力或吸引力来达到这个目标。约翰不像格儿,他是个不多嘴 的人。事实上,以她的标准来衡量,他甚至可说是个缺乏个性的人。

  不过没关系,他有自己的一套。这个方式他已采用了很多年,而且认为 随着自己职位的升高,他可以更有效地运用它。这个方法就是他所说的:“我要正确地做我的工作。”但他又如何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呢?他自有一套评 判的方法。“当别人因为我做事的方式而生气时,我就知道自己做对了。”

  当然他不会一直做计划中的绊脚石,因为这未免太明显了,而且可能会使他 遭受被辞退的命运。他只想让别人感受到他的存在,并不想被解雇。

  所以他精挑细选了几个主要的工作计划,提出一大堆反对的理由,试着 使别人停顿下来,并感受到他的存在。读者也许会奇怪他怎么知道该选择哪些工作计划呢?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就 留给别人决定。

  他们愈是对他提出的异议感到不耐烦,就愈表示这个计划很重要,起码 对这些人是如此。如果他们不耐烦的程度已到了公开发怒的地步,则表示这个计划极端重要,这时,他会变得格外顽固。对于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他该 以什么做借口呢?最好的借口是:“我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这是公司付我薪水的原因。我也不愿意因为受到催促而冒失地行事。这是个人原则的问 题。”“不把一件事情好好地想过一遍就贸然行事,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你说对吗?”他会傲慢地回答善意劝告他的人。

  格儿的态度基本上和约翰差不多,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她攻击的目标 是别人的意见,而非工作计划。如果她的同事或上司持一种看法,她在不自觉间就会想持另一种看法。就像约翰一样,她不能冒险每次都与别人的意见 抵触。这样子做未免太明显了。选择几个意见争论一番就足够了。问题是怎么选择呢?答案是选择那些人们带有最强烈信念的意见。如果有任何激烈的 争执因此而展开的话,则表示她做了正确的选择。无怪乎她会讨厌那些没有“个性”的人。她觉得他们就像是光滑、溜脚的石块,使她跌入一条溪中, 冲向一个致命的瀑布,而这瀑布被命名为“无名氏”。

  试图与众不同以上三者,及许多类似他们的人,在事业生涯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并不只 是大学时代的后遗症。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必须回到高中、初中甚或更早的时代。少年人寻求别人注意力——或者害怕大家都注视他——是很正常 的现象。这是一种充满焦虑,而非喜悦的欲望。

  随着年岁的增长,一般人更害怕的是自己还没有独特到能引起别人的注 意。因此,少年人及青年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我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特殊的话,又怎能在一群人中显得突出呢?”学校是美国小孩首度与社会 接触的场合,从一开始,它就在两方面提供他们挑战。一方面,由于它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必须与它妥协,并适应它,不然就会长期的感 到心情烦闷。另一方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隐没在一大群人当中,也不是大多数青少年所能接受,他们想使自己在一群人当中脱颖而出的欲望是非常强 烈的。

  为了使自己显得独特,一般青少年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使自己与父母“分开”。要使自己和亲友之间产生距离,有许多方法可行,最激烈、也最 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怒。对一个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发脾气,可以暂时切断彼此之间在感情上的联系,然而,这种方法却容易令人感到精疲力竭。而且一旦 愤怒的感觉消失,双方的疏远感也逐渐消失。

  等和父母分开的程度已到能产生“我们对他们”的心态时,青少年开始 处理他们第二件想做的事:在他们所处的社交圈中变得特殊起来。请注意他们行事的顺序——首先是全力寻求独立,然后是不断地努力在公开场合表现 自己的个性。

  许多青少年把这两件事合起来一起做,我们并不感到惊讶。要达成其中 一个目标就已经困难重重了。同时达到两者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是非常辛苦的事。在不自觉中,有些人会把这两个目标融合成一件事情看待。这是一 个简单、可以理解,但却悲惨的策略,因为有许多人因此再也无法恢复正确的心态。几十年以后,他们仍会追寻其中一个目标,或是另一个目标,他们 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亨利希望自己是个独特、与众不同的人,这点并不是他的错,因为每个 人都有这个渴望,只是程度上不同罢了。但他在 34 岁时的行事方式却仍和那 些 14岁的少年差不多。在 14 岁那个年龄,青少年的个性还没有发展得很完 全,不管他们喜欢与否,他们仍必须依靠他们的父母。所以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集中精神在第一个目标上,即借着反抗父母来寻求独立。不论他们的父 母做什么——或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做相反的事。如果他们的父母穿着整齐,则他们会穿得很随便。反之,如果他们的父母穿得像是嬉皮或阿 飞,他们可能会随时穿西装、打领带。他们重复采用的方法则是:如果他们这么做,你就采取相反的举动。如果他们因此生气,那就表示你做对了。这 是你得知自己在做他们所不愿做的事情的办法,而这也是你知道自己真正独 立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