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庄博弈中国式演练-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面异常:通过对历史价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技术指标或图标,以从支撑和压力角度来探求价格的走向,但往往却呈现了失误。

因为在金融市场中,由于K线等传统的技术分析标的存在,使得市场的技术分析成为常态,而正是该常态的逻辑,被具备资金优势的绝对主力运用,进而采取的反向的手法。对于该点,有相关学者提出过价格的持续反应和反向修正理论,即:

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使股价在信息披露初期延续一个方向的变化并超过合理水平,随着消息的澄清,市场对前期持续反应阶段造成的超跌或超涨进行修正调整。

时间的异常:即股票价格在具统计或观察后的在相关日期节点表现出来的异常状况,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一月异常、月末异常和周末异常。

一月异常:有学者针对历史数据进行了探究,发现股票尤其是中小盘股票在一月份会取得较高的异常回报。一月效应被学者研究大致统一为投资者在年底纳税抛售后的向上修正造成的,因为中小盘股票市值小,更容易被引起波动,所以在中小盘股更经常发生。这是传统的价值分析所不能决定的因素。

月末异常:据统计研究,股票每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和下月初几个交易日的每日平均价差要优于其他交易日的平均价差。美国相关经济学家对该现象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除一月效应外,以及每年十二月外,其余月份均存在该情况。这也是传统的价值分析所不能决定的因素。有经济学家从行为金融上做出了解释:即每月末和月初是工资发放的时间,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充裕。

周末异常:即统计观察表明股票价格在周一往往具有负面的表现。这个我们普通投资者更容易理解一些,即周一往往是情绪的低估,而周五面临放假,往往较为乐观。有研究表明周一自杀发生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周五的频率。股票上而言,周一至周五,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是递减的。该店刘力、刘春旭等人对中国沪深股市周内的价格变化进行了探究,探究发现,周一波动性最大,周五最小,同时将该现象解释为周末之后,投资者掌握的讯息较多,从而修正了周五的偏差。

规模异常:按照正常的逻辑,市值较大的公司,投资所取得的回报应该是优于市值较小的公司的,因为价值分析角度而言,往往赋予市值较大公司更好的估值水平,而往往在现实投资中,投资者发现,持有中小盘股反而获得更大的价差收益。比如中国石油,自发行以来,一路下跌,投资者亏损惨重,而许多中小板或创业板个股,则飘摇直上,收获颇丰。该类异常,也是传统的价值分析所不能左右的,因为有很多例子可以对价值理论及估值模型进行反向的批判。

其他异常:诸如新股上市异常,即新股上市后往往存在定价过低及上市后较长时间内表现不佳的情况;诸如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即诸如拆股、分红、供股、合股、荐股、回购、等发生后,股价会偏离正常的反应;诸如公告效应,即公司发布的重大收益、兼并等公告使得股价异常波动;诸如本地股偏好,举例而言,即中国内地投资者如果投资港股,往往选取H股进行买卖,同时痴迷于对AH股价差的研究等等各类异常。

个人而言,金融的各类异常行为是对传统的价值分析的颠覆,即便有估值模型的存在,抑或有对大势的研判,但诸如上述的金融异常行为可谓是屡见不鲜,也是很多基于基本面研究者所不能解释的,因为国内存在很多研究员做出的研究报告对股票做出了非常离谱的估值,时间区间过去后,其所做出的估值与股票价格相去甚远。即便有价值优良的个股,如果离开资金的推动和后期被逐渐带好的公众预期,价格也是远远上不去的。

这也是在本篇幅,我要用一个篇章来详细讲解金融的行为的原因,因为当前还有很多投资者被误导,乃至一辈子也不明白亏损的所以然来。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希望投资者只记得一句话,除了自然规律,其余均事在人为。
投资者需认识博弈的关键
博弈论在二十世纪中期,以194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腾合作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为标志,相关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正是基于完全以来客观性评判诸如价值分析的失效性,也在于骈除了自然规律的事在人为属性,使得博弈论在金融当中有着很好的应用。

一个博弈牵涉到如下的概念,诸如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和均衡。支付函数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取的效用水平,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

