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合诀-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丈颇为自豪道。
“从此便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高适也赞道。
“过奖,过奖,少林寺乃佛家清静之地,不到万不得已,我少林僧人怎么能拿刀枪上沙场开杀戒呢?”
“是啊!人生在世谁不想过太平日子?无奈安贼作乱,各番邦也乘机犯境,造成我大唐将士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如今,我朝兵力、粮草都是捉襟见肘,长安失守先皇退避蜀地,如今圣上继位踌躇满志,欲平天下之乱而振我大唐雄威。”
“但愿皇上能平天下之乱还我大唐盛世景象,让百姓过上安定日子那才是天下之福,苍生之福,阿弥陀佛!”慧徳方丈双手合拾口诵佛号道。
“实不相瞒此次高某上嵩山少林寺便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有要事与方丈相商。”高适趁机道出了此次上嵩山的真正目的。
“老衲想来也是,高将军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路上风尘仆仆,请高将军到禅房歇息一会再慢慢道来。”
“谢方丈盛意,能否领高某先见识,见识,如今的十三棍僧风采?”高适毫无倦意道。
“无妨,此时众僧正在后山练功,高将军随老衲来便是。”慧徳方丈说着领高适向后山而去。
高适随慧徳方丈来到后山,一见那场面算是开了眼界了。高适身在军中那种阵势没有见过,但是,这些僧人倒让他叹服。那练武场有十几亩大,那练武的僧人足有三、四百人。有耍刀的;有使枪的;有舞棒的;有练拳的;一个个龙行虎步,虎虎生威。就在练武场一旁有一小块空地,这里有十三棍僧正在练棍,另有一位中老年僧人在一旁指点。高适心想这恐怕就是少林十三棍僧吧!因为他们的功夫已告诉了他,他们就是十三棍僧。慧徳方丈手指那些僧人道:“那边就是十三棍僧了,他们是十三棍僧的第四代传人。”
“真乃百闻不如一见,十三棍僧果然名不虚传,今日得见十三棍僧风采,足见少林功夫何以为‘天下功夫”。
说话间高适和慧徳方丈向十三棍僧走来,那位中老年僧人见他们走来,笑脸相迎道:“师兄,这位是?”那位中老年僧人见高适乃官宦打扮便问道。因为他们少林寺一般不与官府来往。
“这便是朝廷派来的高适将军。”方丈又手指那位中老年僧人向高适介绍道:“这是老衲的师弟慧源。”
“贫僧见过高将军。”慧源大师双手合拾道。
“大师,客气了。”高适道。
“朝廷派高将军来少林寺不知所为何事?”慧源大师直言道。
“其实也并无大事,只是派高某人来看看少林寺的各位大师近况可好。”
“高将军来意恐怕不仅如此吧?如今我大唐天下已被安贼占去大半,陛下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那还有闲情关心我们僧人呢?高将军也太不好说笑了,依贫僧之见,怕是皇上想请我们出征沙场为国效力吧!”慧源大师直言不讳道。
“这、、、、、、”高适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师弟,不可妄自揣测。”慧徳方丈指责慧源后又道:“老衲这位师弟就这脾气,直来直去的,望高将军勿见外。”
“慧源大师性情豪爽,高某人怎会见外呢!”高适而后认真道:“不过,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了,高某也不想再隐瞒下去了,能否请二位大师到寺内议事?”
“既然如此,那就请吧!”慧徳方丈道。
三人来到寺内,进了一间禅房,落座后,慧徳方丈道:“高将军有话请讲,这里没有外人。”高适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道:“少林寺慧徳方丈接旨。”
慧徳方丈一听高适叫他接旨忙双膝跪倒,慧源大师也跪了下来。
高适展开圣旨宣读道:
我大唐自开国以来国富民强,一片繁华。如今,安贼作乱来势汹汹。苦天下子民也危及我大唐江山社稷。然而,正是这为难之际,江夏永王欲拥军自立使我朝腹背受敌,故此,朕下旨嵩山少林寺主持,以朕旨意号令天下武林豪杰齐抗反贼。
钦此!
“吾皇万岁,万万岁。”二位大师谢恩后,慧徳方丈接过圣旨。
“二位大师,以少林之天下威名再加上皇上的这道圣旨,高某以为少林从此号召天下各大门派,共同抗击反贼应该不在话下,希望少林能像当年十三棍僧救秦王一样留下千古佳话。”
“这、、、、、、”慧徳方丈显得有些为难。
“时局如此,皇上都对此无可奈何,岂是嵩山少林寺这些僧人所能完成使命的,况且,我佛慈悲为怀,众僧谁忍杀生?阿弥陀佛!”慧源大师依然直言道。
“是啊!我佛慈悲。阿弥陀佛!”慧徳方丈闭目沉思道。
“佛之真谛乃普度众生,然众生处于水火之中岂是佛之所愿。”高适痛心道。
“世事报应无常,岂能逃出因果轮回,今日之果便是它日之因,非我佛所愿也!阿弥陀佛!”慧徳方丈为难道。
“方丈之言差矣,试想,昔日十三棍僧救秦王而平王世充之乱,使秦王终成一代明君太宗皇帝,也使少林寺从此威名天下。”高适道。
“今非昔比,世间万物有始有终,始则盛,终则衰。非你我强求所能改变。阿弥陀佛!”慧徳方丈道。
“方丈的意思是不愿为朝廷效力而宁愿抗旨不成?”高适严肃而不悦道。
“非也,高将军稍安勿躁。”慧徳方丈睁开双目炯炯有神道:“自十三棍僧救过太宗,太宗登基后念念不忘我嵩山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对十三棍僧及少林寺都大加封赏,甚至御免僧规可食酒肉,而且允许少林寺养僧兵五百,朝廷每年发军饷维持。实际少林僧兵乃唐军一小部分,如今,十三棍僧已是第四代传人,僧兵也不足三百。但几代僧兵食朝廷军饷,当今朝中危急,我僧众岂能坐视不理,更别说有圣上旨意在此。”
“方丈,有您这番话高某就放心了,希望方丈和天下各大门派联系,共商讨敌大计,高某告辞了。”高适见方丈已有诚意乃起身告辞。
“高将军来去匆匆,不如在本寺住上几日再启程如何?”