对博弈的划分,按照参与人同时博弈或先后博弈,可划分为静态和动态博弈;按照参与人对对方信息、战略和支付函数的认识,可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因此,博弈可分为四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长期以来的博弈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研究出了多个模型,并以不同的名称做以命名,诸如纳什均衡、古诺寡头模型、完美贝叶斯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等等各类理论,同时在不同的博弈类型中,亦涉及很多的策略。如果作为学者去研究,则其中的理论体系还需要很多的完善,因为有太多的条件假设,以及有太多的理论和模型的融合。为此,作为证券投资者,我们不需要在此花费太多的篇幅去做以深入学习探讨。而只是掌握几点较为经典的应用,并对证券市场的本质做以深刻了解即可。

纳什均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解,即为纳什均衡。正如我们之前求解方程时,总会在前标注一个字:解。即为此道理。假设有多个参与者就一项利益问题同时表决,因为互相都了解彼此的信息,包括支付函数,所以每个人的最优决策必定是互相之间都知道的,同时这个决策对于整体而言是均衡的。在其他参与者都遵守该均衡,做出该决策的情形下,是否有参与者A偏离该均衡呢?如果A遵守协议所带来的效用大于偏离该协议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则不会偏离该协议,那么该均衡即为最终的决策结果,即为纳什均衡。如果A背叛该协议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偏离该协议所带来的效用,则A将偏离该协议,同时有可能造成结果的偏离,由此便不形成纳什均衡。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解,即为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在该情况下,假如多个参与者就一项利益问题进行选择,由于信息是充沛的,则涉及先后的问题,在每次选择过程中,由于信息是公开的,参与者的先后会决定着利益的转换,如果没有人背叛,并形成了每一步的决策,则每一步的决策即为一个子博弈的纳什均衡,同时,最终会形成最终的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解,即为贝叶斯纳什均衡。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决策的结果直接被各参与方选取的行动或策略影响,因此,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一个依存于各方行动和战略,进而选取自身的行动和战略的概率性最优组合。该组合的结果,即为均衡的结果。

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解,即为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只是在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加上各方的动态策略,会形成很多轮回的子决策,进而不断的向最终的决策演绎。关于该点,在诸如连续性的赌博中较为常见,比如德克萨斯扑克,即为该均衡的实际应用。同时,在股票市场的买卖中,尤其是主力之间的对决中,也会经常运用到该策略,但无论如何,该类应用其实是前面三个均衡作为基础的动态拓展。

关于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我们可不必去了解其论证的道理,其实很多学者的研究,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不必要利用其过于精细的论证去进行决策,而是将简单进行复杂的应用,认识到简单的道理存在即可,并将简单的道理穿插到复杂的博弈当中。同时,对于各具体分类的均衡的创始人,我们亦没有必要去了解其历史或推论的所以然来,而是掌握其精髓,认识到股票市场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可。 。  。。  想看书来
博弈论于股票市场的应用概述
股票市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市场,其实引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概念,投资者便会很好的理解了。分为两点,一是不完全信息,二是参与者的决策是动态的,不断向前推进的。因此,出现了几个关键点:

即为参与方、信息、行动和决策、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股市的参与方划分,投资者可见本书“投资的智慧”中关于博弈方的划分,在本篇幅中,简单归为两类,一类是庄家,一类是散户,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我们将名词做以修改,即一类为主力,一类是普通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

关于信息,目前股票市场涉及纷繁芜杂的消息,诸如公司的财务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公司的重大事项、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政府政策等各类讯息,它是不对等的,主力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关系角度而言,都处于优势,对于投资者而言,信息是不完全信息。

行动和决策,则是主力和投资者各自的何时选择买入和卖出的博弈。

支付函数,则是主力和投资者持股分别获得的利益函数。其实是很简单的,我们定环境在一段时间处于稳定,两者的预期均为支付函数,即所得到的效用,换通俗讲就是盈利越多越好,而这个是主力和投资者互相都不知道的,但就群体而言,主力知道投资者的成本,而投资者不知道主力的成本,因此,该博弈从整体而言是不公平的。

结果和均衡,很简单,结果即为投资者亏钱,主力赚钱,均衡即为该结果。

那么,如果存在一些公募资金或私募资金出现了亏损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