“谢方丈盛意,军中另有要事,高某不可久留,后会有期。”
慧徳方丈和慧源大师送高适出了禅房到寺外,高适的随从早就牵马在外等候多时,高适跨上马,随从也上了马,二人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第六十九章 佛门法缘
更新时间2010126 15:22:38  字数:1933

 慧徳方丈和慧源大师回到寺内便着手准备各项事务,首先便是下英雄帖,召集各路英雄豪杰齐聚嵩山共议大事。虽然圣旨的事只有二位长老知道,消息不便外传,但是嵩山少林寺一下发出一百多张英雄帖,几十位僧人送帖,这无形中使少林寺的僧人议论纷纷。
且说少林十三棍僧中有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僧人很少议论此事,师兄弟们向他议论此事,他也很少发表意见。僧人的生活无非打坐、诵经、练功。晚上睡觉的时候僧人们又在议论寺里发英雄帖的事,那位中年僧人仍默不作声的睡他的觉。这时十三棍僧中的大师兄笑道:“各位师弟,大家看,你们的二师兄从来都不议论此事,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是啊!二师兄在想什么?整天死气沉沉的。”众僧齐道。
这十几位僧人向那位中年僧人围上去齐声叫道:“二师兄,二师兄、、、、、、说说吧!”
“师弟,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吗?”大师兄又笑道。
“你们不要吵了,贫僧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位中年僧人气得从床上坐起来不高兴的大声说道。
“法缘师弟,不说就不说吗,何必如此认真。哎!各位师弟睡吧!睡吧!”大师兄扫兴道。
“大师兄,对不起!我只是不想过问凡尘之事。”法缘谦虚道。
“哦!没事的睡吧!”大师兄依然笑道。
“嘿!嘿!大师兄快看呐!”说话的是一位最小的僧人看样子只有十五、六岁,他调皮的从法缘的枕头下翻出了一把刀,拿在手里把玩,只见这把刀银光闪闪,非同寻常。大师兄一见便吃惊道:“二师弟怎么会有如此好的宝刀呢?”
“是法缘家祖传之物。”法缘解释道。
众僧见法缘有一把如此好的宝刀又围了上来。
“二师弟,你不是说你自小便父母双亡吗?”大师兄又问道。
“哦、、、、、、是这样的、、、、、、这把宝刀,法缘还是历尽艰险把它保留下来了。”法缘从小僧人手里夺过宝刀断断续续道。
“二师兄,能否给我们师兄弟们看看?”一位僧人提议道。
“对不起,此乃法缘祖传之物恕难从命。”法缘道。
“二师兄也太小家子气了吧!”众僧都不悦道。
“算了,算了,既然二师弟不愿给宝刀大家看,一定有他的道理,大家不必强求,睡吧!明天早点起来练功。法能师弟以后不许再乱动二师兄的东西,明白吗?”大师兄道。
“就看一下而已,二师兄真是的,睡就睡吧!”法能没趣道。
“还犟嘴?”大师兄严肃道。
“对不起,是法能错了。”法能嬉皮笑脸的认错道。
夜渐渐深了,众僧都睡着了,月光透过窗户射入禅房。法缘看着月光久久不能入睡、、、、、、想当初他未落发之前是何等威风,手握宝刀横行京城谁不害怕,要不是那次遇上公孙大娘,被她的美貌所动、、、、、、当然,要不是那次段木子、多情子的出现,也许公孙大娘早就成了他的一房小妾。更重要的是自己第二次想强占公孙大娘的时候,竟然被贵妃亲自碰上,不然他杨跃怎么会变成法缘、、、、、、
为什么杨跃会到少林寺呢?这事情还要从头说起。那时,杨国忠正被唐明皇器重,没想到儿子不争气,到处惹是生非,竟然被杨贵妃亲自遇上杨跃强抢民女,而且抢的还是贵妃的拜把姐妹,要是皇上问起此事他如何作答呢?难道说教子无方?既然教子无方那如何治国?皇上肯定会这么想,因此杨国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乃忍痛把杨跃“赶出家门”,杨国忠觉得只有如此才比较稳妥,说不定皇上因这事可能加倍的器重他,因为他杨国忠办事的原则性如此之强,哪怕是亲生儿子犯了错也一视同仁。果然不出杨国忠所料,玄宗从此更信任杨国忠,而且就此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